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43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7MB 文档页数:92
14.1 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分类 五 胺的氧化反应 14.2 硝基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和结构 、胺的氧化反应 六、伯胺的异腈反应 七 芳胺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二、硝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 三 、硝基烷 α - H的反应 七 、芳胺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反应 季铵盐和季铵碱 四、硝基对苯环的影响 14 3 胺 14.4 季铵盐和季铵碱 14.5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14.3 一、胺的分类和结构 14.6 氢化偶氮苯和 亚硝基苯 二、胺碱性与成盐反应 三、胺的亲核性 14.7 腈、异腈和 异氰酸酯 四、与HNO 2的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5KB 文档页数:92
第一节 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第二节 卤取代反应 第三节 卤置换反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27
§11.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11.2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11.3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11.4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11.5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11.6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1.7 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1.8 链反应(chain reaction) §11.9 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37.5KB 文档页数:18
一、化学动力学基础 1、化学动力学基础:了解反应速率及其测定、反应分子数 和反应级数、各级反应的特征(351页)。 2、什么叫酶促反应动力学?(Kinetics of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 酶促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促反应的速度以及影响 此速度的各种因素的科学,是酶工程研究中的一个 重要内容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59MB 文档页数:26
该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温度为 20℃,液料的体积流量为0.5m3/h, CA=96.5mol/m3,cbo=184mol/m3,催化剂 度方程=6.63mol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 的浓度C ra=kC Co 式中k=1.15*10-3m3/(mol.ks)。若要求A的 转化率为40%,试求反应器的体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3.49KB 文档页数:5
以氧气高炉循环煤气加热工艺为背景,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O和H2体积分数较高的煤气加热时的析碳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CO2体积分数是影响析碳反应的重要因素。在300-700℃范围内,当温度低于500℃时,析碳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高于此温度时,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析碳反应包括CO分解析碳反应以及CO和H2的混合析碳反应。对比热力学理论与实验现象分析了析碳过程中以上两个反应可能起到的作用。采用扫描电镜,从微观结构上观察了500~700℃时加热过程中析出碳的形态并研究了析碳行为。另外,随着CO2体积分数的增加,析碳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在500℃和600℃时,CO2体积分数的增加对析碳行为有较大抑制作用,尤其在500℃时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9.5KB 文档页数:23
1、掌握烯烃和炔烃的亲电加成机理、活性影响因素、加成反应的定向规律(重点)。 2、了解炔烃的亲核加成反应 3、掌握β-消除反应机理:E2、E1、E1CB;影响反应机理的因素,消除反应的定向;E2反应中的立体化学(重点和难点)。 4、了解其它消除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4MB 文档页数:58
一.亲核取代反应反应类型 二.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机理(Reaction Mechanism) 1. SN1机理 2. SN2机理 3. 离子对机理 三. 立体化学 1. SN2反应 2. SN1反应 四. 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 1. 底物的烃基结构 2. 离去基团 (L) 3. 亲核试剂 (Nu:) 4. 溶剂 五. 正碳离子 (Carbocations)非经典正碳离子 六. 邻基参与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7.5KB 文档页数:20
反应时间的概念 反应时间的研究简史 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 减法反应时 加法反应时 开窗实验 反应时间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权衡 反应时间作为因变量的优越性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 测量反应时间的注意事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8.19KB 文档页数:7
采用压汞仪测量焦炭与CO2或H2O反应后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孔隙率、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对焦炭高温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焦炭孔隙率和平均孔径随反应率升高而增加.平均孔径小于30μm时气化反应以造孔为主,比表面积随反应率升高先增后减,大于30μm时以扩孔为主,随反应率升高而减小.与CO2相比,H2O反应后焦炭平均孔径小,比表面积大,抗拉强度高.焦炭抗拉强度随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增加而降低,平均孔径小于30μm时抗拉强度随比表面积增加而降低,大于30μm时随比表面积减小而降低.焦炭中小孔数量越多抗拉强度越高,大孔数量越多抗拉强度越低.相同反应率下,H2O反应后焦炭中小孔数量增加,比表面积大,有利于保护气孔壁结构,抑制高温抗拉强度的降低
首页上页67891011121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43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