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1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5
采用SEM、XRD和矿相分析方法对几件战国带虎斑纹的巴蜀兵器样品进行分析.样品基体为铸态组织且铸后经过加热;斑纹与基体有明显的界面,斑纹是高锡的铜锡合金,厚度在20~40μm;斑纹主要是由SnO2与Cu41Sn11组成.根据分析结果并分别用镀高锡合金法、热镀锡法进行模拟实验,初步认为虎斑纹系人工表面处理得到,处理工艺应为热镀锡.组织观察到从基体向镀层方向生长的柱状晶,应是铜向液态锡中溶解扩散所致;镀层中δ相的存在,可能热镀锡后又经过退火的过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97KB 文档页数: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给出了各种形式的能量 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但并未 限定过程进行的方向。观察与实验表明,自 然界中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不 可逆的,或者说是有方向性的。例如,热量 可以从高温物体自动地传给低温物体,但是 却不能从低温传到高温。对这类问题的解释 需要一个独立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新的自然 规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3.18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Q1030钢在不同加热温度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现象.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时,Q1030钢的部分奥氏体晶粒异常长大而出现混晶现象.分析了位于不同位置的析出相粒子对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不同加热温度下析出相粒子的大小和体积分数,并得出了析出相粒子钉扎阻力随加热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钉扎阻力迅速减小,导致部分晶粒异常长大,产生混晶现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4.59KB 文档页数:5
通过中厚钢板热轧工艺润滑实验,分析了不同工艺润滑条件下中厚钢板热轧过程中轧制载荷与压下率的关系,研究了工艺润滑对钢板表面质量的影响,并结合实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探讨了工艺润滑条件对钢板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高质量浓度比低质量浓度热轧油能更有效地降低轧制力;粗轧阶段比精轧阶段降低轧制力效果更明显.工艺润滑可改善中厚热轧板的表面质量,降低板面粗糙度,并促进钢板表面处在轧制过程中的铁素体转变,减少表面附近的带状组织,使轧后表面处组织均匀细小,减小表面缺陷产生的概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MB 文档页数:34
1.传热学(Heat Transfer) (1)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讲主要有热量传递的机理、规律、计算和测试方法。 (2)热量传递过程的推动力:温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可以自发地由高温热源传给低温热源→有温差就会有传热→温差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6MB 文档页数:309
第一篇 热传导 第一章 导热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多维稳态导热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 第四章 拉普拉斯变换法和格林函数法 第五章 近似分析解法 第六章 相变导热 第二篇 对流传热与传质 第七章 对流传热与传质的基本方程组 第八章 层流流动与换热 第九章 紊流流动与换热 第十章 传质计算 第十一章 自然对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8.12KB 文档页数:4
研究了碳含量对板坯结晶器平均热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宽边平均热流和窄边平均热流与钢的碳含量之间均存在着明显关系.但分别对应宽边和窄边平均热流,其出现最高和最低点的碳含量不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6MB 文档页数:54
6.1 热分析的定义与分类 6.2 差热分析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 6.3 热重分析 6.4 DTA,DSC,TG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58KB 文档页数:19
场效应管用FET表示(Field Effect Transistor)。具有输入电阻高、热稳定性好、工艺简单、易于集成等优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1.25KB 文档页数:6
采用脉冲放电技术合成Ni-P合金粉体,研究了合金粉体的结构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态Ni-P合金粉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团聚结构.脉冲放电电压700、900和1100V对应的弦粒子数依次增大,粉体粒径依次减小,分别为350~500、250~400和150~300nm.Ni-P合金粉体促进高氯酸铵的低温和高温热分解,与纯高氯酸铵相比,高氯酸铵和Ni-P粉体混合物的第1放热峰(低温分解峰)温度降低幅度小于12℃,第2放热峰(高温分解峰)温度降低约53℃;合金粉体粒径减小,第1放热峰强度增强,第2放热峰强度减弱,低温分解失重从高氯酸铵的15.97%增加到42.78%,高温分解失重从81.62%降低到47.58%,高温分解结束时温度的降低幅度为26~43℃
首页上页91011121314151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1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