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8.61KB 文档页数:6
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四氯化钛电解的阴极过程。找出了工艺试验中电解过程初期电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并用控制阴极电位或带隔膜的小电解对极化曲线的结果作了验证。此外,还利用工艺试验数据作电量平衡估算验证了极化曲线的结果。结果表明,我国四氯化钛电解工艺试验电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工艺制度下阴极筐的电位接近或达到钠的析出电位,处于钛与低价钠和钠共同析出的状态。阴极筐外表面析出的低价钠和钠由于反复的二次反应而降低电效约30~40%。其次,低价钛窜出到阳极区进行二次反应的结果,在较正常的操作条件下约降低电效5~15%。试验还表明,没有隔膜的敝口四氯化钛电解,若控制阴极电位在析钛区,也能获得较高的电流效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3MB 文档页数:21
实验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死活鉴定 一、植物细胞的活体染色与死活鉴定 二、质壁分离的不同形式 实验3植物组织水势测定 一、小液流法 实验7植物的溶液培养和缺素症状 实验8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根活力 实验9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一、活体法 实验10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 实验11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实验12叶绿素含量的定量测定 实验16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小筐子法) 实验20芽鞘伸长法测定生长素类物质 实验30逆境对植物细胞膜的伤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6MB 文档页数:154
4.1 概述 4.2 石灰石的煅烧和盐水吸氨 4.3 氨盐水碳酸化和重碱的过滤 4.4 重碱的煅烧和氨的回收 4.5 氨碱法工艺的基本特点综述 4.6 联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 4.7 电解法制烧碱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8.56KB 文档页数:6
为了处理含高铅的镍物料,进行了电解阳极液中深度除铅的实验研究.分析了电解镍含铅量与电解液中Pb2+质量浓度的关系、共沉淀净化除铅的机理及电解液中的Cl-、Fe3+对除铅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采用共沉淀法深度除铅的最优技术参数:氯化钡加入系数为150、除铅温度为55℃、搅拌除铅时间为60 min、喷淋加入氯化钡溶液的时间为21 min、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2.5 g·L-1.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钡共沉淀法净化除铅,除铅后电解液中[Pb2+]≤0.0003 g·L-1,渣含镍质量分数小于4%,满足电解镍生产对电解液成分的要求.通过除铅扩大试验,证明了小型试验所确定的技术参数的可靠性,该工艺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实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3.91KB 文档页数:4
教学目的: 1. 掌握沉淀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2. 掌握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原理; 3. 理解分级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4. 理解测定氯化物的条件。 教学重点: 1.掌握莫尔法测定 Cl-的原理,条件和方法 2.区别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的测定条件的选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28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含COD值大于30mg/L的水样,对未经稀释的水样的测定上限 为700mg/L。 本方法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mg/L(稀释后)的含盐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8.37KB 文档页数:4
对混凝-吸附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最佳投药量为500mg/L;吸附剂采用自制的改性膨润土.结果表明,渗滤液中CODcr的去除率可达79%,氨氮的去除率达46%,重金属的去除率为53%-9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40
第一章 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术 第二章 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一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实验二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 工业纯碱中总碱度测定(酸碱滴定法) 实验四 水样的总硬度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实验五 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滴定(络合滴定法) 实验六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实验七 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实验八 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的测定(莫尔法) 实验九 考试实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6.5KB 文档页数:5
根据铜坑矿矿坑水的水质特征,选取了复合混凝法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混凝剂和助凝剂配比、溶液pH值、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矿坑水中Zn2+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的较佳水平.当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为2:1,协同效应达到最好;pH值为9,搅拌速度为80 r·min-1,搅拌时间为10 min时,处理效果最佳.经实际水样处理试验结果表明:Zn2+去除率达93.9%,出水中Zn2+质量浓度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2MB 文档页数:9
目前执行的《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GB11914-89)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 大于1000mg/L(稀释后)的废水,《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校正法》(HJ/T702001) 只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小于20000mg/L的高氯废水中COD的测定,一些行业和企业(如石油企业)排 放的工业废水中氯离子浓度高达几万至十几万毫克每升,高浓度氯离子对COD的测定造成严重的正 干扰,目前发布的监测方法无法准确监测这类废水中的COD,影响了环境执法和监督
上页12345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