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讲:戴震 The Philosophy of Daizhen
第三十一讲:戴震 The Philosophy of Daizhen
口戴震,字东原,生于公元1724年(清 世宗雍正元年),死于公元1777年 (清乾隆四十二年),安徽休宁人, 他出身小商人家庭,自己早年也曾从 事于负贩,经常靠教书维持生活。曾 中乡举,但未考中进士。乾隆时修 《四库全书》,特召为纂修官,校订 天算地理书籍。他对于天文算学地理 等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同时更针对着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提出了自 己的学说 口他的著作很多,后人编为《戴氏遗 书》,其中主要哲学著作是《原善》 《孟子字义疏证》。 DAT ANG. NET
戴震,字东原,生于公元1724年(清 世宗雍正元年),死于公元1777年 (清乾隆四十二年),安徽休宁人。 他出身小商人家庭,自己早年也曾从 事于负贩,经常靠教书维持生活。曾 中乡举,但未考中进士。乾隆时修 《四库全书》,特召为纂修官,校订 天算地理书籍。他对于天文算学地理 等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同时更针对着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提出了自 己的学说。 他的著作很多,后人编为《戴氏遗 书》,其中主要哲学著作是《原善》、 《孟子字义疏证》
口气化即道 口血气心知 口理存于欲 口理学与朴学
气化即道 血气心知 理存于欲 理学与朴学
气化即道 口气与道 口形上与形下 口生与息
一 . 气化即道 气与道 形上与形下 生与息
1.气与道 “道言乎化之不已也”。(《原善》上) 道 口“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 故谓之道。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洪范 五行,…行亦道之通称。”(《孟子字义疏证》卷中) 口“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同上)
1. 气与道 “道言乎化之不已也”。(《原善》上)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 故谓之道。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洪范 五行,……行亦道之通称。”(《孟子字义疏证》卷中) “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同上)
2.形上与形下 口气就是“形而上”的,不应以“形而上”为理。他说:“气化之于品 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 。。 阴一阳 流行不已,夫是之为道而已。”(《孟子字义疏证》卷中) 口《易传》所谓“形而上”,即指“形以前”;所谓“形而下”,即指 “形以后”。不但“阴阳之未成形质”是形而上的,就是“五行之 气”,也是形而上的,那“有质可见”的五行才是形而下的
2. 形上与形下 气就是“形而上”的,不应以“形而上”为理。他说:“气化之于品 物,则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品物之谓,非气化之谓。……一阴一阳 流行不已,夫是之为道而已。”(《孟子字义疏证》卷中) 《易传》所谓“形而上”,即指“形以前”;所谓“形而下”,即指 “形以后”。不但“阴阳之未成形质”是形而上的,就是“五行之 气”,也是形而上的,那“有质可见”的五行才是形而下的
生与息 口“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与!”(《原 善》上) 口“一阴一阳,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条理乎!”(同上) 口“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同上)
3.生与息 “气化之于品物,可以一言尽也,生生之谓与!”(《原 善》上) “一阴一阳,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条理乎!”(同上) “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同上)
血气心知 口血气心知 口理与意见 口私与蔽
二. 血气心知 血气心知 理与意见 私与蔽
1.血气心知 口“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原善》上))。 口“盈天地之间,有声也,有色也,有臭也,有味也,举声色臭味则盈 天地之间者无或遗矣。外内相通,其开窍也,是为耳目鼻口。”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口“心之精爽,驯而至于神明也,所以主乎耳目百体者也。”(《原善》
1. 血气心知 “有血气,夫然后有心知”((《原善》上) )。 “盈天地之间,有声也,有色也,有臭也,有味也,举声色臭味则盈 天地之间者无或遗矣。外内相通,其开窍也,是为耳目鼻口。”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心之精爽,驯而至于神明也,所以主乎耳目百体者也。”(《原善》 中)
Have a break
Have A 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