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31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5KB 文档页数:6
一、数字信号接收的统计判决观点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发送哪一个信号 对接收端来说是一无所知的,并且发送的信号在 信道中可能产生畸变和受到噪声干扰已变得难以 辫认,所以收到的信号波形已变为随机波形。对 这种随机波形的正确判决只能从概率论的观点去 寻求某种统计规律,用统计判决的方法获得满意 的结果。从而噪声中数字信号的接收变成统计判 决问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5KB 文档页数:5
一、编写说明: 本课程是理工科博士生的学位课程,3学分,总课时:45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首要推动力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经济发 展的方式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性发展趋势,从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科学技术 革命天然的亲和性出发,分析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现代科技基础和时代特征,深刻 理解当代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汇流的必然性,并从分析现代科技巨大的物质功能、经济功 能和精神功能、文化功能入手,了解科学技术论、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当 代新科技革命以来的经济、文化、思想变革,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精神文 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的深刻变革与丰富内涵,增强博士生的科 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参与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紧迫感、责任感 和献身祖国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自觉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70KB 文档页数:11
一、是否题 1.纯物质由蒸汽变成固体,必须经过液相。 (错。可以直接变成固体。) 2.纯物质由蒸汽变成液体,必须经过冷凝的相变化过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26
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的变化引起线圈自感或互感系数的变化,从而导致线圈电感量改变这一物理现象来实现测量的。因此根据转换原理,电感式传感器可以分为自感式和互感式两大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1.3KB 文档页数:11
一、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 二、通过酶分子修饰,可以使酶分子结构发生某些改变,就有可能提高酶的活力,增强酶的稳定性,降低或消除酶的抗原性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57.5KB 文档页数:41
一、材料力学的任务 二、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三、内力,截面法·应力 四、变形与应变 五、杆件的分类·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4MB 文档页数:7
研究了低碳钢过冷奥氏体在760℃,形变速率为l s-1和10 s-1变形时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形变速率为1 s-1时真应力-应变曲线双峰特征为形变强化相变和铁索体动态再结晶的表征,相变形核集中在铁素体/奥氏体相界前沿奥氏体高畸变区,晶粒长大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细化能力较高;形变速率提高到10 s-1时,相变动力学提前,曲线只表现为形变强化相变的单峰特征,相变形核除了在上述铁素体/奥氏体相界前沿奥氏体高畸变区,还分布到奥氏体晶内各处,晶粒间约束有所减小,尺寸稍大.通过形变强化相变和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可以获得平均晶粒尺寸为(1.98±1.07)μm和(2.33±1.01)μm(10 s-1)左右的微细铁素体晶粒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8MB 文档页数:49
第一节 电阻的联接 第二节 电源的等效变换 无伴电源的等效变换 第三节 含受控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第四节 支路法 第五节 网络的线图和独立变量 第六节 回路法、网孔法 第七节 节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6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第三代汽车钢(TG钢)在不同的变形温度下进行了热拉伸试验,研究其热塑性的变化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实验钢热变形的断口形貌及断裂机理.发现实验钢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塑性曲线分为第Ⅰ脆性区、高温塑性区和第Ⅲ脆性区三个区域,其中第Ⅲ脆性区存在两个塑性极小值.在1300~800℃时实验钢的组织为奥氏体,断裂方式为连孔延性断裂,动态再结晶使韧窝分离前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断口为大而深的韧窝;750℃时实验钢沿奥氏体晶界析出铁素体,断裂方式为界面断裂,断口既存在着铁素体内聚失效形成的小的孔洞,也存在由于裂纹沿奥氏体晶界扩展形成的石块状形貌;650℃由于出现了铁素体的准解理,实验钢的塑性下降,热塑性曲线再次出现极小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4.55KB 文档页数:7
针对两个不同的时变时滞耦合复杂网络,提出一个新的网络同步模型.该模型中的两个网络在节点数目、拓扑结构、内部耦合、耦合时滞及节点动态均可不相同.基于LaSalle不变原理,设计自适应控制器使得两个网络获得同步.进一步研究了具有未知拓扑结构的两个复杂网络的自适应同步问题.数值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首页上页21621721821922022122222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31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