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大纲(2012年修订) 目录 第一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2 大学物理()(学科基础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课) 8 线性代数(学科基础课) 11 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基础课) 14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专业基础课) 21 材料概论(学科基础课) 24 金属工艺学(专业基础课】 27 电工技术(专业基础课) 3 电子技术基础(专业基础课) .36 物理化学(学科基础课) 41 物理化学实验(学科基础课) .49 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基础课) 材料物理性能(专业基础课) 58 互换性原理及测量技术(专业基础课】 6 机械设计基础(专业基础课) 65 金属材料学(专业限选课). 72 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限选课) .77 失效分析(专业限选课). 81 文献检索(专业限选课) 6 专业英语(传专业限选课) 87 电弧焊方法与设备(专业限选课) 90 焊接检验(专业限选课). 93 焊接结构与生产(专业限选课) .96 焊接理论与基础(专业限选课) 99 焊接自动化(专业限选课)102
1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大纲(2012 年修订) 目 录 第一部分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 2 大学物理(A) (学科基础课) .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学科基础课) . 8 线性代数 (学科基础课) . 11 C 语言程序设计 (专业基础课) . 14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专业基础课) . 21 材料概论(学科基础课) . 24 金属工艺学(专业基础课) . 27 电工技术(专业基础课) . 31 电子技术基础(专业基础课) . 36 物理化学(学科基础课) . 41 物理化学实验(学科基础课) . 49 材料科学基础 (专业基础课) . 53 材料物理性能 (专业基础课) . 58 互换性原理及测量技术 (专业基础课). 60 机械设计基础 (专业基础课) . 65 金属材料学 (专业限选课) . 72 金属腐蚀与防护 (专业限选课) . 77 失效分析 (专业限选课) . 81 文献检索 (专业限选课) . 85 专业英语 (专业限选课) . 87 电弧焊方法与设备 (专业限选课) . 90 焊接检验 (专业限选课) . 93 焊接结构与生产 (专业限选课) . 96 焊接理论与基础 (专业限选课) . 99 焊接自动化 (专业限选课) . 102
第一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学科基础课) College PhysicsA 【课程编号】BX26115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8 【编号日期】2011.9.20 【学时数】140 【先修课程】高数 【适用专业】电气类、计算机科学、数学、金属材料工程等 一、教学目的、任务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 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 物理》课程,是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课程教学目的: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课程教学任务: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有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具有初步应用物理知识 的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 操作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 掌握:属较高要求。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都应比较透彻明了,并能熟练地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 题,对于那些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 理解:属于一般要求。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定理 不要求会推导。 了解:属较低要求。对于要求了解的内容,应该知道所涉及问题的现象和有关实验,并能对它们 进行定性解释,适应知道与问题直接有关的物理量和公式等的物理意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主要内容:大学物理学习的内容 学习物理学的意义 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2 第一部分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物理(A) (学科基础课) College PhysicsA 【课程编号】BX26115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8 【编写日期】2011.9.20 【学时数】140 【先修课程】高数 【适用专业】电气类、计算机科学、数学、金属材料工程等 一、教学目的、任务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 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 物理》课程, 是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课程教学目的:为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程教学任务: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有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具有初步应用物理知识 的能力;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 操作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理解、了解。 掌握:属较高要求。对于要求掌握的内容都应比较透彻明了,并能熟练地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 题,对于那些由基本定律导出的定理要求会推导。 理解:属于一般要求。对于要求理解的内容都应明了,并能用以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对于定理 不要求会推导。 了解:属较低要求。对于要求了解的内容,应该知道所涉及问题的现象和有关实验,并能对它们 进行定性解释,适应知道与问题直接有关的物理量和公式等的物理意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1 学时 主要内容:大学物理学习的内容 学习物理学的意义 学习物理学的方法
第二章质点运动学7学时 主要内容:质点运动的描述 圆周运动 相对运动 教学要求:理解质点、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叠加原理: 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等物理量及角量与线量关系: 掌握伽利略坐标、速度、加速度变换 第三章牛顿定律5学时 主要内容:牛顿定律 牛顿定律的应用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教学要求:理解惯性、质量、力的概念、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5学时 主要内容:质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质点动能定理 保守力与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会计算变力的冲量,掌握动量定理: 堂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会计算变力的功,掌握动能定理: 理解保守力、势能、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五章刚体的转动7学时 主要内容: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 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 角动量、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力矩做功、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教学要求:了解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 理解转动惯量、力矩,掌握转动定律 理解冲量矩、角动量,掌握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力矩做功,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第六章静电场 10学时 主要内容:电荷的量子化、库伦定律 电场强度、高斯定理
3 第二章 质点运动学 7 学时 主要内容:质点运动的描述 圆周运动 相对运动 教学要求:理解质点、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叠加原理; 掌握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 等物理量及角量与线量关系; 掌握伽利略坐标、速度、加速度变换。 第三章 牛顿定律 5 学时 主要内容:牛顿定律 牛顿定律的应用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教学要求:理解惯性、质量、力的概念、理解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掌握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5 学时 主要内容:质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质点动能定理 保守力与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会计算变力的冲量,掌握动量定理; 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会计算变力的功,掌握动能定理; 理解保守力、势能、机械能的概念,掌握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五章 刚体的转动 7 学时 主要内容: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 力矩、转动定律、转动惯量 角动量、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力矩做功、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教学要求:了解刚体定轴转动的运动学; 理解转动惯量、力矩,掌握转动定律; 理解冲量矩、角动量,掌握角动量定理、角动量守恒定律; 了解力矩做功,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第六章 静电场 10 学时 主要内容:电荷的量子化、库伦定律 电场强度、高斯定理
环路定理、电势能 电势、电势梯度 教学要求:了解静电现象和电荷量子化的概念: 掌握库仑定律和电场叠加原理: 理解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熟练应用高斯定理计算带电系统的电场强度: 理解环路定理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势的计算,了解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第七章静电场的导体和电介质6学时 主要内容:静电场中的导体、电介质 电位移、电容与电容器 静电场的能量 教学要求:理解静电平衡条件,掌握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场强和电势分布: 了解电介质的极化和介质对电场的影响,理解电位移矢量,掌握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掌握计算静电场能量的方法: 理解电容的概念以及掌握电容的计算方法。 第八章恒定磁场 10学时 主要内容:恒定电流、电源与电动势 磁感应强度、毕一基定律 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 安培环路定理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 磁场中的磁介质 教学要求:了解恒定电流、电源与电动势: 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掌握毕-萨定律,会计算几何形状简单的载流导体的磁场分布: 掌握磁通量的计算,理解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 理解安培环路定理的物理意义,并应用定理计算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磁场 掌握带电粒子、载流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 了解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理解电场强度,掌握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 第九章电磁感应电磁场7学时 主要内容:电磁感应定律 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 自感和互感 磁场能量 电磁场方程
4 环路定理、电势能 电势、电势梯度 教学要求:了解静电现象和电荷量子化的概念; 掌握库仑定律和电场叠加原理; 理解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熟练应用高斯定理计算带电系统的电场强度; 理解环路定理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势的计算,了解场强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第七章 静电场的导体和电介质 6 学时 主要内容:静电场中的导体、电介质 电位移、电容与电容器 静电场的能量 教学要求:理解静电平衡条件,掌握静电平衡时导体上电荷、场强和电势分布; 了解电介质的极化和介质对电场的影响,理解电位移矢量,掌握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掌握计算静电场能量的方法; 理解电容的概念以及掌握电容的计算方法。 第八章 恒定磁场 10 学时 主要内容:恒定电流、电源与电动势 磁感应强度、毕-萨定律 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 安培环路定理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 载流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 磁场中的磁介质 教学要求:了解恒定电流、电源与电动势; 理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 掌握毕-萨定律,会计算几何形状简单的载流导体的磁场分布; 掌握磁通量的计算,理解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 理解安培环路定理的物理意义,并应用定理计算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磁场; 掌握带电粒子、载流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 了解磁介质对磁场的影响,理解电场强度,掌握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律。 第九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 7 学时 主要内容:电磁感应定律 动生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 自感和互感 磁场能量 电磁场方程
教学要求: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能够用动生电动势公式计算导体产生的动生电动势。: 理解感生电场的性质,理解自感与互感现象,会计算自感、互感系数 理解位移电流,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第十章振动8学时 主要内容:简谐运动的运动学描述 旋转矢量 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简谐运动的合成 由磁振荡 教学要求:理解描述简谐振动的各物理量的意义: 掌探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建立简诰振动的运动方程: 掌握旋转矢量法: 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的规律,了解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的规律: 理解振动的能量: 了解电磁振荡。 第十一章波动8学时 主要内容:平面间谐波的波函数 惠更斯原理、波的干涉、驻波 多普勒效应 平面电磁波 教学要求:理解描述波动的各物理量意义,会建立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 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堂握波的相干条件: 理解波程差,掌握干涉时振动加强、减弱的条件 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及其现象,理解半波损失: 理解多普勒效应 了解平面电磁波。 第十二章光学16学时 主要内容:相干光、杨氏干涉、薄膜干涉 劈尖、牛顿环、迈克尔孙干涉仪 光的衍射、单缝衍射、圆孔衍射、衍射光栅 光的偏振性、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晶体的双折射 教学要求:了解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相干光的获得,理解光程的物理意义,掌握杨氏干涉、薄膜干涉,了解迈克尔逊干涉 仪: 了解惠更斯原理,掌握弗朗和费单缝衍射,了解衍射光栅及弗朗和费圆孔衍射: 5
5 教学要求: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能够用动生电动势公式计算导体产生的动生电动势。; 理解感生电场的性质,理解自感与互感现象,会计算自感、互感系数; 理解位移电流,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组的物理意义。 第十章 振动 8 学时 主要内容:简谐运动的运动学描述 旋转矢量 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简谐运动的合成 电磁振荡 教学要求:理解描述简谐振动的各物理量的意义; 掌握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建立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 掌握旋转矢量法; 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的规律,了解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合成的规律; 理解振动的能量; 了解电磁振荡。 第十一章 波动 8 学时 主要内容:平面间谐波的波函数 惠更斯原理、波的干涉、驻波 多普勒效应 平面电磁波 教学要求:理解描述波动的各物理量意义,会建立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波的能量传播特征及能流、能流密度; 理解惠更斯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掌握波的相干条件; 理解波程差,掌握干涉时振动加强、减弱的条件; 了解驻波形成的条件及其现象,理解半波损失; 理解多普勒效应; 了解平面电磁波。 第十二章 光学 16 学时 主要内容:相干光、杨氏干涉、薄膜干涉 劈尖、牛顿环、迈克尔孙干涉仪 光的衍射、单缝衍射、圆孔衍射、衍射光栅 光的偏振性、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晶体的双折射 教学要求:了解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相干光的获得,理解光程的物理意义,掌握杨氏干涉、薄膜干涉,了解迈克尔逊干涉 仪; 了解惠更斯原理,掌握弗朗和费单缝衍射,了解衍射光栅及弗朗和费圆孔衍射;
了解自然光、偏振光,掌握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了解品体双折射现象, 第十三章气体动理论8学时 主要内容:气体物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统计的规律性 气体的压强公式、能量均分定理 麦克斯书速率分布、分子的碰撞频率和自由程 教学要求: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过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掌握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 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堂握理想气体内能的计:。 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 了解分子的碰描烦率和白由程 第十四章热力学基础10学时 主要内容:准静态过程功和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四个等值过程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理卡诺定理 嫡、熵增加原理 教学要求:理解功、热量、内能概念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掌握执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四个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理解循环过程,掌握卡诺循环的热机效率及致冷系数计算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宏观表述及微观解释,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了解卡诺定理: 理解熵、熵增加原理。 第十五章相对论6学时 主要内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质点动力学简介 教学要求:了解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理解狭义相对论的动量、质量、能量 第十六童量子物理基础6学时 主要内容:黑体辐射光的波粒二象性 氨原子的波尔理论 波函数薛定谔方程
6 了解自然光、偏振光,掌握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了解晶体双折射现象。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 8 学时 主要内容:气体物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统计的规律性 气体的压强公式、能量均分定理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分子的碰撞频率和自由程 教学要求:理解平衡状态和平衡过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掌握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 理解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掌握理想气体内能的计;。 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规律; 了解分子的碰撞频率和自由程。 第十四章 热力学基础 10 学时 主要内容:准静态过程 功和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四个等值过程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二定理 卡诺定理 熵、 熵增加原理 教学要求:理解功、热量、内能概念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四个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理解循环过程,掌握卡诺循环的热机效率及致冷系数计算;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宏观表述及微观解释,了解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了解卡诺定理; 理解熵、熵增加原理。 第十五章 相对论 6 学时 主要内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狭义相对论质点动力学简介 教学要求:了解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理解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理解狭义相对论的动量、质量、能量 第十六章 量子物理基础 6 学时 主要内容:黑体辐射 光的波粒二象性 氢原子的波尔理论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教学要求:了解黑体辐射光的波粒二象性 理解氢原子的波尔理论 理解波函数及薛定谔方程 实验 20学时 主要内容:实验基本理论2学时) 实验(在以下实验中任选6个,每学期3个,每个实验3个学时) 气垫导轨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 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 弦振动的研究 静电场的描绘 霍尔法测螺线管内部磁感应强度 液体粘滞系数测定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 金属彭胀系数测定 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 分光计测光波波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1.对牛顿力学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对静电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电场强度、电势等的计算 3对振动与波动的概令认识与理率 4.对光学基本概念的认识与应用 5.对热力学系统的定律理解和应用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物理学》(第五版)(马文蔚.高等教有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 1.大学物理学(第三版)赵近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大学物理学吴百诗主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大学物理习题讨论课指导沈慧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教学要求:了解黑体辐射 光的波粒二象性 理解氢原子的波尔理论 理解波函数及薛定谔方程 实验 20 学时 主要内容:实验基本理论(2 学时) 实验(在以下实验中任选 6 个,每学期 3 个,每个实验 3 个学时) 气垫导轨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 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 弦振动的研究 静电场的描绘 霍尔法测螺线管内部磁感应强度 液体粘滞系数测定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 金属膨胀系数测定 牛顿环测透镜曲率半径 分光计测光波波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1. 对牛顿力学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对静电学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电场强度、电势等的计算 3. 对振动与波动的概念认识与理解 4. 对光学基本概念的认识与应用 5. 对热力学系统的定律理解和应用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物理学》(第五版)(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参考书: 1.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 赵近芳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2. 大学物理学 吴百诗主编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3. 大学物理习题讨论课指导 沈慧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学科基础课)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课程编号】BX2590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2 【编写日期】2011-9-20 【学时数】38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一、教学目的、任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电子信总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物理学 等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基础,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学习增 加学生的数理基础,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性质,掌握概率的基本理论,能计算几种常用分布的概率及其 相关的数值特征,了解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8+7+7+6+6+4=38 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8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1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12事件的关系及运第 13事件的概率及计算 14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1.5条件概率和事件的独立性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事件的描述方法及事件的运算和相关性质。 2、堂握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概率的性质,一般的古典型及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 3、掌握超几何分布、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及贝叶斯公式。 4、能判断事件的独立性及不相容性,能用其解决问题。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7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21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2.2离散型随机变量 2.3连续型随机变量
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学科基础课)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课程编号】BX2590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 2 【编写日期】2011-9-20 【学时数】38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一、教学目的、任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网络工程、物理学 等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基础,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学习增 加学生的数理基础,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理解随机事件和概率的概念、性质,掌握概率的基本理论,能计算几种常用分布的概率及其 相关的数值特征,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8 + 7 + 7 + 6 + 6 + 4 = 38 第一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 8 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1.1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1.2 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1.3 事件的概率及计算 1.4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1.5 条件概率和事件的独立性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事件的描述方法及事件的运算和相关性质。 2、掌握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及概率的性质,一般的古典型及几何概型的计算方法。 3、掌握超几何分布、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及贝叶斯公式。 4、能判断事件的独立性及不相容性,能用其解决问题。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7 学时 (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
2.4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 1、掌握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概率分布列、概率密度的性质。 2、掌握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并能用其解决具体问题。 3、掌握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7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3】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32边缘分布、条件分布 3.3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3.4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 1、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性质及建立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方法, 2、掌握边缘分布、条件分布及独立性的定义 3、掌握求解二维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概率分布的求法。 第四章数字特征6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 教学要求: 1、掌握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的定义及其计算 2、掌握数字特征的性质】 第五章极限定理6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5.1大数定理 5.2中心极限定理 其它教学环节:1习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的有关概念与结论。 2、了解随机变量列依概率收敛与依分布收敛的概念。 3、能用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及中心极限定理进行相应的概率近似计算 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4学时(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6.1总体与样本 6.2抽样分布 教学要求: 1、理解总体分布、简单随机分布、统计量、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 2、了解卡方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和查表计算 3、掌握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9
9 2.4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 1、掌握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概率分布列、概率密度的性质。 2、掌握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并能用其解决具体问题。 3、掌握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 7 学时 (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3.1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3.2 边缘分布、条件分布 3.3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3.4 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教学要求: 1、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性质及建立二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方法。 2、掌握边缘分布、条件分布及独立性的定义 3、掌握求解二维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概率分布的求法。 第四章 数字特征 6 学时 (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矩、协方差矩阵 教学要求: 1、掌握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的定义及其计算 2、掌握数字特征的性质。 第五章 极限定理 6 学时 (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5.1 大数定理 5.2 中心极限定理 其它教学环节:1 习题 教学要求: 1、掌握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的有关概念与结论。 2、了解随机变量列依概率收敛与依分布收敛的概念。 3、能用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及中心极限定理进行相应的概率近似计算。 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4 学时 (课堂讲授学时+课程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 6.1 总体与样本 6.2 抽样分布 教学要求: 1、理解总体分布、简单随机分布、统计量、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 2、了解卡方分布、t 分布和 F 分布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和查表计算 3、掌握正态总体的常用抽样分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重点: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边缘分布、条件分布、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 相关系数、中心极限定理。 难点及教学方法:乘法公式及贝叶斯公式的运用、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条件概率密度、中心 极限定理及其应用是学生难于接受的,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结合习题精选课堂例题使 学生掌握它们的计算技巧。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试 大、教村及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有出版社,2003.6 2、主要参考书 [1]常柏林、卢静芳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有出版社,1993.5 [2]刘婉如,徐言之,高尚华.概率与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3]王梓坤.概率论基础及应用.科学出版社,1979 10
10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重点: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边缘分布、条件分布、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 相关系数、中心极限定理。 难点及教学方法:乘法公式及贝叶斯公式的运用、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条件概率密度、中心 极限定理及其应用是学生难于接受的,在教学中注意使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结合习题精选课堂例题使 学生掌握它们的计算技巧。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主要参考书: [1]常柏林、卢静芳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 [2]刘婉如,徐言之,高尚华.概率与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3]王梓坤.概率论基础及应用.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