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26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6MB 文档页数:17
符山铁矿拥有三个生产采区,根据它们的原矿石产量、品位和含硫、矽条件,对原矿石做合理调配,以保证商品矿石的质量指标要求,并获得最佳利润指标。本文应用线性规划单纯形方法求解配矿方案,给出了符山铁矿配矿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单纯形表,用FORTRAN语言程序,在M-150大型机上实现的。计算结果得出符山矿最优配矿方案,分析了影响提高利润指标的因素,并提出适于符矿具体情况的配矿方案,以及进一步改善经济效益的意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2MB 文档页数:32
一、纳米材料概论 二、纳米材料的生物性 三、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及安全性 四、纳米器件性能可靠性分析案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MB 文档页数:287
第一章 工程经济学概述 第二章 现金流量及其构成 第三章 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 第四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不确定性分析 第八章 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 第六章 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 第七章 国民经济评价 第八章 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5.61KB 文档页数:7
基于在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三汇一矿2124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实验,对该矿钻屑量与矿山压力、瓦斯压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表明工作面经过钻孔卸压后的矿山压力分布规律:卸压区宽度约为5 m,5~11 m为塑性区,11~20 m为弹性区,20 m以后为原始应力区.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施钻的前提下,钻屑量在矿山应力峰值前呈线性增加,峰值后呈线性减少.结合长壁工作面矿山压力、瓦斯压力分布规律理论分析,推导出钻屑量与矿山压力、瓦斯压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固定瓦斯压力时,钻屑量随着矿山压力正向变化;在相同矿山压力时,钻屑量随着瓦斯压力正向变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4MB 文档页数:6
利用反应烧结的方法,通过甲烷碳化还原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Cr2O3、TiO2和WO3)压坯,制备了其相应的多孔形态的碳化物(Cr3C2、TiC和WC)陶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检测,对反应烧结产物的表面和截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三种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孔隙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表征.通过物相分析研究了反应烧结的动力学过程,发现利用含体积分数10%甲烷的混合气体碳化还原制备多孔TiC和WC陶瓷的起始温度分别为1200℃和1000℃,低于这两个温度时发生其他相变,有其他中间产物生成.利用反应烧结的方法制备多孔Cr3C2陶瓷时,反应烧结温度越高,碳化铬陶瓷的骨架和孔隙平均尺寸越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8MB 文档页数:8
借助FactSage热力学软件分别对1873、1823和1773 K三个不同温度下60Si2MnA弹簧钢液与MnO-SiO2-Al2O3系、CaO-Al2O3-SiO2系和CaO-Al2O3-SiO2-15%MgO系夹杂物间的平衡进行了计算.通过上述计算分析,确定了三个不同温度下分别形成上述低熔点夹杂物时所对应的钢液成分.经过对比还发现:低温更有利于钢液在低溶解氧含量条件下实现上述不同类型夹杂物的低熔点化控制.钢液中生成低熔点SiO2-Al2O3-CaO-15%MgO系夹杂物要比生成低熔点SiO2-Al2O3-CaO系夹杂物所需的钢液Al含量高很多,这在实际生产中更容易控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7.73KB 文档页数:6
连续定向凝固过程中结晶器的温度分布对固-液界面位置和形状具有重要影响.在建立三维物理模型以及确定材料热物性参数、边界条件与冷却水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参数组合条件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线坯连续定向凝固的稳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给定的模型及各种参数条件下,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晶器内可以完成凝固过程,且固-液界面呈平直状,具备了进行连续定向凝固制备的基本条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5.1KB 文档页数:4
细胞神经网络(CNN)的局部活动性理论为研究由同质介体构成的复杂系统动力学行为的突现和转化提供了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CNN的局部活动性原理;建立了确定具有3个端口和4个态变量CNN的局部活动性的一组定理;为绘制相应CNN的分歧图和研究在免疫监视下的细胞组织生长等生命现象提供了解析工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3.81KB 文档页数:8
本文报导了<钛(Ⅳ)——5-Br-PADAP—羟胺—氯乙酸>体系混配络合物的显色反应,此体系有不同于多数金属离子同型络合物的萃取性质,利于在其他金属离子共存时测定钛。服从比尔定律的范围为0—25μg/25ml。摩尔吸光系数为7.24×104。介绍了合金钢中低含量钛的测定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37MB 文档页数:93
一、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离的标志 二、牙齿变小、面部缩短 三、人类大脑的逐渐演化 四、语言的形成 五、体毛退化 六、技能的发展 七、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八、未来人类的体质特征
首页上页71671771871972072172272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26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