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呼吸 ■■■■■
第五章 呼吸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全过程: 肺泡 鼻 外界 咽 -C02 02 02 C02、 血液循环 喉 C02 气管 支气管 肺通气 肺换气 组织换气 血液运输 外呼吸 (内呼吸) 生理意义:满足机体代谢所需02和排出CO2, 呼吸系统的结构 维持内环境中O2和C02含量的相对稳定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全过程: 生理意义:满足机体代谢所需O2和排出CO2, 维持内环境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呼吸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肺通气 肺通气定义: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 ★原动力: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呼吸肌舒缩引起胸廓节律性 扩大和缩小
肺通气定义: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 ★原动力: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呼吸肌舒缩引起胸廓节律性 扩大和缩小 第一节 肺通气
1.呼吸运动 吸气肌: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 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气肌:使胸廓缩小产生呼气 肋间内肌和腹肌 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②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1.呼吸运动 吸气肌:使胸廓扩大产生吸气 膈肌和肋间外肌 呼气肌:使胸廓缩小产生呼气 肋间内肌和腹肌 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②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呼吸的过程 吸气肌 收缩 舒张 胸廓 护张 缩小 肺脏 扩张 缩小 肺内压天气压 ↓ 吸气 呼气
呼 气 肺内压>大气压 缩 小 肺 脏 吸 气 肺内压<大气压 胸 廓 吸 气 肌 收 缩 舒 张 扩 张 扩 张 缩 小 呼吸的过程
按呼吸深度分: 平静呼吸:成人:12-18次/分 用力呼吸:运动时或吸入气中CO2↑或O2↓ 按动作部位分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膈肌舒缩为主,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肋间外肌舒缩为主,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 妊娠,肥胖
按呼吸深度分: 平静呼吸:成人:12-18次/分 用力呼吸:运动时或吸入气中CO2↑ 或O2↓ 按动作部位分: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膈肌舒缩为主,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肋间外肌舒缩为主,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 妊娠,肥胖
2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1)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称为肺内压 吸气初肺内压大气压(1~2mmHg)一→气出肺 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 气流停 0 mmHg 商t 1大气庄力 7 760
2.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1)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称为肺内压 吸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1~2mmHg) →气出肺 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气流停
2 胸膜腔内压 1概念: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简称胸内压。 密团,无气体 润滑 有少量浆液 两层胸膜紧紧相贴 2平静吸气时:胸膜腔内压<大气压(-5~-10mmHg) 平静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大气压(-3~-5mH 780 特点 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 图示胸膜腔负压形成示意图
2 胸膜腔内压 1 概念: 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简称胸内压。 2 平静吸气时:胸膜腔内压 < 大气压(-5~-10mmHg) 平静呼气时:胸膜腔内压 < 大气压(-3~-5mmHg) 特点: 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始终为负压
3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4生理意义: 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5胸膜腔负压形成的决定因素(前提): 胸膜腔是一个密闭潜在腔隙 6气胸: 胸膜因病变或受外伤破裂,气体进入 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
3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4 生理意义: 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5 胸膜腔负压形成的决定因素(前提): 胸膜腔是一个密闭潜在腔隙 6 气胸: 胸膜因病变或受外伤破裂,气体进入 胸腔形成胸膜腔积气称为气胸
(二)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 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阻力 肺通气阻力 肺弹性回缩力:1/3 非弹性阻 气道阻力:主要与气道半径有关 粘滞阻力: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惯性阻力:
(二)肺通气的阻力 弹 性 阻 力 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 肺 通 气 阻 力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阻力 肺弹性回缩力: 1/3 非 弹 性 阻 力 气道阻力:主要与气道半径有关 粘滞阻力: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惯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