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共聚合( Copolymerization) §71引 、基本概念 按(1)均聚合及均聚物 自由基聚合 加()共聚合及共菜物 阳离子聚合 反 阴离子聚合 应 二元共聚 配位聚合 的 三元共聚 单 体 0。。。垂 种 按聚合机理或活性中心分类 类 分(3)共聚组成与序列结构 类共聚组成:共聚物中各种单体(结构单元)的含量 序列结构:不同单体(结构单元)在大分子链上的相互连接情况
第七章 共聚合 §7.1 引 言1、基本概念 (1)均聚合及均聚物 (2)共聚合及共聚物 (Copolymerization) 二元共聚 三元共聚 ………… 按 参 加 反 应 的 单 体 种 类 分 类 按聚合机理或活性中心分类 自由基聚合 阳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配位聚合 (3)共聚组成与序列结构 共聚组成:共聚物中各种单体(结构单元)的含量 序列结构:不同单体(结构单元)在大分子链上的相互连接情况
2、二元共聚物的分类和命名 ABC D (1)无规共聚物 链结构 命名及单体排列顺序M1M2无规共聚物 例子 E-SBR 丁二烯一苯乙烯无规共聚物
2、二元共聚物的分类和命名 A B C D (1)无规共聚物 链结构: A 命名及单体排列顺序 M1 -M2无规共聚物 例子 E-SBR 丁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
(2)交替共聚物 链结构 B 命名及单体排列顺序M1-M2交替共聚物 例子 苯乙烯一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3)嵌段共聚物 链结构 命名及单体排列顺序M-M2X嵌段共聚物 例子 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4)接枝共聚物 链结构 命名及单体排列顺序M1M2接枝共聚物 例子 HIPS 丁二烯一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2)交替共聚物 链结构 B 命名及单体排列顺序 M1 -M2交替共聚物 例子 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3)嵌段共聚物 链结构 C 命名及单体排列顺序 M1 -M2 X 嵌段共聚物 例子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4)接枝共聚物 链结构 D 命名及单体排列顺序 M1 -M2 接枝共聚物 例子 HIPS 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
3、研究共聚合的意义 充分利用单体,拓宽原料范围 改善均聚物的性能 均聚物PS一一塑料 例如 均聚物PB一一橡胶 无规共聚物E一SBR乳聚丁苯橡胶 嵌段共聚物SBS,SIS热塑性弹性体,热熔压敏胶 K树脂透明包装塑料 交替共聚物苯乙烯一马来酸酐分散剂 接枝共聚物HIPS基体改性增韧 PE膜表面接枝PMMA表面改性 共聚反应可以改善聚合物的诸多性能;其性能改变的程度取决于 参加共聚的两种单体的种类、用量以及结构单元的排列方式!
3、研究共聚合的意义 充分利用单体,拓宽原料范围 改善均聚物的性能 例如: 均聚物 PS --塑料 均聚物 PB --橡胶 无规共聚物 E-SBR 乳聚丁苯橡胶 嵌段共聚物 SBS, SIS 热塑性弹性体,热熔压敏胶 K树脂 透明包装塑料 交替共聚物 苯乙烯-马来酸酐 分散剂 接枝共聚物 HIPS 基体改性 增韧 PE膜表面接枝PMMA 表面改性 共聚反应可以改善聚合物的诸多性能;其性能改变的程度取决于 参加共聚的两种单体的种类、用量以及结构单元的排列方式!
§72二元共聚组成方程 50% 50% 1、定性分析 M 分析1: 某一瞬间,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是否相同? 分析2: 不同瞬间形成的聚合物组成是否相同? 2、定量分析一一共聚组成微分方程 (1)聚合物瞬间组成表示方法 dml-dM/dt d|[M] [M1]+a 以物质的摩尔浓度表 以摩尔分率表示 示(Mayo-Lews方程)
§7.2 二元共聚组成方程 1、定性分析 M1 M2 50% 50% 分析1: 某一瞬间,共聚物组成与单体组成是否相同? 分析2: 不同瞬间形成的聚合物组成是否相同? 2、定量分析--共聚组成微分方程 (1)聚合物瞬间组成表示方法 d M dt d M dt d M d M [ ]/ [ ]/ [ ] [ ] 2 1 2 1 − − = 以物质的摩尔浓度表 示(Mayo-Lewis方程) 以摩尔分率表示 [ ] [ ] [ ] 1 2 1 1 d M d M d M F + =
(2)微分方程推导 消耗单体的反应包括链引发反应和链增长反应 假定一:聚合度很大 只考虑链增长反应 消耗单体M的反应: M,M+ M 111 M2M,+ M MM M,M2+ M 121 221 M.M.+ M MM 假定二:无前末端效应
(2)微分方程推导 消耗单体的反应包括链引发反应和链增长反应 假定一:聚合度很大 只考虑链增长反应 M1 M1 M2 M1 M1 M1 k111 k211 M1 M1 . . + + . . M1 M2 M2 M2 M1 M1 k121 k221 M1 M1 . . + + . . 假定二:无前末端效应 消耗单体M1的反应:
M1+M1 V1=k1[M1][M1 M2+M421-M1 21 同理,消耗单体M2的反应 M1+M2 12 M2 V12=k2[M1][M2 Mn十 M2 22 c「M, V1+V21 假定三:稳态假定 d[M2] M1]【M2]为定值 12 dt
M1 M2 M1 M1 k11 k21 M1 M1 . . + + . . M1 M2 M2 M2 k12 k22 M2 M2 . . + + . . 同理,消耗单体M2的反应: V11 k11 M1 M1 . = [ ] [ ] V12 k12 M1 M2 . = [ ] [ ] V21 k21 M2 M1 . = [ ] [ ] V22 k22 M2 M2 . = [ ] [ ] 11 21 1 [ ] V V dt d M = + 12 22 2 [ ] V V dt d M = + 假定三:稳态假定 [ M1 . ] [ M2 . ] 为定值 V12 V = 21
[M1] V1+V21 +V22 i k, dMl2[M.rM+M|其中: k 21 其它条件:自由基等活性 无明显解聚 公式的说明:「单体组成与共聚物组成的瞬时性 共聚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 r1,r2的物理意义
12 22 11 21 2 1 [ ] [ ] V V V V d M d M + + = [ ] [ ] [ ] [ ] [ ] [ ] [ ] [ ] 1 2 2 1 1 2 2 1 2 1 M r M r M M M M d M d M + + = 12 11 1 k k r = 21 22 2 k k r = 其中: 其它条件:自由基等活性 无明显解聚 公式的说明: 单体组成与共聚物组成的瞬时性 共聚组成与单体组成的关系 r1 , r2 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