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8MB 文档页数:218
本书是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的电影论文集。中心内容是从心理角度强调了电影的认识作用,详尽地分析了电影形象的构成及其组成元素,并根据作者的美学观点总结了无声电影的经验;竭力为无声电影辩护,否定有声电影和一切电影技术的进步,在西方电影中独树一帜。作为电影美学的一家之说,这本书在电影理论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们也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4.5KB 文档页数:13
电影从杂耍开始发展,几经变革:格里菲斯为电影建立了基 本镜头叙事语言;默片电影探求了电影的视觉画面的表现力;好莱 坞情节剧发展了电影戏剧性美学和商业电影的一整套经验;二战 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发展了电影的纪实性美学因素,随 后,法国的新浪潮和伯格曼、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等为代表的现代 派电影进一步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技巧和哲理内涵。电影逐渐从经典 形态向多元化的现代形态转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3KB 文档页数:17
一、陈凯歌的生平与创作 陈凯歌,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 演系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1984年开始执导影片。 成名片《黄土地》,1985年出品,是中国“第五代”导 演得到国内外确认的第一部作品。该片获1986年第5届电 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第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 第29届伦敦国际电影节导演“萨特兰杯”奖等多项大奖。 在《黄土地》的创作中,陈凯歌提出了:“要大言无声、大 象无形,要扫除一切表演上一切利于外而害于内的棱 角……”发起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影像语言革新的创新浪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3MB 文档页数:600
第一章 电影的发明 第二章 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的影片 第三章 布赖顿学派和百代的创业 第四章 美国电影的初兴 第五章 法国与艺术影片(1908—1914) 第六章 北欧电影和意大利电影(1906—1924) 第七章 美国电影的兴盛(1908—1918) 第八章 德国电影的新发现 第九章 法国的印象派 第十章 苏联电影的勃兴 第十一章 法国和世界的先锋派电影 第十二章 好莱坞的建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32MB 文档页数:394
本书是“外国电影理论名著丛书”之一种。本书作者是意大利权威电影理论家。他在本书中对电影诞生以后至本世纪五十年代的传统电影理论的发展做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他以卡努杜、德吕克、杜拉克、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爱因汉姆等早期电影理论大师的活动为主,详尽介绍了他们的观点,评价了他们在创始、组织、普及电影理论方面的作用,并预见了传统理论的危机,提出了须做相应修正的紧迫性。本书对于我们借鉴先辈经验,提高个人理论层次极富参考价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8.3KB 文档页数:142
第一讲 中国电影本土化艺术传统的梳理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节制与含蓄 第二节 东方文化的故事叙事方式:——“戏 第三节 东方文化的独特风格:静 第四节 东方的功利教化传统 第五节 东方文化的伦理道德表述。(儒家的美学是伦理美学) 第二讲 中国红色电影简史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1905-1920——初创期)(1920-1931成长期) 第二节 变革与兴盛:(1931-1937年) 第三节 40年代的中国之突变与低潮(1937-1945) 第四节 四十年代电影之成熟与分化(45-49年) 第五节 传统与摸索——17年电影的曲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MB 文档页数:239
木书是法国马赛尔马尔丹所,他从电影两面就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这个概念出发论述了电影语言与文学、绘画、音乐的联系以及它在蒙太奇景深、对话、空间、时间等方面的表现全书分十三章,以数百部电影为例论证他的论点,材料比较丰富、对借鉴外国电影手法存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1.5KB 文档页数:10
在世界电影史上,一般把电影的叙述分为以好莱坞为代表的 类型片和以欧洲“作者电影”为代表的艺术片两种样式。 类型电影是好莱坞大制片厂制度的独特产品,各大制片厂不 断仿制卖座率高的影片,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格式,产生了类型 电影。 类型电影在好莱坞大制片厂时代达到了鼎盛阶段,在1930 1960年间大约拍摄了7500部类型片。按照一般的划分方法,类型 片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样式:西部片、犯罪片、战争片、科幻片、喜 剧片、音乐歌舞片等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56MB 文档页数:286
“电影是什么?”当巴赞的这个提问进入视觉文化研究领域时,它首先关注的是生产电影、放映电影的机器(包括放映机、银幕、影院等)和影像等与观影者之间的关系。本书重点阐述在精神分析的欲望运作中,电影文本与主体(观影者)是如何相互建构的。所选篇目既包括穆尔维、鲍德利和麦茨的经典研究,又包括德勒兹、齐泽克、普林斯等人精彩的影片解读,而富瑞的两篇文章则对于我们了解电影理论的最新进展大有帮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8KB 文档页数:58
英国电影—“布莱顿学派” 1900年左右,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出 现了世界影史上最早的一个电影流派。他们 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在“露天场景中创造 真实的生活片断”,而不是像梅里爱那样局 限于纪录戏剧舞台的表现形式。 他们对电影的表现形式、电影语言技巧的 使用做出了早期的贡献 威廉保罗,在1900年剪辑了一部名为《比卡 狄利马戏团的摩托车表演》,这是第一部有 意识的应用移动摄影法拍摄的外景影片( 1903年,他还拍了一部《北极探险》)
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