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7.12 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鸟雀呼晴, 。(周邦彦《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半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 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达到了 定的高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 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 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爷爷生日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 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盛唐的书法,不再只是坚持“楷”的法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 领略唐代书法“尚意”美学的最好作品。 A.书写者也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B.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C.书写者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D.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5分)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 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
虹口区 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高三语文 试卷 (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2017.12 一 积累运用 10 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半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 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2 分)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达到了 一定的高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 也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 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爷爷生日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 参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盛唐的书法,不再只是坚持“楷”的法度。_____________。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 领略唐代书法“尚意”美学的最好作品。 A.书写者也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B.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C.书写者也开始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 D.开始追求内在情绪真实的表现,追求书法随情感而流动的变化 二 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5 分)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 ....”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 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
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 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 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 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 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 中国的节日却是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 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 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 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 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 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 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 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 观的具体体现。 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 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 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 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 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 “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 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 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 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 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 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⑩0“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 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 名字叫:节日媚物。 ①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
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 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 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 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 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 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 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 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 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 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 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 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 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 观的具体体现。 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 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 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 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 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 “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 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 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 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 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 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 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 名字叫:节日媚物。 ⑪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
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 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 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2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 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 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3.第②段中,作者“说文解字”的用意是 。(2分) 4.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2分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岁时节日,既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大节”,也有一些可过可不过的“小节”。 B.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体现了中国人对节日由衷的喜爱 C.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自我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 现 D.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非常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而不关心“人事”。 6.请说说你对“节日媚物”这个现象的理解。(4分) 7.本文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语言特色。(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载将烟雨过西湖 陈富强 ①在湖畔,找一处有石桌、石椅的廊檐下坐了,与荼楼掌柜的招呼了,便会有着中式小 衫的茶艺小姐款步而来。曲径上枯叶花瓣撒了一地,枝繁叶茂的樟树在风中从容地摇曳,长 发细腰的荼艺小姐托着茶盘柳样地穿过迥廊,飘到眼前,疑是廊下的镂空格窗里走下来一个 宋朝的女子。她将盖碗荼朝桌上搁了,掀了盖,拎起茶壶,壶嘴对准茶碗,手腕往前一倾, 就有水流如注,茶叶已在碗里跳起来,舞起来,绿色的叶儿如袍,在水中缓缓地舒展。 ②端起荼茶碗,茶香缕缕,轻啜一口,满口含香,这是西湖水泡的龙井荼,只有在湖畔, 在柳丝狂舞,绿草萋迷的回廊里,才可以静心静脑。好茶好水好景色,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 中,若有雨,山也迷朦水,水也迷朦,人也朦胧,梦一样的飘渺。这一刻,心在水里自由地
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 “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 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⑫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 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 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3.第②段中,作者“说文解字”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4.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的岁时节日,既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大节”,也有一些可过可不过的“小节”。 B.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体现了中国人对节日由衷的喜爱。 C.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自我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 现。 D.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非常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而不关心“人事”。 6.请说说你对“节日媚物”这个现象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语言特色。(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5 分) 载将烟雨过西湖 陈富强 ①在湖畔,找一处有石桌、石椅的廊檐下坐了,与茶楼掌柜的招呼了,便会有着中式小 衫的茶艺小姐款步而来。曲径上枯叶花瓣撒了一地,枝繁叶茂的樟树在风中从容地摇曳,长 发细腰的茶艺小姐托着茶盘柳样地穿过迥廊,飘.到眼前,疑是廊下的镂空格窗里走下来一个 宋朝的女子。她将盖碗茶朝桌上搁了,掀了盖,拎起茶壶,壶嘴对准茶碗,手腕往前一倾, 就有水流如注,茶叶已在碗里跳起来,舞起来,绿色的叶儿如袍,在水中缓缓地舒展。 ②端起茶碗,茶香缕缕,轻啜一口,满口含香,这是西湖水泡的龙井茶,只有在湖畔, 在柳丝狂舞,绿草萋迷的回廊里,才可以静心静脑。好茶好水好景色,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 中,若有雨,山也迷朦水,水也迷朦,人也朦胧,梦一样的飘渺。这一刻,心在水里自由地
游荡。 ③说下雨,就真的下了。春天的西湖总是这样的恼煞人,我却笑看雨中的游人双手捂头 叫着,骂着,往浓荫下跑,朝屋檐下躲。也有浪漫的,相携着一路走来,雨水冲洗着脸上的 笑容,却怎么也冲不掉一脸的灿烂。再去看湖面,撒满了涟漪、漩涡,数也数不清,圆圆的, 好象女子脸上的酒涡,抹也抹不去,是不是有美女无数在湖中笑?惹恼了岸上的女子,不然 她的眉怎么就弯了起来? ④当年苏东坡酒后上了望湖楼,下着雨,醉熏熏地,就留下了百读不厌的诗篇。诗中有 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雨如珍珠,蹦跳着跃进了小船,划船的船娘笑得弯 下了腰。苏东坡挥毫的时侯,两旁笔墨侍候的必定是美丽的女子,宋朝的女子望穿秋水,看 不看得见湖里的草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⑤雨从檐上往下流,织成的帘子把我与湖面隔在了两边,我的心在湖里,我的双眼盯着 雨帘,于是,我看到了雨帘是竖琴上的弦,宋朝女子的纤手在一千年前拨动了琴弦,我的耳 边响起清越的丝竹,这是飘过了千年的音乐,依然好听,琴声里的柳枝绿了,桃花红了,女 子的幔幕香车上路了。一路行去,如蝶翩翩,杨柳叶子,李花瓣儿落满了车顶,帘儿掀起, 露出一张如画姿容,远看若生花白玉,近视如含笑芙蓉,整个儿沉鱼落雁,怎么看也看不够 的红粉佳人。看呆了的行人忽见美人开颜一笑,吟出一诗,“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 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原来是色貌绝伦的钱塘苏小小 ⑥香车行至白堤,忽见一英俊少年骑青骢马从断桥方向缓缓而来,山光水色之间,一个 郎才,一个女貌,为后人留下了一见钟情,不恋富贵觅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间传奇 ⑦雨丝依旧若琴弦,是谁在小小墓前歌吟?“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 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 吹雨。”是李贺。这样凄艳的诗词,我还能在古典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此刻,我独坐湖畔听 雨,从前的故事穿云破雾,在我眼前的湖面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这些古典的花朵,在竖琴 的奏鸣中缓缓开放 ⑧茶凉了,我转过头去,沏茶的女子双手托腮,伏在柜台上望着湖上的水花… ⑨雨越下越大了,湖面上已看不见圆圆的涟漪,从廊檐垂下的雨线变成急速的水柱,冲 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堤上的灯渐次亮起,在雨中,一盏,又 盏,一直伸向浓荫的深处。雨声在我的耳边响成一片,急管繁弦,架子鼓般,弥漫了整个湖 区。荼馆已经打烊,撑伞的女子已经回家,只有红灯笼亮了,在风中慢慢地摇曳。我坐在石 桌旁,已经没有了盖碗茶,西泠桥畔的凉亭和墓碑在雨中无言而歌,歌唱的是西湖的雨。千 年的往事成为一座亭子,一块墓碑。成为一座美丽的桥。成为手中一杯渐凉的茶,一阵风中 的雨。 ⑩0夜静雨止,我离开迥廊,循着一地灯光踏上回家的路。夜色遮住了一切,只有灯光, 在岸上,在水中。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低头看时,已不知“踏过樱花第几 桥”。 8.简析第①段加点词“飘”的精妙之处。(4分)
游荡。 ③说下雨,就真的下了。春天的西湖总是这样的恼煞人,我却笑看雨中的游人双手捂头, 叫着,骂着,往浓荫下跑,朝屋檐下躲。也有浪漫的,相携着一路走来,雨水冲洗着脸上的 笑容,却怎么也冲不掉一脸的灿烂。再去看湖面,撒满了涟漪、漩涡,数也数不清,圆圆的, 好象女子脸上的酒涡,抹也抹不去,是不是有美女无数在湖中笑?惹恼了岸上的女子,不然, 她的眉怎么就弯了起来? ④当年苏东坡酒后上了望湖楼,下着雨,醉熏熏地,就留下了百读不厌的诗篇。诗中有 “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雨如珍珠,蹦跳着跃进了小船,划船的船娘笑得弯 下了腰。苏东坡挥毫的时侯,两旁笔墨侍候的必定是美丽的女子,宋朝的女子望穿秋水,看 不看得见湖里的草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⑤雨从檐上往下流,织成的帘子把我与湖面隔在了两边,我的心在湖里,我的双眼盯着 雨帘,于是,我看到了雨帘是竖琴上的弦,宋朝女子的纤手在一千年前拨动了琴弦,我的耳 边响起清越的丝竹,这是飘过了千年的音乐,依然好听,琴声里的柳枝绿了,桃花红了,女 子的幔幕香车上路了。一路行去,如蝶翩翩,杨柳叶子,李花瓣儿落满了车顶,帘儿掀起, 露出一张如画姿容,远看若生花白玉,近视如含笑芙蓉,整个儿沉鱼落雁,怎么看也看不够 的红粉佳人。看呆了的行人忽见美人开颜一笑,吟出一诗,“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 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原来是色貌绝伦的钱塘苏小小。 ⑥香车行至白堤,忽见一英俊少年骑青骢马从断桥方向缓缓而来,山光水色之间,一个 郎才,一个女貌,为后人留下了一见钟情,不恋富贵觅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间传奇。 ⑦雨丝依旧若琴弦,是谁在小小墓前歌吟?“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 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 吹雨。”是李贺。这样凄艳的诗词,我还能在古典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此刻,我独坐湖畔听 雨,从前的故事穿云破雾,在我眼前的湖面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这些古典的花朵,在竖琴 的奏鸣中缓缓开放。 ⑧茶凉了,我转过头去,沏茶的女子双手托腮,伏在柜台上望着湖上的水花…… ⑨雨越下越大了,湖面上已看不见圆圆的涟漪,从廊檐垂下的雨线变成急速的水柱,冲 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堤上的灯渐次亮起,在雨中,一盏,又一 盏,一直伸向浓荫的深处。雨声在我的耳边响成一片,急管繁弦,架子鼓般,弥漫了整个湖 区。茶馆已经打烊,撑伞的女子已经回家,只有红灯笼亮了,在风中慢慢地摇曳。我坐在石 桌旁,已经没有了盖碗茶,西泠桥畔的凉亭和墓碑在雨中无言而歌,歌唱的是西湖的雨。千 年的往事成为一座亭子,一块墓碑。成为一座美丽的桥。成为手中一杯渐凉的茶,一阵风中 的雨。 ⑩夜静雨止,我离开迥廊,循着一地灯光踏上回家的路。夜色遮住了一切,只有灯光, 在岸上,在水中。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低头看时,已不知“踏过樱花第几 桥”。 8.简析第①段加点词“飘”的精妙之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析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10.怎样理解文章结尾“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这句话?(4分) 11.简析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8分)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2.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体诗。(1分)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1分) A.时代B.韵脚 C.句数 D.平仄 13.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1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析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理解文章结尾“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这句话?(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简析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4 题。(8 分)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①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 年-263 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2.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1 分)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1 分) A.时代 B.韵脚 C.句数 D.平仄 13.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14.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①兴宗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 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 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 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 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 在戚而有嘉容,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顷之,太宗定大事。 是夜,废帝横尸在太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 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竟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 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 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 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兴宗在直,请急,诣朗别 (2)兴宗皆以法绳之(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由是失旨( A.美好 B.命令 C.心意 D.意义 (2)兴宗与之周旋( A.应酬 B.对抗 C.追逐 17.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B.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C.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D.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8 分) 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 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 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 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 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 在戚而有嘉容②,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 顷之,太宗定大事。 是夜,废帝横尸在太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 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竟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 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 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 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兴宗在直,请急,诣.朗别( ) (2)兴宗皆以法绳.之(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由是失旨.( ) A.美好 B.命令 C.心意 D.意义 (2)兴宗与之周旋..( ) A.应酬 B.对抗 C.追逐 D.交际 17.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B.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C.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D.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18.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 分) 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
19.第①段中蔡轨有“惭色”的根本原因是()(3分) A.作为长辈,为照顾好孤儿寡母。 B.拿了五十万块钱补偿建房资金 C.年龄大,见识少,比不上兴宗 D.没能有丰俭与共的家族意识 20.从②一⑤段看,蔡兴宗是一个 的人。(3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 《洞庭游记》序 明文震孟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 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 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 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 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惟赵隐君凡夫仅一至。其他 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雄词伟藻,直与缥缈 莫厘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 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 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埂;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 文在,儿与五岳四渎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 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相得益 彰,山灵恺豫①,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 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 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 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 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 瓔: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①恺豫:祥和快乐。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也 B.焉 耳 ,耶 22.概括“游有四快”的内容。(2分)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①段中蔡轨有“惭色”的根本原因是( )(3 分) A.作为长辈,为照顾好孤儿寡母。 B.拿了五十万块钱补偿建房资金。 C.年龄大,见识少,比不上兴宗。 D.没能有丰俭与共的家族意识。 20.从②—⑤段看,蔡兴宗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5 题。(14 分) 《洞庭①游记》序 明 文震孟②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 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 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 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 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____。其他 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 莫厘⑦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 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 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 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 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 彰,山灵恺豫⑪,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 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 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 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 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 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⑪恺豫:祥和快乐。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也 B.焉 C.耳 D.耶 22.概括“游有四快”的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
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B.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文化遗 迹,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C.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宗元笔下的山 水,按照他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也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D.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 照柳宗元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24.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5.请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③段。(4分) 三写作70分 26.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 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 强而化作惊涛骇浪…
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B.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文化遗 迹,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C.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宗元笔下的山 水,按照他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也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D.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 照柳宗元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24.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请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③段。(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写作 70 分 26.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 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 强而化作惊涛骇浪……
答案 积累应用(10分) 1.(5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2)侵晓窥檐语苏幕遮·燎沉香 (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5分)(1)(2分)B(2)(3分)D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5分) 3.(2分)通俗说明我们祖先对节日的态度,引出下文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 4.(2分)原文: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 5.(3分)A 6.(4分)心态:亲近自然、享受自然(2分),天人合一的理念(2分) 7.(4分)要点:点出语言特色(1分),结合内容说明(2分),艺术效果(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 8.(4分)“飘”字形象地写出了茶艺女子轻盈柔美的体态,同时也表现出“我”恍惚的错 觉,疑是宋朝女子来到跟前,为下文的联想伏笔 9.(3分)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丝的细密和雨声的清越,引出下文(或引发了我的 联想)。 10.(4分)(结构上)照应了前文②段“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中”,⑤段“我的心在湖里” (内容上)表现了作者陶醉于西湖的美里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在雨水的冲洗中沉淀了 内心的浮躁,收获了一份暂离尘嚣的宁静 11.(4分)要点:本文以雨为线贯穿全文,描写了烟雨笼罩在西湖美景,同时将西湖看作一 条船,承载着自然的风雨,也承载着历史的风雨,由此展开了对苏东坡、苏小小、李贺等历 史人物的联想,对西湖美景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在烟雨冲洗中暂离 尘嚣的宁静安逸的心境,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8分) 12.(1分)古体诗(1分)B 13.(2分)C(不是现实习性,而是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食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 14.(4分)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 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 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 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
答案 积累应用(10 分) 1.(5 分)(l)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2)侵晓窥檐语 苏幕遮·燎沉香 (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5 分)(1)(2 分)B (2)(3 分)D 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5 分) 3.(2 分)通俗说明我们祖先对节日的态度,引出下文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 4.(2 分)原文: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 5.(3 分)A 6.(4 分)心态:亲近自然、享受自然(2 分),天人合一的理念(2 分) 7.(4 分)要点:点出语言特色(1 分),结合内容说明(2 分),艺术效果(1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16 分) 8.(4 分)“飘”字形象地写出了茶艺女子轻盈柔美的体态,同时也表现出“我”恍惚的错 觉,疑是宋朝女子来到跟前,为下文的联想伏笔。 9.(3 分)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丝的细密和雨声的清越,引出下文(或引发了我的 联想)。 10.(4 分)(结构上)照应了前文②段“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中”,⑤段“我的心在湖里”; (内容上)表现了作者陶醉于西湖的美里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在雨水的冲洗中沉淀了 内心的浮躁,收获了一份暂离尘嚣的宁静。 11.(4 分)要点:本文以雨为线贯穿全文,描写了烟雨笼罩在西湖美景,同时将西湖看作一 条船,承载着自然的风雨,也承载着历史的风雨,由此展开了对苏东坡、苏小小、李贺等历 史人物的联想,对西湖美景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在烟雨冲洗中暂离 尘嚣的宁静安逸的心境,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4 题。(8 分) 12.(1 分)古体诗 (1 分)B 13.(2 分)C(不是现实习性,而是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食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 14.(4 分)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 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 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 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15.(2分)(1)到……去(2)约束 16.(2分)(1)D(2)B 17.(3分)C 18.(5分)庐陵内史周郎因为说真话获罪,被铐起来发配到宁州,家人朋友,没有敢来看望 送别的。得分点:“以”、“得罪”、“锁”、“付”、“瞻” 19.(2分)D 20.(4分)要点:1.正直(敢言):2.有才(能干):3.重情重义(心胸宽广:有先见之明)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21.(1分)C 22.(2分)要点:1.素食游山,无尘俗之累:2.无人烦扰,与僧同游有情趣:3.民风淳朴、 人情之乐:4.孟长之文极妙,自己无需再作文可以纯粹赏玩 23.(2分)D 24.(4分)要点:第②段承接第①段“游之四快”的最后“一快”,推进文意,指出“文人 不遇,乃山水之甚幸”,被贬谪的文人与山水情怀相投,因而能够写出山水真正的神韵,表 达了在山水的祥和宁静中获得慰藉的快乐,也透露出贬谪的不平 (4分)要点:多用四字句,写景、抒情简洁明快,写出了自己被贬幽居之环境之僻远寂 寞,节奏简明流利。深……深……深……的排比使用生动而突出地展现了作者对于孟长文章 的赞美。末句采用了散句的形式,舒缓有致,幽默有味。表达了自己对孟长之文的推崇和将 尽兴于山水的期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0 题。(18 分) 15.(2 分)(1)到……去 (2)约束 16.(2 分)(1)D (2)B 17.(3 分)C 18.(5 分)庐陵内史周郎因为说真话获罪,被铐起来发配到宁州,家人朋友,没有敢来看望 送别的。得分点:“以”、“得罪”、“锁”、“付”、“瞻” 19.(2 分)D 20.(4 分)要点:1.正直(敢言);2.有才(能干);3.重情重义(心胸宽广;有先见之明)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5 题。(13 分) 21.(1 分)C 22.(2 分)要点:1.素食游山,无尘俗之累;2.无人烦扰,与僧同游有情趣;3.民风淳朴、 人情之乐;4.孟长之文极妙,自己无需再作文可以纯粹赏玩。 23.(2 分)D 24.(4 分)要点:第②段承接第①段“游之四快”的最后“一快”,推进文意,指出“文人 不遇,乃山水之甚幸”,被贬谪的文人与山水情怀相投,因而能够写出山水真正的神韵,表 达了在山水的祥和宁静中获得慰藉的快乐,也透露出贬谪的不平。 25.(4 分)要点:多用四字句,写景、抒情简洁明快,写出了自己被贬幽居之环境之僻远寂 寞,节奏简明流利。深……深……深……的排比使用生动而突出地展现了作者对于孟长文章 的赞美。末句采用了散句的形式,舒缓有致,幽默有味。表达了自己对孟长之文的推崇和将 尽兴于山水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