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与影视艺术欣赏课程讲授纲要 第一讲 影视文化:是神话,还是现实? 要点:三大嬗变 审美文化 新的教学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恩格斯:《反杜林论》 入题:上个世纪9O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信息社会 大传”勃兴大行其道当代文化“中心位置 传媒神话?“成功人士” ?“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趣味” ?“各类社会偶像一一明星及他们秘 事绯闻” ?炒作电视肥皂剧… 案例:“千禧之年全球大联播 ?从基里巴斯原始风情歌舞 悉尼大型焰火 北京“龙腾盛世 埃及金字塔前晚会 纽约时代广场20O万人“PART
影视文化与影视艺术欣赏课程讲授纲要 第一讲 影视文化:是神话,还是现实? 要点:三大嬗变 审美文化 新的教学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恩格斯:《反杜林论》 入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信息社会 “大传”勃兴 大行其道 当代文化“中心”位置 传媒神话?“成功人士” • ?“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趣味” • ?“各类社会偶像――明星及他们秘 事绯闻” • ?“炒作电视肥皂剧”…… 案例:“千禧之年全球大联播” ?从基里巴斯原始风情歌舞 悉尼大型焰火 北京“龙腾盛世” 埃及金字塔前晚会 纽约时代广场200万人“PART Y
?四海一家、全球狂欢 ?龙舞长城:长一万英尺、跨越十二座烽 火台重4460KG由3200名海 内外青年共舞,破吉尼斯记录 罗兰巴特《神话一一大众文化诠释》。神话从来 不会不攻自破,只会以真实的谎言蒙蔽人们。我们要 以批评姿态解构多种神话,揭示主体的真实处境和切 实体验。 大嬗变 文化”的多元认识 ○艾弗雷德·克罗伯克莱德·克鲁克霍恩 归整出 17O个定义 ○美杜克大学杰姆逊根据欧洲的语言强调: 文化”?个性的形成、个人的培养” (精神、心理方面”) ?与“自然”相对,文明化了的 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社会性 的”,“行动举止”,“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吟诗、绘画、 看戏、看电影之类,与日 常工作相对立(“一种装 饰”) O我认为 ?文化”与社会物质文明相伴
?四海一家、全球狂欢 ?龙舞长城:长一万英尺、跨越十二座烽 火台 重4460KG由3200 名 海 内外青年共舞,破吉尼斯记录 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神话从来 不会不攻自破,只会以真实的谎言蒙蔽人们。我们要 以批评姿态解构多种神话,揭示主体的真实处境和切 实体验。 一、三大嬗变 1.“文化”的多元认识: 〇艾弗雷德·克罗伯 克莱德·克鲁克霍恩 归整出 170个定义 〇美杜克大学杰姆逊根据欧洲的语言强调: “文化” ?“个性的形成、个人的培养” (“精神、心理方面”) ?与“自然”相对,文明化了的 人类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社会性 的” , “行动举止” , “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吟诗、绘画、 看戏、看电影之类,与日 常工作相对立(“ 一种装 饰”) 〇我认为 ?“文化”与社会物质文明相伴
的社会现象、作为历 史形态、超越时间的精 神现象。 可以描述感性如 风俗礼仪等 需要解释理性如 信念、价值观等 ?人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借 助媒介,传承文化。 ?工具+象征符号=文化 (怀特) 2.传媒文化的三大嬗变 O初民文化 语言+显示性符号 古燧人氏“始作结绳之治, 立传教之台,兴贸 易之道,人情以遂 眼观口传心受 直观 面对面 视觉文化 O概念性文化 文字十思辨 媒体出现?文化传播?理解 型 读的精神确立 传的技术跃进?纸?印刷 术 人类进步阶梯”?教育发
的社会现象、 作为历 史形态、超越时间的精 神现象。 可以描述 感性 如 风俗礼仪等 需要解释 理性 如 信念、价值观等 ?人 运用符号,创造文化;借 助媒介,传承文化。 ?“工具+象征符号=文化” (怀特) 2.传媒文化的三大嬗变 〇初民文化 语言+显示性符号 古燧人氏“始作结绳之治, 立传教之台,兴贸 易之道,人情以遂” 眼 观 口 传 心 受 直观 面对面 “视觉文化” 〇概念性文化 文字+思辨 • 媒体出现?文化传播?理解 型 • 读的精神确立 • 传的技术跃进?纸 ?印刷 术 • “人类进步阶梯”?教育发
展?文化普及?大众传播兴起 思想之船”启航科技、 社会 O影视文化 图像十音响十文字十多媒体技术 发展阶段1884电报 876电话 1877留声机1882 摄影机 1895电影?19 2O广播 1936电视 1946首台电子计算 机 埃尼 阿克 1980互联网(局 域) 1994英特网 NT” 迅速成长 综合优势 第一佳媒 网络交互 数字化、广阔前 景 1984威廉·吉布
展 ?文 化普及 ?大众传播兴起 • “思想之船”启航 科技、 社会 〇影视文化 图像+音响+文字+多媒体技术 • 发展阶段 1884电报 1 876电话 1877留声机 1882 摄影机 1895电影 ?19 20广播 • 1936电视 1946 首台电子计算 机 “ 埃 尼 阿克” • 1980 互联网(局 域) 1994 英特网“I NT” • 迅速成长 • 综合优势 • 第一佳媒 • 网络交互 • 数字化、广阔前 景 1 9 8 4 威 廉 · 吉 布
森;“赛百”科幻小说 数字化构成的虚 拟世界 ?看的文化无限广阔的新视野 ?概念与特征P11-13 影视文化观念的提出,表 现了 人类对传媒认识的又一升华与飞跃,也 是对传播 理论建设的又一新的视点与思考 二、审美文化 1、美:出自肺腑的呐喊 法国、意大利合拍的影片《巴黎圣 母院》里,既聋哑又奇丑的敲钟人在见到 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时,结结巴巴 地连声呐喊:“美!美!美 这样 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想必没有学 过美学,他却是一位真正懂得美而且献身 于美的高大形象。他出自肺腑的呐喊,正 是人对美的发现与心灵呼唤的生动写照
森;“赛百” 科幻小说 • 数字化构成的虚 拟世界 ?看的文化 无限广阔的新视野 ?概念与特征 P11-13 • 影视文化观念的提出,表 现了 人类对传媒认识的又一升华与飞跃,也 是对传播 理论建设的又一新的视点与思考 二、审美文化 1、美:出自肺腑的呐喊 法国、意大利合拍的影片《巴黎圣 母院》里,既聋哑又奇丑的敲钟人在见到 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时,结结巴巴 地连声呐喊:“美!美!美…… ”。这样一 个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想必没有学 过美学,他却是一位真正懂得美而且献身 于美的高大形象。他出自肺腑的呐喊,正 是人对美的发现与心灵呼唤的生动写照
追溯美的起源,“人最初是从功利 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 到审美的观点上去看待它们。”(普列汉 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 美学论文集》第1卷第337页,人民出版 社,1983年版)“美”字最早见于殷代甲 骨文,《说文解字》(汉许慎著)析 义为:“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 主给膳。美与善同意。”羊是一种惹人喜 爱的动物,羊大则肥,味美好吃,羊性温 驯,羊角对称、毛卷曲都富于装饰趣味, 不少甲骨文“羊”字洗练地表现了羊的头部 特征:“羊人则美”,羊人即头戴羊冠或头 部作羊形装饰,“象头上戴羽毛装饰物 (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饰羽有美 观意”(康殷释辑《文字源流浅说》)。 这正体现了美和人体、美和装饰、美和艺 术的关系。古代拉丁语、希腊语、梵文等 美”词最早也与漂亮、好看、好吃、好 用、愉快、喜悦
追溯美的起源,“人最初是从功利 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 到 审 美的 观点 上 去看 待它 们。 ”( 普列 汉 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 美学论文集》第 1 卷第 337 页,人民出版 社 , 1983 年版) “美”字 最 早见 于 殷代 甲 骨 文 , 《 说 文 解 字 》 ( 汉 许 慎 著 ) 析 义为:“美, 甘也 。 从羊 从大 。羊 在六 畜 主 给 膳。 美与 善 同意 。 ”羊是 一种 惹人 喜 爱的动物,羊大则肥,味美好吃,羊性温 驯,羊角对称、毛卷曲都 富于装饰趣味, 不少甲骨文“羊”字洗练地表现了羊的头部 特征:“羊人则美 ”,羊人即头戴羊冠或头 部 作 羊 形 装 饰 , “ 象 头 上 戴 羽 毛 装 饰 物 (如雉尾之类)的舞人之形……饰羽有美 观 意 ”( 康殷 释辑 《 文字 源流 浅说 》) 。 这正体现了美和人体、美和装饰、美和艺 术的关系。古代拉丁语、希腊语、梵文等 “ 美 ” 词 最 早 也 与 漂 亮 、 好 看 、 好 吃 、 好 用、愉快、喜悦
舒适健康等内涵有关,以后才演化、扩展 为现在的含义。从“美”词的形成中显而易 见其功利目的。实用先于审美,劳动先于 艺术,美经历了由粗陋到精美,从“有用 即美”到“美用结合”、再到非功利的“纯 美”,由对自然、人类自身的审美到向社 会、科学、技术、艺术等广阔领域拓展的 历史过程。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中指出:“劳动创造了美”。当人用手 把第一块石头做成石刀时,就开始了通过 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使之符合自己生存与 发展的伟大劳作;正是这种劳作,客观世 界才逐渐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旧石器时代 的原始人如北京人、爪哇人、海德堡 (德)人的石器工具已经有了朦胧的审美 观念。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工具 制作不仅考虑和追求实用功能,也讲究形 式上的美观,而且逐渐产生了失去使用价 值而仅有审美价值的“工具”,如大汶口出
、舒适健康等内涵有关,以后才演化、扩展 为现在的含义。从“美 ”词的形成中显而易 见其功利目的。实用先于审美,劳动先于 艺 术 ,美 经历 了 由粗 陋到 精美 ,从 “有 用 即 美 ” 到 “ 美 用 结 合 ”、 再 到 非 功 利 的 “ 纯 美 ”,由 对自 然、 人 类自 身的 审美 到向 社 会、科学、技术、艺术等广阔领域拓展的 历史过程。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 稿》中指出:“劳动创造了美”。当人用手 把第一块石头做成石刀时,就开始了通过 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使之符合自己生存与 发展的伟大劳作;正是这种劳作,客观世 界才逐渐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旧石器时代 的 原 始 人 如 北 京 人 、 爪 哇 人 、 海 德 堡 (德)人的石器工具已经有了朦胧的审美 观念。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工具 制作不仅考虑和追求实用功能,也讲究形 式上的美观,而且逐渐产生了失去使用价 值而仅有审美价值的“工具”,如大汶口出
土的玉斧,造型上方圆厚处理十分规整、 匀称,色泽上滢润、斑斓,十分可爱。玉 石质地坚硬易碎,加工难度大,5000年 前生产出这样的作品,不能不说是美的杰 作。近年来在杭州良渚出土的大量玉器, 如璧、玉琮等,工艺上达到相当高的水 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当然,我们在对美的诞生和回溯 中,还必须考虑到游戏、巫术、图腾崇 拜、形象符号、自然宗教、等因素的影 响;但从根本上说,美的终极根源是人类 的劳作,美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在劳作中 人类创造了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又提高 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凭借这种 提高了的审美能力,人类又创造出更新更 美的事物。就这样,美一步步由低级向高 级发展,人也逐步走向自身的完善和解 放。这一过程中,人的实践与自由创造起 着决定的作用。 2、美学: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土的玉斧,造型上方圆厚处理十分规整、 匀称,色泽上滢润、斑斓,十分可爱。玉 石 质 地坚 硬 易碎 , 加工 难度 大 , 5000 年 前生产出这样的作品,不能不说是美的杰 作。近年来在杭州良渚出土的大量玉器, 如 璧 、 玉 琮 等 , 工 艺 上 达 到 相 当 高 的 水 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当 然 , 我 们 在 对 美 的 诞 生 和 回 溯 中 , 还 必 须 考 虑 到 游 戏 、 巫 术 、 图 腾 崇 拜 、 形 象 符 号 、 自 然 宗 教 、 等 因 素 的 影 响;但从根本上说,美的终极根源是人类 的劳作,美是劳动实践的产物。在劳作中 人类创造了美,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又提高 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要。凭借这种 提高了的审美能力,人类又创造出更新更 美的事物。就这样,美一步步由低级向高 级 发 展 , 人 也 逐 步 走 向 自 身 的 完 善 和 解 放。这一过程中,人的实践与自由创造起 着决定的作用。 2、 美学: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人类的审美意识的产生一直可以 追溯到遥远的过去,但是具有一定理论形 态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却是两千五百年前的 事,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前384-前 322)的《诗学》是西方最早的美学经典 著作,他主张摹仿说,提出个别表现一般 的典型理论,艺术美应当高于生活美,把 美理解为秩序、匀称、明确和整一,“是 种善”(《诗学》)。18世纪由于科学 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美学从哲学和 文艺学中分离出来成为新兴的独立学科。 德国启蒙时期的美学家鲍姆嘉通(1714- 1762)首先把美学定为一门独立学科, 1750年他正式出版了《 Aesthetica》,直 译应为《审美学》或《感性认识的科 学》,我国译为《美学》。鲍姆嘉通认 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意、情、三个 方面,“知”已有逻辑学,“意”即道德活 动,有伦理学,惟独“情”即感性认识方 面,还没有一门学科来研究,主张设立
人类 的 审 美 意 识的 产 生 一 直 可以 追溯到遥远的过去,但是具有一定理论形 态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却是两千五百年前的 事 , 亚 里 士 多 德 ( 古 希 腊 前 384-- 前 322)的 《诗 学 》是 西方 最早 的美 学经 典 著作,他主张摹仿说,提出个别表现一般 的典型理论,艺术美应当高于生活美,把 美 理 解为 秩序 、 匀称 、明 确和 整一 , “是 一种善”(《诗学》)。 18 世纪由于科学 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美学从哲学和 文艺学中分离出来成为新兴的独立学科。 德国 启蒙时期 的美学家 鲍姆嘉通 ( 1714-- 1762) 首 先 把 美 学 定 为 一 门 独 立 学 科 , 1750 年他正式出版 了《 Aesthetica》, 直 译 应 为 《 审 美 学 》 或 《 感 性 认 识 的 科 学 》 , 我 国 译 为 《 美 学 》 。 鲍 姆 嘉 通 认 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意、情、三个 方 面 , “知 ”已 有 逻 辑 学 , “ 意 ” 即 道 德 活 动 , 有 伦 理 学 , 惟 独 “ 情 ” 即 感 性 认 识 方 面 , 还 没 有 一 门 学 科 来 研 究 , 主 张 设 立
美学”来研究。他指出审美认识必须是具 体可感的,看出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 区别。正因为如此,他被后人称为“美学 之父”。在鲍姆嘉通之前,虽有不少人提 出许多美学观点,但都是比较零碎的,或 者是从文艺理论角度去阐述,基本上是文 艺理论 真正把美学建成一门科学,主要 是康德、黑格尔的功劳。他们对美学进行 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各自创立了规模宏 大、论述充分的理论体系,使美学得到了 巨大的发展。康德(1724-1804)的美学 著作有《关于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 《判断力批判》,论述了美学中的许多问 题,主要分析研究了审美判断的性质,人 对美认识的主观条件,提出了对美和天才 的看法。他看到了审美判断的社会性、共 同性、;肯定审美判断使人获得美感,离 不开事物的感性形象;指出审美是一种精 神享受,审美认识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这
“美学”来研究。他指出审美认识必须是具 体可感的,看出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 区 别 。正 因为 如 此, 他 被 后人 称为 “美 学 之 父 ”。 在鲍 姆嘉 通 之前 ,虽 有不 少人 提 出许多美学观点,但都是比较零碎的,或 者是从文艺理论角度去阐述,基本上是文 艺理论。 真正 把 美 学 建 成一 门 科 学 , 主要 是康德、黑格尔的功劳。他们对美学进行 了 更 为 深 入 的 研 究 , 各 自 创 立 了 规 模 宏 大、论述充分的理论体系,使美学得到了 巨 大的发 展。康 德( 1724--1804)的美 学 著作有《关于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 《判断力批判》,论述了美学中的许多问 题,主要分析研究了审美判断的性质,人 对美认识的主观条件,提出了对美和天才 的看法。他看到了审美判断的社会性、共 同性、;肯定审美判断使人获得美感,离 不开事物的感性形象;指出审美是一种精 神享受,审美认识有自己的特殊规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