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习题(3)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774KB,团购合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习题(3)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 理环境的影响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 课后练习区 答题规范训练学习效果评估 【基础过关】 读“我国部分水稻产区分布略图”,完成1~2题。 水稻集中 水稻分散产区 诸岛 1.与甲地相比,制约乙地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源 答案C 解析乙地属于松嫩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 2.甲地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居民饮食习惯改变 C.建设用地增加 D.自然灾害频发 答案C 解析甲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建设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水稻种植面积 不断萎缩。 读“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回答3~4题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 2 课时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 理环境的影响 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 3 ) 【基础过关】 读“我国部分水稻产区分布略图”,完成 1~2 题。 1.与甲地相比,制约乙地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源 答案 C 解析 乙地属于松嫩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 2.甲地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居民饮食习惯改变 C.建设用地增加 D.自然灾害频发 答案 C 解析 甲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建设用地增加使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水稻种植面积 不断萎缩。 读“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回答 3~4 题

--代 代水稻分布北界 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答案A 解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水稻种植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 4.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源 答案D 解析新疆深居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5~6题 5.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答案A 解析长江三角洲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比较肥沃。 6.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3.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答案 A 解析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水稻种植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 4.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源 答案 D 解析 新疆深居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 5~6 题。 5.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答案 A 解析 长江三角洲广泛分布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比较肥沃。 6.丁省与丙省相比(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答案D 解析丁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 【能力提升】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 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完成7~8题 旱地林草地|盐荒地滩涂其他合计 占总面积比例(%) 100 7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地三中海 30°N l18°E A.甲 答案C 解析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表可知,该三角洲主要以盐荒地、滩涂、旱地为主,没 有水田,证明该三角洲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只 有丙图所示的黄河三角洲最符合,选项C正确 8.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A.滩涂→盐荒地→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旱地→滩涂 答案A 解析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首先在沿海地区形成滩涂,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 逐渐开发滩涂等荒地,而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干旱,易导致所开发的土地形成盐荒地,并最 终形成旱地

答案 D 解析 丁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 【能力提升】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 较快,该三角洲地区 2007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完成 7~8 题。 旱地 林草地 盐荒地 滩涂 其他 合计 占总面积比例(%) 17 12 32 18 21 100 7.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表可知,该三角洲主要以盐荒地、滩涂、旱地为主,没 有水田,证明该三角洲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只 有丙图所示的黄河三角洲最符合,选项 C 正确。 8.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A.滩涂→盐荒地→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旱地→滩涂 答案 A 解析 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首先在沿海地区形成滩涂,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 逐渐开发滩涂等荒地,而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干旱,易导致所开发的土地形成盐荒地,并最 终形成旱地

读“我国某地区t至t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剖面示意图”(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完成9 10题。 林地 耕地 城镇 9.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l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 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 答案A 解析t时期林地减少,城镇岀现,地面硬化,导致径流汇集速度加快,丰水期流量增大 枯水期流量减小,也导致其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峰流量加大,岀现频率増高,我国夏 秋季节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增大。 10.造成该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与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 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D.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开垦山地使林地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读下表,回答11~12题。 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对比表 1955年 2006年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 粮食种植为主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砍伐林木,水土流失 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

读“我国某地区 t1 至 t4 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剖面示意图”(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完成 9~ 10 题。 9.图示 t4 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 t1 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 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 答案 A 解析 t4 时期林地减少,城镇出现,地面硬化,导致径流汇集速度加快,丰水期流量增大, 枯水期流量减小,也导致其年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峰流量加大,出现频率增高,我国夏 秋季节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增大。 10.造成该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与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 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D.城市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开垦山地使林地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读下表,回答 11~12 题。 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对比表 1955 年 2006 年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 粮食种植为主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砍伐林木,水土流失严 重 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

文化生活单调 “渔村一日游”十分火暴 外出打工者众多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 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 人均年收入超过11000元 11!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②产业结构的调整③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④环境的综合整治 A.①② B.②④ 答案B 解析该乡由过去的种植业为主,发展成为种植、养殖、林业综合发展,旅游、乡镇企 业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得益于该乡对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该乡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①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②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 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③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 ④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A.①1 D.①③ 答案C 解析该乡今后应注意避免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发展旅游业时,要注意当地的 环境承载量,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自古人杰地灵,风景优美。西部地区文化古迹众多,如聊城的光岳楼、山 陕会馆,济宁的太白楼、曲阜的“三孔”;东部地区风景名胜众多,如崂山、昆嵛山风景区。 材料二山东省地形图 黄 钻域2 (1)结合山东省地形图,分析形成材料一所述山东省东西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西部地区差距日渐突出,主要是因 为东部地区(多选))

文化生活单调 “渔村一日游”十分火暴 外出打工者众多 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 人均年收入不足 1 000 元 人均年收入超过 11 000 元 11.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④环境的综合整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该乡由过去的种植业为主,发展成为种植、养殖、林业综合发展,旅游 、乡镇企 业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得益于该乡对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12.该乡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 ①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②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 域环境压 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 ③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 ④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该乡今后应注意避免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发展旅游业时,要注意当地的 环境承载量,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自古人杰地灵,风景优美。西部地区文化古迹众多,如聊城的光岳楼、山 陕会馆,济宁的太白楼、曲阜的“三孔”;东部地区风景名胜众多,如崂山、昆嵛山风景区。 材料二 山东省地形图 (1)结合山东省地形图,分析形成材料一所述山东省东西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西部地区差距日渐突出,主要是因 为东部地区(多选)( )

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C.政策优惠,改革开放早 D.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心理素质较优 (3)你认为山东省应该如何协调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答案(1)西部多平原,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形成了很多文化古迹。东部半 岛地区多低山丘陵,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光秀丽多样。 d2)ABCD (3)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可以给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 资源、劳动力支持

A.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C.政策优惠,改革开放早 D.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心理素质较优 (3)你认为山东省应该如何协调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缩小差距,共同发展? 答案 (1)西部多平原,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形成了很多文化古迹。东部半 岛地区多低山丘陵,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光秀丽多样。 (2)ABCD (3)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可以给西部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支持;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 资源、劳动力支持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