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犄角/畸形 豆豉/尺幅 麻痹大意/筚路蓝缕 B.弹劾/隔阂 鳏夫/鳄鱼 别出机杼/助纣为虐 C.札记/倾轧 信笺/渐染 相形见绌/六畜兴旺 D.斡旋/帷幄 发酵/窖池 自怨自艾/林深路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霓虹灯 金融危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安详 爆冷门 成群结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彩票 萤光屏 骄奢淫逸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D.青睐 接合部 好逸恶劳 天网恢恢,疏而不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日方任何试 图改变这一事实的言行都是徒劳的。 B.“唱想中国”的音乐作品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一是音乐具有很强 的熏染、教化功能。二是只有新作品才能再次打动人、感染人。 C.对“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慈善的质疑,舆论要拿出确凿可靠的证据, 不能为了新闻轰动效应而信口开河,使向善之人因苛责而寒心 D.平心而论,高晓松醉驾罪加一等不过因为他是名人,但是墙倒众人推, 这位在电视上点评他人的音乐人不幸成了众矢之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 中心,注意规划立意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B.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 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C.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 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D.1月7日上午,日本和美国举行会谈,确认日美韩三国将密切合作应 对朝鲜前最髙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后的朝鲜局势及核问题,并就本月中旬在美国华 盛顿召开三国高层会谈达成共识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媒介时代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特征研究 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特点,我国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将大部分时间“消 费”在以大众媒介为主的拟态环境中,在满足娱乐体闲和知识资讯需求的同时对 “消费偶像”产生认同,形成崇拜。 作为社会文化符号的偶像,主要集中于娱乐类节目之中,以“消费偶像” 的形式存在于青少年的关注中。以2010年调查为倒,青少年的偶像中演艺明星 占76.7%、体育明星占7.9%,而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与军事家等传统意
四川省广元市 2013 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犄角/畸形 豆豉/尺幅 麻痹大意/筚路蓝缕 B.弹劾/隔阂 鳏夫/鳄鱼 别出机杼/助纣为虐 C.札记/倾轧 信笺/渐染 相形见绌/六畜兴旺 D.斡旋/帷幄 发酵/窖池 自怨自艾/林深路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霓虹灯 金融危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安详 爆冷门 成群结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彩票 萤光屏 骄奢淫逸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D.青睐 接合部 好逸恶劳 天网恢恢,疏而不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日方任何试 图改变这一事实的言行都是徒劳的。 B.“唱想中国”的音乐作品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一是音乐具有很强 的熏染、教化功能。二是只有新作品才能再次打动人、感染人。 C.对“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慈善的质疑,舆论要拿出确凿可靠的证据, 不能为了新闻轰动效应而信口开河,使向善之人因苛责而寒心。 D.平心而论,高晓松醉驾罪加一等不过因为他是名人,但是墙倒众人推, 这位在电视上点评他人的音乐人不幸成了众矢之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建设“和谐社区”活动中,小区居民们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 中心,注意规划立意的整体性,尤其注重突出视觉艺术效果。 B.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 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C.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卫生部和财政部联合发文, 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D.1 月 7 日上午,日本和美国举行会谈,确认日美韩三国将密切合作应 对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后的朝鲜局势及核问题,并就本月中旬在美国华 盛顿召开三国高层会谈达成共识。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媒介时代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特征研究 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特点,我国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将大部分时间“消 费”在以大众媒介为主的拟态环境中,在满足娱乐体闲和知识资讯需求的同时对 “消费偶像”产生认同,形成崇拜。 作为社会文化符号的偶像,主要集中于娱乐类节目之中,以“消费偶像” 的形式存在于青少年的关注中。以 2010 年调查为倒,青少年的偶像中演艺明星 占 76.7%、体育明星占 7.9%,而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与军事家等传统意
义上的榜样一共仅占9%。可以这样认为,青少年对“消费偶像”的崇拜主要源 于以下原因 首先,青少年由于生活领域相对狭小、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倾向于接触 具有娱乐性的媒介内容,以放松。情、调适精神。调査发现分别有42.5%、61.3% 67.9%、65.3%和61.4%的青少年喜欢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刊物中的 娱乐内容(包括影视剧、娱乐类、游戏类和时尚等内容),这些内容中的主体自 然成为青少年经常接触的对象。其次,感官消费是青少年崇拜的重要外在条件 8.1%的青少年崇拜偶像是因为他们“帅、漂亮”或“有个性”,这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出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形象定位和性别角色幻想。更为重 要的是,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逐渐将崇拜对象从父母 转向社会,他们追逐最“新潮”最“耀眼”的社会文化,欣赏光环效应下的媒介 人物,将这些人物作为自已情感的替代对象和生活的理想目标。尽管媒介“出镜 率高”的偶像仅占全部偶像的0.9%,但实际上青少年所选择的演艺或体育明 星均在媒介中具有相当高的关注度。 从来源上看,青少年的偶像均来自于媒体,很少有来源于青少年的社会 生活(如父母、自己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调整青少年生活学习环境 的结构,引导青少年进行合理的娱乐和休闲。如体育锻炼、远足、交友、艺术学 习、社会实践等活动都可以使青少年在获得社会化成长所需相关信息的同时得到 娱乐的满足和压力的宣泄,进而相对减轻青少年对偶像的心理依赖 但由于青少年选择偶像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功利性和娱乐性,而不是道德 标准,如果偶像存在某些道德或伦理上的缺陷,青少年在崇拜偶像时可能并不赞 同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但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 年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产生怀疑,从侧面表现出大众媒介“造星”行为对 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新华日报》 5.下列关于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特征及其成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青少年在崇拜偶像时具有“消费性”的总体特征,偶像往往以 “消费偶像”的形式存在于青少年的关注中。 B.青少年比较喜欢娱乐性的媒介内容,这类节目能让他们放松心情、调 适精神,但这也导致他们生活领域相对狭小、学习压力相对较大 C.因为那些演艺明星“帅、漂亮”或“有个性”。所以受到青少年崇拜。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形象定位和性别角色 幻想。 D.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逐渐将崇拜对象从父母转向社会,将媒介中 最“新潮”、最“耀眼”的人物作为自己情感的替代对象和生活的理想目标。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要引导青少年进行合理 的娱乐和休闲,建 议他们多投身社会实践。 B.要引导青少年理智看待偶像,不要迷信偶像,如果偶像存在某些道德 或伦理上的缺陷,这肯定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C.我国青少年将大部分课余时间“消费”在大众媒介上面,大众媒介 “造星”行为已经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义上的榜样一共仅占 9%。可以这样认为,青少年对“消费偶像”的崇拜主要源 于以下原因: 首先,青少年由于生活领域相对狭小、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倾向于接触 具有娱乐性的媒介内容,以放松。情、调适精神。调查发现分别有 42.5%、61.3%、 67.9%、65.3%和 61.4%的青少年喜欢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刊物中的 娱乐内容(包括影视剧、娱乐类、游戏类和时尚等内容),这些内容中的主体自 然成为青少年经常接触的对象。其次,感官消费是青少年崇拜的重要外在条件。 28.1%的青少年崇拜偶像是因为他们“帅、漂亮”或“有个性”,这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出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形象定位和性别角色幻想。更为重 要的是,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逐渐将崇拜对象从父母 转向社会,他们追逐最“新潮”最“耀眼”的社会文化,欣赏光环效应下的媒介 人物,将这些人物作为自已情感的替代对象和生活的理想目标。尽管媒介“出镜 率高”的偶像仅占全部偶像的 0.9%,但实际上青少年所选择的演艺或体育明 星均在媒介中具有相当高的关注度。 从来源上看,青少年的偶像均来自于媒体,很少有来源于青少年的社会 生活(如父母、自己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以通过调整青少年生活学习环境 的结构,引导青少年进行合理的娱乐和休闲。如体育锻炼、远足、交友、艺术学 习、社会实践等活动都可以使青少年在获得社会化成长所需相关信息的同时得到 娱乐的满足和压力的宣泄,进而相对减轻青少年对偶像的心理依赖。 但由于青少年选择偶像的主要衡量标准是功利性和娱乐性,而不是道德 标准,如果偶像存在某些道德或伦理上的缺陷,青少年在崇拜偶像时可能并不赞 同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但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少 年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产生怀疑,从侧面表现出大众媒介“造星”行为对 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新华日报》 5.下列关于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特征及其成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青少年在崇拜偶像时具有“消费性”的总体特征,偶像往往以 “消费偶像”的形式存在于青少年的关注中。 B.青少年比较喜欢娱乐性的媒介内容,这类节目能让他们放松心情、调 适精神,但这也导致他们生活领域相对狭小、学习压力相对较大。 C.因为那些演艺明星“帅、漂亮”或“有个性”。所以受到青少年崇拜。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形象定位和性别角色 幻想。 D.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逐渐将崇拜对象从父母转向社会,将媒介中 最“新潮”、最“耀眼”的人物作为自己情感的替代对象和生活的理想目标。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要引导青少年进行合理 的娱乐和休闲,建 议他们多投身社会实践。 B.要引导青少年理智看待偶像,不要迷信偶像,如果偶像存在某些道德 或伦理上的缺陷,这肯定不利于青少年成长。 C.我国青少年将大部分课余时间“消费”在大众媒介上面,大众媒介 “造星”行为已经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D.感官消费是青少年崇拜的重要外在条件,不少青少年崇拜偶像是因为 他们“帅、漂亮”或“有个性”。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尽管在媒介“出镜事高”的偶像仅占全部偶像很小的比例,但是事实 上,青少年所选择的演艺或体育明星偶像均在媒介中具有相当髙的关注度 B.从来源来看,青少年的偶像均来自于媒体,所以媒体的责仼重大,媒 体应当严格自律,把好质量关,将主题健康、积极的内容提供给青少年。 C.青少年对偶像身上存在的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不会赞同的,教 育工作者和家长要相信青少年的判断能力,但是也要防止潜移默化的影响 D.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不成熟、选择偶像的衡量标准的不科学以及媒介环 境的不完善,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子瞻和陶溯明诗集引 (宋)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 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 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 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 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 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 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 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 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 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 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 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 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 焉。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注】:①黾(min)勉:努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辙亦迁海康 迁:搬家 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疏:奏章 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感触 其必有以处之矣 处:立身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未有追和古人者也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B.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C.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乃欲以桑榆之君子
D.感官消费是青少年崇拜的重要外在条件,不少青少年崇拜偶像是因为 他们“帅、漂亮”或“有个性”。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尽管在媒介“出镜事高”的偶像仅占全部偶像很小的比例,但是事实 上,青少年所选择的演艺或体育明星偶像均在媒介中具有相当高的关注度。 B.从来源来看,青少年的偶像均来自于媒体,所以媒体的责任重大,媒 体应当严格自律,把好质量关,将主题健康、积极的内容提供给青少年。 C.青少年对偶像身上存在的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不会赞同的,教 育工作者和家长要相信青少年的判断能力,但是也要防止潜移默化的影响。 D.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不成熟、选择偶像的衡量标准的不科学以及媒介环 境的不完善,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子瞻和陶溯明诗集引 (宋)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 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 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 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 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 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 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 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①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 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 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 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 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 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 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 二焉。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注】:①黾(mǐn)勉:努力。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辙亦迁海康 迁:搬家 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疏:奏章 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感触 D.其必有以处之矣 处:立身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未有追和古人者也 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B.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 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 C.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 乃欲以桑榆之君子
D.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10.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 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 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性 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自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 利于缩短读者与苏 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第二部分(非单项选择题,共120分) 四、(24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5 分) (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5分)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逢病军 人 河湟旧卒 纶 张乔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逢病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1)两首诗描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4分) (2)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张诗主要的表达特色是什么?(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六道题)(6分)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2)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4)淇则有岸, (《诗经·卫风·氓》) (5)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昨天,碰到朱光潜 柴静 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 潜。译文没有一字不直白,但却像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
D.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 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 10.下列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 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 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性 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自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 利于缩短读者与苏 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第二部分(非单项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4 分)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5 分) (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5 分)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逢病军 人 河湟旧卒 卢 纶 张乔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少年随将讨河湟,头白时清返故乡。 逢病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1)两首诗描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4 分) (2)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张诗主要的表达特色是什么?(4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其中六道题) (6 分) (1) ,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2)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3)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4)淇则有岸, 。 (《诗经·卫风·氓》) (5)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6)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昨天,碰到朱光潜 柴静 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到十多页,忍不住回头看译者是谁,朱光 潜。译文没有一字不直白,但却像饱熟不坠的果子,重得很
常有人把艺术说得云山雾罩的,但是歌德说:“我只是有勇气把我心里感到的诚 实地写出来……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只是 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说的人,译的人,都平实而隽永。 昨天在《巨流河》里又碰到朱光潜。 齐邦媛写在战火中的武大,朱光潜当时是教务长,已经名满天下,他特意找 到齐邦媛这个一年级的新生,让她从哲学系转学外文。他说:“现在武大转到这 么僻远的地方,哲学系有一些课开不出来。我看到你的作文,你太多愁善感,似 乎不适于哲学。 你如果转入外文系,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他开的课是《英诗金库》,每首诗都要她背诵。 1945年,‘战争未完。齐邦媛和几个同班的女生,走下白塔街,经过湿漉 漉的水西门,地上有薄冰,背诵雪莱的《沮丧》,“它的第三节有一行贴切地说 出我那时无从诉说的心情:没有内在的平静,没有外在的安宁 当时的艰难,朱光潜上课时“一字不提”。但是有一天讲到华兹华斯的《玛 格丽特的悲苦》,写一个女人,儿子七年都没有音讯,他说起意思相近的中国古 诗“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语带哽咽。稍停顿又念下去,念到最后两句, “如果有人为我叹息,他是怜悯我,而不是我的悲苦”,他取下眼镜,眼泪流下 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满室无人开口说话。 八十多岁的齐邦媛,一生流离,去国离乡,却一直记得这个瞬间。她说:“即 使是最绝望的诗中也似有强韧的生命力……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 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 朱光潜是个敏感的人,学生到他家中,想要打扫庭院里的层层落叶,他拦住 了:“我好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可以听到雨声 但他没有颓废感伤的浪漫主义病,而是喜欢人生的一切趣味。他写过一个外 交官,本来无须,下巴光光,但一直拿手在腮边捻,有人看不惯,觉得是官气, 他却看得很有兴味,觉得诙谐。又写一个英国文学家和几个女人同路,别人都看 他身边的女人,文学家不高兴了,面孔一板:“哼,别的地方也有人这样看我 他的学生第一次见他时,说:“他专注地注视,甚至逼视着你。你似乎感到 自己大脑的每一个皱褶处都被他看透了,说实话,开始并不感到舒服自在。” 他与各式各样的人与各式各样的倾向都保持接触,保持理解,但无论什么进 入这颗心灵,都会呈现它本来的面目,无法故弄玄虚。他说:“头一点我要求合 逻辑。一番话在未说以前,我必须把思想先弄清楚,自己先明白,才能让读者明 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表面堂皇铿锵,骨子里不知所云或是暗藏矛盾,这个毛 病极易犯。我知道提防它,是得力于外国文字的训练。我爱好法国人所推崇的清 晰 他前后在欧洲几个大学里做过14年的学生,解剖过鲨鱼,做过染色切片 读过建筑史,学过符号名学,用过熏烟鼓和电气反应表测验心理反应,并没有专 修艺术,这样的人写作和翻译时,把艺术被人裱糊出来的吓人嘴脸撕了个稀烂 有赤子般的诚实 摘自《时代青年》)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用铅笔填涂在 答题卡相应位置)
常有人把艺术说得云山雾罩的,但是歌德说:“我只是有勇气把我心里感到的诚 实地写出来……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只是 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 说的人,译的人,都平实而隽永。 昨天在《巨流河》里又碰到朱光潜。 齐邦媛写在战火中的武大,朱光潜当时是教务长,已经名满天下,他特意找 到齐邦嫒这个一年级的新生,让她从哲学系转学外文。他说:“现在武大转到这 么僻远的地方,哲学系有一些课开不出来。我看到你的作文,你太多愁善感,似 乎不适于哲学。 你如果转入外文系,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他开的课是《英诗金库》,每首诗都要她背诵。 1945 年,‘战争未完。齐邦媛和几个同班的女生,走下白塔街,经过湿漉 漉的水西门,地上有薄冰,背诵雪莱的《沮丧》,“它的第三节有一行贴切地说 出我那时无从诉说的心情:没有内在的平静,没有外在的安宁”。 当时的艰难,朱光潜上课时“一字不提”。但是有一天讲到华兹华斯的《玛 格丽特的悲苦》,写一个女人,儿子七年都没有音讯,他说起意思相近的中国古 诗“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语带哽咽。稍停顿又念下去,念到最后两句, “如果有人为我叹息,他是怜悯我,而不是我的悲苦”,他取下眼镜,眼泪流下 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满室无人开口说话。 八十多岁的齐邦嫒,一生流离,去国离乡,却一直记得这个瞬间。她说:“即 使是最绝望的诗中也似有强韧的生命力……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 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 朱光潜是个敏感的人,学生到他家中,想要打扫庭院里的层层落叶,他拦住 了:“我好不容易才积到这么厚,可以听到雨声。” 但他没有颓废感伤的浪漫主义病,而是喜欢人生的一切趣味。他写过一个外 交官,本来无须,下巴光光,但一直拿手在腮边捻,有人看不惯,觉得是官气, 他却看得很有兴味,觉得诙谐。又写一个英国文学家和几个女人同路,别人都看 他身边的女人,文学家不高兴了,面孔一板:“哼,别的地方也有人这样看我。” 他的学生第一次见他时,说:“他专注地注视,甚至逼视着你。你似乎感到 自己大脑的每一个皱褶处都被他看透了,说实话,开始并不感到舒服自在。” 他与各式各样的人与各式各样的倾向都保持接触,保持理解,但无论什么进 入这颗心灵,都会呈现它本来的面目,无法故弄玄虚。他说:“头一点我要求合 逻辑。一番话在未说以前,我必须把思想先弄清楚,自己先明白,才能让读者明 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表面堂皇铿锵,骨子里不知所云或是暗藏矛盾,这个毛 病极易犯。我知道提防它,是得力于外国文字的训练。我爱好法国人所推崇的清 晰。” 他前后在欧洲几个大学里做过 14 年的学生,解剖过鲨鱼,做过染色切片, 读过建筑史,学过符号名学,用过熏烟鼓和电气反应表测验心理反应,并没有专 修艺术,这样的人写作和翻译时,把艺术被人裱糊出来的吓人嘴脸撕了个稀烂, 有赤子般的诚实。 (摘自《时代青年》) 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用铅笔填涂在 答题卡相应位置)
A.文章题目“昨天,碰到朱光潜”的含意是作者在一篇著作里发现了朱 光潜的“踪迹”,由此作者顺其自然把自己了解的朱光潜写出来。 B.艺术常被人说得云山雾罩,甚至被人裱糊出来个吓人嘴脸,但是诚实 的朱光潜却把真实的艺术呈现给了人们。 C.朱光潜对学生的影响颇大,齐邦媛在国外生活颠沛流离,却没有放弃 生活的希望,和朱光潜的教导有极大的关系 D.“他专注地注视……开始并不感到舒服自在。”朱光潜的注视让学生 感到了反感,因为人都有隐私,不想被看穿 E.朱光潜在欧洲留学14年,但并没有专修艺术,对艺术所知不深,他 只是凭着赤子般的诚实把艺术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15.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齐邦援对朱光潜的怀念,有什么作用?(6分) 16.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写出了朱光潜哪些性格特征?(6分) 17.谈谈朱光潜爱好的“清晰”有什么现实意义。(5分) 六、(14分) 1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 子曰:“笱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 语·子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孔子又对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请结合以上 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9.从表达连贯、得体的角度看,下面的语段存在三处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 正。(5分) ①我社出版《生命流程》,②是一本与知己倾谈的书。③一册在手,④灵魂 的香味便扑面而来。⑤精美的装帧,⑥设计大方,⑦新颖的编排,⑧显示了制作 的用心。⑨有缘者务必购买。 答:(1)一—(序号)改为: (2) (序号)改为 (3) (序号)改为: 20.将“大海”“思维”“翅膀”三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或描绘一种情景 或陈述一种见解。(60字左右,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答 七、(60分) 21.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 发展,红给了我热情,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给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 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脱离材料范围
A.文章题目“昨天,碰到朱光潜”的含意是作者在一篇著作里发现了朱 光潜的“踪迹”,由此作者顺其自然把自己了解的朱光潜写出来。 B.艺术常被人说得云山雾罩,甚至被人裱糊出来个吓人嘴脸,但是诚实 的朱光潜却把真实的艺术呈现给了人们。 C.朱光潜对学生的影响颇大,齐邦媛在国外生活颠沛流离,却没有放弃 生活的希望,和朱光潜的教导有极大的关系。 D.“他专注地注视……开始并不感到舒服自在。”朱光潜的注视让学生 感到了反感,因为人都有隐私,不想被看穿。 E.朱光潜在欧洲留学 14 年,但并没有专修艺术,对艺术所知不深,他 只是凭着赤子般的诚实把艺术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15.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写齐邦援对朱光潜的怀念,有什么作用? (6 分) 16.联系全文,谈谈作者写出了朱光潜哪些性格特征?(6 分) 17.谈谈朱光潜爱好的“清晰”有什么现实意义。 (5 分) 六、(14 分) 1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 分) 子曰:“笱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 语·子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孔子又对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请结合以上 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9.从表达连贯、得体的角度看,下面的语段存在三处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 正。(5 分) ①我社出版《生命流程》,②是一本与知己倾谈的书。③一册在手,④灵魂 的香味便扑面而来。⑤精美的装帧,⑥设计大方,⑦新颖的编排,⑧显示了制作 的用心。⑨有缘者务必购买。 答:(1)——(序号)改为: (2)——(序号)改为: (3)——(序号)改为: 20.将“大海”“思维”“翅膀”三个词语连缀扩展成一段话,或描绘一种情景, 或陈述一种见解。(60 字左右,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5 分) 答: 七、(60 分) 21.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 发展,红给了我热情,蓝教给我以高洁,粉红赐给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 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不脱离材料范围
④文中不得出现本地的人名、校名、地名。 、(12分,每小题3分) 1、AA项第一对j,第二对chI,第三对bl·B项第一对he,第二对 △n/e,第三对zh0。C项第一对zho/ya,第二对jidn,第三对chD项第一对 wd,第二对jido,第三对y1/ai 2、AB项“对”—“队”;C项“萤”—“荧”:D项“陋” “漏”。 3、B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不 好的) 4、DA项“围绕以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为中心”,句式杂糅:B项“扫除… 法律空白”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缺少“针对”的宾语 、(9分,每小题3分) 5、B(根据第3节内容,该项顺倒了因果,应该是“青少年由于生活领域 相对狭小、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倾向于接触具有娱乐性的媒介内容。”) 6、C(“在大众媒介上面”不准确,根据第1节应该是“以大众媒介为主的 拟态环境中”。 7、C(“是不会赞同的”错,原文用词是“可能”) 三、(9分,每小题3分) 8、D(A.贬谪。B写书信。C.抵触,违逆。) 9、A(A相同,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B第一个“于”, 介词,从:第二“于”,介词,对于。C.第一个“以”,连词,表目的,用来:第 二个“以”,介词,在。D第一个“其”,代词,那些;第二个“其”,语气副词 表诘问,哪里、难道。) 10、C(“性刚才拙”非苏轼的评价。) 第二部分(120分) 四、(24分) 11、(10分) (1)而孑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
④文中不得出现本地的人名、校名、地名
后还是不能博改(自已的秉性),以致陷入大难之中,(B分,“出仕”“为”“ “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然而壬瞻自丛被贬適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间且益长进,如圓 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5分,“斥”“学”“日”“川”各1分,句意通题1分 12、(8分 (1)同:都是返乡士兵(2分)。异:一病一老(1分),一在途中,一已归 乡(1分) (2)①对伤病军人的同情(2分)。②对比,以少年出征与头白返乡对比 突出成边时间之长(1分):以十万将士与“我”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1分) 分别阐述两处对比各得1分,没答出“对比”不给分。) 13、(6分) (1)衹辱于奴隶人之手;(2)陟罚臧否:(3)俯察品类之盛:(4)隰则有 泮:(5)寄蜉蝣于天地:(6)瀚海阑干百丈冰;(7)塞上风云接地阴;(8)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填写六句,—句1分,错、漏、增一字该不得分:若八句皆填 写,取前六句评分) 五、(22分) 14、(5分)DE。D项“让学生感到了反感,因为人都有隐私,不想被看穿 错,E项“对艺术所知不深”错。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15、(6分)(1)照应题目,“昨天,碰到朱光潜”就是作者在读齐媛的 《巨流河》时碰到朱光潜的。具体描写“碰到”的内容,使后面的叙写更自然 3分) (2)侧面描写,聿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写齐邦媛对老师的怀念,是从侧 面描写朱光潜,使朱光潜的形象更真实、丰满,让读者有更全面的、立体的了解 3分) 16、(6分)(1)平实而隽水,(2)关心学生,爱惜学生.(3)至情至性(4) 敏感,但没有颓废感伤的浪漫主义病,喜欢人生的一切趣味。(5)爱好清晰 谑认真。(6)赤子般的诚实。(答对一点得1分 17、(5分)朱光潜喜欢把想要说的话、传达的思想弄清楚、弄明白,不允 许糊里糊涂,不允许表面堂皇锂锵,骨子里不知所云或暗藏矛盾,这种求真求实
的严谨精神值得学习。(2分)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不求甚解”,推崇“难得糊涂”,对什么事都采用“和 稀泥”的办法,对此,朱光潜爱好的“清晰”应是一剂良药,生活、工作、学习 都应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尤其是治学的人,更应如此,严谨、认真、求实 才能使自己在学术上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就。(3分) 六、614分) 18、(4分)从政为官的根本是修养自己端正的品行,以自己端正的品行来 率先垂范,那么老百姓就会跟着走正道;如果自己行为不端,就算下命令,也没 办法要求老百姓走正道 9、(5分)(1)①改为:我社出的《生流程》 (2)@改为:大方的设社 (3)⑨改为:直缘煮丕购 答对一题给2分,答对二题给4分,对三题给B分) 对0、(5分)示例:我喜欢在大海边静静地思考。面对无边的大海,就像面 渺无边的星空一样,我的思維就如岡鸟儿插上了翅膀,在这广阔的空间里自 由地翱翔。(缺少一个词语扣1分,未用修辞手法扣1分,有语病扣1分 七、(60分) 21、(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赫考译文】 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 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 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 史地著作当做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做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 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貶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 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 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 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 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
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 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 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欢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 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 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 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 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 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 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做了三十多 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悔改(自己的秉性) 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 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 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出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 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 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 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 着他奔驰不已,但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 些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