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园空间
教师库
在线阅读
知识问答
大学课件
高等教育资讯网
大学课件分类
:
基础课件
工程课件
经管课件
农业课件
医药课件
人文课件
其他课件
课件(包)
文库资源
点击切换搜索课件
文库搜索结果(103)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1.7)法家的由来与法治哲学思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3.5KB 文档页数:59
了解法家的思想发端和主 要著述,结合其先驱人物的有关事迹著 述,认识其基本特点; ◼ 了解战国前期与中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 物及其思想;掌握法家的集大成学者韩 非子的法治哲学思想,正确认识法家的 历史教训与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十一讲 戴震 The Philosophy of Daizhen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43.5KB 文档页数:19
戴震,字东原,生于公元1724年( 清世宗雍正元年),死于公元1777 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安徽休宁 人。 他出身小商人家庭,自己早年也曾 从事于负贩,经常靠教书维持生活 。曾中乡举,但未考中进士。乾隆 时修《四库全书》,特召为纂修官 ,校订天算地理书籍。他对于天文 算学地理等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同 时更针对着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官方 哲学提出了自己的学说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6)明末清初儒家的历史反思与思想总结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3.5KB 文档页数:109
明王朝灭亡之后,一些志士仁人, 先是高举“反清复明”的政治旗帜进行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失败之后,便开始 了对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深痛的反 思。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顾炎武、王夫之 和黄宗羲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5)陆九渊、王守仁以 “心”为本的哲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3KB 文档页数:61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与朱熹理学对 立的心学,始于南宋时的陆九渊,形成于明代 的王守仁。虽然王守仁的学说与陆九渊有着一 定的差异,但他们都以“心”为本体,学术界 统称为陆王心学,该学派的形成不仅有社会思 想的大气候,而且与程朱理学也存在某种相互 刺激的关系。因此,我们探讨陆王心学不能孤 立地进行,而应该联系程朱理学一起加以考察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编 宋元明清的中国哲学(4.2)张载与气本论哲学的日趋完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07KB 文档页数:36
张载为学,志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近思 录拾遗》),可谓高远;“终日危坐一室,左 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 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 亦未尝须臾忘也”(《宋史·张载传》),可谓 尽力。主要的哲学著作有:《正蒙》、《横渠易 说》、《经学理窟》和《张子语录》等,后人 编为《张子全书》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4)隋至盛唐道教地位的提高与重玄哲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7KB 文档页数:55
隋代至盛唐时期,道教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当重要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老子崇拜成为 道教思想发展的主流;该时期的封建统治者出于稳固社会之需要,在思想上采取儒、道、释 “三教并用”的政策,从而推动了各自的学术探索。在这个时期中,道经大量增加,著名道教学者辈出,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念在哲学史上也具有一定影响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7)刘禹锡、柳宗元的天人哲学与历史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8.5KB 文档页数:38
刘禹锡与柳宗元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 哲学家。他们的论著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 的。在哲学上,柳宗元与刘禹锡主要是围绕天 人关系展开的。天人关系论,在中国哲学史上 占有相当重要之地位。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 家已经相当注意这个问题的思索。刘禹锡、柳 宗元,主要继承荀子一派的思想,并且有所发 展。刘、柳二人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一致性。所 以本章将二人的生平与思想放在一起考察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中国哲学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思维形态与商周宗教变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0.5KB 文档页数:38
一、原始宗教信仰的思维形态 二、上古神话母题及思维特点 三、殷周宗教变革及其哲学理趣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的中国哲学——引言(主讲:詹石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5KB 文档页数:6
中国哲学是文明凝聚的产物 也成为了这种文明的一部。 文字产生之前的神话传说和 习俗,是先民们的最初哲学 形态
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隋唐五代的中国哲学(3.6)韩愈、李翱心性哲学与反佛思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6.5KB 文档页数:36
韩愈、李翱是中唐时代提出儒家道统问题 的重要人物。他们奉儒家为“正统”力斥“异 端”。中唐之际,随着社会时世的变化,儒家 的“道统论”为一时的思想潮流。在韩、李的 时代,儒家重新崛起是农业型社会在当时的条 件下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韩愈较为注重剖 析社会时弊和探究人生哲理,而李翱则从《中 庸》等先儒的形上之学典籍里面汲取思想资源 以回应佛学的挑战,为宋明儒者的理路启迪其 端。韩、李二人在哲学上的共同特点是,围绕 人性之辩展现他们对儒学的理解与阐释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热门关键字
数论
误差分析
马哲原理
个体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毕业课程设计
资源经济学
正弦
生态工程学
分析数学
地质
并行程序设计
艺术管理
旋转向量
三维分析
频域分析
控制电路
高数学(一)
发育
二维
c%25252525252525252523网络编程
《数据库》]
photoShop
交友
基础地质
化学原理]
河海大学大学
合成
规划设计
工程软件应用
工程经济学!
个人]
电路]
电机原理]
城市发展学
产业
《色谱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
《信息管理系统》
背单词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