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3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5MB 文档页数:9
为获得一种锌电积用低成本、低析氧电位和高催化活性的阳极,在铝棒表面通过挤压复合技术包覆Pb-0.2% Ag合金得到Al棒Pb-0.2% Ag阳极.在含氟的硫酸溶液中,通过阳极氧化在Pb-0.2% Ag合金和Al棒Pb-0.2% Ag合金阳极表面形成具有高催化性能的膜层,采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和数显显微硬度计表征了膜层的厚度及硬度,并通过电子拉伸试验对比了两种阳极的极限抗拉强度.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和交流阻抗法等技术手段研究了Al棒Pb-0.2% Ag与Pb-0.2% Ag阳极表面氧化膜层的物相、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Al棒Pb-0.2% Ag阳极相比Pb-0.2% Ag阳极表面易生成致密较厚的氧化膜层,且膜层硬度提升了41.64%,其氧化膜层主要物相均为电催化活性良好的β-PbO2.新型阳极的极限抗拉强度是传统阳极的1.3倍,大大改善了阳极材料的机械性能.阳极极化曲线数据显示Al棒Pb-0.2% Ag/PbO2阳极在电积锌体系中具有较低的析氧电位(1.35 V vs MSE,500 A·m-2)和较高的交换电流密度(7.079×10-5 A·m-2).循环伏安曲线和交流阻抗数据显示Al棒Pb-0.2% Ag/PbO2阳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和较小的电荷传质电阻.在电积锌实验中,栅栏型Al棒Pb-0.2% Ag/PbO2阳极相比传统Pb-0.2% Ag阳极平均槽电压下降了75 mV,而且大大减少了阳极泥的产生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64KB 文档页数:7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 1.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和额定电压、电流、功率等概念。 2.掌握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等基本概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3.94KB 文档页数:89
本章重点是一阶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难点是运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动态电路。 1.换路定则和电路初始值的求法; 2.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3.会计算和分析一阶动态电路(重点是三要素法); 4.了解二阶电路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5.会分析简单的二阶电路; 6.会计算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冲激响应; 7.会用系统法列写简单的状态方程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11.3MB 文档页数:76
2.1电阻串并联的等效变换 2.2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2.3支路电流法 2.4节点电压法 2.5加原理 2.6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7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 2.8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2.78KB 文档页数:41
本章重点是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源的串联和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以及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难点是电阻的混联等效、电源的等效变换及应用、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的求法。 •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Y-△变换; • 电源的串联和并联; • 电源的等效变换; • 一端口网络输入电阻的计算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82KB 文档页数:20
一、教学基本要求 两个电路互为等效是指(1)两个结构参数不同的电路在端子上有相同的电压、电流 关系,因而可以互相代换;(2)代换的效果是不改变外电路(或电路中未被代换的部分) 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9.5KB 文档页数:12
一、控制电路设计注意事项 ①主电路保护的设置 这里所讲的保护,主要是针对电源变换装置里 的器件,需要保护的状态包括:过电压、过电流、 过热等。 电力电子装置里的许多元件,特别是半导体器 件,对电压电流非常敏感,正确地设置保护电路, 对电源变换装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MB 文档页数:52
本章通过介绍三相电路的连接和基本工作原理,来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并应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及其功率的计算,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 5.1 三相电路基础 5.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5.3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5.4 三相电路的功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0.28KB 文档页数:53
本章主要分别介绍支路电流法、电源等效变换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以及戴维宁定理这些常见电路分析方法的解题过程及其使用范围。 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2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2.3 支路电流法 2.4 节点电压法 2.5 叠加原理 2.6 等效电源定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8MB 文档页数:153
电机和电动机械均是由耦合的电路和磁路组成。磁路是指磁通的路径,正如电路是电流 的路径一样。电流和永磁体均可提供磁通。在电机中,载流导体与磁场(由导体中的电流或永 磁体产生)的相互作用将导致电机的能量转换 如图1-1所示,将一个长度为l的导体置于一对磁极之间,设导体中流过电流I,导体与磁 通线的相对位置在图上标出。实验表明此时该导体将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首页上页434445464748495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