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艺部分 第一节装置简介 本装置是与140万吨/年中有催化裂化装置配套而设计的气体分馏装置,设 计加工能力24万吨/年,设计开工时间为8000小时。生产方法采用的是一般的 蒸馏分离方法进行精密分离,生产纯度较髙的丙烯、丙烷、异丁烯馏分和丁烯 2及碳-五等产品 装置主要工艺技术采用国内成熟可靠的经济合理的六塔精馏工艺技术,生 产纯度≥99.6%(v/v)的精丙烯,所需热源主要以120万吨/年 RFCCU输出的低 温热水为主,所需热源主要以120×10t/ rFCCu输出的低温热水为主,所需的 专用,通用设备尽量选用具有新技术,高效率的新型节能设备。 主要产品说明 2.Ⅰ产品名称:丙烯、丙烷、异丁烯、丁烯2、碳五 2.2产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名称分子量沸点℃闪点℃分子式 毒性 丙烯42.08-47.7|-108cH5低毒,有麻醉作用 丙烷44.10-42.5-105cH3微毒,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 异丁烯|56.10-6.9-76CH3低毒,有麻醉作用 丁烯-256.10-6.3-79CH3低毒,有麻醉作用 碳五72.1536.074-40CH12低毒 2.3产品规格: 产品名称 质量规格 实测 丙烯 丙烯≥99% 99.24% 丙烯中水含量 水≯300ppm 285ppm
第一章 工艺部分 第一节 装置简介 本装置是与 140 万吨/年中有催化裂化装置配套而设计的气体分馏装置,设 计加工能力 24 万吨/年,设计开工时间为 8000 小时。生产方法采用的是一般的 蒸馏分离方法进行精密分离,生产纯度较高的丙烯、丙烷、异丁烯馏分和丁烯 -2 及碳-五等产品。 装置主要工艺技术采用国内成熟可靠的经济合理的六塔精馏工艺技术,生 产纯度≥99.6%(v/v)的精丙烯,所需热源主要以 120 万吨/年 RFCCU 输出的低 温热水为主,所需热源主要以 120╳104 t/aRFCCU 输出的低温热水为主,所需的 专用,通用设备尽量选用具有新技术,高效率的新型节能设备。 主要产品说明 2.1 产品名称:丙烯、丙烷、异丁烯、丁烯-2、碳五 2.2 产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名 称 分子量 沸点℃ 闪点℃ 分子式 毒 性 丙烯 42.08 -47.7 -108 C3H6 低毒,有麻醉作用 丙烷 44.10 -42.5 -105 C3H8 微毒,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 异丁烯 56.10 -6.9 -76 C4H8 低毒,有麻醉作用 丁烯-2 56.10 -6.3 -79 C4H8 低毒,有麻醉作用 碳五 72.15 36.074 -40 C5H12 低毒 2.3 产品规格: 产品名称 质量规格 实测 丙烯 丙烯中水含量 丙烯≥99% 水≯300ppm 99.24% 285ppm
丙烯中硫含量 硫≯10ppm 4. 5ppm 丙烷 丙烷≥85% 96.15% 丙烷中C4 丙烷中C4≯3% 异丁烯 异丁烯≮15% 21.56% 丁烯-2 丁烯-2>70% 80.26% 2.4产品用途 生产的精丙烯作聚丙烯原料,异丁烯用作低分子聚异丁烯原料或烷基化 的原料。丁烯2馏份作顺酐原料外,其余部分留下自用。碳-五作车用汽油的调 和组份。丙烷馏份做丙烷脱沥青的溶剂外,其余作民用燃料 .原材料规格. 3.1原料规格 原料液态烃组成 C2C3C3iC4iC4 C nC tC42cC42C5总硫合计 W%0.1931.778.5724.828.187.335.347.185.301.3220ppm100 液态烃原料质量规格 实测 C2含量≯2% 0.18% G5含量≯3% 0.85% 3.2辅助材料规格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 浓度 实际用量 kg/t 烧碱 固碱 20% 0 四.生产工序 4.1生产原理
丙烯中硫含量 硫≯10ppm 4.5ppm 丙烷 丙烷中 C4 丙烷≥85% 丙烷中 C4≯3% 96.15% 0% 异丁烯 异丁烯≮15% 21.56% 丁烯-2 丁烯-2>70% 80.26% 2.4 产品用途 生产的精丙烯作聚丙烯原料,异丁烯用作低分子聚异丁烯原料或烷基化 的原料。丁烯-2 馏份作顺酐原料外,其余部分留下自用。碳-五作车用汽油的调 和组份。丙烷馏份做丙烷脱沥青的溶剂外,其余作民用燃料 三.原材料规格.: 3.1 原料规格 原料液态烃组成 C 0 2 C = 3 C 0 3 i C0 4 iC= 4 C = 4-1 nC0 4 tC= 4-2 cC= 4-2 C5 总硫 合计 W% 0.19 31.77 8.57 24.82 8.18 7.33 5.34 7.18 5. 30 1.32 20ppm 100 液态烃原料质量规格 实测 C2含量≯2% 0.18% C5含量≯3% 0.85% 3.2 辅助材料规格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浓度 实际用量 kg/t 1 烧碱 固碱 ≯20% 0 四.生产工序 4.1 生产原理
本装置的生产原理是利用物理分离的原理对液态烃中各组份在同一压力 下具有不同的挥发度而加以分离,生产较高纯度的丙烯、丙烷、异丁烯、丁烯 2、碳-五产品 4.2生产步骤 因为装置未设冷冻系统、故蒸馏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操作。流程采 用先脱碳三、然后分离碳四、最后脱除碳五。碳三馏份先脱乙烷、然后进行丙 烷、丙烯分离。但装置设计了液态烃碱洗精制及分馏两个部份。分馏共六具分 馏塔
本装置的生产原理是利用物理分离的原理对液态烃中各组份在同一压力 下具有不同的挥发度而加以分离,生产较高纯度的丙烯、丙烷、异丁烯、丁烯 -2、碳-五产品。 4.2 生产步骤 因为装置未设冷冻系统、故蒸馏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操作。流程采 用先脱碳三、然后分离碳四、最后脱除碳五。碳三馏份先脱乙烷、然后进行丙 烷、丙烯分离。但装置设计了液态烃碱洗精制及分馏两个部份。分馏共六具分 馏塔
第二节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 2.1工艺流程说明: 原料液态烃经气体精制裝置脱硫后送入本装置 进入本装置的液态烃静静态混合器(M-1)与来自循环碱泵(P-9、P-10/1) 或液态烃沉降罐(V-1)底部的碱液混合后进入V-1进行沉降分离,然后再经静 态混合器(M-2)与来自循环碱泵(P-10/2、P-10/1)或液态烃沉降罐(V-2) 底部的碱液混合后进入V-2进行沉降分离。V-1、V-2沉降分离后的碱液循环使 用到碱液浓度降低到—定程度后,压入废碱罐(D9002/3)或排入全厂含硫污 水管网统—-处理,液态烃则由脱丙烷塔进料泵(P1/、2)送至进料换热器 (E-1/1)与脱丙烷油换热,然后再经进料预热器(E-1/2)用热水加热后进入 T-1第24层塔盘 脱丙烷塔顶混合碳三组分经脱丙烷塔塔顶冷凝器(E21、2)冷凝后进入 脱丙烷塔回流罐(Ⅴ-4),然后—部分经脱丙烷塔回流泵(P2/、2)送回T-1 顶作回流,—部分经脱乙烷塔进料泵(P-3/1、2)加压经脱乙烷塔进料预热器 (E-10)加热后进入脱乙烷塔T-4第28层塔盘。 脱丙烷塔塔底碳四、碳五馏份经E-1/1与T-Ⅰ进料液态烃换热后进入碳四 塔(T-2),脱丙烷塔塔底重沸器(E-3)用蒸汽供热。 碳四塔进料位置—般在第54层塔盘,塔顶异丁烯馏份经塔顶冷凝器(E-4/1 2)冷凝后进入碳四塔回流罐(V-5),然后经碳四塔回流泵(P-4/1、2)部分送 入T2顶作回流,部分经异丁烯冷却器(E6)冷却后作为产品送出装置,塔底 丁烯-2及碳五馏分自压进入碳五塔(ˆ3)第18层塔盘。碳四塔塔底重沸器 (E-5/1、2)用热水或蒸汽供热。 丁烯2及碳五进入碳五塔(ˆ-3)后,塔顶丁烯2组分经碳五塔冷凝器(E7)
第二节 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 2.1 工艺流程说明: 原料液态烃经气体精制装置脱硫后送入本装置。 进入本装置的液态烃静静态混合器(M-1)与来自循环碱泵(P-9、P-10/1) 或液态烃沉降罐(V-1)底部的碱液混合后进入 V-1 进行沉降分离,然后再经静 态混合器(M-2)与来自循环碱泵(P-10/2、P-10/1)或液态烃沉降罐(V-2) 底部的碱液混合后进入 V-2 进行沉降分离。V-1、 V-2 沉降分离后的碱液循环使 用到碱液浓度降低到--定程度后,压入废碱罐(D-9002/3)或排入全厂含硫污 水管网统--处理,液态烃则由脱丙烷塔进料泵(P-1/1、2)送至进料换热器 (E-1/1)与脱丙烷油换热,然后再经进料预热器(E-1/2)用热水加热后进入 T-1 第 24 层塔盘。 脱丙烷塔顶混合碳三组分经脱丙烷塔塔顶冷凝器(E-2/1、2)冷凝后进入 脱丙烷塔回流罐(V-4),然后--部分经脱丙烷塔回流泵(P-2/1、2)送回 T-1 顶作回流,--部分经脱乙烷塔进料泵(P-3/1、2)加压经脱乙烷塔进料预热器 (E-10)加热后进入脱乙烷塔 T-4 第 28 层塔盘。 脱丙烷塔塔底碳四、碳五馏份经 E-1/1 与 T-1 进料液态烃换热后进入碳四 塔(T-2),脱丙烷塔塔底重沸器(E-3)用蒸汽供热。 碳四塔进料位置--般在第 54 层塔盘,塔顶异丁烯馏份经塔顶冷凝器(E-4/1、 2)冷凝后进入碳四塔回流罐(V-5),然后经碳四塔回流泵(P-4/1、2)部分送 入 T-2 顶作回流,部分经异丁烯冷却器(E-6)冷却后作为产品送出装置,塔底 丁烯-2 及碳五馏分自压进入碳五塔(T-3)第 18 层塔盘。碳四塔塔底重沸器 (E-5/1、2)用热水或蒸汽供热。 丁烯-2 及碳五进入碳五塔(T-3)后,塔顶丁烯-2 组分经碳五塔冷凝器(E-7)
冷凝后进入碳五塔回流罐(V6),然后经碳五塔回流泵(P5/1、2)部分送入 T-3顶作回流,部分经丁烯2冷却器(E-9)冷却后作为产品送出装置,塔底碳 五馏分靠自压或P-14/1、2加压后进入碳五冷却器(E-13)冷却后送出装置。 碳五塔塔底重沸器(E-8)用蒸汽供热。 进入T-3的混合碳三、碳二组分,经分离后塔顶气体经脱乙烷塔冷凝器 (E-11)冷凝后进入脱乙烷塔回流罐(V-⑦),罐顶不凝气返回第三套催化裂化 装置或排入管网,冷凝液经脱乙烷塔回流泵(P-6/1、2)送回T-4顶作回流, 塔底丙烷、丙烯混合物自压进入丙烯塔-Ⅰ(ˆ-5)第62层塔盘。脱乙烷塔塔底 重沸器(E-12)用热水或蒸汽供热。 丙烯塔由丙烯塔-1(ˆ-5)与丙烯塔-2(T6)组成,丙烯由T6顶经丙烯 塔冷凝器(E-15/l-4、E-4/3)冷凝后进入丙烯塔回流罐(V-8),然后经丙烯塔 回流泵(P-8/1、2)部分送入T-6顶作回流,部分经丙烯冷却器(E-16)冷却 后作为产品送出装置,丙烷由T-5底靠自压经丙烷冷却器(E-17)冷却后作为 产品送出装置。 T6底釜液由丙烯塔2釜液泵(P7/1、2)送至T-5顶部。丙烯塔重沸器 (E-14/1、2)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源
冷凝后进入碳五塔回流罐(V-6),然后经碳五塔回流泵(P-5/1、2)部分送入 T-3 顶作回流,部分经丁烯-2 冷却器(E-9)冷却后作为产品送出装置,塔底碳 五馏分靠自压或 P-14/1、2 加压后进入碳五冷却器(E-13)冷却后送出装置。 碳五塔塔底重沸器(E-8)用蒸汽供热。 进入 T-3 的混合碳三、碳二组分,经分离后塔顶气体经脱乙烷塔冷凝器 (E-11)冷凝后进入脱乙烷塔回流罐(V-7),罐顶不凝气返回第三套催化裂化 装置或排入管网,冷凝液经脱乙烷塔回流泵(P-6/1、2)送回 T-4 顶作回流, 塔底丙烷、丙烯混合物自压进入丙烯塔-1(T-5)第 62 层塔盘。脱乙烷塔塔底 重沸器(E-12)用热水或蒸汽供热。 丙烯塔由丙烯塔-1(T-5)与丙烯塔-2(T-6)组成,丙烯由 T-6 顶经丙烯 塔冷凝器(E-15/1-4、E-4/3)冷凝后进入丙烯塔回流罐(V-8),然后经丙烯塔 回流泵(P-8/1、2)部分送入 T-6 顶作回流,部分经丙烯冷却器(E-16)冷却 后作为产品送出装置,丙烷由 T-5 底靠自压经丙烷冷却器(E-17)冷却后作为 产品送出装置。 T-6 底釜液由丙烯塔-2 釜液泵(P-7/1、2)送至 T-5 顶部。丙烯塔重沸器 (E-14/1、2)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源
2.2工艺条件及质量控制 1.主要工艺条件 名 称 单位设计指标 参考控制指标 级碱洗罐(V-1)压力 MPa1.0(绝) ≯0.9 二级碱洗罐(V-2)压力 Ma1.0(绝) ≯0.9 3|液态烃沉降罐(V-3/1、2)压力|MPa0.95(绝) ≯0.85 塔顶压力MPa2.01(绝) 1.5~1.8(表) 脱丙烷塔 塔顶温度℃ 49.7 42~50 塔底温度℃ 106.2 98~115 回流比重量比 3 +2.5 塔顶压力MPa0.65(绝)0.4~0.55(表) 碳四塔 塔顶温度|℃ 49 45~55 塔底温度 68~90 回流比重量比 8.4 4 塔顶压力MPa0.43(绝) 0.3~0.4(表) 脱碳五塔 塔顶温度℃ 42~58 塔底温度|℃ 85.2 80~95 回流比重量比 1.6 +1.6 塔顶压力MPa2.8(绝)2.35~2.65(表) 脱乙烷塔 塔顶温度|℃ 50.4 48~62 塔底温度℃ 60~70 回流比重量比 全回流 丙烯塔 塔顶压力MPa2.055(绝)1.7~1.9(表) 8 塔顶温度 59.3 54~62 塔顶压力MPa2.02(绝) 65~1.85(表) 丙烯塔(Ⅱ)塔顶温度|℃ 48.1 (T-6) 回流比|重量比 15.6 12.0 换热水 热水温度℃ 96~110 95~115
2.2 工艺条件及质量控制 1. 主要工艺条件 序号 名 称 单位 设计指标 参考控制指标 1 一级碱洗罐(V-1)压力 MPa 1.0(绝) ≯0.9 2 二级碱洗罐(V-2)压力 MPa 1.0(绝) ≯0.9 3 液态烃沉降罐(V-3/1、2)压力 MPa 0.95(绝) ≯0.85 4 脱丙烷塔 T-1 塔顶压力 MPa 2.01(绝) 1.5~1.8(表) 塔顶温度 ℃ 49.7 42~50 塔底温度 ℃ 106.2 98~115 回流比 重量比 3 ≮2.5 5 碳四塔 T-2 塔顶压力 MPa 0.65(绝) 0.4~0.55(表) 塔顶温度 ℃ 49 45~55 塔底温度 ℃ 85.1 68~90 回流比 重量比 8.4 ≮4 6 脱碳五塔 T-3 塔顶压力 MPa 0.43(绝) 0.3~0.4(表) 塔顶温度 ℃ 49.5 42~58 塔底温度 ℃ 85.2 80~95 回流比 重量比 1.6 ≮1.6 7 脱乙烷塔 T-4 塔顶压力 MPa 2.8(绝) 2.35~2.65(表) 塔顶温度 ℃ 50.4 48~62 塔底温度 ℃ 59.3 60~70 回流比 重量比 52.1 全回流 8 丙烯塔 T-5 塔顶压力 MPa 2.055(绝) 1.7~1.9(表) 塔顶温度 ℃ 59.3 54~62 9 丙烯塔(Ⅱ) (T-6) 塔顶压力 塔顶温度 回流比 MPa ℃ 重量比 2.02(绝) 48.1 15.6 1.65~1.85(表) 45~50 ≮12.0 10 换热水 热水温度 ℃ 96~110 95~115
2.分析控制一览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分析次数 采样位置 液态烃 色谱法8hour/次 P-1/1出口 组成:C2C3C3iC4nCC4iCtC+2cC+2C5S 混合碳 色谱法|4hou/次 P-3出口 组成:C2C3C3 脱丙烷油 色谱法$hour/次 E-1/1入口 组成:C2C3iC9nC4C+iCtC=2C:2C5S 轻碳四组成 色谱法|4hour/次异丁烯出装置阀 组成:C2C3iC4nC9C1iC4tC42cC+2C5S 5 T-2底油组成 色谱法|8hour/次T-2至T-3进料 组成:C2C3iCnC4C+iC4tC2cC2Cs5S 6 重碳四组成 色谱法|$hour/次 P-5出口 组成:C2C3iC4nC4C+iC4tC2cC2C5S 碳五组成 色谱法|8hour/次 碳-5出装置 组成:C2C3iC4nC4C4iCtC+2cC+CsS 干气组成 色谱法8hour/次 P-6出口 组成:C2C3iC9nC04C+iC=4tC+2C+2C5S 脱乙烷油组成 色谱法|8hour/次T-4至T-5进料 组成:C2C3iC4nCC41iC4tC=42CC+2C5S 丙烯组成 色谱法|4hour/次丙烯出装置控制阀 组成:C2C3iCo4nC4C4iCtC42cC+C5S 丙烷组成 色谱法|4hour/次丙烷出装置控制阀 组成:C2C3iC4nC04C+iC4tC2cC2CsS 12 碱液浓度 化学法 每罐一次 新鲜碱、循环碱液 每天一次
2.分析控制一览表 序 号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 分析次数 采样位置 1 液态烃 色谱法 8hour/次 P-1/1 出口 组成:C 0 2 C 0 3 C =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2 混合碳三 色谱法 4hour/次 P-3 出口 组成:C 0 2 C 0 3 C = 3 3 脱丙烷油 色谱法 8hour/次 E-1/1 入口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4 轻碳四组成 色谱法 4hour/次 异丁烯出装置阀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5 T-2 底油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T-2 至 T-3 进料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6 重碳四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P-5 出口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7 碳五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碳-5 出装置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8 干气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P-6 出口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9 脱乙烷油组成 色谱法 8hour/次 T-4 至 T-5 进料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10 丙烯组成 色谱法 4hour/次 丙烯出装置控制阀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11 丙烷组成 色谱法 4hour/次 丙烷出装置控制阀 组成:C 0 2 C 0 3 iC0 4 nC0 4 C = 4-1 iC= 4tC= 4-2 cC= 4-2C5 S 12 碱液浓度 化学法 新鲜碱、循环碱液 每罐一次 每天一次
第三节正常开停工 正常开工步骤 1.1开工步骤: (1)通知调度及精制车间,装置开液态烃进装置阀收液态烃,进装置液态烃量 控制在10-15t/h,防止因进料过大,造成原料罐V3/1、2超压 (2)打开脱丙烷塔E-3热源控制上下游阀,关闭放空阀,脱丙烷塔缓慢升温升 压,控制升温速度15-20℃/h,开启P-1,P-1运转正常后,启用进料流量控制 FI℃-105,控制脱丙烷塔进料l0t/h。当脱丙烷塔进料后,启用进料温度控制 TIC-102,控制进料温度62-63℃左右 3)在进料前启用塔顶压力控制PICA-108和塔底液位控制LICA-106,控制塔 顶压力1.70-1.78MPa。 (4)当回流罐液面达30%以上时,启用P2,并投用液位控制LIC-107。加强 V-4脱水,视V-4液位,回流量逐步提大,FIC-106控制在25-32t/h (5)塔顶产品合格后,回流罐液位在40-70%之间,打开脱乙烷塔进料,同时启 用LIC-107和FIC-19串级调解,控制V-4液位在40-60%之间。 (6)当脱丙烷塔液位在60%左右,底温≮100℃。且脱丙烷塔底部产品分析合格 后,打开碳四塔进料阀向碳四塔进料,同时启用碳四塔进料流量串级调节 LICA-106与FIC-107,控制塔底液位20-75%。 ⑦)全面调整脱丙烷塔操作,待脱丙烷塔流量、温度、压力、液位、全部正常 后,可将仪表投入自动调节。 (⑧)Ⅴ-4顶部排不凝气控制阀HIC-102,视液态烃碳二含量排放不凝气,防止 超压。 (9)当碳四塔进料后,控制进料温度在55-58℃之间,打开塔底重沸器E-5/1
第三节 正常开停工 1.正常开工步骤 1.1 开工步骤: (1)通知调度及精制车间,装置开液态烃进装置阀收液态烃,进装置液态烃量 控制在 10-15t/h,防止因进料过大,造成原料罐 V-3/1、2 超压。 (2)打开脱丙烷塔 E-3 热源控制上下游阀,关闭放空阀,脱丙烷塔缓慢升温升 压,控制升温速度 15-20℃/h,开启 P-1,P-1 运转正常后,启用进料流量控制 FIC-105,控制脱丙烷塔进料 10t/h。当脱丙烷塔进料后,启用进料温度控制 TIC-102,控制进料温度 62-63℃左右。 (3)在进料前启用塔顶压力控制 PICA-108 和塔底液位控制 LICA-106,控制塔 顶压力 1.70-1.78MPa。 (4)当回流罐液面达 30%以上时,启用 P-2,并投用液位控制 LIC-107。加强 V-4 脱水,视 V-4 液位,回流量逐步提大,FIC-106 控制在 25-32t/h。 (5)塔顶产品合格后,回流罐液位在 40-70%之间,打开脱乙烷塔进料,同时启 用 LIC-107 和 FIC-119 串级调解,控制 V-4 液位在 40-60%之间。 (6)当脱丙烷塔液位在 60%左右,底温≮100℃。且脱丙烷塔底部产品分析合格 后,打开碳四塔进料阀向碳四塔进料,同时启用碳四塔进料流量串级调节 LICA-106 与 FIC-107,控制塔底液位 20-75%。 (7)全面调整脱丙烷塔操作,待脱丙烷塔流量、温度、压力、液位、全部正常 后,可将仪表投入自动调节。 (8)V-4 顶部排不凝气控制阀 HIC-102,视液态烃碳二含量排放不凝气,防止 超压。 (9)当碳四塔进料后,控制进料温度在 55-58℃之间,打开塔底重沸器 E-5/1
热源控制阀,启用LICA-118,碳四塔缓慢升温升压,升温速度15-18℃/h,将碳 四塔底温逐步升至60-63℃。同时启用塔顶压控阀PICA-124,并根据压力及冷 后温度情况。开启E-4/1、2风机。塔顶压力控制在0.50-0.5MPa。 (10)当回流罐V5液位达30%时,加强脱水,同时启动P4投用回流控制FIC-108 控制塔顶温度40-50℃。根据V-5液位回流量由小到大,逐步控制在30-50t/h。 (11)联系化验做塔顶分析,当分析合格V-5液位在60%时打开异丁烯岀装置阀。 (12)联系分析碳四塔底部产品,当分析合格塔底液位在60%时,打开重碳四出 装置阀 (13)全面调整碳四塔操作,流量、温度、压力、液位正常后,将仪表改为自 动控制。 (14)当脱乙烷塔进料后,启用脱乙烷塔进料流量和V4液位串级控制,同时 启用脱乙烷塔进料温度控制TC-151,控制进料温度在60℃左右。打开塔底重 沸器E-12热源控制阀,启用塔灵敏板温度控制TIC-150,脱乙烷塔缓慢升温升压, 升温速度10-15℃/h,将脱乙烷塔底温逐步升至60-63℃。同时启用塔顶压控阀 PICA-150,塔顶压力控制在0.500.55MP (15)当回流罐V-7液位达30%时,加强脱水,同时启动P-6投用回流控制FIC-120 与Ⅴ-7液位LIC-129串级控制,控制塔顶温度42-55℃。根据V7液位回流量由 小到大,逐步控制在5-20t/h,回流比全回流。 (16)当脱乙烷塔液位在6σ%左右,底温≮60℃。且脱乙烷塔底部碳三馏分分析 合格后,打开丙烯塔进料阀向丙烯塔进料,控制塔底液位20-75%。 (17)当丙烯塔进料后,启用丙烯塔进料流量和脱乙烷塔液位串级控制。打开 塔底重沸器E-14/1、2热源控制阀,启用丙烯塔Ⅰ灵敏板温度控制TIC-165,丙 烯塔缓慢升温升压,升温速度10-15℃/h,将丙烯塔底温逐步升至51-53℃
热源控制阀,启用 LICA-118,碳四塔缓慢升温升压,升温速度 15-18℃/h,将碳 四塔底温逐步升至 60-63℃。同时启用塔顶压控阀 PICA-124,并根据压力及冷 后温度情况。开启 E-4/1、2 风机。塔顶压力控制在 0.50-0.55MPa。 (10)当回流罐V-5 液位达30%时,加强脱水,同时启动P-4投用回流控制FIC-108 控制塔顶温度 40-50℃。根据 V-5 液位回流量由小到大,逐步控制在 30-50t/h。 (11)联系化验做塔顶分析,当分析合格 V-5 液位在 60%时打开异丁烯出装置阀。 (12)联系分析碳四塔底部产品,当分析合格塔底液位在 60%时,打开重碳四出 装置阀。 (13)全面调整碳四塔操作,流量、温度、压力、液位正常后,将仪表改为自 动控制。 (14)当脱乙烷塔进料后,启用脱乙烷塔进料流量和 V-4 液位串级控制,同时 启用脱乙烷塔进料温度控制 TIC-151,控制进料温度在 60℃左右。打开塔底重 沸器E-12 热源控制阀,启用塔灵敏板温度控制TIC-150,脱乙烷塔缓慢升温升压, 升温速度 10-15℃/h,将脱乙烷塔底温逐步升至 60-63℃。同时启用塔顶压控阀 PICA-150,塔顶压力控制在 0.50-0.55MPa。 (15)当回流罐V-7 液位达30%时,加强脱水,同时启动P-6投用回流控制FIC-120 与 V-7 液位 LIC-129 串级控制,控制塔顶温度 42-55℃。根据 V-7 液位回流量由 小到大,逐步控制在 5-20t/h,回流比全回流。 (16)当脱乙烷塔液位在 60%左右,底温≮60℃。且脱乙烷塔底部碳三馏分分析 合格后,打开丙烯塔进料阀向丙烯塔进料,控制塔底液位 20-75%。 (17)当丙烯塔进料后,启用丙烯塔进料流量和脱乙烷塔液位串级控制。打开 塔底重沸器 E-14/1、2 热源控制阀,启用丙烯塔Ⅰ灵敏板温度控制 TIC-165, 丙 烯塔缓慢升温升压,升温速度 10-15℃/h,将丙烯塔底温逐步升至 51-53℃
(18)当丙烯塔Ⅱ液位达3%时,开P7向丙烯塔Ⅰ顶打回流,并投用丙烯塔Ⅱ 液位控制LICA-134,回流量由小到大120-150t/h,同时启用丙烯塔Ⅱ顶压力控 制,控制压力1.72-1.78MPa (19)当回流罐Ⅴ-8液位达50%时,启动P-8投用回流控制FIC-123控制塔顶温 度46-49℃。根据Ⅴ-8液位回流量由小到大,逐步控制在90-120t/h (②0)联系化验做丙烯分析,当分析合格V-8液位在60%时打开丙烯出装置阀。 (21)联系化验做丙烷分析,当分析合格塔底液位在60%时,打开丙烷出装置阀。 (22)全面调整丙烯塔操作,流量、温度、压力、液位正常后,将仪表改为自 动控制。 1.2开工注意事项: (1)·重沸器引热源时,入口阀应根据塔的温度、压力情况逐步打开到一定程 度,再启用温控,防止因突然开大热源引起泄漏或超温超压。 (2)V-4、V-7、V-3/1、2注意脱水。 (3)升温升压时,控制升温速度,回流罐注意排放不凝气,防止系统超压。 (4)升温过程中,注意检査设备、管线、阀门有无跑漏、冻结现象。 (5)经常检査仪表的准确性。 (6)开工过程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2.正常停工步骤 2.1停工步骤 (1)接调度通知后,联系产品精制,停抽液态烃,关闭液态烃进装置阀门。 (2)降低进料量,维持正常操作,合格产品送往成品罐 (3)根据V-3液面,逐步降低进料量,当P-1抽空后,关闭P1出口阀,同 时停E-1/2进料加热蒸汽
(18)当丙烯塔Ⅱ液位达 30%时,开 P-7 向丙烯塔Ⅰ顶打回流,并投用丙烯塔Ⅱ 液位控制 LICA-134,回流量由小到大 120-150t/h, 同时启用丙烯塔Ⅱ顶压力控 制,控制压力 1.72-1.78MPa。 (19)当回流罐 V-8 液位达 50%时,启动 P-8 投用回流控制 FIC-123 控制塔顶温 度 46-49℃。根据 V-8 液位回流量由小到大,逐步控制在 90-120t/h。 (20)联系化验做丙烯分析,当分析合格 V-8 液位在 60%时打开丙烯出装置阀。 (21)联系化验做丙烷分析,当分析合格塔底液位在 60%时,打开丙烷出装置阀。 (22)全面调整丙烯塔操作,流量、温度、压力、液位正常后,将仪表改为自 动控制。 1.2 开工注意事项: (1) .重沸器引热源时,入口阀应根据塔的温度、压力情况逐步打开到一定程 度,再启用温控,防止因突然开大热源引起泄漏或超温超压。 (2) V-4、V-7、V-3/1、2 注意脱水。 (3) 升温升压时,控制升温速度,回流罐注意排放不凝气,防止系统超压。 (4) 升温过程中,注意检查设备、管线、阀门有无跑漏、冻结现象。 (5) 经常检查仪表的准确性。 (6) 开工过程严格遵守工艺纪律。 2.正常停工步骤 2.1 停工步骤 (1) 接调度通知后,联系产品精制,停抽液态烃,关闭液态烃进装置阀门。 (2) 降低进料量,维持正常操作,合格产品送往成品罐。 (3) 根据 V-3 液面,逐步降低进料量,当 P-1 抽空后,关闭 P-1 出口阀,同 时停 E-1/2 进料加热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