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53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1.98KB 文档页数:5
用俄歇能谱分析(AES),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稀土元素Ce与杂质元素P在铁中的晶界共偏聚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P含量较低的情况下,Ce有抑制P晶界偏聚的作用,而当P含量较高时,Ce却有促进P晶界偏聚的作用。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当晶界上P的偏聚量不同时,Ce原子与P原子在晶界形成的偏聚结构不同。Ce对P在晶界偏聚作用的改变主要是因为晶界偏聚的P浓度不同使Ce与P晶界共偏聚所形成的最低能量结构改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7.33KB 文档页数:5
应用热响应时间短的2型热分析样杯,使过共晶铁水按灰口凝固。通过准确测得共晶反应的最低、最高和结束温度等特征点,来预报其含硅量,预报精度满足实际生产中控制炉外喷粉增硅的精度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9.13KB 文档页数:11
从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的原子本性和分子本性(活度的负偏差、混合△G和△H显示最小值、过剩稳定性的突然升高、电阻率显示最大值和相图等)出发,提出了反映本熔体实际的原子和分子共存理论。根据此理论制定了不同金属熔体作用浓度(即实测的活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的事实证明共存理论恰当地反映了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的结构本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1MB 文档页数:10
采用常规铸造和分段式倾斜板过流冷却铸造工艺制备Al-22Si-2Fe-xMn合金,研究表明:过流冷却制备工艺能够改善初生Si形貌及尺寸,但对针状富Fe相作用有限.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等手段分析过流冷却条件下Mn元素添加对富Fe相晶体结构的影响,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不同Mn/Fe质量比的过共晶Al-Si合金的硬度及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过流冷却铸造过共晶Al-Si合金中Mn/Fe质量比增加,合金中四方结构的长针状富Fe相逐渐减少直至基本消失,当Mn/Fe质量比为0.7时,富Fe相主要为六方结构的块状或鱼骨状α-Al15(Fe,Mn)3Si2相,此时,合金耐磨性较未添加Mn元素时有所提升,磨损机制以磨料磨损方式为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7
动用稀土氧化物固态渣饼作为脱硫剂和变质剂,借助吹氩搅拌对高硫(S=0.100%)过共晶铁水进行变质处理。实验在1450℃下进行30~45分钟得到了变质处理过程中铁水化学成分变化的规律和在过共晶铁水条件下试样中石墨形态和RE、CE含量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共晶区当RE%≤(CE%-4.30%)/25时试样石墨形态为蠕虫状。当RE%≥(CE%-4.30%)/25时试样石墨形态为球状。对脱硫反应和稀土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和讨论,在实验条件下上述反应在热力学上均成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1.6KB 文档页数:7
用差热分析法研究了Licl-Bacl2-Srcl2三元系及三个侧边二元系的相图。研究表明Licl-Bacl2和Licl-Srcl2二元系是两个低共晶体系,其共晶点E1和E2对应的温度分别为526℃和489℃。Bacl2-Srcl2二元系是具有最低温度点的连续固溶体。Licl-Bacl2-Srcl2三元相图中通过E1和E2及温度最低点E的二次析出线将三元系分为两个一次结晶面:Licl的一次结晶面和Bacl2-Srcl2固溶体的一次结晶面。该三元系的最低熔化温度是482℃,仅略低于Licl-Srcl2二元系的共晶温度;三元系温度最低点E的组成为58.4mol% Licl,15.8mol% Bacl2和25.8mol% Srcl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5.5KB 文档页数:11
§7.1 引 §7.2 二元共聚组成方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6KB 文档页数:14
§7.3 典型的二元共聚组成曲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9KB 文档页数:16
§7.4 二元共聚组成和转化率的关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1.5KB 文档页数:4
一、填空(本题25分) 1.对共射、共集和共基三种组态放大电路,若希望电压放大倍数大,可选 用 组态;若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应选用 组态;若希望高頻 性能好,应选用 组态。 2.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一般分为三个区,即: 要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必须给发射 结加 、集电结加
首页上页303132333435363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53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