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32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8.25KB 文档页数:4
在熔渣脱氮动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双膜传质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预测熔渣脱氮的反应进程,并可通过分析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得出进一步提高熔渣脱氮效果的措施和加速脱氮反应的途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3.79KB 文档页数:5
在分析高炉富氧喷煤对炉前供氧系统的要求之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高炉炉前供氧与安全控制技术。所研制的我国首台高炉炉前供氧及安全控制系统可分别在氧煤枪和风口出现事故时对单支管进行断氧吹氮保护。为了满足不同等级高炉的要求,进行了系列化设计并采用计算机控制,可以实现参数设置、系统监控、流量及压力显示和记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61.73KB 文档页数:7
提出了针对多流中间包流动特征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绘制停留时间分布(RTD)曲线的标准及其相关计算的规范;明确了\死区\的特性,并计算了其体积分数;模型中考虑到了短路流,指出计算短路流的方法.模型可以更好地刻画活塞流的流动特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9.04KB 文档页数:4
在纯水蒸汽环境下,研究了镍铬低合金钢等温氧化过程中水蒸汽通入量与氧化膜厚度与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镍铬低合金钢在水蒸汽环境中,氧化膜厚度与水通入量呈双曲线关系,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对实验结果回归分析,得出了在水蒸汽下等温氧化时氧化膜厚度与水通入量、温度的关系方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5.53KB 文档页数:4
着重讨论了直线形、梯形和超梯形钢纤维对混凝土增强作用的计算,并列出3种钢纤维对混凝土增强作用的统一公式,以此分析纤维对基体增强作用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不同纤维形状的钢纤维混凝土增强作用作分析比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6
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生物膜中筛选分离出10株在高盐条件下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降解脱色作用的菌株.通过对10株菌株的逐级驯化复筛,得到一株脱色效果好且脱色能力稳定的菌株C-7,经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l).菌株C-7的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盐的质量分数为1%~3%时,对菌株的生长和脱色没有影响,脱色率为80%以上;盐的质量分数为7%时,菌株C-7也具有较高的耐受力,脱色率可达到50%以上;盐的质量分数为10%时,对菌株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不能降解溴氨酸.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蛋白胨7g·L-1,pH7.0,摇床转速160r·min-1,250mL摇瓶中装液量120mL,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在盐的质量分数为1%、蛋白胨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溴氨酸(100mg·mL-1)的脱色率可达85%以上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5.57KB 文档页数:4
为了使钢中全氧量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在武钢炼钢总厂RH真空脱气装置对低碳、超低碳钢进行了脱氧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全氧去除的因素按作用高低依次是出钢溶解氧水平,溶解氧与钢包渣的交互作用,钢包渣,和真空处理净化时间.通过改进工艺生产了全氧量 ≤ 10×10-6,非金属夹杂物尺寸<10μm的清洁钢水,建立了一个钢包内钢水全氧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新方程,该方程考虑了全氧的表观平衡含量及环流、扩散传质对去除氧化物夹杂速率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4.23KB 文档页数:4
以某钢厂连铸生产中的二冷水控制模型为研究重点.在分析工况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按照传热学理论导出板坯传热微分方程,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经回归处理后,得出不同工况下的配水控制模型.仿真实验与生产试验证明了模型是有效的,试验验证的16Mn钢控制模型参数可用于指导生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5
利用热模拟实验,对在非再结晶温度变形后弛豫一段时间,再以不同冷速冷却的低碳贝氏体钢的相变组织进行了研究,并与同等条件不弛豫的试样组织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弛豫和冷速对中温转变组织类型及组织细化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弛豫及冷却速度对变形奥氏体的相变组织是有影响的.低冷速下主要得到边界及取向不清晰的粒状贝氏体,这时弛豫时间对细化程度影响不明显,在10℃/S以上冷速下得到的是以板条贝氏体为主的组织,与未弛豫试样比较,其组织更细,板条形状更清晰,弛豫试样组织中残余奥氏体或M/A岛的形状更细长,弛豫有利于在同等冷却条件下得到板条组织,并且在高冷速下,弛豫试样中M/A量较未弛豫试样中的要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9.72KB 文档页数:4
为提高决策树的适用性,以决策树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为背景提出一种多标准的剪枝方法,使决策树程序能在参数调整后适应不同的应用.给出了用于描述决策树不同性能的一些参量,如稳定性、复杂度、分类能力等,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向量各分量的权重进行调整,逐步得到满足要求的决策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根据入侵检测系统的具体需要,快速地构建相应的决策树,从而程序可被用于不同情况.该方法把由程序员决定决策树变成了由用户决定决策树,程序更通用,结果更合理
首页上页40941041141241341441541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32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