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海洋渔业资源的 科学管理 学习目的 ◼ 掌握可更新自然资源的特点、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产 量的概念; ◼ 了解传统渔业资源管理模式及有关的持续产量模型、 动态库模型,明确传统渔业资源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 掌握大海洋生态系的基本概念和管理目标,了解生态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及其对海洋生物资源开放利用和 管理的意义,了解海洋增养殖业的基本原理和实践上 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 海洋渔业资源的 科学管理 学习目的 ◼ 掌握可更新自然资源的特点、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产 量的概念; ◼ 了解传统渔业资源管理模式及有关的持续产量模型、 动态库模型,明确传统渔业资源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 掌握大海洋生态系的基本概念和管理目标,了解生态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及其对海洋生物资源开放利用和 管理的意义,了解海洋增养殖业的基本原理和实践上 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模式 一、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产量的原理 (一)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产量 ◼ 持续产量(sustainable yield)就是在生态环境基 本稳定的条件下,每年从该种群资源中捕捞一定的数 量而不影响资源量继续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渔 获量可以年复一年的获得就称为持续产量或平衡渔获 量也称剩余产量
第一节 传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模式 一、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产量的原理 (一)持续产量和最大持续产量 ◼ 持续产量(sustainable yield)就是在生态环境基 本稳定的条件下,每年从该种群资源中捕捞一定的数 量而不影响资源量继续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渔 获量可以年复一年的获得就称为持续产量或平衡渔获 量也称剩余产量
一个渔业种群生物量的 自然增长量(dB/dt, 即种群剩余生产部分) 与种群大小(B)有关。 ◼ 当种群生物量处于极低 水平(B ≈ 0)或达到 最大(B = B∞)时, dB/dt为零; ◼ 当种群为中等大小时, dB/dt最大 图 11.l 种群大小与渔业产量关系示意图 B 为种群生物量,B∞为最大种群生物量 (引自 Pitcher & Hart 1982) 最大持续产量 置换线 “剩余生产部分” = 持续产量 B∞ B2 B1
一个渔业种群生物量的 自然增长量(dB/dt, 即种群剩余生产部分) 与种群大小(B)有关。 ◼ 当种群生物量处于极低 水平(B ≈ 0)或达到 最大(B = B∞)时, dB/dt为零; ◼ 当种群为中等大小时, dB/dt最大 图 11.l 种群大小与渔业产量关系示意图 B 为种群生物量,B∞为最大种群生物量 (引自 Pitcher & Hart 1982) 最大持续产量 置换线 “剩余生产部分” = 持续产量 B∞ B2 B1
◼ 在每一生物量水平上(低于环境最大负载量)都 有一个持续产量 ◼ 最大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海洋渔业资源科学管理的目标
◼ 在每一生物量水平上(低于环境最大负载量)都 有一个持续产量 ◼ 最大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海洋渔业资源科学管理的目标
◼ 捕捞力量或称捕捞努力量(fishing effect)通常是指特定时间 内投入渔业的捕捞生产工具设备的数量和强度,网目大小则 与种群中被捕捞的年龄有关。 (二)捕捞力量、网目大小与持续产量的关系 捕捞力量 f 平衡渔获量 Y c a b 图 11.2 不同种类的总渔获量 和捕捞力量的关系 p n m 平衡渔获量 Y 捕捞力量 f 0 图 11.3 同一种类不同网目的捕捞力量 和总渔获量的关系 0
◼ 捕捞力量或称捕捞努力量(fishing effect)通常是指特定时间 内投入渔业的捕捞生产工具设备的数量和强度,网目大小则 与种群中被捕捞的年龄有关。 (二)捕捞力量、网目大小与持续产量的关系 捕捞力量 f 平衡渔获量 Y c a b 图 11.2 不同种类的总渔获量 和捕捞力量的关系 p n m 平衡渔获量 Y 捕捞力量 f 0 图 11.3 同一种类不同网目的捕捞力量 和总渔获量的关系 0
如果捕捞量超过种群本身的自然增长能力,将导致资源 量不断下降,表现在总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随捕捞 力量的增加而减少,同时捕捞对象的自然补充量也不断下降, 引起资源衰退(甚至最终形成不了渔汛)。 ◼ 生物学捕捞过度: ①生长型捕捞过度:过度捕捞小个体 ②补充型捕捞过度:过度捕捞亲体 ◼ 经济学捕捞过度 (三)过度捕捞(overfishing)
如果捕捞量超过种群本身的自然增长能力,将导致资源 量不断下降,表现在总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随捕捞 力量的增加而减少,同时捕捞对象的自然补充量也不断下降, 引起资源衰退(甚至最终形成不了渔汛)。 ◼ 生物学捕捞过度: ①生长型捕捞过度:过度捕捞小个体 ②补充型捕捞过度:过度捕捞亲体 ◼ 经济学捕捞过度 (三)过度捕捞(overfishing)
有关渔业管理的数学模型很多,其目的均为在可持续利 用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最大产量。 剩余产量模型为其中较为简单 一种,其特点是只考虑产量因素。 1.在未开发利用的情况下 种群增长模式可表达为: dB/dt=rB[(B∞-B)/B∞] 上式为抛物线图形 二、持续产量模型(sustainable yield model) 0 B∞/ 2 B∞ dB/dt 图 11.4 未开发利用时自然增长 率与生物量的关系
有关渔业管理的数学模型很多,其目的均为在可持续利 用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最大产量。 剩余产量模型为其中较为简单 一种,其特点是只考虑产量因素。 1.在未开发利用的情况下 种群增长模式可表达为: dB/dt=rB[(B∞-B)/B∞] 上式为抛物线图形 二、持续产量模型(sustainable yield model) 0 B∞/ 2 B∞ dB/dt 图 11.4 未开发利用时自然增长 率与生物量的关系
要使 dB/dt 达到最大值,只要对其求导并令其为零: d 2B/dt 2= rB∞-2rB=0 ,得: B= B∞/2 时增长速率最快 2.在开发利用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速率还受捕捞的影响 设捕捞死亡系数为F,则: dB/dt=rB[(B∞-B)/ B∞]- FB (F:捕捞死亡系数) 假设捕捞死亡系数 F 与捕捞力量 f 成直线正比,即 F = q f ( q :可捕系数) dB/dt=rB(B∞-B)/ B∞- q f B q f B =rB-rB 2/ B∞时, dB/dt=0,种群生物量不变, 达 持续产量或平衡渔获量,以Y 表示
要使 dB/dt 达到最大值,只要对其求导并令其为零: d 2B/dt 2= rB∞-2rB=0 ,得: B= B∞/2 时增长速率最快 2.在开发利用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速率还受捕捞的影响 设捕捞死亡系数为F,则: dB/dt=rB[(B∞-B)/ B∞]- FB (F:捕捞死亡系数) 假设捕捞死亡系数 F 与捕捞力量 f 成直线正比,即 F = q f ( q :可捕系数) dB/dt=rB(B∞-B)/ B∞- q f B q f B =rB-rB 2/ B∞时, dB/dt=0,种群生物量不变, 达 持续产量或平衡渔获量,以Y 表示
持续产量模型:Y = f q B = r B - rB 2/ B∞(表示平衡状态下渔获量与种 群生物量呈抛物线关系,此外 Y 有多个 ) 由于实际现存的生物量难以确定,将Y-B关系转换为Y-f 关系: 由Y =f q B = r B-rB 2/ B ∞,得: B = B ∞ - f q B ∞ / r,代入上式 得: Y =f qB =f q(B∞-f q/r)=(qB∞)f-(q 2 B ∞ / r)f 2 表明在平衡状态下,平衡渔获量与捕捞力量亦呈抛物线关系。 设 a = q B ∞ , b = q 2 B ∞/ r 即 Y =a f -b f 2 或 Y / f= a — bf 表明平衡状态下,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与捕捞力量为线性关系。 3.MSY与fMSY 由Y = a f -b f 2求Y最大值,须令 dY /df = a — 2bf =0 得:f = f MSY =a / 2b=r B ∞ / 2q,MSY = a 2 / 4b= r B ∞ 2 / 4 只要算得参数a、b就可计算得MSY及其相应的fMSY
持续产量模型:Y = f q B = r B - rB 2/ B∞(表示平衡状态下渔获量与种 群生物量呈抛物线关系,此外 Y 有多个 ) 由于实际现存的生物量难以确定,将Y-B关系转换为Y-f 关系: 由Y =f q B = r B-rB 2/ B ∞,得: B = B ∞ - f q B ∞ / r,代入上式 得: Y =f qB =f q(B∞-f q/r)=(qB∞)f-(q 2 B ∞ / r)f 2 表明在平衡状态下,平衡渔获量与捕捞力量亦呈抛物线关系。 设 a = q B ∞ , b = q 2 B ∞/ r 即 Y =a f -b f 2 或 Y / f= a — bf 表明平衡状态下,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与捕捞力量为线性关系。 3.MSY与fMSY 由Y = a f -b f 2求Y最大值,须令 dY /df = a — 2bf =0 得:f = f MSY =a / 2b=r B ∞ / 2q,MSY = a 2 / 4b= r B ∞ 2 / 4 只要算得参数a、b就可计算得MSY及其相应的fMSY
4、参数估算 (1)f标准化:用于当量计算 标准船、作业时间、网次 (2)估算 原理:根据平衡状态下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与捕捞力量为线性关系,进行直线回归 ①如果获得平衡状态下的第i年平衡渔获量Yi及其相应的捕捞力量f i的资料。可根据 Yi / f i = a — b f i 进行回归 应用上的主要问题:Yi 与 f i 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难以确定,可能出现f 不断变化,难以 达稳定或f 一直不变,始终处于一点平衡的状况
4、参数估算 (1)f标准化:用于当量计算 标准船、作业时间、网次 (2)估算 原理:根据平衡状态下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与捕捞力量为线性关系,进行直线回归 ①如果获得平衡状态下的第i年平衡渔获量Yi及其相应的捕捞力量f i的资料。可根据 Yi / f i = a — b f i 进行回归 应用上的主要问题:Yi 与 f i 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难以确定,可能出现f 不断变化,难以 达稳定或f 一直不变,始终处于一点平衡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