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2015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绸缪/谬论搭讪/赡养浅尝辄止/流水浅浅 B.勘察/难堪叱咤/惊诧重整旗鼓/积重难返 C.羞赧/赦免奇葩/芭蕉久假不归/狐假虎威 D.誊写/眷属叨扰/淘洗称兄道弟/称心如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近年,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家电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家电出口 额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令世人瞩目 B.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 成为众多电子商务网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C.生活方式是一个人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方式习惯,医生 认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长寿休戚相关。 D.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暮鼓晨钟地辛勤劳作,几乎没有片刻喘息,究竟 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支撑起他们的筋骨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 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14年在韩国仁川举办的第17届亚洲运动会成 为亚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 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在几内亚爆发以,已扩散至部分西非国家,如 果不采取具体措施,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威胁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打扰您了!我想咨询一下如何解压并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明日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欢迎拜访! 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 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试想一下,如果一部电影、一本书出之后总共就只三五个人看得懂,传播也就 失去了意义。 ②当然,这种流行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使得原本小众化的东西变得平民化,是对 观众需求的积极回应 ③但是过者为灾,凡事都要适可而止。 ④现在的泛娱乐化就是有点过了,更多时候,它的显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破坏力和 颠覆性上。 ⑤现如今,娱乐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 有娱乐元素的渗透。 A.④②①③⑤B.⑤②①③④C.①⑤②④③D.⑤①③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江苏省扬州 2015 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12 月)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绸缪 / 谬论 搭讪 / 赡养 浅尝辄止 / 流水浅浅 B.勘察 / 难堪 叱咤 / 惊诧 重整旗鼓 / 积重难返 C.羞赧 / 赦免 奇葩 / 芭蕉 久假不归 / 狐假虎威 D.誊写 / 眷属 叨扰 / 淘洗 称兄道弟 / 称心如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近年,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家电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家电出口 额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令世人瞩目。 B.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 成为众多电子商务网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C.生活方式是一个人衣食住行、工作休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方式习惯,医生 认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长寿休戚相关。 D.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暮鼓晨钟地辛勤劳作,几乎没有片刻喘息,究竟 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支撑起他们的筋骨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 200 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 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B.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2014 年在韩国仁川举办的第 17 届亚洲运动会成 为亚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C.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 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D.埃博拉病毒疫情自 2014 年 2 月在几内亚爆发以,已扩散至部分西非国家,如 果不采取具体措施,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威胁。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打扰您了!我想咨询一下如何解压并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B.明日搬新家,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欢迎拜访! C.贵书店即将开张大吉,无论是多忙,到时我都一定会拨冗出席! D.天气日渐寒冷,侄儿在校是否需要叔父寄送御寒物品?望钧裁!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试想一下,如果一部电影、一本书出之后总共就只三五个人看得懂,传播也就 失去了意义。 ②当然,这种流行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使得原本小众化的东西变得平民化,是对 观众需求的积极回应。 ③但是过者为灾,凡事都要适可而止。 ④现在的泛娱乐化就是有点过了,更多时候,它的显性功能主要体现在破坏力和 颠覆性上。 ⑤现如今,娱乐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 有娱乐元素的渗透。 A.④②①③⑤ B. ⑤②①③④ C.①⑤②④③ D.⑤①③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 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 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 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 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 焉一一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 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 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 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 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 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一一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 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 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 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 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 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 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 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 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 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豫让,战国晋人,生卒年不详;为晋智瑶(即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 灭智氏后,曾入赵襄子宫中刺杀襄子,被俘获。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吞 炭使自己变哑,改变形象,谋刺赵襄子,又被捕,伏诛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 剑三跃呼天击之,遂自杀。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忠告善道道:②垂光百世垂: ③以众人待我众人:④庶几复悟庶几: 7.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作者方孝孺对豫让以死报智伯的行为评价观点。(2 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豫让本是中行氏的部下,中行氏败后又投身为智伯的臣子。方孝孺和豫让都没 有认为这是不忠的表现。 B.方孝孺认为,豫让之不忠,表现在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任智伯因贪欲而亡,却 袖手旁观,没有作为。 C.方孝孺认为豫让没能为智伯报仇,杀死赵襄子,只能斩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称 为国士
豫让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 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 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 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 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 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 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 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 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 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 于心也。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 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 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 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 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 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 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 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 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 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豫让,战国晋人,生卒年不详;为晋智瑶(即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 灭智氏后,曾入赵襄子宫中刺杀襄子,被俘获。后豫让改名换姓,以漆涂身,吞 炭使自己变哑,改变形象,谋刺赵襄子,又被捕,伏诛前,求得赵襄子衣服,拔 剑三跃呼天击之,遂自杀。事见《战国策·赵策一》。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 分) ①忠告善道 道: ②垂光百世 垂: ③以众人待我 众人: ④庶几复悟 庶几: 7.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作者方孝孺对豫让以死报智伯的行为评价观点。(2 分)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豫让本是中行氏的部下,中行氏败后又投身为智伯的臣子。方孝孺和豫让都没 有认为这是不忠的表现。 B.方孝孺认为,豫让之不忠,表现在在其位不谋其政。听任智伯因贪欲而亡,却 袖手旁观,没有作为。 C.方孝孺认为豫让没能为智伯报仇,杀死赵襄子,只能斩衣而死,根本不配被称 为国士
D.豫让之所以不惜以死为智伯报仇,除了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为了以 其忠义教育后人 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4分) (2)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3分) (3)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10分) 水龙吟【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容翩然, 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 锦帆冲浪,孙郎良苦①。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②,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①孙郎良苦:三国 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 所迫局面。②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 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1)分析“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所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感情。(2 分) (2)本词下阕有两处用典,请具体分析。(4分) (3)“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 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攝英雄泪”,请简析上述 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有何不同?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2),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陛下亦宜自谋,,,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4)驾一叶之扁舟,。(苏轼《赤壁赋》) (5),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 (7)宜未雨而绸缪,。(朱柏庐《朱子家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我另外的一生己经开始 刘亮程 ①我说不出有四个孩子那户人家的穷。他们垒在库车河边的矮小房子,萎缩地挤 在同样低矮的一片民舍中间。家里除了土炕上半片烂毡,和炉子上一只黑黑的铁 皮茶壶,再也没有什么。没有地、没有果园、没有生意。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大 的十二三岁,小的几岁,都呆在家里。母亲病恹恹的样子,父亲偶尔出去打一阵 零工。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生活。快中午了,那座冷冷的炉子上会做出怎样一顿饭 食,他们的粮食藏在哪里
D.豫让之所以不惜以死为智伯报仇,除了要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外,也是为了以 其忠义教育后人。 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4 分) ⑵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3 分) ⑶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10.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作答。(10 分) 水龙吟 【宋】朱敦儒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容翩然, 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 锦帆冲浪,孙郎良苦①。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②,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①孙郎良苦:三国 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此处暗喻宋为金 所迫局面。②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 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1)分析“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所描绘的景象和抒发的感情。(2 分) (2)本词下阕有两处用典,请具体分析。(4 分) (3)“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 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 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有何不同? (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2)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陛下亦宜自谋, ,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4)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 (7)宜未雨而绸缪, 。(朱柏庐《朱子家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 刘亮程 ①我说不出有四个孩子那户人家的穷。他们垒在库车河边的矮小房子,萎缩地挤 在同样低矮的一片民舍中间。家里除了土炕上半片烂毡,和炉子上一只黑黑的铁 皮茶壶,再也没有什么。没有地、没有果园、没有生意。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大 的十二三岁,小的几岁,都呆在家里。母亲病恹恹的样子,父亲偶尔出去打一阵 零工。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生活。快中午了,那座冷冷的炉子上会做出怎样一顿饭 食,他们的粮食藏在哪里
②我同样说不出坐在街边那个老人的孤独。他叫阿不利孜,是亚哈乡农民。他说 自己是挖坎土曼的人,挖了一辈子,现在没劲了。村里把他当“五保户”,每月 给一点口粮,也够吃了。但他不愿呆在家里等死,每个巴扎日他都上老城。他在 老城里有几个“关系户”,隔些日子他便去那些人家走一趟,他们好赖都会给他 一些东西:一块馕、几毛钱、一件旧衣服。更多时候他坐在街边,一坐大半天。 看街上赶巴扎的人,听他们吆喝、讨价还价。看着看着,他就瞌睡了,头一歪睡 着了。他对我说,小伙子,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在动,你不动了。你还能 看见他们在动,一直地走动,却没有一个人会走过,喊醒你。这个老人把死亡都 说出了,我还能说些什么? ③我只有不停地走动。在我没去过的每条街每个巷子里走动。我不认识一个人, 又好似全都认识。那些叫阿不都拉、买买提、古丽的人,我不会在另外的地方遇 见。他们属于这座老城的陈旧街巷。他们低矮的都快碰头的房子、没打直的土墙、 在尘土中慢慢长大却永远高不过尘土的孩子。我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些时,的确心 疼着在这种不变的生活中耗掉一生的人们。我知道我比他们生活得要好一些。我 的家景看上去比他们富裕。我的孩子穿着漂亮干净的衣服在学校学习,我的妻子 有一份收入不菲的体面工作,她不用为家人的吃穿发愁。可是,当我坐在街边, 啃着买的一块馕、喝着矿泉水,眼望走动的人群时,我知道我和他们是一样的, 尘土一样多地落在我身上。我什么都不想,有一点饥饿,半块馕就满足了。有些 瞌睡,打个盹儿又醒了。这个时刻一直地延长下去,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在老 城的缓慢光阴中老去。我的孩子一样会光着脚,在厚厚的尘土中奔跳去,她的欢 笑一点儿不会比现在少 ④在这一刻里,我另外的一生仿佛已经开始 ⑤我清楚地看见另一种生活中的我自己:眼神忧郁,满脸胡须,背有点驼。名字 叫亚生,或者买买提,是个木工,打馕师傅,或者是铁匠,会一门不好不坏的手 艺。年轻时靠力气,老了靠技艺。我打的镰刀把多少个夏天的麦子割掉了,可我, 每年挣的钱刚够吃饱肚子。 ⑥我没有钱让我的女儿上学,没有钱给她买漂亮合身的衣服。她的幸福在哪里我 不知道,她长大,我长老。等她长大了还要在这条老街上寻食觅吃,等我长老了 我依旧一无所有。 ⑦你看,我的腿都跑坏了,还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归宿,我的手指都变僵硬了,还 没挣下一点儿养老的粮食。我会把手艺传给女儿,教她学打铁,像吐迪家的女铁 匠一样,打各种精巧耐用的铁器,挂在墙上等人买。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这种叮 叮当当的生活,不喜欢又能去做什么。如果我什么手艺都没有,我就教她最简单 简朴的生活,像巴扎上那些做小买卖的妇女,纱巾蒙面,买一把香菜,分成更小 的七八把,一毛钱一把地卖,挣几毛钱算几毛。重要的是我想教会她快乐。我留 下贫穷,让她继承;留下苦难,让她承担。我没留下快乐,她要学会自己寻找, 在最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把自己漫长的一生度过 ⑧我不知道这种日子的尽头是什么。我的孩子,没人教她会自己学会舞蹈,快乐 的舞蹈,忧伤的舞蹈。在土街土巷里跳,在果园葡萄架下跳。没有地毯也要跳, 没有弹拨儿伴奏也要跳。学会唱歌,把快乐唱出,把忧伤唱出,唱出祖祖辈辈的 梦想。如果我们的幸福不在今生,那它一定在世。我会教导我的孩子去信仰。我 什么都没留下,如果再不留给她信仰,她靠什么去支撑漫长一生的向往。 ⑨如果我死了一一不会有什么大事,只是一点小病,我没钱去医治,一直地拖着, 小病成大病,早早地把一生结束了。那时我的女儿才十几岁,像我在果园小巷遇
②我同样说不出坐在街边那个老人的孤独。他叫阿不利孜,是亚哈乡农民。他说 自己是挖坎土曼的人,挖了一辈子,现在没劲了。村里把他当“五保户”,每月 给一点口粮,也够吃了。但他不愿呆在家里等死,每个巴扎日他都上老城。他在 老城里有几个“关系户”,隔些日子他便去那些人家走一趟,他们好赖都会给他 一些东西:一块馕、几毛钱、一件旧衣服。更多时候他坐在街边,一坐大半天。 看街上赶巴扎的人,听他们吆喝、讨价还价。看着看着,他就瞌睡了,头一歪睡 着了。他对我说,小伙子,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在动,你不动了。你还能 看见他们在动,一直地走动,却没有一个人会走过,喊醒你。这个老人把死亡都 说出了,我还能说些什么? ③我只有不停地走动。在我没去过的每条街每个巷子里走动。我不认识一个人, 又好似全都认识。那些叫阿不都拉、买买提、古丽的人,我不会在另外的地方遇 见。他们属于这座老城的陈旧街巷。他们低矮的都快碰头的房子、没打直的土墙、 在尘土中慢慢长大却永远高不过尘土的孩子。我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些时,的确心 疼着在这种不变的生活中耗掉一生的人们。我知道我比他们生活得要好一些。我 的家景看上去比他们富裕。我的孩子穿着漂亮干净的衣服在学校学习,我的妻子 有一份收入不菲的体面工作,她不用为家人的吃穿发愁。可是,当我坐在街边, 啃着买的一块馕、喝着矿泉水,眼望走动的人群时,我知道我和他们是一样的, 尘土一样多地落在我身上。我什么都不想,有一点饥饿,半块馕就满足了。有些 瞌睡,打个盹儿又醒了。这个时刻一直地延长下去,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在老 城的缓慢光阴中老去。我的孩子一样会光着脚,在厚厚的尘土中奔跳去,她的欢 笑一点儿不会比现在少。 ④在这一刻里,我另外的一生仿佛已经开始。 ⑤我清楚地看见另一种生活中的我自己:眼神忧郁,满脸胡须,背有点驼。名字 叫亚生,或者买买提,是个木工,打馕师傅,或者是铁匠,会一门不好不坏的手 艺。年轻时靠力气,老了靠技艺。我打的镰刀把多少个夏天的麦子割掉了,可我, 每年挣的钱刚够吃饱肚子。 ⑥我没有钱让我的女儿上学,没有钱给她买漂亮合身的衣服。她的幸福在哪里我 不知道,她长大,我长老。等她长大了还要在这条老街上寻食觅吃,等我长老了 我依旧一无所有。 ⑦你看,我的腿都跑坏了,还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归宿,我的手指都变僵硬了,还 没挣下一点儿养老的粮食。我会把手艺传给女儿,教她学打铁,像吐迪家的女铁 匠一样,打各种精巧耐用的铁器,挂在墙上等人买。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这种叮 叮当当的生活,不喜欢又能去做什么。如果我什么手艺都没有,我就教她最简单 简朴的生活,像巴扎上那些做小买卖的妇女,纱巾蒙面,买一把香菜,分成更小 的七八把,一毛钱一把地卖,挣几毛钱算几毛。重要的是我想教会她快乐。我留 下贫穷,让她继承;留下苦难,让她承担。我没留下快乐,她要学会自己寻找, 在最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把自己漫长的一生度过。 ⑧我不知道这种日子的尽头是什么。我的孩子,没人教她会自己学会舞蹈,快乐 的舞蹈,忧伤的舞蹈。在土街土巷里跳,在果园葡萄架下跳。没有地毯也要跳, 没有弹拨儿伴奏也要跳。学会唱歌,把快乐唱出,把忧伤唱出,唱出祖祖辈辈的 梦想。如果我们的幸福不在今生,那它一定在世。我会教导我的孩子去信仰。我 什么都没留下,如果再不留给她信仰,她靠什么去支撑漫长一生的向往。 ⑨如果我死了——不会有什么大事,只是一点小病,我没钱去医治,一直地拖着, 小病成大病,早早地把一生结束了。那时我的女儿才十几岁,像我在果园小巷遇
到的那个叫古丽莎的女孩一样,她12岁没有了父亲,剩下母亲和一个妹妹。她 从那时起辍学打工,学钉箱子。一家人靠她的收入维持生活。古丽莎长得清秀好 看,一双水灵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她这个年龄女孩子少有的忧郁。那个下午,我 坐在她身旁,看她熟练地把铜皮包在木箱上,又敲打岀各种好看的图案。我听她 说家里的事: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呆在家,妹妹也辍学了,给人家当保姆。我问 一句,古丽莎说一句,我不问她便低着头默默干活,有时抬头看我一眼。我不敢 看她的眼睛,那时刻,我就像她早已过世的父亲,羞愧地低着头,看着她一天到 晚地干活,小小年纪就累弯了腰,细细的手指变得粗糙。我在心里深深地心疼着 她,又面含微笑,像另外一个人 ⑩如果我真的死了,像《古兰经》中说的那样,我会坐在一颗闪亮的星宿上,远 远地望着我生活过的地方,望着我在尘土中劳忙的亲人。那时,我应该什么都可 以说出,一切都能够说清。可是,那些自天上的声音,又是多么地遥远模糊。 (选自春风文艺出版社《在新疆》,有改动) 12.⑤-⑩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写自己的“另外的一生”?简要概括。(4分) 13.联系全文,说说尾段中“亲人”这一形象的内涵:作者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 怎样的情怀。(4分) 14.试简要分析下面语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6分) (1)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在动,你不动了。你还能看见他们在动,一直 地走动,却没有一个人会走过,喊醒你。 (2)我的孩子,没人教她会自己学会舞蹈,快乐的舞蹈,忧伤的舞蹈。在土街 土巷里跳,在果园葡萄架下跳。没有地毯也要跳,没有弹拨儿伴奏也要跳 15.“在这一刻里,我另外的一生仿佛已经开始。”此句话不仅在结构上有重要 作用,而且揭示了文章写法上的创意。请联系全文,具体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别了,“部长”龙应台 台湾地区选战中国民党惨败,马英九长期倚重的“文化部长”龙应台宣布辞职, 在辞职声明里大大自我表扬了一番。立刻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如果龙应台“文化 部长”的工作做得好,让台湾民众有了更多的文化共识,并成为国民党的优秀政 绩之一,国民党还会有这次惨败吗? 龙应台是台湾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父母是大陆人,随蒋介石前往台湾,龙应台 在台湾出生。正在思想形成阶段,遇到中国大陆取代国民党在联合国席位这个历 史剧变,她这一代台湾人由此普遍产生了一个鲜明的特征,即身份焦虑:自己到 底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罗大佑经典之作《亚细亚的孤儿》表达的就是这种焦虑 和彷徨。比龙应台更老一辈的人,这种焦虑要淡得多,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 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比较认可的。而龙应台在这个问题上明显游移不定。她比 般台湾人还有更多一层焦虑:由于前夫与孩子是德国籍的原因,龙应台还时常 有把自己当成“外国人”的恍惚。这样一种深层的焦虑,对于龙应台这样的知识 分子,尤其是掌握权力的文化官员会产生什么影响? 文化既是思想的权力,也是一种凝聚力。当龙应台带着深深的身份焦虑出任台北 文化局长、台湾“文化部长”后,她所执行的文化政策必然也带上她强烈的个人 色彩。龙应台曾对“中国梦”表达了她的看法,清晰地体现出她在中国人、台湾 人、世界人之间如浮萍般飘荡。中国的整体价值、台湾的地区价值与普世价值以 及个人价值、文学价值等多种价值判断,在龙应台那里始终没有摆正关系,显得
到的那个叫古丽莎的女孩一样,她 12 岁没有了父亲,剩下母亲和一个妹妹。她 从那时起辍学打工,学钉箱子。一家人靠她的收入维持生活。古丽莎长得清秀好 看,一双水灵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她这个年龄女孩子少有的忧郁。那个下午,我 坐在她身旁,看她熟练地把铜皮包在木箱上,又敲打出各种好看的图案。我听她 说家里的事: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呆在家,妹妹也辍学了,给人家当保姆。我问 一句,古丽莎说一句,我不问她便低着头默默干活,有时抬头看我一眼。我不敢 看她的眼睛,那时刻,我就像她早已过世的父亲,羞愧地低着头,看着她一天到 晚地干活,小小年纪就累弯了腰,细细的手指变得粗糙。我在心里深深地心疼着 她,又面含微笑,像另外一个人。 ⑩如果我真的死了,像《古兰经》中说的那样,我会坐在一颗闪亮的星宿上,远 远地望着我生活过的地方,望着我在尘土中劳忙的亲人。那时,我应该什么都可 以说出,一切都能够说清。可是,那些自天上的声音,又是多么地遥远模糊。 (选自春风文艺出版社《在新疆》,有改动) 12.⑤-⑩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写自己的“另外的一生”?简要概括。(4 分) 13.联系全文,说说尾段中“亲人”这—形象的内涵;作者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 怎样的情怀。(4 分) 14.试简要分析下面语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6 分) (1)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在动,你不动了。你还能看见他们在动,一直 地走动,却没有一个人会走过,喊醒你。 (2)我的孩子,没人教她会自己学会舞蹈,快乐的舞蹈,忧伤的舞蹈。在土街 土巷里跳,在果园葡萄架下跳。没有地毯也要跳,没有弹拨儿伴奏也要跳。 15.“在这一刻里,我另外的一生仿佛已经开始。”此句话不仅在结构上有重要 作用,而且揭示了文章写法上的创意。请联系全文,具体分析。(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别了,“部长”龙应台 台湾地区选战中国民党惨败,马英九长期倚重的“文化部长”龙应台宣布辞职, 在辞职声明里大大自我表扬了一番。立刻让人产生一个疑问:如果龙应台“文化 部长”的工作做得好,让台湾民众有了更多的文化共识,并成为国民党的优秀政 绩之一,国民党还会有这次惨败吗? 龙应台是台湾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父母是大陆人,随蒋介石前往台湾,龙应台 在台湾出生。正在思想形成阶段,遇到中国大陆取代国民党在联合国席位这个历 史剧变,她这一代台湾人由此普遍产生了一个鲜明的特征,即身份焦虑:自己到 底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罗大佑经典之作《亚细亚的孤儿》表达的就是这种焦虑 和彷徨。比龙应台更老一辈的人,这种焦虑要淡得多,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 自己是“中国人”还是比较认可的。而龙应台在这个问题上明显游移不定。她比 一般台湾人还有更多一层焦虑:由于前夫与孩子是德国籍的原因,龙应台还时常 有把自己当成“外国人”的恍惚。这样一种深层的焦虑,对于龙应台这样的知识 分子,尤其是掌握权力的文化官员会产生什么影响? 文化既是思想的权力,也是一种凝聚力。当龙应台带着深深的身份焦虑出任台北 文化局长、台湾“文化部长”后,她所执行的文化政策必然也带上她强烈的个人 色彩。龙应台曾对“中国梦”表达了她的看法,清晰地体现出她在中国人、台湾 人、世界人之间如浮萍般飘荡。中国的整体价值、台湾的地区价值与普世价值以 及个人价值、文学价值等多种价值判断,在龙应台那里始终没有摆正关系,显得
颇为凌乱。这在她的文章中经常能被读者轻易察觉,她也时常因某种需要而随意 变动价值判断的底线。例如,出于家庭原因,她对二战期间德国与苏联关系的判 断模糊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出于台湾身份,她认为国民党、共产党的成败 都没有意义,无视当年的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她还欣赏汉奸胡兰成,也许仅仅 是因为胡兰成的文学才华,龙应台便把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这样更重要的价值判 断轻轻放下。她在辞职声明中显示出的自鸣得意,更使人相信在任文化官员期间 她将这种文化分裂带给了整个台湾社会。 由于多重身份焦虑,龙应台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加剧全台湾民众的身 份困惑。龙应台自身的文化认同分裂,往大里说,加剧了台湾社会的文化对立; 往小里说,妨碍了国民党内部的凝聚与团结。马英九对龙应台的认可与重用,在 我看是导致台湾和国民党文化分裂、凝聚力涣散的重要原因 从积极的角度看,国民党这次惨败以及马英九辞职,说明文化认同游移不定必然 失败;从消极的角度看,我们不知道未台湾能否清晰地意识到这个深刻的文化命 题,也不知道台湾要花多少时间才能修补这种文化身份认同的分裂与焦虑。龙应 台辞职是个好消息。但如果不能认清龙应台对文化认同分裂推波助澜的作用,这 个消息也没多大价值。(作者刘仰,是北京知名学者) 16.结合全文,概括龙应台“这一代台湾人”所具有的“身份焦虑”和“文化认 同分裂”现象的形成原因。(6分) 17.文章称“龙应台对文化认同分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试分析作者 这一说法表达的意思有哪些。(6分) 18.探究文章最后的句子中的加点词“价值”的深层含义。(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记者柴静采访周云蓬的摘要”,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采访对象介绍:周云蓬,1970年生于辽宁,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失明,23 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弹琴,写诗,献艺,出版诗集和民谣专辑。 柴静:你9岁彻底失明,这是否从精神上摧垮了你? 周云蓬:不会的,那时我还没有精神。灾难的太早,它扑了个空。你是不是以为 我活得很沉重?其实,能看见或不能看见,那是每个人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 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关、专为我开的独一无二的门。 柴静:你是不是用流浪考验自己的意志,证明你的“身残志坚”? 周云蓬:这种考验有意义么?为什么人们都以为像我这样的人“应该”身残志 坚?我很怕被这样“类型化”。我喜欢走,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我喜欢这种生 活。我活在路上,民谣在路上。 (命题人:于扬、田、张志强:;校对:张志强)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1, D(A. mou/miu shan qian/ jian; B. kan zha/ cha chong/zhong: C. nan /she pa/ba jid; D. teng/juan tao /tdo cheng /chen) 2.B(A.“半壁江山”是指在敌人入侵后保存下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B.“特 立独行”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C.“休 戚相关”是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处讲的是“合 理的生活方式和长寿”“息息相关”,而没有“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此处 用错对象。D.佛教规定:寺庙中晩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使人警悟的言语, 也形容时光推移
颇为凌乱。这在她的文章中经常能被读者轻易察觉,她也时常因某种需要而随意 变动价值判断的底线。例如,出于家庭原因,她对二战期间德国与苏联关系的判 断模糊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出于台湾身份,她认为国民党、共产党的成败 都没有意义,无视当年的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她还欣赏汉奸胡兰成,也许仅仅 是因为胡兰成的文学才华,龙应台便把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这样更重要的价值判 断轻轻放下。她在辞职声明中显示出的自鸣得意,更使人相信在任文化官员期间 她将这种文化分裂带给了整个台湾社会。 由于多重身份焦虑,龙应台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加剧全台湾民众的身 份困惑。龙应台自身的文化认同分裂,往大里说,加剧了台湾社会的文化对立; 往小里说,妨碍了国民党内部的凝聚与团结。马英九对龙应台的认可与重用,在 我看是导致台湾和国民党文化分裂、凝聚力涣散的重要原因。 从积极的角度看,国民党这次惨败以及马英九辞职,说明文化认同游移不定必然 失败;从消极的角度看,我们不知道未台湾能否清晰地意识到这个深刻的文化命 题,也不知道台湾要花多少时间才能修补这种文化身份认同的分裂与焦虑。龙应 台辞职是个好消息。但如果不能认清龙应台对文化认同分裂推波助澜的作用,这 个消息也没多大价值。(作者刘仰,是北京知名学者) 16.结合全文,概括龙应台“这一代台湾人”所具有的“身份焦虑”和“文化认 同分裂”现象的形成原因。(6 分) 17.文章称“龙应台对文化认同分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试分析作者 这一说法表达的意思有哪些。(6 分) 18.探究文章最后的句子中的加点词“价值”的深层含义。(6 分) 七、作文(70 分) 19.阅读“记者柴静采访周云蓬的摘要”,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采访对象介绍:周云蓬,1970 年生于辽宁,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 岁失明,23 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弹琴,写诗,献艺,出版诗集和民谣专辑。 柴静:你 9 岁彻底失明,这是否从精神上摧垮了你? 周云蓬:不会的,那时我还没有精神。灾难的太早,它扑了个空。你是不是以为 我活得很沉重?其实,能看见或不能看见,那是每个人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 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关、专为我开的独一无二的门。 柴静:你是不是用流浪考验自己的意志,证明你的“身残志坚”? 周云蓬:这种考验有意义么?为什么人们都以为像我这样的人“应该”身残志 坚?我很怕被这样“类型化”。我喜欢走,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我喜欢这种生 活。我活在路上,民谣在路上。 (命题人:于扬、田、张志强;校对:张志强)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1、D(A.móu/miù shàn qiǎn / jiān;B.kān zhà/ chà chónɡ/zhònɡ;C.nǎn /shè pā/bā jiǎ;D.ténɡ/juàn tāo /táo chēnɡ /chèn) 2.B( A.“半壁江山”是指在敌人入侵后保存下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B.“特 立独行”形容人的志向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 C.“休 戚相关”是指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此处讲的是“合 理的生活方式和长寿”“息息相关”,而没有“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此处 用错对象。 D.佛教规定: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使人警悟的言语, 也形容时光推移
3.C(A有歧义,是“近200个字”最易读错,还是“近200个中国人”最易 读错,不明确 B.定语语序不当,“历届”应该放在“亚运会中”之前。D.搭配不当,“病情” 和“蔓延”搭配不当,“病情”改为“病毒”。) 4.A(3分) 5.B(乱序排列衔接题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行文的逻辑关系。首先,综观五个句子 谈的是娱乐化现象流行的影响问题,从而确定⑤为首句,排除A、C两项。然后 关注各句的提示性词语和具体语句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可知①②句是说这种现 象流行的积极影响,而且①句是②句的佐证,运用了反向假设论证方法,故②在 ①前,确定答案为B。(第③句“但是”一词,提示语意转折,笼统地说娱乐化 现象过了,第④句从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娱乐化过度的体现。 6.道:引导。垂:流传。众人:常人,一般人。庶几:或许,差不多。 7.方孝孺肯定豫让为智伯而死的行为是忠的表现;但是否定豫让为智伯死后报 仇是正确的尽忠之道 8.C。方孝孺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是因为不能谏主,而非不能报仇 9.(1)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 地,使他志气骄盛。从而致使他更快地灭亡。 (2)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 (3)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他们又都 是豫让的罪人了。 10.(1)描绘了天地高远,云垂欲雨:江面空阔,波滚浪翻的景象,暗示了诗人 的郁闷和茫然之感。 (2)“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然不免,隐 喻自己虽有才干却难有施展的机会。写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虽然凭借长江天险, 铁锁横江。但是未能挡住王濬的战舰,隐约表现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 (3)本词是对国家不幸的痛苦和回天无力的无奈;《雨铃霖》是不忍别又不能 不别的深情;《水龙吟》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无知己得不到同情、慰藉的孤独 寂寞悲怆愤慨。 11.(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匪我愆期(3)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4)举匏尊以相属(5)别有幽愁暗恨生。(6)相昫以湿(⑦)毋临渴而掘井 12.(1)自己的生老病死;(2)女儿的成长教育 13.指新疆地区的贫穷、孤独、辛劳、坚韧(生活艰难而不失信仰)的普通人, (2分)悲悯、热爱。(2分) 14.(1)用“动”与“不动”的比较,写出老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表现了老 人的孤独。(2分)引出下文作者对老人处境的无奈以及活下去到各地体验普通 人生活等内容。(1分) (2)运用反复(或铺陈)的手法,(1分)说明新疆人喜爱舞蹈,暗示了新疆 人在苦难中坚韧生活,不失信仰。作者以此含蓄地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同情。 (2分) 15.此句话独立成段,不仅点题,而且勾连上下文。前面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后 面写自己的所感所想,正是前面的见闻引发了作者的感想。(3分)写法上由实 到虚,虚实结合。(答想象也可)尤其后面的文字,作者想象自己变成新疆普通 人中的一员,经历着他们的生活,体验着他们的人生。作者含蓄深沉地表达对他
3. C(A 有歧义,是“近 200 个字”最易读错,还是“近 200 个中国人”最易 读错,不明确。 B.定语语序不当,“历届”应该放在“亚运会中”之前。D.搭配不当,“病情” 和“蔓延”搭配不当,“病情”改为“病毒”。) 4. A(3 分) 5.B(乱序排列衔接题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行文的逻辑关系。首先,综观五个句子, 谈的是娱乐化现象流行的影响问题,从而确定⑤为首句,排除 A、C 两项。然后, 关注各句的提示性词语和具体语句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可知①②句是说这种现 象流行的积极影响,而且①句是②句的佐证,运用了反向假设论证方法,故②在 ①前,确定答案为 B。(第③句“但是”一词,提示语意转折,笼统地说娱乐化 现象过了,第④句从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娱乐化过度的体现。 6.道:引导。垂:流传。众人:常人,一般人。庶几:或许,差不多。 7.方孝孺肯定豫让为智伯而死的行为是忠的表现;但是否定豫让为智伯死后报 仇是正确的尽忠之道。 8.C。方孝孺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士,是因为不能谏主,而非不能报仇。 9.⑴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 地,使他志气骄盛。从而致使他更快地灭亡。 ⑵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 ⑶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他们又都 是豫让的罪人了。 10.(1)描绘了天地高远,云垂欲雨;江面空阔,波滚浪翻的景象,暗示了诗人 的郁闷和茫然之感。 (2)“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然不免,隐 喻自己虽有才干却难有施展的机会。写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虽然凭借长江天险, 铁锁横江。但是未能挡住王濬的战舰,隐约表现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 (3)本词是对国家不幸的痛苦和回天无力的无奈;《雨铃霖》是不忍别又不能 不别的深情;《水龙吟》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无知己得不到同情、慰藉的孤独 寂寞悲怆愤慨。 11.(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匪我愆期(3)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4)举匏尊以相属(5)别有幽愁暗恨生。(6)相呴以湿(7)毋临渴而掘井 12.(1)自己的生老病死;(2)女儿的成长教育。 13.指新疆地区的贫穷、孤独、辛劳、坚韧(生活艰难而不失信仰)的普通人。 (2 分)悲悯、热爱。(2 分) 14.(1)用“动”与“不动”的比较,写出老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表现了老 人的孤独。(2 分)引出下文作者对老人处境的无奈以及活下去到各地体验普通 人生活等内容。(1 分) (2)运用反复(或铺陈)的手法,(1 分)说明新疆人喜爱舞蹈,暗示了新疆 人在苦难中坚韧生活,不失信仰。作者以此含蓄地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同情。 (2 分) 15.此句话独立成段,不仅点题,而且勾连上下文。前面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后 面写自己的所感所想,正是前面的见闻引发了作者的感想。(3 分)写法上由实 到虚,虚实结合。(答想象也可)尤其后面的文字,作者想象自己变成新疆普通 人中的一员,经历着他们的生活,体验着他们的人生。作者含蓄深沉地表达对他
们的理解、同情、赞美、热爱,拉近了情感距离,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和感染 力。(3分) 16.根在大陆,难以泯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生长在台湾,政治上的隔膜和 本土文化的吸收又造成了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疏离和分裂;思想形成时台湾国际地 位的失落,又加深了这种焦虑和彷徨的心态。(每点2分) 17.台湾民众的身份困惑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非个人因素影响所能;国民党内 部世代交替而造成的文化分裂、凝聚力涣散因任用龙应台而加剧,龙应台本人因 国民党在地区选战中的惨败而辞职;龙应台的个人身份是著名作家,公共身份是 文化部长”,不但不能弥合文化共识,反而因其文化政策和文化影响力进一步 加剧全台湾民众的身份困惑,其作用不可小视。(每点2分) 18、如果认为龙应台辞职只是出于个人原因的个人事件,那么这个消息将不具有 深远而广泛的社会意义;这个消息的价值所在在于揭示了价值观的游移不定和文 化认同分裂所造成的思想困境,不但阻碍民族统一和中国梦的实现,而且对台湾 自身的发展也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也告诉我们,加强民族文化共识,提升 民族凝聚力,不但是两岸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和振兴的不可或缺 的思想基础。(每点2分) 附:文言文译文 君子修身立德,奉事主君,既然称为君主的知己,就应该竭尽自己的智谋,忠诚 劝告,善于引导,把祸患消解在没有形成之时,保障安定于不出灾难之前,既使 自身得以保全而主君也能平安。这样,活着作为名臣,死了也能成为高尚的英灵, 百代流传光辉,照耀在史籍典册之中,这才是美好的啊。倘若遇到知己的主君 不能在未乱之前挽救危险,而只是在已经失败之后牺牲生命。以此沽名钓誉,借 以迷惑世间并夸耀于世俗之人。从君子的眼光看,都是很不足取的。 我曾持这样的观点评论豫让。豫让以家臣的身份侍奉智伯,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 以后,豫让为他报仇,忠义的声名显赫,即使是愚昧的男子和无知的妇女,也没 有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唉!豫让的死应该是忠心的了,可惜,他选择牺牲的 方式还存在有不能称为忠心的地方哩。为什么呢?试看他用漆涂身改变容貌,吞 食炭块改变声音后,对友人说:“我所做的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我将以此使天下 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的人感到惭愧。”能说这不是忠心吗?但看到他劈斩衣赵襄 子的衣服而三次跳跃刺杀时,赵襄子责问他为什么不替中行氏而死,却单单替智 伯而死:豫让回答说:“中行氏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待我,我因此也用普通人的 态度回报他;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态度待我,我所以用国士的行为报答他。”就只 从这一点分析,豫让是死而有余憾的。 比如段规事奉韩康,任章侍奉魏桓子,并未听说曾以国士对待他们,可是,段规 和任章,都竭力劝说他们的主君依从智伯的请求,用割让给他土地促使智伯思想 放纵,从而加速他的灭亡。郄疵事奉智伯,智伯也未曾以国士对待他,但是郄疵 能觉察出韩、魏的情况谏止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话以至于灭亡,然而郄疵 的智谋和忠告,已经可以问心无愧了。豫让既然自己说智伯以国土对待他,国土 就是救国之士嘛!当智伯索求土地而贪心不已之日,纵欲肆暴之时,做为国士的 豫让,正应该拿出自己的能力站在应有的地位上,诚恳地劝告他:“诸侯和大夫 都应该安守各自的封地,不应互相争夺,这是自古以的制度。如今无故向人家索 取土地,人家不给,我们必然要心生气愤;人家给了,那我们就必然要心生骄气 气愤必定会争夺,争夺必然会失败:骄纵必定要傲慢,傲慢必然要灭亡。”把话 说得谆谆亲切而态度又极其诚恳,劝谏不听,就第二次劝谏,第二次劝谏不听
们的理解、同情、赞美、热爱,拉近了情感距离,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和感染 力。(3 分) 16.根在大陆,难以泯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生长在台湾,政治上的隔膜和 本土文化的吸收又造成了身份和文化认同的疏离和分裂;思想形成时台湾国际地 位的失落,又加深了这种焦虑和彷徨的心态。(每点 2 分) 17.台湾民众的身份困惑有其形成的历史原因,非个人因素影响所能;国民党内 部世代交替而造成的文化分裂、凝聚力涣散因任用龙应台而加剧,龙应台本人因 国民党在地区选战中的惨败而辞职;龙应台的个人身份是著名作家,公共身份是 “文化部长”,不但不能弥合文化共识,反而因其文化政策和文化影响力进一步 加剧全台湾民众的身份困惑,其作用不可小视。(每点 2 分) 18、如果认为龙应台辞职只是出于个人原因的个人事件,那么这个消息将不具有 深远而广泛的社会意义;这个消息的价值所在在于揭示了价值观的游移不定和文 化认同分裂所造成的思想困境,不但阻碍民族统一和中国梦的实现,而且对台湾 自身的发展也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也告诉我们,加强民族文化共识,提升 民族凝聚力,不但是两岸统一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和振兴的不可或缺 的思想基础。(每点 2 分) 附:文言文译文 君子修身立德,奉事主君,既然称为君主的知己,就应该竭尽自己的智谋,忠诚 劝告,善于引导,把祸患消解在没有形成之时,保障安定于不出灾难之前,既使 自身得以保全而主君也能平安。这样,活着作为名臣,死了也能成为高尚的英灵, 百代流传光辉,照耀在史籍典册之中,这才是美好的啊。倘若遇到知己的主君, 不能在未乱之前挽救危险,而只是在已经失败之后牺牲生命。以此沽名钓誉,借 以迷惑世间并夸耀于世俗之人。从君子的眼光看,都是很不足取的。 我曾持这样的观点评论豫让。豫让以家臣的身份侍奉智伯,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 以后,豫让为他报仇,忠义的声名显赫,即使是愚昧的男子和无知的妇女,也没 有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唉!豫让的死应该是忠心的了,可惜,他选择牺牲的 方式还存在有不能称为忠心的地方哩。为什么呢?试看他用漆涂身改变容貌,吞 食炭块改变声音后,对友人说:“我所做的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我将以此使天下 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的人感到惭愧。”能说这不是忠心吗?但看到他劈斩衣赵襄 子的衣服而三次跳跃刺杀时,赵襄子责问他为什么不替中行氏而死,却单单替智 伯而死;豫让回答说:“中行氏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待我,我因此也用普通人的 态度回报他;智伯用对待国士的态度待我,我所以用国士的行为报答他。”就只 从这一点分析,豫让是死而有余憾的。 比如段规事奉韩康,任章侍奉魏桓子,并未听说曾以国士对待他们,可是,段规 和任章,都竭力劝说他们的主君依从智伯的请求,用割让给他土地促使智伯思想 放纵,从而加速他的灭亡。郄疵事奉智伯,智伯也未曾以国士对待他,但是郄疵 能觉察出韩、魏的情况谏止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话以至于灭亡,然而郄疵 的智谋和忠告,已经可以问心无愧了。豫让既然自己说智伯以国土对待他,国土 就是救国之士嘛!当智伯索求土地而贪心不已之日,纵欲肆暴之时,做为国士的 豫让,正应该拿出自己的能力站在应有的地位上,诚恳地劝告他:“诸侯和大夫 都应该安守各自的封地,不应互相争夺,这是自古以的制度。如今无故向人家索 取土地,人家不给,我们必然要心生气愤;人家给了,那我们就必然要心生骄气。 气愤必定会争夺,争夺必然会失败;骄纵必定要傲慢,傲慢必然要灭亡。”把话 说得谆谆亲切而态度又极其诚恳,劝谏不听,就第二次劝谏,第二次劝谏不听
就第三次劝谏他。三次劝谏如果还不听从,把那事后的“伏剑而死”挪到这个时 候死。智伯纵然是冥顽不灵,也会为他的至诚所感动,很可能会醒悟过的。这样 就会与韩、魏和好,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了智氏的宗族,使其世世代代保持 祭祀祖先的礼仪。如能像这样,那么,豫让即使死了也会像活着一样让人怀念, 难道这不胜过刺杀他人衣服后再自尽吗?” 可是,豫让当时竟无一句话启发开导主君的心智,眼看着智伯有危险以至灭亡, 好似越国人看着秦国的人不管是肥是瘦一样。袖手旁观,坐等胜败,所谓“国士 的报答,能是这样的吗?待到智伯已经死了,才气愤得控制不住自己的血气,甘 心使自己附在刺客之类的人,这有什么可称道的,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啊!虽然这 样,以“国士”的标准衡量,豫让固然是承当不起的:但是那种早上还是仇敌, 到了晚上就成了君臣,并且腆着面孔而自鸣得意的人,又成为豫让的罪人了。哎! 语文Ⅱ(附加题)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柳屯田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苏子瞻学际天人,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乃知别 是一家,知之者少。后妟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 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 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选自李清照《词论》)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 自减半矣 20.柳屯田、苏子瞻分别指 (2分) 21.李清照在上文中提出了哪一个著名的词学观点?(用自己语言概括)(2分) 、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 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是全书的总 纲 B.“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 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促使吕布下决心为夺貂婵 而反董。 C.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为汝这孺子 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 也!”这情节常被人称作“刘备长厚似伪 D.刘备行韬晦之策后园种菜。曹操请刘备煮青梅喝酒。操问刘当世英雄是谁 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大惊, 手中筷子落地。刚好雷声大作,刘备托辞害怕打雷,巧妙遮掩过去。 E..《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悲剧人物,一是她的聪明才智在封建社会不 能施展,二是她虽然取得了“宝二奶奶”的地位,但宝玉始终恨她抢夺了黛玉的 位置,并最终出走。 23.简答题(10分) (1)请简述“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5分)
就第三次劝谏他。三次劝谏如果还不听从,把那事后的“伏剑而死”挪到这个时 候死。智伯纵然是冥顽不灵,也会为他的至诚所感动,很可能会醒悟过的。这样 一就会与韩、魏和好,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了智氏的宗族,使其世世代代保持 祭祀祖先的礼仪。如能像这样,那么,豫让即使死了也会像活着一样让人怀念, 难道这不胜过刺杀他人衣服后再自尽吗?” 可是,豫让当时竟无一句话启发开导主君的心智,眼看着智伯有危险以至灭亡, 好似越国人看着秦国的人不管是肥是瘦一样。袖手旁观,坐等胜败,所谓“国士” 的报答,能是这样的吗?待到智伯已经死了,才气愤得控制不住自己的血气,甘 心使自己附在刺客之类的人,这有什么可称道的,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啊!虽然这 样,以“国士”的标准衡量,豫让固然是承当不起的;但是那种早上还是仇敌, 到了晚上就成了君臣,并且腆着面孔而自鸣得意的人,又成为豫让的罪人了。哎!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柳屯田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苏子瞻学际天人,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乃知别 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 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 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选自李清照《词论》)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6 分)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 自减半矣。 20.柳屯田、苏子瞻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2 分) 21.李清照在上文中提出了哪一个著名的词学观点?(用自己语言概括)(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 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是全书的总 纲。 B. “司徒妙计高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毛宗岗评本第八回总评),说的就 是《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只是巧用了一条美人计,就促使吕布下决心为夺貂婵 而反董。 C. 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为汝这孺子, 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 也!”这情节常被人称作“刘备长厚似伪”。 D.刘备行韬晦之策后园种菜。曹操请刘备煮青梅喝酒。操问刘当世英雄是谁? 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大惊, 手中筷子落地。刚好雷声大作,刘备托辞害怕打雷,巧妙遮掩过去。 E.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悲剧人物,一是她的聪明才智在封建社会不 能施展,二是她虽然取得了“宝二奶奶”的地位,但宝玉始终恨她抢夺了黛玉的 位置,并最终出走。 23. 简答题(10 分) (1)请简述“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5 分)
(2)“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5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财产公开新任先行”让制度运转起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一直是舆论吁求的焦点,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公众观察政 府改革诚意和反腐决心的试金石。中央纪委最新的举措,让公众看到了高层在推 进这一制度上的努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要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 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 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 制度 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在财产公开上先行,这一制度并非新事物,前几年就有地方 试行过。不过,就各地情况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 面对财产公示制度巨大的改革阻力,中央党校专家曾提出过“新提拔干部先行公 示”的设想,建议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 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从当时的舆论反应看,公众并不满意这样的妥协 和退让,因为选择性地财产公示,会让被公示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方官员也很难 有底气和动力去监督执行这一制度。 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可能忽略了现实。财产公开制度遇到了巨大的利益阻力, 这种阻力会让改革陷入僵局,当务之急是寻求突破口,最务实的选择是尽可能地 先让这一制度运转起,也许行动起了,阻力就能慢慢减弱。与“领导干部全部公 示”相比,“新提任领导干部先行”虽然作出了很大的妥协让步,但相比此前的 停滞不前,还是前进了一大步。就像反腐败一样,当难以治本时,治标未必不可 为治本作制度准备。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也许无法一蹴而就,却可以一步一步 地走,先让制度运转起。全国每年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并不少,这种改革对制度的 推进是有益的。 在财产公示上,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是阻力最小的群体,选择这些人为改革突破口 很务实。乐观地看,这种“新提任先行”的改革,也许会对全面的改革起到一种 倒逼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 而深化。同样,财产公示制度也是如此。与其陷入僵局去等待“全部公开”这个 无法企及的理想结果,不如先行动起,然后以“新提任先公开”去倒逼改革的进 步推进 (节选自2013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 24.“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一句如何理解?(3分) 25.对“财产公开新任先行”的新规,公众和作者的态度或认识分别是什么?(6 分) 26.作者认为选择新提任的干部实行财产公示制有什么好处?(6分)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附加题参考答案 19.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 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0.柳永,苏轼 21.“词有自身特点”“诗词各有优劣”“诗词各有特点”可得2分。) 22.BE(B.司徒王允欲除董卓,又惧其义子吕布,遂合用美人计和连环计, 先将貂蝉嫁与吕布,后又献与董卓,且多次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E.宝玉后也 基本认可了这桩婚姻,后决意出走有更多复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痛恨宝钗。)
(2)“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5 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财产公开新任先行”让制度运转起 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一直是舆论吁求的焦点,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成为公众观察政 府改革诚意和反腐决心的试金石。中央纪委最新的举措,让公众看到了高层在推 进这一制度上的努力。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文指出:要着力健全领导干部报告 个人有关事项等制度。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 关事项公开制度的试点,建立健全对国家工作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管理 制度。 让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在财产公开上先行,这一制度并非新事物,前几年就有地方 试行过。不过,就各地情况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 面对财产公示制度巨大的改革阻力,中央党校专家曾提出过“新提拔干部先行公 示”的设想,建议应以“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为契机, 将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推进一步。从当时的舆论反应看,公众并不满意这样的妥协 和退让,因为选择性地财产公示,会让被公示者心不甘情不愿,地方官员也很难 有底气和动力去监督执行这一制度。 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可能忽略了现实。财产公开制度遇到了巨大的利益阻力, 这种阻力会让改革陷入僵局,当务之急是寻求突破口,最务实的选择是尽可能地 先让这一制度运转起,也许行动起了,阻力就能慢慢减弱。与“领导干部全部公 示”相比,“新提任领导干部先行”虽然作出了很大的妥协让步,但相比此前的 停滞不前,还是前进了一大步。就像反腐败一样,当难以治本时,治标未必不可, 为治本作制度准备。财产公示制度的推进,也许无法一蹴而就,却可以一步一步 地走,先让制度运转起。全国每年新提任的领导干部并不少,这种改革对制度的 推进是有益的。 在财产公示上,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是阻力最小的群体,选择这些人为改革突破口 很务实。乐观地看,这种“新提任先行”的改革,也许会对全面的改革起到一种 倒逼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 而深化。同样,财产公示制度也是如此。与其陷入僵局去等待“全部公开”这个 无法企及的理想结果,不如先行动起,然后以“新提任先公开”去倒逼改革的进 一步推进。 (节选自 2013 年 11 月 30 日《中国青年报》) 24.“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依然遭遇现实瓶颈”一句如何理解? (3 分) 25. 对“财产公开新任先行”的新规,公众和作者的态度或认识分别是什么?(6 分) 26. 作者认为选择新提任的干部实行财产公示制有什么好处?(6 分)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附加题参考答案 19.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 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20. 柳永,苏轼。 21.“词有自身特点”“诗词各有优劣”“诗词各有特点”可得 2 分。) 22. B E (B. 司徒王允欲除董卓,又惧其义子吕布,遂合用美人计和连环计, 先将貂蝉嫁与吕布,后又献与董卓,且多次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 E. 宝玉后也 基本认可了这桩婚姻,后决意出走有更多复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痛恨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