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电影批评 戴锦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PEKING UNIVERSITY PRES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电影批评 戴锦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7-301-06948-0 lSBN7-301-06948-0/J·0091 9787301069486定价:18.00元
电影批评 戴锦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电影批评/戴锦华著.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ISBN7-301069480 Ⅰ.电…Ⅱ.戴…Ⅲ.电影评论一电视大学一教材Ⅳ.J9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09564号 书 名:电影批评 著作责任者:戴锦华著 责任编辑:高秀芹 标准书号:ISBN7301-06948-0/J·0091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大学校内100871 地网电电 hl:http://cbs.pkuedu.cn 电子信箱:zpup@pup.pku.edu.cn 话:邮购部62752015发行部62750672编辑部62752025 排版者:北京华伦图文制作中心82866441 印刷者:北京大学印刷厂 经销者:新华书店 850毫米×1168毫米32开9.25印张237千字 2004年3月第1版2004年3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8.00元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前言 电影研究、电影批评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学科。早 在半个世纪以前,作为电影研究重要分支的电影批评,已开始脱离对 电影工业的附庸,成为一种独立的写作和表意实践。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尽管电影艺术已历经百年,却仍有许多人不 相信“看电影”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相反,人们认定观影能力是 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这首先由于电影——故事片及电视剧,尤其 是主流商业电影(电视)的影像构成的基本特征,是隐藏起摄影机, 隐藏起电影的叙事行为,使之充分“透明化”:有如透过一扇窗望见 了窗外的风景。在银幕世界面前,电影视听语言的编码,难于为观众 直观地发现、辨识;于是,人人都可以“看懂”电影。事实上,一部大 受欢迎的影片(如今更经常的是电视剧),总会一度成为人们街谈巷 议、饭后茶余的话题。更为有趣的是,如果说,人们认定银幕上的故 事,如同现实生活的场景般“自动”地呈现,谈论、评价电影(电视 剧),便如同议论社会生活中的有趣事件;那么值得关注的是,人们 在谈论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却常常使用着相当“专业化”的术语。 这种情形似乎只属于电影(电视剧),而绝少出现在音乐、绘画、雕塑 等等古老艺术之上。 这无疑说明,电影这门年轻的惟一一门人类知晓其诞生日的艺 术,从一开始便作为大众艺术而出现;透明性、通俗性与娱乐性无疑 是早期电影和绝大多数商业电影追求或试图保持的特征。而且,作 为一个后来者,电影的确不断地从其他古老的艺术门类,诸如戏剧 音乐、美术、建筑,尤其是小说的叙事艺术中挪用其艺术手段。世界
2电影批评 电影史的某些段落,诸如有声电影初期,电影艺术确乎曾隐没在戏 剧、继而是小说艺术万丈光焰的阴影中,一度沦为亦步亦趋的效颦 者。因此,人们似乎也可以无障碍地借助得自其他艺术的知识或常 识,对电影做出“权威”评论。 其中,人们关于电影的饭后茶余的“专业化”讨论,常常集中在 影片中的故事情境、演员的表演是否“真实”的议论之上,仿佛“真 实”是一个永恒存在、不言自明的参照系统。然而,关于同一部影片 的真实与虚假的争论,却暴露了鉴定真实与否的标准并非客观、天 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于艺术真实性的种种讨论,事实上建立在艺 术作品与对世界“本质”的描述—这一假定性前提的相互参照之 上。于是,这些关于“真实”性的讨论,无外乎建立在三个层面上: 是参照着某种观念,如社会的观念、人生的观念与艺术的观念;二是 参照着某种诸如“我经历过,我知道”等有限的经验,在这背后,同样 是某种不自觉的价值信念体系:我相信,我愿意相信……;三是某种 艺术欣赏或文化消费的趣味与成规惯例,比如欧洲艺术电影的迷恋 者,间或指斥好莱坞电影浅薄、恶俗、虚假不堪;而好莱坞电影的热爱 者所击节赞叹的却正是它的逼真细腻和优雅,这里与其说存在着 某种真实与否的“客观”差异,不如说,只是存在着参照系或曰依据 的接受惯例的不同。类似情形还表现在,艺术电影的欣赏者所瞩目 的,是某种哲学主题的电影化呈现,某种对生命与世界的原创性洞察 和呈现,某种对电影语言自身的创新尝试;而好莱坞电影的热爱者所 倾心的,则是某种社会常识与稔熟情节、类型呈现的微妙的变奏形 态,是对视觉奇观的营造。 而人们对电影表演的“自然”关注,固然是由于构成人们心理结 构的对偶像—某种理想自我—的内在需求,但它同时是电影工 业系统成功地创造出的心理、文化消费需求。事实上,明星、明星制 是电影工业体统商业电影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品牌”保障 (与此相对照的,便是艺术电影常常借助业余演员和新面孔)。所谓
言3 明星并非著名电影演员的代名词——尽管将二者完全区分开来并非 易事,但电影明星或明星电影,特指频繁扮演同一类型角色的演员, 他/她所扮演的众多同一类型的角色,叠加为某种“神话”式的形象; 诸如定型化的男性形象:硬汉英俊小生或歹徒,女性化的定型形象 贤妻良母、纯真少女或蛇蝎美女。在好莱坞明星电影的黄金时代 20世纪30-50年代,围绕着电影工业的传媒系统,同时热衷于 制造并传播种种趣闻轶事,以混同明星个人的“真实”生活和他/她 所扮演的定型化角色。于是关于某位明星的神话,便成为超越又借 助着这一演员的个人生活及他/她所扮演的个别影片之上的神话 因此,明星制的副产品之一,便是诸多的传记,披露作为真人的某电 影演员明星,其个人生活如何挣扎、辗转在被覆以神话光环的明星 形象之下。从另一角度上看,电影演员、电影表演,作为人类古老的 表演艺术在电影的延伸,成为最易辨识和首先接受的电影元素。事 实上,尽管电影表演无疑是电影艺术的诸多重要元素之一,但电影艺 术自身却极大地贬抑着作为独立而古老艺术种类的表演。其极端化 的表述是,在一部影片中,一位演员的作用并不大于一件道具或一道 风景。这无疑是极端之论。在不同风格、类型的影片中,演员、表演 所发挥的作用大相径庭;但观众对演员、表演的“天然”重视,却常常 造成他们对其他电影视听语言元素的视而不见。在某些情况下,观 众为演员的“精湛表演”所打动的时刻,“表演”着的却是电影的视听 语言:某种构图方式、某些光影效果、某种摄影机运动方式、某段音乐 或音响……与演员的形象共同构成或干脆是赋予演员形象的视听效 果。 另一有趣的事实是,不同于其他古老艺术,电影批评几乎在电影 出生伊始,便已然出现。它在被世界认可为一门艺术,而不只是一种 新奇杂耍之前,便已然开始为人们所阐释、所言说。人们早已发现, 银幕世界并非透明,而更像是画卷,电影的制作者们用光作画,勾勒 一幅幅迷人的画面。换言之,银幕世界是一处人为建构的幻想世界
4电影批评 即使在“纪实美学”的倡导者巴赞那里,电影也只是“无限趋近于现 实的渐进线”,而非现实本身。而电影研究、电影批评的意义,正在 于揭示出电影的“书写”行为之所在。 正由于是人类惟一知晓其生日的艺术,电影/故事片的谱系或 “出处”,它的魅力与秘密,几乎在它诞生伊始,便开始为爱恋电影的 人们所追寻:电影是光影纪录的戏剧?或者是视听版的长篇小说? 它的“生身之父”是科技?工业?商业?还是艺术?它究竟与表演 艺术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抑或与照相术具有绝对的亲缘性,因而 同祖同宗?电影,可以“作为艺术”吗?它所唤起的狂热与迷恋究竞 来自何方? 于是,几乎与20世纪最伟大的叙事艺术电影成为最普及的大众 艺术与巨型的文化工业的同时,出现了作为对电影的溯源与谜底的 寻求的电影理论。电影艺术诞生不久,便出现了电影—“梦幻工 厂”的命名,并有人因此而追溯着欧洲文明源头处古希腊哲学家柏 拉图的“洞穴”寓言。在这则“洞穴”寓言中,柏拉图假设有一群人 “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外面,它跟洞穴内部 样宽。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在这里,双腿和脖子皆被锁住,所以总是 在同一地点。因为被锁住也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跟他 们隔有一段距离的后上方,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 条高过两者的路,沿着这条路建有一道矮墙,就像演木偶戏的面前横 着的那条幕布”。外面“沿墙走过的人们带着各种各样高过墙头的 工具和用木头、石头及各类材料制成的动物或人的雕像扛东西的人 有的在说话,而有的沉默着”。“由于他们(洞穴中人)终生不能行动 或回头,因此外部世界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影子,便成了他们所能看到 的惟一的真实。当路过的人们谈话时,洞穴里的人们会误认为声音 正是从他们面前移动的阴影发出的。”—人们惊叹地发现:电影、 影院,几乎是古希腊哲人所描述的情境的现实对应物。似乎那正是 个神秘而伟大的关于电影的预言。人们进而意识到,电影/影院与
前言5 柏拉图之洞穴语言的相像性,不仅在于洞穴与影院空间的惊人相像, 而且也在于柏拉图的寓意:人们对光影幻象的迷恋,以致“和真理隔 三层”,认知真理,要经历一个极为痛苦的历程,似乎也成为电影研 究、电影批评介入文化批评的入口。 我们可以亳不迟疑地说,电影是20世纪人类创造的最大奇迹之 电影作为奇迹,不仅是指作为伟大科技发明的电影摄放机器和 技术,而且是指电影与叙事艺术“偶然”—20世纪最奇妙的偶然 的撞击和结合。20世纪的大部分岁月里,电影一度是工业、后 工业社会的最大娱乐业与艺术领域,它不仅覆盖并取代了传统艺术 首先是戏剧、长篇小说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位置,而且囊括了音 乐、美术,乃至建筑之美于其中。20世纪中叶,电影不仅是大众社会 的世俗神话的源泉,而且影院,几乎成了最辉煌的尘世“教堂”:人们 在影院中获得教益,获得目常生活的信念与价值,获得生活的方式与 时尚的信息;人们在影院中片刻逃离日常生活的琐屑与痛苦,暂时遗 忘世界的苦难与不公,从而进入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爱情永远征服死 亡的奇妙世界,在其中遭遇着无数的爱神和死神。在影院中,人们获 得宣泄与抚慰;在光影缤纷之间,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典仪,同时享 有奇妙的安宁和独处。也是在20世纪,电影曾用作最为有效的社会 宣传、动员与整合的政治工具。 进人20世纪60年代,电影进入了它最为辉煌的时代:作家电影 的时代。所谓作家电影,并非意味着作家—那些以文字为媒介的 艺术家们拍摄电影(尽管确实有不少伟大的作家,尤其彼时居住在 巴黎左岸的作家,如玛格丽特·杜拉或阿兰·罗伯-格里耶),而是 电影导演们开始成为影片的中心与灵魂。他们以摄影机为笔,撰写 着充满原创性与飞扬想像力的电影诗篇。这是一个电影大师的时 代。电影在后现代社会,在这个“大师已死”、“作者已死”的时代,迎 来了自己的大师与巨匠。至此,“电影作为艺术”,作为一个议题已 毋需设定,因为每部电影杰作,都在印证着这问题的幼稚,乃至弱智
6电形批评 电影,非但不曾如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受制于物质世界、表象世界的 囚禁;相反,它充分证明了:电影可以处理自有人类有史以来,一切最 为高深玄妙的议题。那是一个不断加长中的似乎永无终了的电影 大师的名单。每一部重要的新片问世,便如同一部小说杰作、一部著 名作曲家的交响乐的演出、一次著名的美展一样,成为一个要闻,一 次庆典。并不宁静的20世纪中叶,成为享有原创性电影艺术的黄金 时代。 就在作家电影进入其最辉煌年代的同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 间,电影理论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段落。我们已经谈到关于电影的研 究和讨论,几乎在电影的“婴儿”时期便已然出现,但20世纪前半叶 的电影理论,基本是电影的本体理论和电影的创作论,也被称之为电 影理论的“古典”时期。诞生于五六十年代之交的“现代电影理论 不仅第一次使得电影研究进入了大学人文教育体制,而且第一次使 得电影理论成为当代世界文化史和思想史的一部分。可以说,所谓 现代电影理论的开端位于“结构主义时代”之中,结构主义、后结构 主义是现代电影理论的底色,而欧洲批判理论,是其主要的思想资 源。如果说,现代电影理论的出现,在标志着理论相对于电影制作系 统的“独立”的同时,客观上标志着电影的成熟;那么,现代电影理论 的登场和它在六七十年代之间所获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却并非仅 仅在电影内部发生。现代电影理论以“第一电影符号学”为开端其 思考、研究的特征之一,是“将现实放入括号”;但60年代的欧洲及 全球的炽热、反叛、激变的现实却很快将这一“括号”打得粉碎。自 60年代起,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一度成为激进社会政治实践的场 域。作为一个在六七十年代于欧美大学人文科系间勃兴的新学科 电影理论在七八十年代之间,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的批判性与前沿性 的学科,而在特定的电影理论背景之下的影片精读/电影批评,便成 为其特定的元社会文化实践的方式。 当然,传统意义上的影评依然存在,并且占据着诸多媒体上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