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刘向东教授丁效华教授张泽民副教授张桂权教授谭志远教授等 教材:《普通遗传学》(张桂权主编)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专提是数裂质要生厚器洁产生光的关规在位介发展定,光龙是 二牧学重点 1.介绍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2.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接受一些重大发现对遗传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师主讲,学生白由发言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 辅以黑板板书 六、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时数为1学时。首先介绍遗传学研究内容,回顾遗传学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及遗传学领 域的最新进展。 七、作业:介绍进一步阅读的参考资料。 第二章遗传的染色体基础 一教学目的知要求 古接关系到时后续音书的传规律的甲解 此领域的最进展。 一教学重点 1.从功能的角度,理解各种细胞器包括染色体的结构特征 2.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教学难点:染色体超微结构 四、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的方式 有教师主讲,辅助课堂提问及讨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4学时。首 细的主要结物与功能20公轴·边色休今的质/10公刻 的形态核功能35分钟 色体结构(30分钟) 详细个绍细跑的有丝分裂(30分钟)和减数分裂过程(30分钟)。介 绍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20分钟)。其中穿插提问 布置课后阅读的资料及作业P34-35 第三章孟德尔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分离规律及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 二、教学玉点 孟德尔对分离规律及独立分配规律的实验解释, 三、教学难点:分离规律及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的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参与讲解(因中学学过,有一定了解) 五、教学用具:煤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介绍孟德尔实验的背景,讲解实验过程及验证,重点讲清楚对孟德尔实验的细胞学解释。介绍统 计学在遗传学上的应用方法,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非等位基因互作现象
主讲教师:刘向东教授 丁效华教授 张泽民副教授 张桂权教授 谭志远教授等 教 材:《普通遗传学》(张桂权主编)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普通遗传学》的开篇,是能否引导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在此介绍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尤其是遗传 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使学生了解遗传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 1. 介绍遗传学的发展历史。 2. 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接受一些重大发现对遗传学发展所起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师主讲,学生自由发言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 六、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时数为1学时。首先介绍遗传学研究内容,回顾遗传学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及遗传学领 域的最新进展。 七、作业:介绍进一步阅读的参考资料。 第二章 遗传的染色体基础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整个教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性知识,直接关系到对后续章节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因此,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本章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由于细胞学的基本知识,在一些相关课程中已有介绍,因此本节课希望同学们“温故而知新”,了解 此领域的最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 1. 从功能的角度,理解各种细胞器包括染色体的结构特征。 2. 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教学难点: 染色体超微结构 四、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有教师主讲,辅助课堂提问及讨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4学时。首先简单回顾细胞的主要结构与功能(20分钟);染色体概念的实质(10分钟);重点讲解染色体 的形态核功能(35分钟),染色体结构(30分钟);详细介绍细胞的有丝分裂(30分钟)和减数分裂过程(30分钟)。介 绍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20分钟)。其中穿插提问。 七、课程小结:小结本节内容(见教案) 八、作业:布置课后阅读的资料及作业P34-35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分离规律及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 二、教学重点 孟德尔对分离规律及独立分配规律的实验解释。 三、教学难点:分离规律及独立分配规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的方式,教师主讲,学生参与讲解(因中学学过,有一定了解) 五、教学用具: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介绍孟德尔实验的背景,讲解实验过程及验证,重点讲清楚对孟德尔实验的细胞学解释。介绍统 计学在遗传学上的应用方法,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非等位基因互作现象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p56-57 第四章遗传作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连锁与交换的现象,掌握交换值及其测定方法,以及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作图原理。 了解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重点 1.交换值及其测定方法 2.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教学难点: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作图方法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有教师主讲,辅助课堂提问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6学时。首先介绍连锁与交换现象,详细讲解交换值计算方法,然后对如何进行基因定位及连锁遗传作图 重点讲解,简单介绍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现象,性别决定及人类的性连锁遗传病。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小结本节钠容。作业P8990 第五章基因组序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物理作图、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的序列分析以及基因组的序列特征,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重点 1.物理作图 2.基因组测序 3.基因细的序列分析 4.基因组的序列特征 三、教学难点: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的序列分析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有教师主讲,铺助课堂提问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首先介绍物理作图的原理,然后重点讲解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和基因组的序列分析方法和特征,简 单介绍生物信息学的最新进展。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小结本节内容。作业P114-115 第六章基因表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基因概念的发展过程,掌握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教学重点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三、牧学难点: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色氨酸操纵子模型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借助多媒体 五、教学用具:多煤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牧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首先简单介绍基因概念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讲解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最后打 大到色氨酸操纵子模型,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154-156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p56-57 第四章 遗传作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连锁与交换的现象,掌握交换值及其测定方法,以及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作图原理。 了解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重点 1. 交换值及其测定方法 2. 介绍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三、教学难点: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作图方法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有教师主讲,辅助课堂提问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6学时。首先介绍连锁与交换现象,详细讲解交换值计算方法,然后对如何进行基因定位及连锁遗传作图 重点讲解,简单介绍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现象,性别决定及人类的性连锁遗传病。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小结本节内容。作业P89-90 第五章 基因组序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物理作图、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的序列分析以及基因组的序列特征,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进展。 二、教学重点 1. 物理作图 2. 基因组测序 3. 基因组的序列分析 4. 基因组的序列特征 三、教学难点: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组的序列分析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有教师主讲,辅助课堂提问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首先介绍物理作图的原理,然后重点讲解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和基因组的序列分析方法和特征,简 单介绍生物信息学的最新进展。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小结本节内容。作业P114-115 第六章 基因表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基因概念的发展过程,掌握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二、教学重点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三、教学难点: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色氨酸操纵子模型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借助多媒体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首先简单介绍基因概念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讲解原核生物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最后扩 大到色氨酸操纵子模型。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154-156
第七章数量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了解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掌握遗传力的估算方法,了解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及 杂种优热的原理」 一教学审点 广义及狭义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及杂种优势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主讲教师主讲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4学时。介绍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以及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进一步详细讲解遗传参数的估算 与应用,介绍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作一介绍。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178-179 第八章染色体变异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染色体变异的类型,重点掌握这些变异类型的遗传效应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遗传效应 三、教学难点: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的减数分裂行为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师主进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简单介绍每一种染色体变异的类型,重点讲解每一种变异引起的遗传效应,以及在育种上的利用 价值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212-214 第九章基因突变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基因突变的特征 ,掌握基因突变的鉴定方法,弄清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二、教学重点 如何对基因突变进行鉴定 三、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参与讨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作用进行介 基因突变的鉴定方法,然后从分子水平上对突变的本质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244-245 第十章遗传工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基因工程的施工步骤,了解基因分离与鉴定的方法,掌握基因组图谱构建方法。 二、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操作的目体步腰
第七章 数量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了解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掌握遗传力的估算方法,了解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及 杂种优势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 广义及狭义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及杂种优势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主讲教师主讲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4学时。介绍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以及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进一步详细讲解遗传参数的估算 与应用,介绍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作一介绍。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178-179 第八章 染色体变异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染色体变异的类型,重点掌握这些变异类型的遗传效应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遗传效应 三、教学难点: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的减数分裂行为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师主讲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简单介绍每一种染色体变异的类型,重点讲解每一种变异引起的遗传效应,以及在育种上的利用 价值。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212-214 第九章 基因突变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基因突变的特征,掌握基因突变的鉴定方法,弄清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二、教学重点 如何对基因突变进行鉴定。 三、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参与讨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4学时。首先简单介绍基因突变的特征,重点讲解基因突变的鉴定方法, 然后从分子水平上对突变的本质 进行讨论,最后对转座因子的概念及在创造突变体中的作用进行介绍。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244-245 第十章 遗传工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基因工程的施工步骤,了解基因分离与鉴定的方法,掌握基因组图谱构建方法。 二、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操作的具体步骤
三、教学难点:基因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借助多馆体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10学.首先简单介绍基因工程的施工步骤,然后重点讲解基因分离与鉴定的方法,并对基因组图谱构 建的原理和方法展开分析,最后介绍后基因组学的研究概况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271-272 第十一章核外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方式,掌握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二、教学重点 植物的雄性不育遗传的类型和遗传特点。 三、教学难点:植物雄性不育遗传的机理 四、教学方法: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主讲,观看录像资料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3学时。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方式为例,介绍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简单介绍母性遗传,及共生体和质 粒遗传。重点讲解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方式和特点。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292-293 第十二章生殖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教学重点 1.生殖障碍 2.不音性 3.性别决定 4.不同交配方式的遗传效应 三、教学难点:不育性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师主讲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简单复习生殖的细胞学;连锁遗传规律;重点讲解生殖障碍、不育性、性别决定、不同交配方式 的遗传效成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加328-329 第十三章群体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群体的遗传平衡的含义,草握改变基因平衡的四个因素。 二、教学重点 哈迪温伯格定律,改变基因平衡的四个因素 教学难点:哈迪-温伯格定律 四、教学方法:教刘师主讲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三、教学难点:基因分离与鉴定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借助多媒体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10学时。首先简单介绍基因工程的施工步骤,然后重点讲解基因分离与鉴定的方法,并对基因组图谱构 建的原理和方法展开分析,最后介绍后基因组学的研究概况。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271-272 第十一章 核外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方式,掌握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二、教学重点 植物的雄性不育遗传的类型和遗传特点。 三、教学难点:植物雄性不育遗传的机理 四、教学方法: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主讲,观看录像资料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3学时。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方式为例,介绍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简单介绍母性遗传,及共生体和质 粒遗传。重点讲解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方式和特点。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292-293 第十二章 生殖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自交不亲和性、无融合性生殖、不育性等非正常生殖现象,自交和回交以及杂种优势的 遗传基础等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 1. 生殖障碍 2. 不育性 3. 性别决定 4. 不同交配方式的遗传效应 三、教学难点:不育性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师主讲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为主,辅以黑板板书,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简单复习生殖的细胞学;连锁遗传规律;重点讲解生殖障碍、不育性、性别决定、不同交配方式 的遗传效应。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328-329 第十三章 群体遗传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群体的遗传平衡的含义,掌握改变基因平衡的四个因素。 二、教学重点 哈迪-温伯格定律,改变基因平衡的四个因素。 三、教学难点:哈迪-温伯格定律 四、教学方法:教师主讲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首先介绍平衡的遗传群体的含义,进一步详细讲解哈迪-温伯格定律,以及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 最后扼要讲解物种形成的方式。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346-34
六、教学过程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首先介绍平衡的遗传群体的含义,进一步详细讲解哈迪-温伯格定律,以及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 最后扼要讲解物种形成的方式。 七、课程小结及作业:教材p3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