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中国电影 第一节陈凯歌的《黄土地》 陈凯歌的生平与创作 陈凯歌,1952年生于北京。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 演系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1984年开始执导影片。 成名片《黄土地》,1985年出品,是中国“第五代”导 演得到国内外确认的第一部作品。该片获1986年第5届电 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第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 第29届伦敦国际电影节导演“萨特兰杯”奖等多项大奖 在《黄土地》的创作中,陈凯歌提出了:“要大言无声、大 象无形,要扫除一切表演上一切利于外而害于内的棱 角……”发起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影像语言革新的创新浪潮。 之后,陈凯歌的重要作品有:1986年的《大阅兵》,获 次年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意大 利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等奖项;1987年的《孩子王》,获1988 年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比利时探索影片奖等 奖项。 以《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的作品系列成为“第 五代”领袖的陈凯歌,1987年赴美国进修,在美国磨砺两年 后于1990年回国。1991年全部借助外资拍摄了《边走边唱》, 影片改编自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片中浩瀚壮丽的戈壁
第六章 中国电影 第一节 陈凯歌的《黄土地》 一、陈凯歌的生平与创作 陈凯歌, 1952 年生于北京。1982 年北京电影学院导 演系毕业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1984 年开始执导影片。 成名片《黄土地》,1985 年出品,是中国“第五代”导 演得到国内外确认的第一部作品。该片获 1986 年第 5 届电 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第 38 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 第 5 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 第 29 届伦敦国际电影节导演“萨特兰杯”奖等多项大奖。 在《黄土地》的创作中,陈凯歌提出了:“要大言无声、大 象无形,要扫除 一切表演 上一切利于 外而害于内 的棱 角……”发起了新时期中国电影影像语言革新的创新浪潮。 之后,陈凯歌的重要作品有:1986 年的《大阅兵》,获 次年加拿大第 11 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意大 利都灵青年国际电影节等奖项;1987 年的《孩子王》,获 1988 年第 8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比利时探索影片奖等 奖项。 以《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的作品系列成为“第 五代”领袖的陈凯歌,1987 年赴美国进修,在美国磨砺两年 后于 1990 年回国。1991 年全部借助外资拍摄了《边走边唱》, 影片改编自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片中浩瀚壮丽的戈壁
沙漠、九曲黄河的惊涛、神奇奇诡的古渡口以及洋溢着原始 生命力的船工、火把环绕的歌者圣坛,成就了影片的史诗风 格 1993年,陈凯歌创作了著名影片《霸王别姬》,影片获第 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98年陈凯歌拍摄了《荆 柯刺秦王》,2002年又有著名影片《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的电影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对历史和文化进 行反思。与张艺谋电影相比,陈凯歌的电影更具理性的智慧。 张艺谋电影最具魅力的是画面、细节和色彩、音乐等视听的 感性感染力,陈凯歌电影的魅力则主要体现在寓言化的电影 语言和深刻的主题意蕴。陈凯歌可以视为中国的“电影哲 人”,他的《霸王别姬》将结构的精巧和叙事的复杂性精密 结合,无论是时间的双向交叉还是空间的套层组合都显示出 种理性的智慧和复调的美。 、《黄土地》赏析 1984年,彩色片,中国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陈凯歌;编剧:张子良,取材于柯蓝的散文 《深谷回声》; 摄影:张艺谋 主要演员:薛白(饰翠巧),王学圻(饰顾青), 谭托(饰翠巧爹),刘强(饰憨憨) 《黄土地》是陈凯歌创作的“一个中国的故事”,也是“第
沙漠、九曲黄河的惊涛、神奇奇诡的古渡口以及洋溢着原始 生命力的船工、火把环绕的歌者圣坛,成就了影片的史诗风 格。 1993 年,陈凯歌创作了著名影片《霸王别姬》,影片获第 46 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98 年陈凯歌拍摄了《荆 柯刺秦王》,2002 年又有著名影片《和你在一起》。 陈凯歌的电影从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对历史和文化进 行反思。与张艺谋电影相比,陈凯歌的电影更具理性的智慧。 张艺谋电影最具魅力的是画面、细节和色彩、音乐等视听的 感性感染力,陈凯歌电影的魅力则主要体现在寓言化的电影 语言和深刻的主题意蕴。陈凯歌可以视为中国的“电影哲 人”,他的《霸王别姬》将结构的精巧和叙事的复杂性精密 结合,无论是时间的双向交叉还是空间的套层组合都显示出 一种理性的智慧和复调的美。 二、《黄土地》赏析 1984 年,彩色片,中国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陈凯歌;编剧:张子良,取材于柯蓝的散文 《深谷回声》; 摄影:张艺谋; 主要演员:薛白(饰翠巧),王学圻(饰顾青), 谭托(饰翠巧爹),刘强(饰憨憨) 《黄土地》是陈凯歌创作的“一个中国的故事”,也是“第
五代”宣言式的阐述,是第五代探索电影的代表性作品。其 突出特征是: (一)、影片具有深沉的文化意蕴,影片的故事和影像构 成表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平瘠土地上顽强寻求生存的文化命 题。片中的黄土地与黄河,既是影片中人物生存的环境、故 事展开的背景,同时又是我们民族血脉与文化精神的象征性 体现。如,片头广漠平瘠的黄土高原的一组长长的叠化镜头, 暖而重的土黄色调,绵延升腾而又荒漠抑压的环境,不仅是 黄土地上人们生活方式的写实,也是我们民族在漫长历史道 路上艰难奋进的形象写意。 又如“犁地”段落,地平线置于画面的上端,起伏的黄 土几乎占满了画面,人物被挤到了画面的边缘,表现了土地 的宽广博大以及人在土地面前的渺小,表现了世世代代倚靠 土地生存的老中国的儿女们的艰辛的生存努力以及对土地的 依赖和敬畏。 片中翠巧爹的形象科研视为民族性反思主题的象征符 号,在他身上既有勤劳、质朴、善良的一面,也有固执保守 麻木和愚昧的一面 (二)、影片中影像表意大于情节表意,情节淡化了,故 事被间离,而构图、光影、色彩、音响等电影元素的作用被 极大地强化了,以刻意追求的具有象征意味和表现意味的影 像,赋予影片超越故事本身的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意蕴。在《黄
五代”宣言式的阐述,是第五代探索电影的代表性作品。其 突出特征是: (一)、影片具有深沉的文化意蕴,影片的故事和影像构 成表述了一个古老民族在平瘠土地上顽强寻求生存的文化命 题。片中的黄土地与黄河,既是影片中人物生存的环境、故 事展开的背景,同时又是我们民族血脉与文化精神的象征性 体现。如,片头广漠平瘠的黄土高原的一组长长的叠化镜头, 暖而重的土黄色调,绵延升腾而又荒漠抑压的环境,不仅是 黄土地上人们生活方式的写实,也是我们民族在漫长历史道 路上艰难奋进的形象写意。 又如“犁地”段落,地平线置于画面的上端, 起伏的黄 土几乎占满了画面,人物被挤到了画面的边缘,表现了土地 的宽广博大以及人在土地面前的渺小,表现了世世代代倚靠 土地生存的老中国的儿女们的艰辛的生存努力以及对土地的 依赖和敬畏。 片中翠巧爹的形象科研视为民族性反思主题的象征符 号,在他身上既有勤劳、质朴、善良的一面,也有固执保守、 麻木和愚昧的一面。 (二)、影片中影像表意大于情节表意,情节淡化了,故 事被间离,而构图、光影、色彩、音响等电影元素的作用被 极大地强化了,以刻意追求的具有象征意味和表现意味的影 像,赋予影片超越故事本身的丰富而深刻的审美意蕴。在《黄
土地》的影像系列中,除了4个主要人物,“黄土地”和“黄 河水”也是导演手中的重要角色 影片环境少变而单一,画面多次出现同式反复,这些都是 构成影片风格化的因素。在片中,呆板构图,静止摄影和冗 长镜头,已不是孤立的表现手法,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形象, 深化了在这块平瘠的土地上,人们生活的贫困凝滞和精神的 简单麻木。 (三)、影片把写实与写意糅合起来。影片有故事,但又 不仅仅是在讲一个连贯的故事,还有更多的信息是从故事外 传达进来的。在影片故事的叙述主线中,穿插了大段的写意 场面,如“迎亲”、“腰鼓”和“求雨”都是间离于故事性的 象征段落,以表现创作者追溯长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观意 念。影片结尾憨憨逆人群奔向顾青的镜头,是新一代农民要 掌握自己命运的觉悟力量的象征,与前面“腰鼓”段落表达 的情绪遥相呼应,完成了影片的意旨。 《黄土地》的主要成就在于它对我国传统电影语言体系的 较大突破,影片中,电影的一切表现手段:人物、环境,包 括镜头角度、运动与静止、光影与色调、音乐与音响等等, 都成为导演手中的角色,传达创作者的主观意念。所以,理 解这类影片,我们已不能采用传统的“故事加人物”的模式, 而必须懂得创作者对镜头和造型语言的运用,否则就难于理 解其中的深意
土地》的影像系列中,除了 4 个主要人物,“黄土地”和“黄 河水”也是导演手中的重要角色。 影片环境少变而单一,画面多次出现同式反复,这些都是 构成影片风格化的因素。在片中,呆板构图,静止摄影和冗 长镜头,已不是孤立的表现手法,它本身也成为一种形象, 深化了在这块平瘠的土地上,人们生活的贫困凝滞和精神的 简单麻木。 (三)、 影片把写实与写意糅合起来。影片有故事,但又 不仅仅是在讲一个连贯的故事,还有更多的信息是从故事外 传达进来的。在影片故事的叙述主线中,穿插了大段的写意 场面,如“迎亲”、“腰鼓”和“求雨”都是间离于故事性的 象征段落,以表现创作者追溯长久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主观意 念。影片结尾憨憨逆人群奔向顾青的镜头,是新一代农民要 掌握自己命运的觉悟力量的象征,与前面“腰鼓”段落表达 的情绪遥相呼应,完成了影片的意旨。 《黄土地》的主要成就在于它对我国传统电影语言体系的 较大突破,影片中,电影的一切表现手段:人物、环境,包 括镜头角度、运动与静止、光影与色调、音乐与音响等等, 都成为导演手中的角色,传达创作者的主观意念。所以,理 解这类影片,我们已不能采用传统的“故事加人物”的模式, 而必须懂得创作者对镜头和造型语言的运用,否则就难于理 解其中的深意
1985年,《黄土地》即在第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引起 轰动,掀起了一场“黄土地旋风”,几年来,这部影片在国际 影坛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人们把它视作中国电影腾飞的标 第二节张艺谋的《红高粱》 、张艺谋的生平与创作 张艺谋,1951年出生,陕西西安人。1978年考入北京 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 影师。 1984年始拍《一个和八个》,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被列为“第五代”电影人的第一部作 品。同年张艺谋独立担任影片《黄土地》的摄影,在该片中 他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的造型表现出黄土高原浑朴、 雄伟的独特美。获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张艺谋由此开始跨入一流摄影师的行列。 1986年张艺谋担任影片《大阅兵》的摄影,该片的创作 延续了影片《黄土地》的风格 1987年张艺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出演影片《老井》,令 人信服地塑造了当代农村知识青年孙旺泉的形象。获日本第 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 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
1985 年,《黄土地》即在第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引起 轰动,掀起了一场“黄土地旋风”,几年来,这部影片在国际 影坛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人们把它视作中国电影腾飞的标 志。 第二节 张艺谋的《红高粱》 一、张艺谋的生平与创作 张艺谋,1951 年出生,陕西西安人。 1978 年考入北京 电影学院摄影系。1982 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当摄 影师。 1984 年始拍《一个和八个》,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被列为“第五代”电影人的第一部作 品。同年张艺谋独立担任影片《黄土地》的摄影,在该片中 他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的造型表现出黄土高原浑朴、 雄伟的独特美。获第 5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张艺谋由此开始跨入一流摄影师的行列。 1986 年张艺谋担任影片《大阅兵》的摄影,该片的创作 延续了影片《黄土地》的风格。 1987 年张艺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出演影片《老井》,令 人信服地塑造了当代农村知识青年孙旺泉的形象。获日本第 2 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 8 届中国电影“金鸡 奖”最佳男主角奖、第 11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
员奖。 1987年张艺谋进入了电影创作的又一个领域,他执导了 影片《红高粱》。该片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 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或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中国影片由此开始走向世界 至此,张艺谋从优秀摄影师走向优秀演员再走向优秀导 演,完成了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获得了“影坛怪才”的美 誉 此后,除1989年到香港主演影片《古今大战秦俑情》 外,张艺谋作为导演活跃在影坛。这之后,他执导的重要影 片有 1988年《代号“美洲豹”》; 1990年《菊豆》,获第47届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和第 6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48届威尼斯电影节“银 狮奖”和第64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2年《秋菊打官司》,获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9年《活着》; 1995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美国电影评论家联合会 最佳外语片奖,他本人被美国某电影权威机构评为“世界十 大杰出导演”之一; 1996年《有话好好说》;
员奖。 1987 年张艺谋进入了电影创作的又一个领域,他执导了 影片《红高粱》。该片融叙事与抒情、写实与写意于一炉, 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或第 38 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中国影片由此开始走向世界。 至此,张艺谋从优秀摄影师走向优秀演员再走向优秀导 演,完成了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获得了“影坛怪才”的美 誉。 此后,除 1989 年到香港主演影片《古今大战秦俑情》 外,张艺谋作为导演活跃在影坛。这之后,他执导的重要影 片有: 1988 年《代号“美洲豹”》; 1990 年《菊豆》,获第 47 届威尼斯电影节 “银狮奖”和第 63 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1991 年《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 48 届威尼斯电影节 “银 狮奖”和第 64 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992 年《秋菊打官司》,获第 49 届威尼斯电影节 “金狮奖”; 1994 年《活着》; 1995 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美国电影评论家联合会 最佳外语片奖,他本人被美国某电影权威机构评为“世界十 大杰出导演”之一; 1996 年《有话好好说》;
1998年《一个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 2000年《幸福时光》 2002年《英雄》 2003年《十面埋伏》。 1997年,张艺谋还到意大利执导歌剧《图兰朵》。 张艺谋的影片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使沉寂多时的中国影 片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并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影坛独占一席之 地 、《红高粱》赏析: 这是一部以神话般传奇故事来张扬人性、赞颂生命意识 的影片,它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他一炮打响的 成名片 《红高粱》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艺术探索的集大成 者,影片充分发挥了影像艺术的造型和抒情功能,全面调动 了各种视听觉要素: )、注重影像的符号功能,力图通过电影不同凡响 的构图、运动、色彩和音乐的运用,给观众的视觉乃至心灵 以冲击。在《红高粱》的创作中,张艺谋首先显示出对镜头 造型独特的艺术功力,特别是具有经典意义的“颠轿”、“野 合”、“打鬼子”等几个具有仪式性功能的场面,给予观众立 体全面的视听感官冲击。 (二)、色调、色彩的风格化处理,叙事与情绪意念的
1998 年《一个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 2000 年《幸福时光》 2002 年《英雄》 2003 年《十面埋伏》。 1997 年,张艺谋还到意大利执导歌剧《图兰朵》。 张艺谋的影片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使沉寂多时的中国影 片开始受到世人瞩目,并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影坛独占一席之 地。 二、《红高粱》赏析: 这是一部以神话般传奇故事来张扬人性、赞颂生命意识 的影片 ,它是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他一炮打响的 成名片。 《红高粱》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艺术探索的集大成 者,影片充分发挥了影像艺术的造型和抒情功能,全面调动 了各种视听觉要素: (一)、注重影像的符号功能,力图通过电影不同凡响 的构图、运动、色彩和音乐的运用,给观众的视觉乃至心灵 以冲击。在《红高粱》的创作中,张艺谋首先显示出对镜头 造型独特的艺术功力,特别是具有经典意义的“颠轿”、“野 合”、“打鬼子”等几个具有仪式性功能的场面,给予观众立 体全面的视听感官冲击。 (二)、色调、色彩的风格化处理,叙事与情绪意念的
渲染有机融合。红色是影片的主题基调:红轿子、红高粱、 红酒……应合了影片对生命礼赞的主题。张艺谋在导演阐述 者说道:本片的创作主旨就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 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 自由、舒展。”影片中所有的叙事元素和视听元素都为表现自 然生命的热烈、自由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这使《红高粱》 的叙事有别于传统电影的叙事语言,许多戏剧性的因素被淡 化,影片的叙事始终与情绪的渲染合而为一。影片以这种写 意式的色彩语言,间离了观众对单纯的戏剧情节的关注,将 观众引进一种情绪化的体验之中,以实现创作的意图。 (三)、故事性、传奇性:《红高粱》是一部有意识追求 观赏性的影片,它的观赏性既建立在视觉影像的审美意味上, 也建立在影片的故事性上。影片追求故事完整统一的叙事性 特点,将原小说时空交错的结构改为顺序结构,故事有头有 尾,情节线索清晰,并通过画外音“我”的叙述清楚地交代 了故事的环境、人物关系以及时空的转换等。 (四)、影片不仅在叙事上带有中国电影传统的特征, 而且特别注意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以重现民 族风貌,如,影片中环境和人物造型的乡土化,以“言外之 意”的空镜头来暗示叙事之外的情感内容,以及唢呐、大鼓 和粗犷豪放的民歌俚曲,使影片具有鲜明的民族风采。 总之,流畅的剪辑、优美而富于动感的视听影像以及叙
渲染有机融合。红色是影片的主题基调:红轿子、红高粱、 红酒……应合了影片对生命礼赞的主题。张艺谋在导演阐述 者说道:本片的创作主旨就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 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 自由、舒展。”影片中所有的叙事元素和视听元素都为表现自 然生命的热烈、自由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这使《红高粱》 的叙事有别于传统电影的叙事语言,许多戏剧性的因素被淡 化,影片的叙事始终与情绪的渲染合而为一。影片以这种写 意式的色彩语言,间离了观众对单纯的戏剧情节的关注,将 观众引进一种情绪化的体验之中,以实现创作的意图。 (三)、故事性、传奇性:《红高粱》是一部有意识追求 观赏性的影片,它的观赏性既建立在视觉影像的审美意味上, 也建立在影片的故事性上。影片追求故事完整统一的叙事性 特点,将原小说时空交错的结构改为顺序结构,故事有头有 尾,情节线索清晰,并通过画外音“我”的叙述清楚地交代 了故事的环境、人物关系以及时空的转换等。 (四)、影片不仅在叙事上带有中国电影传统的特征, 而且特别注意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以重现民 族风貌,如,影片中环境和人物造型的乡土化,以“言外之 意”的空镜头来暗示叙事之外的情感内容,以及唢呐、大鼓 和粗犷豪放的民歌俚曲,使影片具有鲜明的民族风采。 总之,流畅的剪辑、优美而富于动感的视听影像以及叙
事的娴熟、稳定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些使《红高粱》 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同,并在1988年第38届西柏林电影节 上,为中国电影赢得了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大奖,为中国新电 影赢得世界性声誉作出了贡献。 第三节王家卫与《阿飞正传》 王家卫的生平与创作 王家卫,1958年出生于上海,五岁时随父母移居香港。 1980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后,进入电视台从 事电视制作,并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编剧。自1982年起 的五年时间里,他创作了大约十部电影剧本 1988年首次执导电影《旺角卡门》,获选1989年戛纳 影展影评周参展作品系列中展出。其个人独特的风格,敏锐 的触角,在当时被誉为具有非凡才华的新锐导演。 1990年执导的第二部影片《阿飞正传》,该片集合了六 位香港最受欢迎的演员,公映后反响强烈,囊括了当年香港 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奖项,并获 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及第36届亚太影展最佳 导演奖,令他跻身一流导演之列。在这部影片中,王家卫惯 用的画外音内心独白的手法已经出现,他通常关注的问题也 被涉及:无根的命运、情感的疏离、孤独感、忘却、拒绝以
事的娴熟、稳定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些使《红高粱》 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同,并在 1988 年第 38 届西柏林电影节 上,为中国电影赢得了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大奖,为中国新电 影赢得世界性声誉作出了贡献。 第三节 王家卫与《阿飞正传》 一、王家卫的生平与创作 王家卫, 1958 年出生于上海,五岁时随父母移居香港。 1980 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后,进入电视台从 事电视制作,并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编剧。自 1982 年起 的五年时间里,他创作了大约十部电影剧本。 1988 年首次执导电影《旺角卡门》,获选 1989 年戛纳 影展影评周参展作品系列中展出。其个人独特的风格,敏锐 的触角,在当时被誉为具有非凡才华的新锐导演。 1990 年执导的第二部影片《阿飞正传》,该片集合了六 位香港最受欢迎的演员,公映后反响强烈,囊括了当年香港 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及最佳男主角等奖项,并获 第 28 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及第 36 届亚太影展最佳 导演奖,令他跻身一流导演之列。在这部影片中,王家卫惯 用的画外音内心独白的手法已经出现,他通常关注的问题也 被涉及:无根的命运、情感的疏离、孤独感、忘却、拒绝以
及被拒绝的恐惧,在摄影上,多室内景、夜景,用冷、暗的 照明等风格也初具特色。 1992年,他摄制了一部大型古装武侠片《东邪西毒》 英文题为“时间的灰烬”,说明这是一部关于时间的故事。 影片名义上是东邪西毒北丐的“史前史”,但实际并非《射 雕英雄传》的改编,影片实际上借金庸名著探讨当代人的情 感问题。由于拍摄预算超支的经济压力,剧组在拍摄本片时 同时套拍了刘镇伟执导的贺岁喜剧《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 就》,两片共收,可作为一个颇有趣的历史标本。 同年,在《东邪西毒》后期制作期间,王家卫仅以两个 月的时间,完成了另一部脍炙人口的影片《重庆森林》,该 片以一种嬉皮士的幽默小品面世,在各方面与繁复的悲剧剧 作《东邪西毒》形成对比 1995年,他完成了可视为《重庆森林》续篇的《堕落天 使》,该片在多伦多国际电影展中首映,其另类的脱俗风格, 成为影展时的焦点话题 1997年的《春光乍泄》入选戛纳国际电影展竞赛部份,并 获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了首位在该电影展中获得最佳导 演奖的华人导演
及被拒绝的恐惧,在摄影上,多室内景、夜景,用冷、暗的 照明等风格也初具特色。 1992 年,他摄制了一部大型古装武侠片《东邪西毒》, 英文题为“时间的灰烬”,说明这是一部关于时间的故事。 影片名义上是东邪西毒北丐的“史前史”,但实际并非《射 雕英雄传》的改编,影片实际上借金庸名著探讨当代人的情 感问题。由于拍摄预算超支的经济压力,剧组在拍摄本片时 同时套拍了刘镇伟执导的贺岁喜剧《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 就》,两片共收,可作为一个颇有趣的历史标本。 同年,在《东邪西毒》后期制作期间,王家卫仅以两个 月的时间,完成了另一部脍炙人口的影片《重庆森林》,该 片以一种嬉皮士的幽默小品面世,在各方面与繁复的悲剧剧 作《东邪西毒》形成对比。 1995 年,他完成了可视为《重庆森林》续篇的《堕落天 使》,该片在多伦多国际电影展中首映,其另类的脱俗风格, 成为影展时的焦点话题。 1997 年的《春光乍泄》入选戛纳国际电影展竞赛部份,并 获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了首位在该电影展中获得最佳导 演奖的华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