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1)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0.5KB 文档页数:11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构件强 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计算原理的科学。 工程力学的研究方法 从实践出发或通过实验观察,经过抽象化综合、归纳,建立公理或提出基本 假设,再用数学演绛和逻辑推理得到定理和结论,然后再通过实践来证实理论的 正确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4.5KB 文档页数:9
1、掌握力矩和力偶的概念、性质、定理及分析计算方法 2、掌握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3、掌握杄件拉伸与压缩的受力、变形特点,应力计算及许用应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0.99KB 文档页数:9
第二节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刚体) 作用于刚体的两个力,使刚体维持平衡的必要 与充分条件是:此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 于同一直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7
以拟静力法为基础,通过地震力偏角的旋转,结合极限平衡条件,推导出地震作用下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解析解,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震侧压力系数受岩土体力学指标的影响明显.在地震力作用下,竖向地震加速度系数使拱顶总垂直压力值减少,多数情况下会降低地震侧压力系数;水平向地震加速度系数对总垂直地震压力和地震侧压力系数的影响规律取决于水平地震力的方向.浅埋侧的地震侧压力系数随着地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而深埋侧的地震侧压力系数随着地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32.81KB 文档页数:17
本章讨论的虚位移原理(Principleofvirtualdisplacement),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任意非自由质点系的平衡问题,平衡条件表现为主动力在系统的虚位移上所做虚功的关系。虚位移原理给出任意非自由质点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解决质点系平衡问题的普遍原理,可称为分析静力学(Analyticalstatics)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7
对纯钛(TA1)和铝锂合金(AL1420)异质单搭自冲铆接头进行静力学实验和疲劳实验研究,通过三参数经验公式采用S-N曲线拟合法绘制接头的S-N曲线,分析接头的疲劳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头疲劳断口进行观测,研究接头的微观疲劳失效机理.结果表明:接头的静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不具有一致性,TA1-AL1420(TA)接头静力学性能更优,但其疲劳性能比AL1420-TA1(AT)接头差;TA接头疲劳失效形式为下板断裂,疲劳裂纹萌生于靠近铆钉脚处的板材区域,随后沿着板宽方向扩展,最终导致下板完全断裂.AT接头在短寿命区因铆钉断裂失效,铆钉的断口属于脆性疲劳断裂;在中长寿命区出现铆钉断裂和下板断裂的混合失效形式,疲劳裂纹从下板一端萌生,沿着板宽向另一端方向扩展,导致下板断裂失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3MB 文档页数:149
1.1概述 1.1.1流体流动的考察方法 1.1.2流体流动中的作用力 1.1.3流体流动中的机械能 1.2 流体静力学 1.2.1 静压强在空间的分布 1.2.2 压强能与位能 1.2.3 压强的表示方法 1.2.4压强的静力学测量方法 1.3 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 1.3.1 质量守恒 1.3.2 机械能守恒 1.3.3 动量守恒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1.4.1流体的形态 1.4.2湍流的基本特征 1.4.3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分离) 1.4.4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1.5 阻力损失 1.5.1 两种阻力损失 1.5.2 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的试验研究方法——因次分析法 1.6 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 1.6.1 简单管路计算 1.6.2 复杂管路计算 1.7 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1.7.1 毕托管 1.7.2 孔板流量计 1.7.3转子流量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0.32KB 文档页数:9
崩塌灾害的早期预警一直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传统的监测预警方法监测指标相对单一, 更多关注于加速破坏前兆的识别, 使得崩塌的早期预警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首先引入动力学监测指标, 对岩土体破坏过程中的动力响应进行综述, 得出基于固有振动频率等动力学监测指标可以为危岩体的损伤提供数据支持.随后基于最新的实验研究发现动力学监测指标可以有效反应边坡的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 进而可以实现岩体损伤与稳定性的动态识别和定量判断.在对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发现, 基于分离阶段破坏前兆识别的岩块体崩塌灾害预警思路, 具有更好的时效性, 是未来崩塌早期预警的发展方向, 同时对崩塌的早期预警指标体系进行展望, 得出基于动力学指标、静力学指标和环境量指标三位一体的早期监测预警指标体系, 必将在工程监测与灾害预警方面发挥更大潜力, 为从事应对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预警预防的研究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51MB 文档页数:324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了桁架、刚架、拱和连续梁等结构形式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阐述了各种结构在静定和超静定状态下的内力、变形、影响线的分析方法和能量原理;介绍了结构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和结构理论的最新发展。本书通篇贯穿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应用的学术思想;在保持内容完整性和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特别关注工程实际问题的处理。对于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结构形式和载荷状况如何建模、如何选取适当的分析方法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检验和判断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本书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力学教材基本一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3MB 文档页数:149
1.1概述 ◼ 1.1.1 流体流动的考察方法 ◼ 1.1.2 流体流动中的作用力 ◼ 1.1.3 流体流动中的机械能 1.2 流体静力学 ◼ 1.2.1 静压强在空间的分布 ◼ 1.2.2 压强能与位能 ◼ 1.2.3 压强的表示方法 ◼ 1.2.4 压强的静力学测量方法 1.3 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 ◼ 1.3.1 质量守恒 ◼ 1.3.2 机械能守恒 ◼ 1.3.3 动量守恒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1.4.1 流体的形态 1.4.2 湍流的基本特征 1.4.3 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分离) 1.4.4 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1.5 阻力损失 ◼ 1.5.1 两种阻力损失 ◼ 1.5.2 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的试验研究方法——因次分析法 1.6 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 1.6.1 简单管路计算 1.6.2 复杂管路计算 1.7 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 1.7.1 毕托管 ◼ 1.7.2 孔板流量计 ◼ 1.7.3转子流量计
首页上页3456789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