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夫·爱因汉姆著 跃译木菌校 nos 紫作为芝术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作为艺术 〔德〕鲁道夫·爱因汉姆蒡 枟跃译木菌校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明的…的4圳塑州当的出的啊醉物情师标你出的“出纸告 1981北京
Film as Art Rudolf Arnhei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1958 内容说明 本书是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心理学家鲁道夫·爱因汉姆的电影 论文集。中心内容是从心理角度强调了电影的认识作用,详尽地分析了 电影形象的构成及其组成元素,并根据作者的美学观点总结了无声电 影的经验;竭力为无声电影辩护,否定有声电影和一切电影技术的进 步,在西方电影中独树一帜。作为电影美学的一家之说,这本书在电 影理论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们也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电影作为艺术 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北京印刷一厂印刷新华书店发行 开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6插页:2字数:141,000 1981年1月第1版北京第2次印刷印数:2,301-7,800册 统一书号:8061·998定价:0.83元
目录 1957年 自序 1933年 《电影》(修正稿)一书摘录 1电影与现实 ……(8) 2.部影片的摄制………………………(29) 3电影的内容……………………(110) 4.完整的电影… …(126) 1933年 使画面活动起来的思想 (133) 1934年 活动 …(149) 1935年 预测电视的前途 …(155) 1938年 新拉奥孔:艺术的组成部分和有声电影 …(163) 附录:马契列特: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189) 校后记 ………(210)
1957年 自 这儿所收集的文章,是三十年代的旧作。 本书的第一部分摘自《电影》—我在希特勒上台前不 久的德国写作印行的一本书,德文原名为“ Film als Kunst” 伦敦的费伯公司在1933年出版了由雪夫金和摩罗翻译的该书 英译本,现承该公司允许重印其中部分章节,至为感谢。该书 已绝版多年了。这儿第一次发表了1933和1934年我在罗马为 当时计划出版的电影百科全书所写的两篇文章,我是从德文 手稿将它们译成英文的。《预测电视的前途》一文曾于1935 年2月在国际教育电影学会的期刊《国际电影》上发表过。 《新拉奥孔》一文是从意大利文译成英文的,该文原载1938 年的一期《白与黑》月刊(这是同罗马的中央电影实验所有 联系的一家刊物)。 重读我的电影论文,不仅仅意味着重温旧梦而已。这还 意味着复活我的生命史中已经结束的那些日子。本书的读者 将会发现,电影对于我来说,是本世纪最初的三十年中在视 觉艺术方面的一个独特试验。纯粹的电影在少数有胆识的人 的个人努力中尚存一息;至于电影企业(它使这一新的手段 变成一种向公众讲故事的方便工具),它的成批产品只是在 偶尔的情况下才使人回想起电影的光辉的过去。本书作者原 来十分热中于把他在心理学和艺术方面所学到的一切都运用
到有关电影的研究中去;现在也相应地变成了一个极不经常 的座客,每年难得有几次能怀着感激的心情欣赏优秀艺术家 的表演,此外就只是在活动照相方面的某一成就有助于阐明 某一特殊问题时,才在讲义和论文中提到电影。例如,我的 近作《艺术与视觉》在关于活动的章节中便让电影效果和诸 如此类的效果占了不少篇幅。 我近来潜心研究的是范围更为广阔的艺术视象问题。跟 它相比起来,电影这个题目便显得太小了。但是,想当年对 我这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学生发生了吸力的东西,并不仅仅是 活动影象本身那种全新的、古怪的、引人入胜的、咄咄逼人 的和充满感情的表演,而且还包括对某些理论原则的严重 怀疑。一个人毕生致力的研究课题,常常是在他二十来岁的 时候初见轮廓的。我也大致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为我称之为 “物质论”的理论写下大量笔记的。这种理论企图证明:对 现实进行艺术的或科学的描绘时,其最后形式通常在更大程 度上是决定于所使用的手段(亦即物质)的特性,而不是素 材本身。简单的几何图形和数字形式,可以在早期天体学和 波尔的原子构造图中、在哲学体系以及原始人和儿童的艺 术作品中找到的规则性和对称性,这些都使我印象至深。在 那个时候,我的老师麦克斯·威特默和沃尔夫冈·柯勒正在 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为形态心理学奠定理论的和实践的基 础。我发现自己被这种新学说中某种可以称之为康德倾向的 元素所深深吸引。按照这种学说,即便是最简单的视觉过程 也不等于机械地摄录外在世界,而是根据简单、规则和平衡 丹麦物理学家(1885-),原子构造论的创立人。 ::"i
等对感觉器官起着支配作用的原则,创造性地组织感官材 料 形态心理学派的这个发现适足以说明,艺术作品不单纯 是对现实的模伤或有选择的复制,而是将观察到的特征纳入 某一特定手段所规定的形式的结果。既然断言艺术是一种对 等物而不是派生物,照相和电影显然便成了一块试金石。如 果用机械来丝毫不差地重现现实能够成为艺术,那么上述理 论就是错误的。换句话说,诱使我采取行动的就是现实和艺 术之间这种飘忽无定的关系。我力求详尽地证明:使得照相 和电影不能完美地重现现实的那些特性,正是使得它们能够 成为一种艺术手段的必要条件。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个论点 是简朴的、而我在论证上又是固执不移的,所以《电影》 书出版了二十五年以后,人们仍然一再地到图书馆里来参 阅、索借以至窃取它 《电影》一书中阐述上一论点的第一部分已经相当成功 地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这儿实质上是在《电影与现实》和 《一部影片的摄制》的标题下全文重印了这一部分。该书的 其他部分则大多被我删掉了:有几章纠缠于某些现在已有相 当出色的技巧来加以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对标准电影观念所 作的粗略的“内容分析”等;另外几章谈的是一些暂时性质 的问题,例如早期在有声电影方面的种种摸索(现在已为人 们所忘却,这真是一件好事)。被保留下来的那些章节的英 译文,已逐句作了修改。原来版本中归在我名下的许多莫名 其妙的词句,现在已经恢复了它们的原来含义。 然而、比语文问题更伤脑筋的是时间距离的问题。我在 处理这些旧作时,仿佛感到自己正在处理心爱的学生的作
品:看到与我相近的思想,便大感欣慰;发现他生吞活剥我 某些敝帚自珍的想法,不免稍感烦恼;鉴于关系密切,自 更严加批改,但是出于怜爱,却又体察入微。这也就是说, 当我进行翻译和编辑时,我总是力求保存原意而不是保存原 话;保存原来的论点而不是保存原来的字句。我删掉了一些 词意重复或缺乏论据的细节,把一些商讨口吻的词句改成了 不客气的论断,把一些行文松散的地方改得严谨一些。但是 我没有作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我没有增加任何东西,也没有 试图使旧作跟上时代的变化(包括我这几年来思想上的变 化,和影片生产中技术上的进步)。有些谈技术的地方也许 会使今天的专家们感到古怪可笑。书中所提到的影片至少也 是二十年前的,而且大多数更老得多。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 缺点。在我看来,这一段时期中,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件在 原则问题上新得足以使一本电影理论书(而不是编年史)有 必要把它增补进去的东西。“抽象”电影的繁荣也许是一个 例外—这是有朝一日将成为伟大艺术的活动绘画的一个开 端。就我自己来说,我仍然坚守原来的信条而且我发现我 当时的预言已经得到证实。有声电影仍然是一种杂种的手 段,它的生命来自视觉语言中尚能幸存的一切残余和它所重 现的生物、物体和思想的美;彩色电影由于还控制不了它的 复杂多变的工具,迄今未能超过优美的“彩色图样”的水 平;立体电影的技术问题也仍然未能解决,它的最新的代用 品虽然已把表演的逼真性提高到了需要在电影院中设立急救 站的程度,但它在艺术上却没有充分利用新的条件。最后, 还有宽银幕,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室息了把形象意味深长地 组织起来的根本要求。当然批评家有时候还可以找到大加赞
美的对象,但是,作为某种幸存的残余,他们对它的评价标 准也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了。电视的观众现在也 发现当场表演要比“装了罐头的”演出更好。这些话听来仿 佛是向幻想家们宣布了死刑的判决:同自然抗争的人理应灭 应该谈一下收进本书的那几篇意大利文作品。国际教育 电影学会是国际联盟在罗马设立的一个机构,它的活动超过 了它的名称所规定的范围。我在1933年参加学会的工作时, 它的业务部主任卢齐安诺·德·利奥博土已经开始向全世界 各地的专家们征集材料,准备编纂两大卷百科全书,内容包 括电影的历史、艺术、社会、技术、教育和司法等方面的 问题。原定由米兰的乌尔利科·荷普利公司出版的这部书刚 打出清样,正碰上意大利于1938年退出国联的事件,因此该 学会的一切大规模活动便都中断了。我是百科全书的编辑之 ,曾为它写了许多文章,现在选了两篇在这儿发表。《使 画面活动起来的思想》是其中比较长的一篇,它谈到了卢米 埃尔和爱迪生终于发明电影之前出现过的许多古怪的技术装 置。但是,我在论述上没有遵循发明年代的先后次序(这方 面已有别人做得比我更全面),我把这些技术发明看成是 个在许多人头脑中集体形成的思想过程的各个阶段。 《新拉奥孔》,本书中列在最后面的一篇文章,它在写 作年代上也是最后的。这儿发表的英译文已稍有删节,但它 可能仍然给人一个异常不合时宜的印象。不过这篇文章却提 出了美学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怎样在一件艺术作品中将各 种不同的表现手段结合在一起?把电影和其他艺术联系起来 考虑的时候,研究的基础也就扩大了,同时还会引起一些超
出本书范围的问题。 读者可能认为,如果我少谈点儿“艺术”,多讲讲在电影 院中度过的有益而愉快的夜晚,我可能会写出些更有希望和 更有帮助的东西来。的确,老是指责别人违背了这条或那条 美学规律,是没有什么道理的。眼下的问题是一个更为实际 的问题。形状与彩色、声音和文学,这些都是人们用来表现 自然和生活目的的手段。在一个文化发达的社会中,人的思 想要受到他周围的建筑、雕塑、歌曲和戏剧的影响。经常被 素乱的景象和声音所包围的人,在寻找他自己的道路时会感 到障碍重重的。当眼睛和耳朵不能看到和听到意义深长、秩 序井然的东西时,它们就只能接受使人得到暂时满足的那些 野蛮的货色。 因此,这本书是一本树立标准的书。它支持人们至今在 为通过完整、生动的形象来反映我们的世纪而进行的努力。 本书将把前人经验中得出的某些原则传留给为此而献身的新 的一代 他们热烈参加电影俱乐部的放映活动、力筹私资 拍片、进行业余拍片试验、在广告和电视节目里偷运私货, 或者经常向大制片公司进行试探。为了保存标准而进行努力 是值得的。如今已经成为受人景仰的新现实主义导演或编刷 的那批意大利学生,曾在三十年代里备受法西斯主义的折 磨。他们当时不得不另找出路,像中世纪经院学者那样狂热 地献身于对电影艺术的古典作品和电影理论著作的研究。如 果他们没有在那些年代里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求精的思想, 那么他们的想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决不能结出这样卓越的果 实。他们的论著征引广博而精到。 但是,他们的影片和其他有才能的艺术家的影片,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