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2015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就在周汝昌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_。1947年,他才又经 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 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 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 A.踌躇满志搁浅涵盖B.意得志满搁置覆盖 C.踌躇满志搁置涵盖D.意得志满搁浅覆盖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査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 达应用)。 【解析】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从容自得,心意满足。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搁置:指把事情无限期地闲置一旁 搁浅:①(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②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 涵盖:包括;包容。覆盖:遮盖。 2.下列诗句与“孤舟一系故园心”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A.玉露凋伤枫树林B.丛菊两开他日泪 C.江间波浪兼天涌C.秋风万里芙蓉国 【答案】B 【考点】本题考察考生正确使用常见修辞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雨露、丛菊、江间、秋风”四个名词都可与“孤舟”相对,“丛菊” 的“丛”与“孤舟”“孤”对应更好,“一系”与“两开”结构相同,与其他几 句对应结构不同,故可以排除AC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_人只 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 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①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 心,使“民德归厚” ②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 ③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 ④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 ⑤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A.⑤②④③①B.⑤①④②③C.①④⑤②③D.①③④②⑤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 用)。 【解析】①句⑤句相比较而言,①句更能与首句衔接,据此排除AB选项,④句 紧随①,③句是总结句。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近日拜读了你的大作,我心中顿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B.您大驾光临,顿使寒舍蓬荜生辉
江苏省灌云县 2015 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就在周汝昌 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 。1947 年,他才又经 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 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 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 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 A.踌躇满志 搁浅 涵盖 B.意得志满 搁置 覆盖 C.踌躇满志 搁置 涵盖 D.意得志满 搁浅 覆盖 【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 达应用)。 【解析】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从容自得,心意满足。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搁置:指把事情无限期地闲置一旁。 搁浅:①(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②比喻事情遭到阻碍,不能进行。 涵盖:包括;包容。覆盖:遮盖。 2.下列诗句与“孤舟一系故园心”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 分)(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B.丛菊两开他日泪 C.江间波浪兼天涌 C.秋风万里芙蓉国 【答案】B 【考点】本题考察考生正确使用常见修辞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解析】“雨露、丛菊、江间、秋风”四个名词都可与“孤舟”相对,“丛菊” 的“丛”与“孤舟”“孤”对应更好,“一系”与“两开”结构相同,与其他几 句对应结构不同,故可以排除 ACD。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 人只 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 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①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 心,使“民德归厚”。 ②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 ③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 ④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 ⑤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A.⑤②④③① B.⑤①④②③ C.①④⑤②③ D.①③④②⑤ 【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 用)。 【解析】①句⑤句相比较而言,①句更能与首句衔接,据此排除 A B 选项,④句 紧随①,③句是总结句。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近日拜读了你的大作,我心中顿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 B.您大驾光临,顿使寒舍蓬荜生辉
C.仁兄初次惠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D.家母最近身体有点贵恙,希望你们不要叨扰她老人家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査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 用) 【解析】D项中谦敬词不当,贵恙:敬辞,对对方的病的敬称,动问他人病情的 敬语。叨扰:客套话,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5.阅读右边的这幅漫画,对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很好地适应高考。 B.面对残酷的高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C.要想顺利地通过高考,必须啃透大量的书籍。 D.过重的高考学业负担,让莘莘学子难以承受。 【答案】D 【考点】本题是图文转换题,结合漫画分析寓意,考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 得体,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画面中的人物,挥汗如雨,拼尽全力,可“杠铃”却纹丝不动,可见 AB两项从主观着眼是不太贴切的,而C项已脱离了画面的整体内容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居士阮孝绪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父彦之,宋太尉从事中郎。孝绪七岁,出后从 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 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遍通《五经》 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勖,以庇尔躬。 答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 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 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 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 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 而炊。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 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 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 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 “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 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 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仁兄初次惠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D.家母最近身体有点贵恙,希望你们不要叨扰她老人家。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 用)。 【解析】D 项中谦敬词不当,贵恙:敬辞,对对方的病的敬称,动问他人病情的 敬语。叨扰:客套话,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5.阅读右边的这幅漫画,对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 分)( ) A.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很好地适应高考。 B.面对残酷的高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C.要想顺利地通过高考,必须啃透大量的书籍。 D.过重的高考学业负担,让莘莘学子难以承受。 【答案】D 【考点】本题是图文转换题,结合漫画分析寓意,考察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 得体,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解析】画面中的人物,挥汗如雨,拼尽全力,可“杠铃”却纹丝不动,可见 AB 两项从主观着眼是不太贴切的,而 C 项已脱离了画面的整体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居士阮孝绪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父彦之,宋太尉从事中郎。孝绪七岁,出后从 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 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遍通《五经》。 十五,冠而见其父,彦之诫曰:“三加弥尊,人伦之始。宜思自勖,以庇尔躬。” 答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一 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 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 便吐飧覆醢。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 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 而炊。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 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 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 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 “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 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 大同二年, 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宜思自勖勖:勉励B.竟获免竟:竟然 C.累日不值值:遇,遇到D.诸甥岁时馈遗遗:给予,馈赠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 级(理解)。 【解析】竟:终究,最终。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亲友因呼为“居士”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常逃匿不与相见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其室虽迩,其人甚远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木其衰矣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 为B级(理解)。 【解析】A项,介词,因此/介词,经由,通过;B项介词,和/连词,和;C 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项都是副词,表揣测,译为“大概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 (2)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 (3)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 【答案】(1)即使和孩童们一起玩耍游戏,也常常把挖池筑山当作娱乐。 (“虽”“恒”及语句通顺各1分) (2)等到王晏被杀死,他的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及”“亲戚”“咸” 及被动句各1分) (3)孝绪知道后竟不肯吃饭,还命令拆下房上的木料来烧饭。(“乃”“炊” 及语句通顺各1分) 【考点】本题重点考査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 解) 【解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 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注意重点:(1)“虽”,即使; 恒”,常常;“穿池”,挖池(与“筑山”对举)。(2)“及”,等到;“诛” 被杀死;“亲戚”,内外亲属;“咸”,全都。(3)“乃”,竟然;“撤屋” 拆房(上面的木料);“炊”,烧饭。 9.阮孝绪的“居士”风范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①从小就有隐居的志向;②长期屏居独处,不见家人;③生活简单,居 住环境特别。(一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本题重在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由“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可概括为①;由“屏居一室,家 人莫见其面”可概括为②;由“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可概括为③。 【易错警示】如无视“简要概括”而照抄原句可能一分不得。 【参考翻译】 阮孝绪,字士宗,是陈留尉氏人。父亲阮彦之,任宋太尉从事中郎。孝绪七岁时, 过继给堂伯阮胤之做后嗣。胤之的母亲周氏死后,有遗产一百多万应该属于孝绪
A. 宜思自勖 勖:勉励 B. 竟获免 竟:竟然 C. 累日不值 值:遇,遇到 D. 诸甥岁时馈遗 遗:给予,馈赠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解)。 【解析】竟:终究,最终。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亲友因呼为“居士”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常逃匿不与相见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其室虽迩,其人甚远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木其衰矣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 为 B 级(理解)。 【解析】A 项,介词,因此/介词,经由,通过; B 项介词,和/连词,和; C 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 项都是副词,表揣测,译为“大概”。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 (2)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 (3)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 【答案】(1)即使和孩童们一起玩耍游戏,也常常把挖池筑山当作娱乐。 (“虽”“恒”及语句通顺各 1 分) (2)等到王晏被杀死,他的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及”“亲戚”“咸” 及被动句各 1 分) (3)孝绪知道后竟不肯吃饭,还命令拆下房上的木料来烧饭。(“乃”“炊” 及语句通顺各 1 分)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 解)。 【解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 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注意重点:(1)“虽”,即使; “恒”,常常;“穿池”,挖池(与“筑山”对举)。(2)“及”,等到;“诛”, 被杀死;“亲戚”,内外亲属;“咸”,全都。(3)“乃”,竟然;“撤屋”, 拆房(上面的木料);“炊”,烧饭。 9.阮孝绪的“居士”风范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2 分) 【答案】①从小就有隐居的志向;②长期屏居独处,不见家人;③生活简单,居 住环境特别。(一点 1 分,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本题重在考察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分析综合)。 【解析】由“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可概括为①;由“屏居一室,家 人莫见其面”可概括为②;由“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可概括为③。 【易错警示】如无视“简要概括”而照抄原句可能一分不得。 【参考翻译】 阮孝绪,字士宗,是陈留尉氏人。父亲阮彦之,任宋太尉从事中郎。孝绪七岁时, 过继给堂伯阮胤之做后嗣。胤之的母亲周氏死后,有遗产一百多万应该属于孝绪
孝绪一点也没要,全部给了胤之的姐姐琅邪王晏的母亲。听说此事的人,都对孝 绪既叹服又惊异。 阮孝绪年幼时就非常孝顺,性格沉静。即使和孩童们一起玩耍游戏,也常常把挖 池筑山当作娱乐。十三岁的时候,他对《五经》就全部精通。十五岁,行冠礼之 后去见父亲,父亲告戒他说:“行加冠礼后,你的地位更加重要,这是长大成人 参与人事的开始。你应当常常想到自己勉励自己,用以庇护你自己。”阮孝绪回 答说:“我愿意追踪松子的足迹直到瀛海,仿效许由的行为隐居山谷。希望籍此 保住短促的一生,免去世俗的拖累。”从此独居一室,不是向父母问安就不出门, 家里的人也见不到他的面。亲戚和朋友因此称他为“居士”。表哥王晏富贵显赫, 常常到他家中。孝绪估计他一定会倾败,所以常常躲藏起来不跟他见面。他曾经 吃到一种肉酱,觉得很好吃,就问酱从哪儿来,听说是从王家弄来的,他便呕吐 出来并倒掉肉酱。等到王晏被杀死,他的内外亲属都为此而害怕。孝绪说:“我 们虽是亲戚,但未结为一党,怎么会连累到我们呢?”后来最终获得赦免。 义军围攻京城的时候,孝绪家中穷困,无法烧火煮饭,仆人偷了邻居的柴来点火, 孝绪知道后竟不肯吃饭,还命令拆下房上的木料来烧饭。所住的屋子里只有一张 鹿床,房子四周竹树环绕。天监初年,御史中丞任昉寻找他的哥哥阮履之,想要 顺便拜访他却又不敢,最后望着阮孝绪的房子感叹说:“房子离我们虽近,但他 人离我们尘世中的人太遥远了。”孝绪被当时的名流钦佩崇尚竟然到了这种程 度 后来阮孝绪在钟山听人讲学,母亲王氏忽然生病,哥哥、弟弟都想召回他。母亲 说:“孝绪天性暗通神明,他一定会自己赶回来。”孝绪果然心里惊惧而赶回来, 邻居都感叹惊异。孝绪母亲配药需要一种药草叫生人参,旧时传说钟山出产人参。 孝绪于是亲自翻山越岭,进深山幽谷寻找,找了好多天也没有找到。忽然间看见 只鹿在前面走,他似有感应,就紧跟着鹿往前走,走到一处,鹿突然消失,孝 绪赶上前来,果然找到自己所要的人参草。母亲服用后病便好了。当时人都赞叹 这是孝绪孝心感动所致。 以前,在建武末年的时候,青溪宫的东门无缘无故自己崩塌,大风吹拔宫门外的 杨树。有人就这件事去询问阮孝绪,阮孝绪说:“青溪宫是皇上原来的住宅。齐 五行属木,东方是五行中木的方位,现在东门自己崩塌,恐怕是木将要衰败了 鄱阳忠烈王妃是阮孝绪的姐姐,鄱阳王曾经想驾车到阮孝绪那儿去游玩,阮孝绪 凿开墙壁逃开了,始终不肯与鄱阳王见面。外甥们逢年过节馈赠的东西,他全不 接受。有人对他这样做感到奇怪,他回答说:“受礼不是我本来的愿望,所以不 接受。”大同二年,阮孝绪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释】①贾至,唐朝诗人,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好友王八员外被贬长沙时,贾 至给他送行 ②三湘:潇湘、资湘、沅湘,诗里泛指湘江流域,泂庭湖南北一带。 (1)诗歌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有何表达效果?(4分)
孝绪一点也没要,全部给了胤之的姐姐琅邪王晏的母亲。听说此事的人,都对孝 绪既叹服又惊异。 阮孝绪年幼时就非常孝顺,性格沉静。即使和孩童们一起玩耍游戏,也常常把挖 池筑山当作娱乐。十三岁的时候,他对《五经》就全部精通。十五岁,行冠礼之 后去见父亲,父亲告戒他说:“行加冠礼后,你的地位更加重要,这是长大成人 参与人事的开始。你应当常常想到自己勉励自己,用以庇护你自己。”阮孝绪回 答说:“我愿意追踪松子的足迹直到瀛海,仿效许由的行为隐居山谷。希望籍此 保住短促的一生,免去世俗的拖累。”从此独居一室,不是向父母问安就不出门, 家里的人也见不到他的面。亲戚和朋友因此称他为“居士”。表哥王晏富贵显赫, 常常到他家中。孝绪估计他一定会倾败,所以常常躲藏起来不跟他见面。他曾经 吃到一种肉酱,觉得很好吃,就问酱从哪儿来,听说是从王家弄来的,他便呕吐 出来并倒掉肉酱。等到王晏被杀死,他的内外亲属都为此而害怕。孝绪说:“我 们虽是亲戚,但未结为一党,怎么会连累到我们呢?”后来最终获得赦免。 义军围攻京城的时候,孝绪家中穷困,无法烧火煮饭,仆人偷了邻居的柴来点火, 孝绪知道后竟不肯吃饭,还命令拆下房上的木料来烧饭。所住的屋子里只有一张 鹿床,房子四周竹树环绕。天监初年,御史中丞任昉寻找他的哥哥阮履之,想要 顺便拜访他却又不敢,最后望着阮孝绪的房子感叹说:“房子离我们虽近,但他 人离我们尘世中的人太遥远了。”孝绪被当时的名流钦佩崇尚竟然到了这种程 度。 后来阮孝绪在钟山听人讲学,母亲王氏忽然生病,哥哥、弟弟都想召回他。母亲 说:“孝绪天性暗通神明,他一定会自己赶回来。”孝绪果然心里惊惧而赶回来, 邻居都感叹惊异。孝绪母亲配药需要一种药草叫生人参,旧时传说钟山出产人参。 孝绪于是亲自翻山越岭,进深山幽谷寻找,找了好多天也没有找到。忽然间看见 一只鹿在前面走,他似有感应,就紧跟着鹿往前走,走到一处,鹿突然消失,孝 绪赶上前来,果然找到自己所要的人参草。母亲服用后病便好了。当时人都赞叹 这是孝绪孝心感动所致。 以前,在建武末年的时候,青溪宫的东门无缘无故自己崩塌,大风吹拔宫门外的 杨树。有人就这件事去询问阮孝绪,阮孝绪说:“青溪宫是皇上原来的住宅。齐 五行属木,东方是五行中木的方位,现在东门自己崩塌,恐怕是木将要衰败了。” 鄱阳忠烈王妃是阮孝绪的姐姐,鄱阳王曾经想驾车到阮孝绪那儿去游玩,阮孝绪 凿开墙壁逃开了,始终不肯与鄱阳王见面。外甥们逢年过节馈赠的东西,他全不 接受。有人对他这样做感到奇怪,他回答说:“受礼不是我本来的愿望,所以不 接受。”大同二年,阮孝绪去世,时年五十八岁。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释】①贾至,唐朝诗人,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好友王八员外被贬长沙时,贾 至给他送行。 ②三湘:潇湘、资湘、沅湘,诗里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1)诗歌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有何表达效果?(4 分)
【答案】示例: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开头两句,作者既 以“柳絮”“梅花”表明时间的变换,以“洛阳”“三湘”表明地点的转移,又 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忽无定、聚散难测而又离合无常的感觉。 (方法及效果各2分) 【考点】本题考査考生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本题的解答需要找出诗句中所涉及的景物,判断这些景物与情感的关系。 第一句是回忆离开洛阳时的情况,那是柳絮纷飞的春季。第二句写梅花盛开的冬 季来到三湘。 【举一反三】古诗的抒情方式有三种类型: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两种方式相 结合。其中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 它主要体现在:①写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②状物句(要抓住双 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如 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 要理解其曲折之情)。考生要注意分辨景中情和物中情。 (2)本诗是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指出结尾一句中哪一个字道出了个中情韵? 请赏析该字的妙处。(3分) 【答案】“空”字使用精妙,一语道出了本诗的独特情韵。(1分)形象生动地 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的心境;还传达出作者无 可奈何而又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 【考点】本题考査考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的解答需要注意,在判断表达效果时应该包含两 方面内容:一是环境角度的作用,即对画面景物的表现;二是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用 (3)第三句所说的“世情”,含意极丰富,试结合本诗分析其中有哪些内涵? (3分) 【答案】诗中第三句的“世情”含意极丰,包括人世间的盛衰兴败,悲欢离合, 人情的冷暖厚薄。(3分)(答作“迁客离人的悲凉情绪,人生飘忽、离合无常 的之感,人世间的盛衰荣辱、功过得失”等也可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要弄清“世情”的内涵,就得结合注释,弄清楚整首诗写什么。本诗大 意如下:记得那是在一个柳絮扬花的暮春时节,我怀着失意的心情告别了故乡洛 阳,经过艰难跋涉,在梅花盛开的寒冬时节,才到了三湘。人世间的盛衰荣辱、 功名得失、悲欢离合等世俗人情对你我来说都如浮云一般,唯有我们两人的友谊 依然长存。朋友相别,离情依依,那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有如悠长的江水绵绵 不绝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_。(杜牧《阿旁宫赋》) (2)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 (4)朽木不可雕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5)投我以木瓜,。 《诗经·国风·卫风》) (6)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架梁之椽多于在庾之粟粒(2)举匏尊以相属
【答案】示例: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开头两句,作者既 以“柳絮”“梅花”表明时间的变换,以“洛阳”“三湘”表明地点的转移,又 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忽无定、聚散难测而又离合无常的感觉。 (方法及效果各 2 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 级 (鉴赏评价)。 【解析】本题的解答需要找出诗句中所涉及的景物,判断这些景物与情感的关系。 第一句是回忆离开洛阳时的情况,那是柳絮纷飞的春季。第二句写梅花盛开的冬 季来到三湘。 【举一反三】古诗的抒情方式有三种类型: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两种方式相 结合。其中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事、人)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 它主要体现在:①写景句(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②状物句(要抓住双 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③表达有特点的句子(如 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 要理解其曲折之情)。考生要注意分辨景中情和物中情。 (2)本诗是首情韵别致的送别诗,指出结尾一句中哪一个字道出了个中情韵? 请赏析该字的妙处。(3 分) 【答案】“空”字使用精妙,一语道出了本诗的独特情韵。(1 分)形象生动地 描写了王八员外满载离恨远去,诗人的心也随行舟而逝的心境;还传达出作者无 可奈何而又依依惜别的深情。(2 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 级 (鉴赏评价)。 【解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的解答需要注意,在判断表达效果时应该包含两 方面内容:一是环境角度的作用,即对画面景物的表现;二是表情达意方面的作 用。 (3)第三句所说的“世情”,含意极丰富,试结合本诗分析其中有哪些内涵? (3 分) 【答案】诗中第三句的“世情”含意极丰,包括人世间的盛衰兴败,悲欢离合, 人情的冷暖厚薄。(3 分)(答作“迁客离人的悲凉情绪,人生飘忽、离合无常 的之感,人世间的盛衰荣辱、功过得失”等也可酌情给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 级(鉴赏评价)。 【解析】要弄清“世情”的内涵,就得结合注释,弄清楚整首诗写什么。本诗大 意如下:记得那是在一个柳絮扬花的暮春时节,我怀着失意的心情告别了故乡洛 阳,经过艰难跋涉,在梅花盛开的寒冬时节,才到了三湘。人世间的盛衰荣辱、 功名得失、悲欢离合等世俗人情对你我来说都如浮云一般,唯有我们两人的友谊 依然长存。朋友相别,离情依依,那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有如悠长的江水绵绵 不绝。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 。 (杜牧《阿旁宫赋》) (2)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 。 (屈原《离骚》) (4)朽木不可雕也, 。 (《论语•公冶长第五》) (5)投我以木瓜, 。 (《诗经·国风·卫风》) (6) ,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1)架梁之椽 多于在庾之粟粒 (2)举匏尊以相属
(3)肇锡余以嘉名(4)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报之以琼琚(6)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解析】本题是记忆性默写题,要结合文意填写正确的句子。默写时要注意字形 正确,不多字,不漏字。注意“匏尊”“肇锡”“圬”“琼琚”“洌”等字的书 写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花旦 胡炎 花旦正在和女儿包饺子。花旦的饺子包得像兰花。花旦的丈夫在厨房里烧菜,香 味飘满了小小的斗室,这时,电话响了,是叫花旦去演出的。 女儿怅怅的,丈夫怅怅的,花旦也怅怅的。 丈夫说,今晚是除夕呢。花旦眼圈红了,说,等我回来接着过 大厅里,舞台很小,一桌桌酒席很近。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 来,要让各路神仙高兴。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 演出开始了。先是一个相声,拜大年,颂政绩。花旦听到了台下的掌声。之后, 就是猜拳声、嬉笑声 花旦想女儿,想丈夫,想那些兰花状的饺子… 导演说,快快,还愣什么,该你了。 花旦如梦方醒,哦了声,恍恍惚惚地走上前台 掌声四起,像油锅里沸出的声音。花旦看到了一双双眼睛,很亮,那是花旦的脸。 花旦的脸很俏,花旦的脸就像一杆杆火柴,会把人的眼睛点燃。花旦静静气,唱 她的传统段子。花旦看到文化局长在给人敬酒,局长的脸从来没有这么灿烂,那 笑容像菊花一样开得层层叠叠。 花旦唱完了,就想谢幕,但下不了台。再来一段。台下的人喊,甚至有人吹口哨 花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哨。那口哨像一枚薄 薄的刀片,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下。 花旦调整了一下气息,又唱了一段。她听到了叫好声。花旦那一刻突然想起了旧 时的堂会。戏子们唱得煽情,演得风骚,那样可以多得赏银。但她不是,她是在 工作。她就想着工作结束,赶快回到丈夫和女儿身边,吃着饺子,过一个暖融融 的除夕。 花旦又唱完了。花旦无论如何要谢幕了。局长冲她招招手,她不明所以,过去了, 局长要她给几个领导敬酒。花旦没拒绝,端起酒杯给领导敬酒。领导要和她碰, 花旦说不会喝酒。领导不信,哪有红演员不会喝酒的,不给面子不是?花旦拗不 过,只好碰了一杯,腹中便热辣起来,像烧了一锅开水。领导还不依,非要喝个 交杯酒不可。花旦不从,局长说不就是做个戏嘛,领导看得起你,明年你的政协 委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花旦愣了愣,坚决地摇摇头。场面就有些尴尬。局长 打圆场,算了算了,别难为我们的花旦了。那位领导一把拉住花旦的手,说走, 咱们一起唱个《夫妻双双把家还》。花旦的脸白了,花旦说我不舒服,不扫领导 的兴了,你们玩好。说着,就想抽身。领导显然是多喝了几杯,很有些不达目的 不罢休的劲头,说,今天我非要和你唱一段不可。老的不行,就来现代的,《纤 夫的爱》,行不?花旦捂着胃,用力把手抽出来,什么也没说,大步离开了酒场
(3)肇锡余以嘉名 (4)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报之以琼琚 (6)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 级(识记)。 【解析】本题是记忆性默写题,要结合文意填写正确的句子。默写时要注意字形 正确,不多字,不漏字。注意“匏尊”“肇锡”“圬”“琼琚”“洌”等字的书 写。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花旦 胡炎 花旦正在和女儿包饺子。花旦的饺子包得像兰花。花旦的丈夫在厨房里烧菜,香 味飘满了小小的斗室,这时,电话响了,是叫花旦去演出的。 女儿怅怅的,丈夫怅怅的,花旦也怅怅的。 丈夫说,今晚是除夕呢。花旦眼圈红了,说,等我回来接着过。 大厅里,舞台很小,一桌桌酒席很近。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 来,要让各路神仙高兴。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 演出开始了。先是一个相声,拜大年,颂政绩。花旦听到了台下的掌声。之后, 就是猜拳声、嬉笑声。 花旦想女儿,想丈夫,想那些兰花状的饺子…… 导演说,快快,还愣什么,该你了。 花旦如梦方醒,哦了声,恍恍惚惚地走上前台。 掌声四起,像油锅里沸出的声音。花旦看到了一双双眼睛,很亮,那是花旦的脸。 花旦的脸很俏,花旦的脸就像一杆杆火柴,会把人的眼睛点燃。花旦静静气,唱 她的传统段子。花旦看到文化局长在给人敬酒,局长的脸从来没有这么灿烂,那 笑容像菊花一样开得层层叠叠。 花旦唱完了,就想谢幕,但下不了台。再来一段。台下的人喊,甚至有人吹口哨。 花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哨。那口哨像一枚薄 薄的刀片,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下。 花旦调整了一下气息,又唱了一段。她听到了叫好声。花旦那一刻突然想起了旧 时的堂会。戏子们唱得煽情,演得风骚,那样可以多得赏银。但她不是,她是在 工作。她就想着工作结束,赶快回到丈夫和女儿身边,吃着饺子,过一个暖融融 的除夕。 花旦又唱完了。花旦无论如何要谢幕了。局长冲她招招手,她不明所以,过去了。 局长要她给几个领导敬酒。花旦没拒绝,端起酒杯给领导敬酒。领导要和她碰, 花旦说不会喝酒。领导不信,哪有红演员不会喝酒的,不给面子不是?花旦拗不 过,只好碰了一杯,腹中便热辣起来,像烧了一锅开水。领导还不依,非要喝个 交杯酒不可。花旦不从,局长说不就是做个戏嘛,领导看得起你,明年你的政协 委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花旦愣了愣,坚决地摇摇头。场面就有些尴尬。局长 打圆场,算了算了,别难为我们的花旦了。那位领导一把拉住花旦的手,说走, 咱们一起唱个《夫妻双双把家还》。花旦的脸白了,花旦说我不舒服,不扫领导 的兴了,你们玩好。说着,就想抽身。领导显然是多喝了几杯,很有些不达目的 不罢休的劲头,说,今天我非要和你唱一段不可。老的不行,就来现代的,《纤 夫的爱》,行不?花旦捂着胃,用力把手抽出来,什么也没说,大步离开了酒场
局长说你给我回来。花旦没有回头。局长给领导赔笑,这女人是不好意思了。领 导摔了一个酒杯,呸,不识抬举! 花旦和丈夫、女儿吃起了饺子。饺子的味道很好。饺子吃完,剧团的团长来了, 脸色很不好看。团长说你怎么能这样,你一个人坏了一盘棋。我这个团长的位子 怕也坐不稳了。咱就是个戏子,能捧红你,也能压死你。花旦脸青了,一句话也 没说。团长咬着牙说,过完年再说,这事儿到不了底!话落,拂袖而去。 年后,花旦递了一份辞呈。团长的气一下泄完了,转过头来留花旦,到底留不住 花旦成立了个业余戏班子,农村厂矿串着演,竟也很红火。 团里又来了个小花旦,戏校毕业的,年轻漂亮,戏功不错,还很会说话。没过一 年就红了。据说在领导那里说话很有分量。花旦听了,浅笑一下,仍和姐妹们 块,站在野外的土戏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选自《小小说名家欣赏》,有删改) 12.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花旦的形象特点。(4分) 【答案】①演唱水平髙:②脸蛋俊俏:③珍惜家庭温馨的生活;④不畏惧权势 (不畏惧世俗、纯洁坚贞);⑤淡薄名利;⑥勇敢果断;⑦对艺术纯真的坚守 (1点1分,写出其中任4点就行,意思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局长“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的期待和台下人的反应可见演唱水平髙 脸蛋俊俏由文中的外貌描写可知:总想着工作结束回到丈夫和女儿的身边可见珍 惜家庭温馨的生活:拒绝领导的无理要求毅然离开,面对团长的压力选择辞职可 见她不畏惧权势、勇敢果断和对艺术纯真的坚守;不在意政协委员的名头和小花 旦的情形可见她淡薄名利。 13.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下面的两个语句。(4分 (1)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 (2)那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一下。 【答案】(1)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局长对花旦有很高的期望值(从 侧面写出了花旦人美歌也美) (2)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口哨”比喻成“刀片”),形象地说明了这轻 佻、尖锐的口哨让花旦感到自己人格受到了侮辱(没有获得应有尊重,或自尊心 受到了伤害) 手法1分,理解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 评价)。 【解析】(1)注意前一句“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来,要让 各路神仙高兴” (2)注意前一句“花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 14.文章中画线部分,插入花旦的心理描写,请简要说明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 (6分) 【答案】①对比中突出花旦对演唱的态度和认识,以及除夕对家庭温馨生活的珍 惜 ②委婉地点出了大厅里的氛围,在花旦看来,和旧时的堂会有相似之处; ③既和开头斗室里包饺子的温馨生活相照应,也为下文有关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 的铺垫(交代、暗示),使下文情节的发展有其合理的逻辑
局长说你给我回来。花旦没有回头。局长给领导赔笑,这女人是不好意思了。领 导摔了一个酒杯,呸,不识抬举! 花旦和丈夫、女儿吃起了饺子。饺子的味道很好。饺子吃完,剧团的团长来了, 脸色很不好看。团长说你怎么能这样,你一个人坏了一盘棋。我这个团长的位子 怕也坐不稳了。咱就是个戏子,能捧红你,也能压死你。花旦脸青了,一句话也 没说。团长咬着牙说,过完年再说,这事儿到不了底!话落,拂袖而去。 年后,花旦递了一份辞呈。团长的气一下泄完了,转过头来留花旦,到底留不住。 花旦成立了个业余戏班子,农村厂矿串着演,竟也很红火。 团里又来了个小花旦,戏校毕业的,年轻漂亮,戏功不错,还很会说话。没过一 年就红了。据说在领导那里说话很有分量。花旦听了,浅笑一下,仍和姐妹们一 块,站在野外的土戏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选自《小小说名家欣赏》,有删改) 12.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花旦的形象特点。(4 分) 【答案】 ①演唱水平高;②脸蛋俊俏;③珍惜家庭温馨的生活;④不畏惧权势 (不畏惧世俗、纯洁坚贞);⑤淡薄名利;⑥勇敢果断;⑦对艺术纯真的坚守。 (1 点 1 分,写出其中任 4 点就行,意思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 级(鉴赏评价)。 【解析】局长“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的期待和台下人的反应可见演唱水平高; 脸蛋俊俏由文中的外貌描写可知;总想着工作结束回到丈夫和女儿的身边可见珍 惜家庭温馨的生活;拒绝领导的无理要求毅然离开,面对团长的压力选择辞职可 见她不畏惧权势、勇敢果断和对艺术纯真的坚守;不在意政协委员的名头和小花 旦的情形可见她淡薄名利。 13.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下面的两个语句。(4 分) (1)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 (2)那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一下。 【答案】(1)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局长对花旦有很高的期望值(从 侧面写出了花旦人美歌也美)。 (2)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口哨”比喻成“刀片”),形象地说明了这轻 佻、尖锐的口哨让花旦感到自己人格受到了侮辱(没有获得应有尊重,或自尊心 受到了伤害)。 (手法 1 分,理解 1 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 级(鉴赏 评价)。 【解析】(1)注意前一句“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来,要让 各路神仙高兴”。 (2)注意前一句“花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 哨”。 14.文章中画线部分,插入花旦的心理描写,请简要说明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 (6 分) 【答案】①对比中突出花旦对演唱的态度和认识,以及除夕对家庭温馨生活的珍 惜; ②委婉地点出了大厅里的氛围,在花旦看来,和旧时的堂会有相似之处; ③既和开头斗室里包饺子的温馨生活相照应,也为下文有关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 的铺垫(交代、暗示),使下文情节的发展有其合理的逻辑;
④有助于花旦高尚形象的塑造,能很好突出文章的主题。 (1点2分,3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行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 评价) 【解析】对小说的分析注意紧扣环境、情节、人物和主旨作答 15.文中人物都无名无姓,仅用其社会角色或官职来代替,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 的好处。(6分) 【答案】①人物的角色或官职决定人物的言行,这样安排更有利于情节的展开, 读起来自然顺畅。比如花旦作为演员,除夕也该参与演出,而作为妻子和妈妈珍 惜家庭温情也在情理之中(比如领导大杈在握,对下颐指气使,甚至言行粗俗不 堪,也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指向情节】 ②作者这样安排意在告诉读者,每个人都得以某种角色或官职参与家庭和社会生 活,同时言行也受到这种角色或官职的影响和左右,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指向 环境】 ③作者这样安排有利于塑造某类人的群体形象,本文主要展现的是某类领导的丑 恶嘴脸,以及像花旦这类小人物的生活际遇。【指向人物】 ④本文主要表现世俗对艺术的亵渎和下层小人物的抗争;其实更应看到,一旦某 些人担任了某种官职,那么人性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往往就会异化,因而这样安排 既加强了讽刺效果,又体现出主题的深刻性。【指向主题】 (1点2分,答出3点即可,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探究作者意图的能力,能力层 次为D级(鉴赏评价)和F级(探究) 【解析】对小说的分析注意紧扣环境、情节、人物和主旨作答。探究题一定要弄 清楚文本的具体内容,看看涉及到几个人几件事有何影响。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公民的成熟度 乐朋 ①十多年前有家制鞋厂,因给小平同志做布鞋得到老人家的赞扬,就在厂区特意 髙挂硕大的一只同款布鞋,供人瞻仰,并示荣耀。杂文家宋志坚著文批评此举 发出“请高举旗帜,不要高举鞋子”的呐喊!当时我曾觉得,这家鞋厂的领导有 邀宠之嫌,公民意识太差 ②想不到,类似一幕去年底又重演。外出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中午乘便到庆丰 餐馆“排队买包子”,自个儿端盘子,还做了“光盘族”。这条新闻一经传媒发 布,刹时引来轰动。之后几天,不少人专程前往该店吃“总书记套餐”,而餐馆 老板也把习近平同志用过的盘子、坐过的桌子,都收藏了起来。我忍不住叹息, 中国的公民还不成熟。 ③这种不成熟凸显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仍不敢平视。他们习惯于仰视,把 领导看得高高在上,神圣无比,缺乏一颗平常心。 ④领导也是人,是与我们一样的人,一样要吃喝拉撒,一样要着衣穿鞋。所不同 的,是他们肩负重任,身居高级领导职务,仅此而已。可不少公民总有意无意地 仰视领导,对其一举一动,怀有神秘的好奇心,盲目追捧。例如,跟领导握了 次手,就会激动半天,舍不得洗手;领导用过的餐具、穿过的鞋子,都视同圣物, 当宝贝疙瘩般炫耀于人。他们没有“公民的自豪感,刚直不阿的公民气概
④有助于花旦高尚形象的塑造,能很好突出文章的主题。 (1 点 2 分,3 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行)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 级(鉴赏 评价)。 【解析】对小说的分析注意紧扣环境、情节、人物和主旨作答。 15.文中人物都无名无姓,仅用其社会角色或官职来代替,请探究作者这样安排 的好处。(6 分) 【答案】①人物的角色或官职决定人物的言行,这样安排更有利于情节的展开, 读起来自然顺畅。比如花旦作为演员,除夕也该参与演出,而作为妻子和妈妈珍 惜家庭温情也在情理之中(比如领导大权在握,对下颐指气使,甚至言行粗俗不 堪,也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指向情节】 ②作者这样安排意在告诉读者,每个人都得以某种角色或官职参与家庭和社会生 活,同时言行也受到这种角色或官职的影响和左右,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指向 环境】 ③作者这样安排有利于塑造某类人的群体形象,本文主要展现的是某类领导的丑 恶嘴脸,以及像花旦这类小人物的生活际遇。【指向人物】 ④本文主要表现世俗对艺术的亵渎和下层小人物的抗争;其实更应看到,一旦某 些人担任了某种官职,那么人性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往往就会异化,因而这样安排 既加强了讽刺效果,又体现出主题的深刻性。【指向主题】 (1 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探究作者意图的能力,能力层 次为 D 级(鉴赏评价)和 F 级(探究)。 【解析】对小说的分析注意紧扣环境、情节、人物和主旨作答。探究题一定要弄 清楚文本的具体内容,看看涉及到几个人几件事有何影响。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公民的成熟度 乐朋 ①十多年前有家制鞋厂,因给小平同志做布鞋得到老人家的赞扬,就在厂区特意 高挂硕大的一只同款布鞋,供人瞻仰,并示荣耀。杂文家宋志坚著文批评此举, 发出“请高举旗帜,不要高举鞋子”的呐喊!当时我曾觉得,这家鞋厂的领导有 邀宠之嫌,公民意识太差。 ②想不到,类似一幕去年底又重演。外出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中午乘便到庆丰 餐馆“排队买包子”,自个儿端盘子,还做了“光盘族”。这条新闻一经传媒发 布,刹时引来轰动。之后几天,不少人专程前往该店吃“总书记套餐”,而餐馆 老板也把习近平同志用过的盘子、坐过的桌子,都收藏了起来。我忍不住叹息, 中国的公民还不成熟。 ③这种不成熟凸显为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前,仍不敢平视。他们习惯于仰视,把 领导看得高高在上,神圣无比,缺乏一颗平常心。 ④领导也是人,是与我们一样的人,一样要吃喝拉撒,一样要着衣穿鞋。所不同 的,是他们肩负重任,身居高级领导职务,仅此而已。可不少公民总有意无意地 仰视领导,对其一举一动,怀有神秘的好奇心,盲目追捧。例如,跟领导握了一 次手,就会激动半天,舍不得洗手;领导用过的餐具、穿过的鞋子,都视同圣物, 当宝贝疙瘩般炫耀于人。他们没有“公民的自豪感,刚直不阿的公民气概
⑤这不是对领导不敬。我只是想说,对领导的尊敬,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公民意 识上。我很赞赏习总书记的平民风格。他亲近民众、自己排队买包子,不要特供、 不坐包厢,像百姓一样用餐,体现了践行群众路线,发扬了朴素节俭的好作风。 我为此而尊敬他,但不赞成媒体、商家的炒作,更反对在包子、盘子、桌子上大 做文章。因为那样会助长个人崇拜的不良风气,是一种低级趣味。再说了,领导 本就不该高高在上、神神秘秘、特权多多、远离民众。公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 再大也是公仆。在仆人面前,主人的公民平视领导,乃天经地义!我们毋需像阿 Q似的见官就下跪,自轻自贱,自我矮化! ⑥社会常识表明,有怎样的公民便有怎样的国家,有怎样的公民便只能有怎样的 国家。胡适说过,“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 人身上少了脑筋。”又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高 举鞋子、包子、盘子,而又津津乐道、扬扬自得,只能说明还不配称合格、成熟 的公民 ⑦公民的成熟度,是检验社会进步的标尺。一个成熟的公民,既能履行好应尽的 法定义务,又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利,善于在法律框架内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 相反,不成熟的公民,要么把命运寄托于青天大老爷,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逆 来顺受,要么走向极端,过激闹事,把自己推向违法的边缘。而一个成熟的公民 社会,恰恰是国家政治文明的基石。公民不成熟或成熟度差,就很难真正建成 个具有髙度政治文明的国家。我们现在真的很需要一场公民思想文化的启蒙,把 公民教育落到实处,而且得从娃娃抓起。 ⑧什么时候我们的公民、企业、媒体都能以平常心看待领导,都能平视最高领导 了,那就可以说,我们的社会转型成功了。古语云:“桃李花实,累累日息,长 大成熟,甘美可食。”桃李如此,社会亦然。在此,我仿宋志坚再次疾呼:请高 举民主法治的旗帜,不要高举包子、盘子、桌子 (《杂文月刊》2014年4期 16.作者对习总书记“排队买包子”并做“光盘族”有何看法?请简要概括。(6 分) 【答案】①习总也是人,要吃喝拉撒,对这一行为没必要神化炒作,而应采取平 视的态度 ②作为国家主席能亲近民众、践行群众路线、朴素节俭,这一行为应肯定和赞扬 ③虽是国家主席,仍是一员公仆,本该这样接地气,而不该高高在上,神神秘秘 1点2分,意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 级(分析综合)。 【解析】本题的答案在第④段和第⑤段,文中交代非常清楚,稍加概括即可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案】①首先,由两则事例引出中心论点:中国的公民还不成熟 ②接着,分析其原因、危害,及公民成熟度的重要性 ③最后,提出呼吁:“应以平常心看待领导”。 (1点2分,意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 析综合)。 【解析】解答论述思路除了解读文本,掌握常见的文本结构和段内结构模式外, 还必须注意规范性,即“首先”、“其次”“最后”等词的运用
⑤这不是对领导不敬。我只是想说,对领导的尊敬,须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公民意 识上。我很赞赏习总书记的平民风格。他亲近民众、自己排队买包子,不要特供、 不坐包厢,像百姓一样用餐,体现了践行群众路线,发扬了朴素节俭的好作风。 我为此而尊敬他,但不赞成媒体、商家的炒作,更反对在包子、盘子、桌子上大 做文章。因为那样会助长个人崇拜的不良风气,是一种低级趣味。再说了,领导 本就不该高高在上、神神秘秘、特权多多、远离民众。公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 再大也是公仆。在仆人面前,主人的公民平视领导,乃天经地义!我们毋需像阿 Q 似的见官就下跪,自轻自贱,自我矮化! ⑥社会常识表明,有怎样的公民便有怎样的国家,有怎样的公民便只能有怎样的 国家。胡适说过,“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 人身上少了脑筋。”又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高 举鞋子、包子、盘子,而又津津乐道、扬扬自得,只能说明还不配称合格、成熟 的公民。 ⑦公民的成熟度,是检验社会进步的标尺。一个成熟的公民,既能履行好应尽的 法定义务,又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利,善于在法律框架内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 相反,不成熟的公民,要么把命运寄托于青天大老爷,在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逆 来顺受,要么走向极端,过激闹事,把自己推向违法的边缘。而一个成熟的公民 社会,恰恰是国家政治文明的基石。公民不成熟或成熟度差,就很难真正建成一 个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的国家。我们现在真的很需要一场公民思想文化的启蒙,把 公民教育落到实处,而且得从娃娃抓起。 ⑧什么时候我们的公民、企业、媒体都能以平常心看待领导,都能平视最高领导 了,那就可以说,我们的社会转型成功了。古语云:“桃李花实,累累日息,长 大成熟,甘美可食。”桃李如此,社会亦然。在此,我仿宋志坚再次疾呼:请高 举民主法治的旗帜,不要高举包子、盘子、桌子! (《杂文月刊》2014 年 4 期 ) 16.作者对习总书记“排队买包子”并做“光盘族”有何看法?请简要概括。(6 分) 【答案】①习总也是人,要吃喝拉撒,对这一行为没必要神化炒作,而应采取平 视的态度; ②作为国家主席能亲近民众、践行群众路线、朴素节俭,这一行为应肯定和赞扬; ③虽是国家主席,仍是一员公仆,本该这样接地气,而不该高高在上,神神秘秘。 (1 点 2 分,意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分析综合)。 【解析】本题的答案在第④段和第⑤段,文中交代非常清楚,稍加概括即可。 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答案】①首先,由两则事例引出中心论点:中国的公民还不成熟; ②接着,分析其原因、危害,及公民成熟度的重要性; ③最后,提出呼吁:“应以平常心看待领导”。 (1 点 2 分,意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 级(分 析综合)。 【解析】解答论述思路除了解读文本,掌握常见的文本结构和段内结构模式外, 还必须注意规范性,即“首先”、“其次”“最后”等词的运用
18.请结合文本,说一说如何才能提高公民的成熟度?(6分) 【答案】①要增强公民独立、自由和平等的意识,不能仰望领导,不能自轻自贱 (自我矮化) ②媒体要对这方面进行正确的报道,不能推波助澜,助长个人崇拜的不良风气 ③要把对公民的教育落实到实处,最好从娃娃抓起。 1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考点】本题考査考生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 合) 【解析】答案在第③段;第⑤段“但不赞成媒体、商家的炒作……助长个人崇拜 的不良风气”;第⑦段最后一句。注意转述的语言即可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对新人的婚宴上,丈母娘宣布赠送女婿一辆价值400万左右的宾利牌轿车。 酒过三巡,亲友团中一位30出头的男子,发起酒疯,在新郎敬酒时,搂着新郎 大赞其丈母娘“大方”。并开始数落自己的父母穷,称自己从上小学就没有零花 钱,同学喝可乐他只能喝自来水,压岁钱也被父母拿走用来还人情,找工作父母 帮不上忙,如今相亲不知多少次都失败,就因为没房,工资又不高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级(表达应用)。 【解析】(1)丈母娘:“溺爱不是真爱”“赢在起跑线” (2)女婿:“环境铸就未来”“个人奋斗与善假于物” (3)亲友男:“立足自我,打造未来 江苏省灌云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II 、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文后问题。(10分) 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入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 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 以求别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 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小人者耳?复何议于彼哉? (王安石《读柳宗元传》) 20.请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答案】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 【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对文言文进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 解)。 【解析】断句题要结合文具内容、首尾标志性词语、句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21.王安石,又称临川先生,官至宰相,世称_;柳宗元曾与韩愈倡导 分) 【答案】王荆公(荆国公)古文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把握,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解析】注意日常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比如人物的字、号、郡望、官职、谥号
18.请结合文本,说一说如何才能提高公民的成熟度?(6 分) 【答案】①要增强公民独立、自由和平等的意识,不能仰望领导,不能自轻自贱 (自我矮化); ②媒体要对这方面进行正确的报道,不能推波助澜,助长个人崇拜的不良风气; ③要把对公民的教育落实到实处,最好从娃娃抓起。 (1 点 2 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次是 C 级(分析综 合)。 【解析】答案在第③段;第⑤段“但不赞成媒体、商家的炒作……助长个人崇拜 的不良风气”;第⑦段最后一句。注意转述的语言即可。 七、作文(7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对新人的婚宴上,丈母娘宣布赠送女婿一辆价值 400 万左右的宾利牌轿车。 酒过三巡,亲友团中一位 30 出头的男子,发起酒疯,在新郎敬酒时,搂着新郎 大赞其丈母娘“大方”。并开始数落自己的父母穷,称自己从上小学就没有零花 钱,同学喝可乐他只能喝自来水,压岁钱也被父母拿走用来还人情,找工作父母 帮不上忙,如今相亲不知多少次都失败,就因为没房,工资又不高……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解析】(1)丈母娘:“溺爱不是真爱”“赢在起跑线” (2)女婿:“环境铸就未来”“个人奋斗与善假于物” (3)亲友男:“立足自我,打造未来” 江苏省灌云 2015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语 文 试 题 II 一、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文后问题。(10 分) 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材也,一为叔文所诱,遂陷入于不义。至今士大夫欲为 君子者,皆羞道而喜攻之。然此八人者,既困 矣 无 所 用于 世 往 往 能 自 强 以 求 别 于 后世 而 其 名 卒 不 废焉。而所谓欲为君子者,吾多见其初而已, 要其终,能毋与世俯仰以别于小人者耳?复何议于彼哉? (王安石《读柳宗元传》) 20.请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3 处)(3 分) 【答案】既困矣 / 无所用于世 / 往往能自强以求别于后世 / 而其名卒不废焉 【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对文言文进行断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理 解)。 【解析】断句题要结合文具内容、首尾标志性词语、句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21.王安石,又称临川先生,官至宰相,世称 ;柳宗元曾与韩愈倡导“ ”。(2 分) 【答案】王荆公(荆国公) 古文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把握,能力层次为 A 级(识记)。 【解析】注意日常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比如人物的字、号、郡望、官职、谥号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