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5KB 文档页数:5
一、编写说明: 本课程是理工科博士生的学位课程,3学分,总课时:45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首要推动力量,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经济发 展的方式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性发展趋势,从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科学技术 革命天然的亲和性出发,分析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的现代科技基础和时代特征,深刻 理解当代社会主义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汇流的必然性,并从分析现代科技巨大的物质功能、经济功 能和精神功能、文化功能入手,了解科学技术论、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当 代新科技革命以来的经济、文化、思想变革,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精神文 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火车头的深刻变革与丰富内涵,增强博士生的科 学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参与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紧迫感、责任感 和献身祖国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的自觉性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347.5KB 文档页数:12
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当 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各种类型国 家的发展及其成败得失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了新 的科学判断,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战略和指导方针。江泽民提出 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新安全 观,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43.5KB 文档页数:295
一、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P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在《邓小平理论概论》的 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新的政治理论课。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 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5KB 文档页数:15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 命运的关键抉择,理解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 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 样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 大意义;全面把握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怎样 对外开放,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2MB 文档页数:8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328.5KB 文档页数:8
一、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1、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 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 基础,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改 革和建设最基本的动力,是维护社会稳定的 强大而集中的力量。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关键在于维护和加强全体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40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本章的内容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1MB 文档页数:81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5.5KB 文档页数:2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教育部规定的文科博士生必修的学位课程,一学期修完,修完后经 过考试合格可获得3个学分。本课程的前设课程是本科阶段开设的有关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课程,还有硕士生 阶段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5KB 文档页数:30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 件、现实依据、理论基础和主观条件。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必然性 和过程。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