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21/2121
2021/2/21 1 第十一章 迁地保护
两个概念: 就地保护( lin situ或 on-site preservation):指保护在 野外的自然群落和种群。 是生物多样性长期保护的最好策略。 迁地保护 ex situ)或易地保护( off-site preservation): 指在人类控制的条件下维持种群个体 许多物种在野外灭绝了,但还存活在笼养侨居地( captive colonies),例如麋鹿和野马。 2021/2121
2021/2/21 2 两个概念: • 就地保护(in situ或on-site preservation):指保护在 野外的自然群落和种群。 – 是生物多样性长期保护的最好策略。 • 迁地保护(ex situ)或易地保护(off-site preservation) : 指在人类控制的条件下维持种群个体。 – 许多物种在野外灭绝了,但还存活在笼养侨居地(captive colonies),例如麋鹿和野马
第一节迁地保护的目的、 、迁地保护的目的 并不是以人工种群代替野生种群,而是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 数量;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濒危 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保证其食物供应,治疗受伤、 生病个体,采取节育或人工受精,淘汰某一年龄段个体等进 行人工管理,调整种群的遗传结构和种群结构,减少随机因素 对小种群的影响,使迁地种群的有效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 于最佳年龄结构。 2021/2121
2021/2/21 3 一、迁地保护的目的 并不是以人工种群代替野生种群,而是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 数量;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濒危 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通过保证其食物供应,治疗受伤、 生病个体,采取节育或人工受精,淘汰某一年龄段个体等进 行人工管理,调整种群的遗传结构和种群结构,减少随机因素 对小种群的影响,使迁地种群的有效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 于最佳年龄结构。 第一节 迁地保护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当迁地种群数量上升到一定量时,通过对人工珊养 个体进行野化训练,在适宜的生境中不断地释放迁 地种群的繁育后代,补充野生种群,以增加野生种 群的遗传多样性。 建立起自然状态下可生存种群是迁地保护的最终 目标。 2021/2121
2021/2/21 4 • 当迁地种群数量上升到一定量时,通过对人工驯养 个体进行野化训练,在适宜的生境中不断地释放迁 地种群的繁育后代,补充野生种群,以增加野生种 群的遗传多样性。 建立起自然状态下可生存种群是迁地保护的最终 目标
迁地保护是生物保护中不可缺少的 是对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与就地保爆 相成的关系 1迁地保护种群的个体能定期地放到野外以维持自 然种群的数量和遗传变异性 2对笼养种群的研究能透彻了解该物种的基本生物 学特性。 3迁地保护的种群能自我繁殖而减少为了展览和研 究目的从野外收集个体的需要。 4展览个体有助于教育公众了解保护其野外种群的 重要性 2021/2121 5
2021/2/21 5 1.迁地保护种群的个体能定期地放到野外以维持自 然种群的数量和遗传变异性。 2.对笼养种群的研究能透彻了解该物种的基本生物 学特性。 3.迁地保护的种群能自我繁殖而减少为了展览和研 究目的从野外收集个体的需要。 4.展览个体有助于教育公众了解保护其野外种群的 重要性。 迁地保护是生物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是对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与就地保护是相辅 相成的关系
、迁地保护的意义 (1)迁地种群在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础研究 中,可以作为野生个体的代用材料 (2)对迁地种群的管理可以取得管理野生种群 的经验 (3)迁地种群是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提高的 途径之 (4)迁地保护为原生境己严重破坏的物种提供 最后的避难所 2021/2121
2021/2/21 6 二、迁地保护的意义 • (1)迁地种群在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基础研究 中,可以作为野生个体的代用材料 • (2)对迁地种群的管理可以取得管理野生种群 的经验 • (3)迁地种群是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提高的 途径之一 • (4)迁地保护为原生境己严重破坏的物种提供 最后的避难所
(5)迁地保护对重要经济植物(特新知重要 的药用植物)的保护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6)迁地保护能为在新的生境中创建新的生 物群落提供物种资源 (7)迁地保护设施是进行公众生物多样性和 生物保护教育的主要基地 2021/2121 7
2021/2/21 7 • (5)迁地保护对重要经济植物(特别是重要 的药用植物)的保护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 (6)迁地保护能为在新的生境中创建新的生 物群落提供物种资源 • (7)迁地保护设施是进行公众生物多样性和 生物保护教育的主要基地
迁地保护的原则 (1)物种原有的生境破碎呈班块状,或原 消 如前面说的东北虎的例子。 (2)物种的数目下降到极低的水平,种内难以进行交 配。 IUCN曾指出: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 1000只时,应当进行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 物种的一项措施。目前迁地保护手段常常是等到物种 的数量极低、濒临灭绝时才应用,其效果显然不如当它 种群数量尚多但已面临生存危杋时,提前对它选行迁地 保护时为好。所以,对于那些个体数目虽然较多,但己 经出现生存危机的物种,也应该考慮进行迁地保护。 2021/2121
2021/2/21 8 三、迁地保护的原则 • (1)物种原有的生境破碎呈斑块状,或原有生境消失。 如前面说的东北虎的例子。 • (2)物种的数目下降到极低的水平,种内难以进行交 配。 • IUCN曾指出:当一个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 1000只时,应当进行人工繁育,迁地保护作为保护该 物种的一项措施。目前迁地保护手段常常是等到物种 的数量极低、濒临灭绝时才应用,其效果显然不如当它 种群数量尚多但已面临生存危机时,提前对它进行迁地 保护时为好。所以,对于那些个体数目虽然较多,但已 经出现生存危机的物种,也应该考虑进行迁地保护
(3)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 这类物种常常具有极窄的生态位值,适 能为较差,当生境条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生态 因子突然恶化时,将导致该物种的灭绝。如在 80年代中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突然发生竹子 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由于食物短缺而面临 生存危机,此时进行迁地保护是必要的,待环境 状况恢复后再可进行野放。 2021/2121 9
2021/2/21 9 (3)物种的生存条件突然恶化。 这类物种常常具有极窄的生态位阈值,适应 能力较差,当生境条件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生态 因子突然恶化时,将导致该物种的灭绝。如在 80年代中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突然发生竹子 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由于食物短缺而面临 生存危机,此时进行迁地保护是必要的,待环境 状况恢复后再可进行野放
第二节迁地保护的策略及其局限性 迁地保护的草略 (一)、动物园 动物园传统上是把重点放在大型脊椎动物特别是 哺乳动物上,因为这些种类能引起一般公众的极大 兴趣。这有忽视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巨大危险。 然而,它能激发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热情。如 果对保护野生动物有兴趣,就会捐钱,就会对政府 施加压力。结果,终于促使设立了这些物种的保护 区,并使其它数干种分布于这些环境的动物和植物 也得到保护。这些动物可称为“旗帜种( flag species)” 2021/2121 10
2021/2/21 10 第二节 迁地保护的策略及其局限性 (一)、动物园 动物园传统上是把重点放在大型脊椎动物特别是 哺乳动物上,因为这些种类能引起一般公众的极大 兴趣。这有忽视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巨大危险。 • 然而,它能激发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热情。如 果对保护野生动物有兴趣,就会捐钱,就会对政府 施加压力。结果,终于促使设立了这些物种的保护 区,并使其它数千种分布于这些环境的动物和植物 也得到保护。这些动物可称为“旗帜种(flag species)” 一、迁地保护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