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分析》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7.2)数量积向量积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20,文件大小:337KB,团购合买
7.2数量积向量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7.2数量积向量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自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7.2 数量积 向量积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两向量的数量积 数量积的物理背景 设一物体在常力F作用下沿直线从点M移动到点M2,以s 表示位移 由物理学知道,力F所作的功为 W=Escos 8 其中为F与s的夹角 S M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设一物体在常力F作用下沿直线从点M1移动到点M2 . 以s 表示位移. •数量积的物理背景 由物理学知道, 力F所作的功为 W=|F||s|cos , 其中 为F与s的夹角. 下页

、两向量的数量积 今数量积的定义 对于两个向量a和b,它们的模l、b及它们的夹角O的余 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和b的数量积,记作ab,即 b=alblcos 0 根据数量积,力F所作的功W就是力F与位移s的数量积 即WFs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对于两个向量a和b, 它们的模|a|、|b|及它们的夹角 的余 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和b的数量积, 记作ab, 即 a·b=|a||b|cos . ❖数量积的定义 根据数量积, 力F所作的功W就是力F与位移s的数量积, 即W=Fs. 下页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两向量的数量积 今数量积的定义 对于两个向量a和b,它们的模l、b及它们的夹角O的余 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和b的数量积,记作ab,即 a b=alblcos 0 数量积与投影 由于 cosa cose(a,b),所以, 当a≠0时,bcos(a,b)是向量b在向量a 的方向上的投影,于是 6 b=apri.b 同理,当b≠0时,ab=1bPa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数量积与投影 由于|b|cos=|b|cos(a, ^ b), 下页 当a0时, |b|cos(a, ^ b)是向量b在向量a 的方向上的投影, 于是 a·b=|a|Prja b. 同理, 当b0时, a·b=|b|Prjb a. 所以, 对于两个向量a和b, 它们的模|a|、|b|及它们的夹角 的余 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和b的数量积, 记作ab, 即 a·b=|a||b|cos . ❖数量积的定义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两向量的数量积 今数量积的定义 对于两个向量a和b,它们的模l、b及它们的夹角O的余 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和b的数量积,记作ab,即 a b=alblcos 0 数量积的性质 (1)a'a=ap (2)对于两个非零向量a、b,如果ab=0,则a⊥b 反之,如果a⊥b,则ab=0 如果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垂直,则 ab→a:·b=0.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数量积的性质 (1) a·a=|a| 2 . (2) 对于两个非零向量 a、b, 如果 a·b=0, 则 a⊥b; 反之, 如果a⊥b,则a·b=0. 如果认为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垂直, 则 a⊥ba·b=0. 下页 对于两个向量a和b, 它们的模|a|、|b|及它们的夹角 的余 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和b的数量积, 记作ab, 即 a·b=|a||b|cos . ❖数量积的定义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两向量的数量积 今数量积的定义 对于两个向量a和b,它们的模l、b及它们的夹角O的余 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和b的数量积,记作ab,即 a b=alblcos 0 令数量积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b; (2)分配律:(a+b)c=ac+bc (3)(a)b=a(b)=(b) (a)(b)=(b) 其中λ、为数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数量积的运算律 (1)交换律: a·b=b·a; (2)分配律: (a+b)·c=a·c+b·c. 下页 >>> (3)(a)·b=a·(b)=(a·b), (a)·(b)=(a·b), 其中、为数. 对于两个向量a和b, 它们的模|a|、|b|及它们的夹角 的余 弦的乘积称为向量a和b的数量积, 记作ab, 即 a·b=|a||b|cos . ❖数量积的定义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例1试用向量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证明在△ABC中,∠BCA=B,|CBa,CAb,MB=c, 要证c2=a2+b2-2 abios 记CB=a,CA=b,AB=C, 则有 C 从而gcP=cc=(ab)a-b) =a-0+b-6-2ab B =ap+b2-2alblcos(a, b), =a2+62-2abcos e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例1 试用向量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 要证c 2=a 2+b 2-2abcos . 则有 c=a-b, 从而 |c| 2=cc=(a-b)(a-b) =aa+bb-2ab =|a| 2+|b| 2-2|a||b|cos(a, ^ b), 即 c 2=a 2+b 2-2abcos. 证明 在DABC中, ∠BCA=, |CB|=a, |CA|=b, |AB|=c, 下页 记 → CB =a, → CA =b, → AB =c, 则有

◆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设a=(ax2ap2a),b=(b,bb2),则ab=ab+a1b+ab2 a=a,++a_k, b=b,i+bj+bk a:b=(a计+a1j+ak)(bi+b计+bk) =a2b计+a2b计+a2bik +a,bj计+abj+a1bjk +a2b2k计+a2bk+abkk =a.b +ab+ab. 自贝贝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提示: ❖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下页 a=ax i+ay j+az k, b=bx i+by j+bz k, a·b=(ax i+ay j+az k)·(bx i+by j+bz k) =ax bx i·i+ax by i·j+ax bz i·k +ay bx j·i+ay by j·j+ay bz j·k +az bx k·i+az by k·j+az bz k·k =ax bx+ay by+az bz . a·b=ax bx+ay by+az bz 设a=(a . x , ay , az ), b=(bx , by , bz ), 则

◆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设a=(ax2ap2a),=(b,bb2),则ab=ab+a1b+ab2 今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 设0(a,b,则当a≠0、b≠0时,有 COS6-_ab a.b.+a.b. ta b b、a2+a2+a2、b2+b2+62 提示 a·b=|bcos日 画首贝贝这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a·b=ax bx+ay by+az bz 设a=(a . x , ay , az ), a=(bx , by , bz ), 则 设=(a, ^ b), 则当a0、b0时, 有 ❖向量夹角余弦的坐标表示 提示: a ·b=|a||b|cos . | || | 2 2 2 2 2 2 cos x y z x y z x x y y z z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 + + + + =  = a b a b  . | || | 2 2 2 2 2 2 cos x y z x y z x x y y z z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 + + + + =  = a b a b 

例2已知三点M(1,1,1)、A(2,2,1)和B(2,1,2),求∠AMB 解从M到A的向量记为a,从M到B的向量记为b,则∠AMB 就是向量a与b的夹角. B a=(2,2,1)-(1,1,1)=(1,1,0), b=(2,1,2)-(1,1,1)=(1,0,1). 因为b=1×1+1×0+0×1=1, a=√12+12+02=√2, b=√12+02+12=√2, 所以 Cos∠AMB=a.b a|b√2.√22 从而AMB=z 首页上页返回 页结束铃

首页 上页 返回 下页 结束 铃 例2 已知三点M(1, 1, 1)、A(2, 2, 1)和B(2, 1, 2), 求AMB. 从M到A的向量记为a, 从M到B的向量记为b, 则AMB 就是向量a与b的夹角. 下页 | | 1 1 0 2 2 2 2 a = + + = , | | 1 0 1 2 2 2 2 b = + + = , 所以 2 1 2 2 1 | || | cos =  =   = a b a b AMB . 从而 3  AMB= . 因为 ab=11+10+01=1, b=(2, 1, 2)-(1, 1, 1) a=(2, 2, 1)-(1, 1, 1)=(1, 1, 0), =(1, 0, 1). 解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