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676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MB 文档页数:59
实验一 有机试验仪器的认领及实验室基本常识 实验二 简单玻璃工操作及熔点的测定 实验三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四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馏 实验五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水蒸气蒸馏 实验六 减压蒸馏 实验七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萃取 实验八 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升华 实验九 有机元素定性分析 实验十 甲烷制备与烷烃的性质 实验十一 乙烯的制备和烯烃的性质 实验十二 乙炔的制备及炔烃的性质 实验十三 环己烯的合成及鉴定 实验十四 溴乙烷的合成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十五 1-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十六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 实验十七 乙醚的合成及测定 实验十八 正丁醚的制备 实验十九 无水乙醇的制备 实验二十 苯乙酮的制备(综合设计) 实验二十一 苄叉酮和二苄叉丙酮的制备 实验二十二 环已酮的制备 实验二十三 苯甲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四 肉桂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五 己二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六 乙酰苯胺的制备及熔点的测定实验 实验二十七 乙酸乙酯的制备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二十八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二十九 已内酰胺的制备 实验三十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实验三十一 阿司匹林的制备(乙酰水杨酸) 实验三十二咖啡因的提取 实验三十三 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三十四 卤代烃、醇、酚、醛、酮性质实验和鉴定 实验三十五 旋光度的测定 实验三十六 透明皂的制备 实验三十七 柱层 析、薄 层 层 析 实验三十八 液态有机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2MB 文档页数:55
第一节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一、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一)脂质双分子层 (二)细胞膜蛋白质 (三)细胞膜糖类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一)单纯扩散 (二)易化扩散 (三)主动转运 (四)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传递功能 一、由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传递 (一)化学门控通道 (二)电压门控通道 (三)机械门控通道 二、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传递系统 第三节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一)兴奋性和兴奋含义及其变迁 (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和阈刺激 (三)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一)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三)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三、兴奋的引起和兴奋的传导机制 (一)阈电位和锋电位的引起 (二)局部兴奋及其特性 (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一)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二)肌管系统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 (一)肌丝的分子组成和横桥的运动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一)前负荷或肌肉初长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枣长度-张力曲线 (二)肌肉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张力-速度曲线 (三)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四)肌肉的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 五、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 (一)平滑肌的微细结构和收缩机制 (二)平滑肌在功能上的分类 (三)平滑肌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75KB 文档页数:63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人造人”,有很多神话、传说和科学幻想, 描绘带有神奇色彩的“人造人”为人类服的情景。不过,这只是美丽的愿 望而己。 16世纪出现了装有发条的钟,给“人造人带来了希望。十七八世纪, 很多杰出的机械师制造出很多精巧的、栩栩如生的玩偶“安德罗丁”和机械 人。 真正的、实用的、能为人类出大力气的现代机器人,它的孕育可以说有 三步。第一步,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自动动力源”和“控制器”发展起 来了;第二步,19世纪出现各种机床,使机械制造业大大发展起来了;第三 步,19世纪初期出现的“穿孔卡控制器”,可以说是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 前驱。 20世纪中期出现和发展起来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是机器人的“催生婆”。 1954年发明家乔治·德沃尔发明了第一个“可编程序机械手”,并且获得了 专利。1960年,他与智慧超群的工程师乔·英格伯格共同研究制造出第一台 工业机器人,使现代机器人呱呱坠地了。他们还建立了第一个生产工业机器 人的公司,成为工业机器人大家族发展、壮大的“摇篮”。 一、机器人之母“安德罗丁” 公元前,古希腊有一位发明家叫希罗,他蒸汽、平衡锤给神殿制造出 一种自动偶人。这种在欧洲盛行的自动偶人就是安德罗丁。当人们点燃殿前 的蜡烛时,女神就在神殿上转动一圈,在它的周围的一些年轻美女也就随着 翩翩起舞,他还制造了神坛的自动门。 18世纪,欧洲钟表技术十分发达。利用这种技术制造了各式各样的安德 罗丁。 那时,著名的有法国的机械技师鲍堪松。他是法国人人皆知的人物,巴 黎技术博物馆门口有鲍堪松全身塑像。 他生于1709年,幼年时就擅长创造发明,曾幻想用机械制出与真的完全 一样的“动物”。1738年,他制造出带有齿轮的铁鸭子。它能惟妙惟肖地模 仿真鸭子的各种动作,可以凫水,扎猛子扑打水。传说还会喝水和啄谷粒 吃,能嘎嘎地叫,还能消化食物,排泄粪便 鲍堪松还制造过会吹笛子的牧童。这个牧童坐在基座上,高170厘米。 它会吹12首不同的曲子。牧童用嘴向长笛的圆孔吹气,使笛子发出响声,它 的手指在笛子上的其他圆孔上来回按动着,使长笛的音调发生变化。牧童吹 笛子的时候,鲍堪松就亲自用铃鼓伴奏。 他所制做的自动偶人,曾在巴黎公开展览过,使他名闻遐迩,并被选进 法兰西科学院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0.5KB 文档页数:120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第二节 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 第四节 著作权的期间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也称著作权人) 第一节 作者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第四节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 第五节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 第六节 定作作品的著作权 第七节 视听作品的著作权 第八节 外国人作品在中国的著作权 第六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 第二节 表演者权 第三节 录音制品作者的权利 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 第五节 出版者的权利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 第一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转让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承 第四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第五节 违反著作权合同的民事责任 第六节 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著作权人的义务) 第一节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第三节 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 第九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行政管理和集体管理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和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政责任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4MB 文档页数:112
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 实验三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四 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五 细菌的荚膜染色 实验六 细菌的鞭毛染色 实验七 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实验八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九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十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十一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比较和识别 实验十二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实验十三 微生物细胞总数的测定 实验十四 培养基的配制 实验十五 培养基的灭菌 实验十六 微生物的接种及分离技术 实验十七 水分活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十八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十九 化学药品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十 紫外线照射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一 微生物的耐盐性试验 实验二二 微生物的耐糖性试验 第二部分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技术 实验一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 实验二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 实验三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四 沙门氏菌属检验 实验五 志贺氏菌检验 实验六 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检验 实验七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第三部分 专业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一 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 实验二 酸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 实验三 醋醪中醋酸菌的分离 实验四 红曲的制备及红方腐乳的制作 实验五 动物食品中蛋白质分解菌的检查与计数 实验六 鲜肉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实验七 蔬菜上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实验八 牛奶中微生物的检查 实验九 甜酒酿的制做 附录一 试剂、药品使用常识 附录二 实验用试剂的配制 附录三 常用染色液 附录四 常用培养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8.67KB 文档页数:43
1.1 量子概念的提出 1.1.1 光的波动性与黑体辐射 1.1.2 量子概念的提出 1.2 辐射的粒子性 1.2.1 光电效应 1.2.2 康普顿(Compton)效应 1.2.3 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1.3 关于原子结构的早期理论 1.3.1 电子的确定 1.3.2 汤姆森(Thomson)的原子模型 1.3.3 原子核的发现 1.3.4 卢瑟福(Rutherford)的原子模型 1.3.5 原子结构的玻尔(Bohr)理论 1.4 物质的波动性 1.4.1 德布洛意(de Broglie)假设 1.4.2 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1.5 微观粒子状态的描述 l.5.1 微观粒子的状态 1.5.2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1.5.3 波函数的标准化条件 1.5.4 态迭加原理 1.6 不确定(测不准)原理 1.6.1 平面波迭加成波包 1.6.2 坐标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1.6.3 能量和时间的不确定关系 1.7 薛定谔(Schrödinger)方程 1.7.1 Schrödinger 方程的得来线索 1.7.2 定态 Schrödinger 方程 1.8 在势箱中运动的粒子 1.8.1 Schrödinger 方程的求解 1.8.2 解的讨论 1.9 算符和力学量 1.9.1 算符的一般概念 1.9.2 线性算符和厄密(Hermite)算符 1.9.3 本征值方程 1.9.4 算符和力学量的关系 1.9.5 Hermite 算符的两个性质 1.9.6 力学量的平均值 1.9.7 对易算符及其力学量 1.10 氢原子 Schrödinger 方程的解 1.10.1 原子的玻恩一奥本海默(Born-Oppenheimer)近似 1.10.2 分离变量 1.10.3 ߔ(߮)方程的解 1.10.4 ߆)θ)方程的解 1.10.5 R(r)方程的解 1.11 关于氢原子解的讨论 1.11.1 波函数߰௡௟௠是ܪ,෡ܯ෡ଶ和ܯ෡௭的共同本征函数 1.11.2 塞曼(Zeeman)效应 1.11.3 氢原子的维里(virial)定理 1.12 氢原子的电子分布图 1.12.1 径向分布图 1.12.2 角度分布图 1.12.3 空间分布图 1.13 电子自旋和角动量耦合 1.13.1 电子自旋 1.13.2 角动量耦合 习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1MB 文档页数:547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 以及劳动生产物自然分配给 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 第三章 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与利润随劳动与资本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序论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财的一部门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的费用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并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财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序论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的发展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农业在欧洲旧状态下所受到的阻抑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序论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的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 第四章 论退税 第五章 论奖励金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 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八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九章 论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中把土地生产物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一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第一节 论国防费 第二节 论司法经费 第三节 论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的费用 第四节 论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一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的收入源泉 第二节 论赋税 第三章 论公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25
第一节 概述 一、激素的分类 (一)含氮激素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一)激素的信息传递使用 (二)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三)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一)含氮激素有作用机制枣第二信使学说 (二)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枣基因表达学说 第二节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一、下丘脑调节肽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三)生长抑素与生长素释放激素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五)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与催乳素释放因子 (六)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与抑制因 二、调节下丘脑肽能神经元活动的递质 第三节 垂体 一、腺垂体 (一)生长素 (二)催乳素 二、神经垂体 (一)升压素(抗利尿激素) (二)催产素 第四节 甲状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一)甲状腺腺泡聚碘 (二)I-的活化 (三)酷氨酸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四)甲状腺激素有贮存、释放、运输与代谢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一)对代谢的影响 (二)对生成与发育的影响 (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一)下丘脑-腺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 (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三)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四)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第五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一、甲状旁腺激素 (一)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二、降钙素 (一)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 (二)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第六节 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三)肾上原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二、肾上腺髓质 (一)髓质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二)髓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三)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七节 胰岛 一、胰岛素 (一)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 (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二、胰高血糖素 (一)胰高血糖的主要作用 (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第八节 松果体其他 一、松果体 (一)褪黑素 (二)肽类激素 二、胸腺 三、前列腺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5MB 文档页数:42
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反射概念 二、反射弧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四、反射弧中枢部分的兴奋传布 (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二)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的特征 五、中枢抑制 (一)突触后抑制 (二)突触前抑制 六、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 二、丘脑 三、感觉投射系统 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与分区 (二)体表感觉 (三)中央前回的感觉投射 (四)内脏感觉 (五)视觉 (六)听觉 (七)嗅觉和味觉 五、痛觉的病理生理 (一)皮肤痛觉与传导通路 (二)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休克 (二)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 (三)牵张反射 (四)节间反射 二、低位脑干肌紧张的调节 (一)去大脑僵直 (二)α僵直和γ僵直 三、姿势反射 (一)状态反射 (二)翻正反射 四、小脑 (一)前庭小脑 (二)脊髓小脑 (三)皮层小脑 (四)小脑内局部神经元回路 五、基底神经节 六、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 (二)锥体系 (三)锥体外系 (四)皮层运动区和锥体系功能障碍对运动的影响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 (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三、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下丘脑 (一)体温调节 (二)摄食行为调节 (三)水平衡调节 (四)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五)对情绪生理反应的影响 (六)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五、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一)神经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二)免疫系统对神经活动的影响 (三)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四)免疫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六、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新皮层 (二)边缘叶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78.82KB 文档页数:11
用分截面组合测力辊测量了无润滑、无张力条件下冷轧合金铝带的法向应力p与切向应力τ。试验结果表明按比值τ/p定义的\摩擦系数\f的值与分布形态不仅取决于轧辊轧件的接触表面条件,还与塑性变形的条件(如l/$\\bar h$、ε等)有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f、fmax、f值随l/$\\bar h$增加而增大。为了深入认识影响f变化的原因,引入了界面摩擦水平f*。f与f*之差反映了变形几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沿接触弧上f的分布具有由入、出口的较高值下降到中性点为零的总趋势,而且下降的速率是变化的。一般具有\快速下降——平缓变化——快速下降\的形式,其中平缓变化段随l/$\\bar h$增加而增大。在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接触弧上f分布的模型,将它用于压力分布与轧制力的计算,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使理论更加严密。轧件与轧辊接触界面上的正应力p、切向摩擦力τ以及摩擦系数f(由f=τ/p所定义)的分布规律是重要的边界条件。在冷轧薄板的条件下,由于变形一般比较均匀,数学力学的初等解析解的假设条件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这时所取用的边界条件对轧制压力P、应力状态系数n;以及前滑Sh等项理论解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已经进行了很多关于边界条件的研究工作,但关于界面上摩擦规律的认识还不很清楚。因此迄今为止的理沦计算仍基于一些简化的边界条件假设上,使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的偏离较大。本工作的重点是对冷带轧制接触界面上的摩擦规律作一些探讨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676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