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3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2.45KB 文档页数:7
为改善高强度钢的塑性和韧性,对中碳低合金马氏体高强度钢分别采用常化后空冷+回火和常化后控冷+回火工艺,研究常化后冷却工艺对钢中残余奥氏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获得钢的组织形态,利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形貌和分布.发现两种工艺下均得到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残余奥氏体均匀分布在板条之间,随工艺参数不同,其体积分数在3%~10%变化.常化后加速冷却能显著细化马氏体板条,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100 MPa以上,冲击功下降4 J.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随常化控冷终冷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常化后的控制冷却也可以作为进一步改善马氏体类型钢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2.5KB 文档页数:58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 第一节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分类: 1.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2.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3.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 三、特点: 准确度高,费时,繁琐,不适合微量组分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854.5KB 文档页数:48
2.2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离散随机变量及分布律 定义若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是有限 个或可列个,则称Ⅹ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描述ⅹ的概率特性常用概率分布或分布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11KB 文档页数:15
第三章非均相分离 1概述 3-1非均相分离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水泥厂上空总是粉尘飞扬,火力发电厂的烟囱时不时也是黑烟滚滚,这些就是污染环境的含粉尘气体。如何去除排放气体中的粉尘呢?这就是本章要解决的非均相物系分离的问题关于分离的操作有均相物系—一传质操作(如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和非均相物系——机械操作(如沉降、过滤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8KB 文档页数:13
第一章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1.取代基效应: 取代基不同而对分子性质产生的影响。取代 基效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效应,包括 场效应和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电子效应是通过 键的极性传递所表现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间的相 互影响,取代基通过影响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而 起作用。另一类是空间效应,是由于取代基的大 小和形状引起分子中特殊的张力或阻力的一种效 应,空间效应也对化合物分子的反应性产生一定 影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KB 文档页数:1
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方法 (1)试剂配制: 0.5MK2SO4溶液:称取K2SO4174.33g溶解于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可加热)定容 至2L 去乙醇氯仿的配制:在通风柜中,量取100毫升氯仿至500毫升的分液漏斗中,加 入200毫升的蒸馏水,加塞,上下振荡10下,打开塞子放气,而后加塞再振荡10下, 反复3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静止溶液分层,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阀,将下层 溶液(氯仿)放入200毫升的烧杯中,将剩余的溶液倒入水槽,用自来水冲洗。再将烧 杯中的氯仿倒入分液漏斗中,反复3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4.6KB 文档页数:20
2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项目概况 2.1.1 项目基本情况 2.1.2 建设单位概况 2.1.3 建设规模 2.1.4 工程内容 2.1.5 作业方式 2.1.6 施工计划 2.1.7 施工生活区布局 2.1.8 发展规划 2.2 工程分析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设备 2.2.3 施工流程 2.2.4 土方平衡 2.3 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2.3.1 施工期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2.3.2 运行期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2.4 关键问题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2MB 文档页数:8
本文采用水浮选法分析Rene'95高温合金粉末中的陶瓷夹杂,探索用水浮选法定量分析高温合金粉末中的陶瓷夹杂含量。 研究表明,用水浮选法分析高温合金粉末中的陶瓷夹杂含量,其方法是可行的,而且适用于分析各种不同粉末粒度和形状的合金粉末。研究得出了用水浮选法分析Rene'95高温合金粉末中陶瓷夹杂的有关参数。此外,还研究了Rene'95高温合金粉末中陶瓷夹杂的成分和形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1.32KB 文档页数:6
讨论了广义二阶流体的脉冲泊肃叶流动,引入黎曼-刘维尔分数阶微分建立本构方程,结合不可压缩流体时间分数阶动量方程,得到控制方程.利用傅里叶正弦变换和分数阶拉普拉斯变换,获得流体速度解析解.利用Stehfest算法对结果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图像讨论了分数阶参数以及延迟时间对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过冲现象主要取决于动量方程的时间分数阶参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8
基于随机介质移动理论,构建了采动影响型地下煤火诱发地表裂隙率的时空统一分布模型,并实例分析了矩形火区引发地表线(张)裂隙率、面裂隙率以及剪裂隙率的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地表线(张)裂隙率、面裂隙率和剪裂隙率的极大值分别分布在采(燃)空区边界内侧约20 m(约为煤层厚度的3~4倍)的位置、四周边界线的四个中点位置和四个边角端点所对应的地表区域.随着煤层燃烧,垂直于煤火发展方向上的线裂隙率以及空区边界处对应的地表面裂隙率均呈半正态曲线形式变化并最终稳定于最大值;而剪裂隙率、煤火发展方向上的线裂隙率及空区内部对应的地表面裂隙率均呈正态曲线形式变化
首页上页82838485868788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3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