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30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1MB 文档页数:8
采用无水电解法提取不锈钢中存在的典型夹杂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夹杂物三维形貌,并根据元素组成对夹杂物进行分类和形貌分析,对具有相同化学成分但不同三维形貌的夹杂物进行了表征和归纳。利用FactSage 7.0热力学软件,对不同夹杂物的平衡状态进行了计算,研究了温度和钢液成分对于夹杂物平衡的影响,并得到相应的平衡相图。结果表明,无水电解可以有效地将不锈钢中夹杂物完整地提取出来,避免了金相法带来的误差,可以更加清晰的观测夹杂物的三维形貌;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量,较大的氧化铝夹杂物表面较为容易出现钛元素的富集区域,且大部分夹杂物形貌主要为球状和表面较为光滑的多面体状,直径一般不大于5 μm。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钢中夹杂物的生成与钢中元素质量分数密切相关,在1873 K时,Mg、Ti、Si元素质量分数的不同会导致生成不同的夹杂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1.35KB 文档页数:12
教学目的本节讨论如何将环上的测度延拓到生成的代数上去.这是定义测度常用的方法.下一节将用这个方法定义重要的 Lebesgue测度。本节要点本节所述测度的延拓过程思路较复杂,论证较繁难应注意讲 清主要思路,定理的证明应注意交代主要思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4.5KB 文档页数:3
在以下各题中,可测集,可测函数和测度,除题目中已有说明的外,都是关于某一给定的可测空间(X,)或测度空间(X,,μ)的 1.试分别给出具有如下性质的可测空间(X,) (1)X上的每个函数都是可测的 (2)只有常数函数是可测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4MB 文档页数:151
第一章 命题逻辑 第二章 谓词逻辑 第三章 集合论初步 第四章 二元关系 第六章 函数 第六章 代数系统 第七章 格与布尔代数 第八章 图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66.5KB 文档页数:17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个单位的财产通常包括: 该单位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以及 债权结算款项等。 账簿记录的正确,并不能说明账簿所做的记录 真实可靠。有很多客观原因使各项财产物资的账 面数额与实际结存数额发生差异。因此,需要定 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81MB 文档页数:43
第一节光学经纬仪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光学经纬仪的种类按精度系列可分 为DJ07、DJ1、DJ6、DJ15和DJ60等六 个级别,其中D”、“分别为“大地测量 ”和“经纬仪”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下标数字表示仪器的精度,即一测回水 平方向中误差的秒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3MB 文档页数:8
为考察无网格方法求解铸坯凝固过程的可行性,本文依据移动最小二乘和变分原理,推导并建立了基于无网格伽辽金法的结晶器内铸坯凝固过程二维非稳态传热/凝固数学模型。以小方坯凝固过程为对象,分别采用节点均匀布置、加密布置、随机布置方式,模拟分析了小方坯凝固过程的温度场变化,并将计算结果与参考解、有限元法数值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证实无网格伽辽金法在计算精度、自适应性、网格依赖性等方面均优于有限元法。研究结果为无网格方法应用于连铸过程的传热、凝固以及应力/应变行为的数值计算提供参考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230KB 文档页数:14
圆周率是人类获得的最古老的数学概念 之一,早在大约3700年前(即公元前 1700年左右)的古埃及人就已经在用 256/81(约3.1605)作为的近似值了。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求π的努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1MB 文档页数:8
针对微米级软颗粒溶液在微小孔道流动不符合泊肃叶流动规律问题,考虑受固体管壁影响软颗粒形变产生的空间位形力作用,基于Navier-Stokes理论,推导软颗粒溶液在圆管中的流速分布及流量表达式,引入颗粒形变因子以表征空间位形力作用的影响;建立考虑空间位形力作用的圆管流动数学模型.由微尺度流动特征实验,得到软颗粒溶液微圆管流动规律,与泊肃叶流动对比,结果显示当管径小于颗粒直径时,相同压力梯度下考虑空间位形力作用的流速比泊肃叶流动拟合结果更接近于实验数据.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发现,与泊肃叶流动下的速度分布和平均流量相比,当微圆管尺寸减小时,空间位形力作用随之增大,其更大程度上影响流体在微圆管内的流动规律;当颗粒呈非球形且最小投影面积相同时,偏离球形颗粒程度越大,空间位形力作用越大,因此空间位形力作用在微小孔道流动中不可忽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MB 文档页数:8
长期颈部前屈对颈椎造成严重影响。为定量评估长时间低头对颈椎疲劳造成的影响,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保持低头角度40°~60°持续3 h。选择胸锁乳突肌,颈部夹肌和肩部斜方肌测量其表面肌电信号。经滤波、整流、振幅标准化等处理后,对每60 s的肌电值进行积分和求其平均功率频率。研究发现,积分肌电值的波动变化具有规律性,首次增大后的减小表征肌肉进入疲劳状态;不同肌肉的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值具有明显差异,决定着该肌肉疲劳耐受性的持续时间,且在整个颈部前屈过程中MPF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提出用MPF的导数来提取疲劳特征,用窗口化的MPF负数累积判定肌肉疲劳。结果表明,MPF负数累积能很好地判断肌肉疲劳,胸锁乳突肌在20 min内出现最终疲劳,而颈部夹肌和肩部斜方肌在20 min左右出现了短暂性疲劳,随后在75~100 min时又出现了最终疲劳。因此建议持续颈部前屈时长不超过20 min
首页上页79279379479579679779879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30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