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有感于环境与资 源问题的恶化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 种生存选择,而且是标志着人类的价值现念与生活方式的 一场深刻变草。 这种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同人类对人与自然 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分不开的。 因此。环境伦理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 的基础。 本篇介绍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第四篇 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有感于环境与资 源问题的恶化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 种生存选择,而且是标志着人类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 一场深刻变革。 这种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同人类对人与自然 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分不开的。 因此,环境伦理构成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 的基础。 本篇介绍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环境伦理观 ◆第一节环境伦理观的由来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环境伦理观的产生 ◆第二节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尊重与善待自然 ◇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 ◇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第三节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 ◇环境保护政策中的环境伦理 ◇企业行为中的环境伦理 个人行为中的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观对发展观的影响
第十章 环境伦理观 ◆第一节 环境伦理观的由来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环境伦理观的产生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尊重与善待自然 ◇关心个人并关心人类 ◇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第三节 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 ◇环境保护政策中的环境伦理 ◇企业行为中的环境伦理 ◇个人行为中的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观对发展观的影响
第一节环境伦理观的由来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环境伦理观的产生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时代的需要 ◇环境伦理观的产生 第一节 环境伦理观的由来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 是由于人类粗暴地对待自然界的结果。因此,环境问题的治理 首先要丛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做起,即人类要对自己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加以反省,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自然物和生 物体,也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生物规律。但人类又不是 一般的自然物和生物体,而是有社会意识的存在物。人类能够 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社会分工,具有高级的思维活动,并 将自己与其他自然物区分开来的强烈自我意识。在这一点上人5 与一般存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而,人类在自然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这种特殊位置就使 自己与其他自然物对立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同时在自然 的变化过程中又导致人类自身发生变化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 是由于人类粗暴地对待自然界的结果。因此,环境问题的治理 首先要从提高人类自身的素质做起,即人类要对自己与自然环 境的关系加以反省,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自然物和生 物体,也必须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生物规律。但人类又不是 一般的自然物和生物体,而是有社会意识的存在物。人类能够 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社会分工,具有高级的思维活动,并有 将自己与其他自然物区分开来的强烈自我意识。在这一点上人 与一般存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而,人类在自然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这种特殊位置就使 自己与其他自然物对立起来,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 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人类活动使自然界发生变化,同时在自然 的变化过程中又导致人类自身发生变化
人类改变自然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对立: 第一,人的意识与自然界的对立(认识)。人类产生了自我 意识以后,就把自己与自然界对立起来,把自然界看作是可供 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客体。而且,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是消极地反映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在认识的过程中 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第二,人的行为与自然界的对立(实践)。人类不是消极和 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积极和能动地改变自然。人类根据自己 了解和掌握的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条件,发明多 和制作出各种适合和符合人类愿望的产品和环境,将天然自然 物转化为人工自然物,在形式上创造了对自己有利的自然界。 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也有其限度的,受到客观自 然规律和自然物质条件的限制
人类改变自然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对立: 第一,人的意识与自然界的对立(认识)。人类产生了自我 意识以后,就把自己与自然界对立起来,把自然界看作是可供 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客体。而且,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 不是消极地反映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在认识的过程中 还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第二,人的行为与自然界的对立(实践)。人类不是消极和 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积极和能动地改变自然。人类根据自己 了解和掌握的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条件,发明 和制作出各种适合和符合人类愿望的产品和环境,将天然自然 物转化为人工自然物,在形式上创造了对自己有利的自然界。 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也有其限度的,受到客观自 然规律和自然物质条件的限制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克服两种片面观点: 一种是生态唯意志主义观点。该观点过分夸大人类改造自然 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将自然视为纯粹供人类征 服和利用的对象,强调人统治自然和人对自然界的主宰作用。 一种是生态唯自然主义观点。该观点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被动 适应,认为任何出于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 发,其活动都是错误的,要求人类“返回自然 20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导致 自然环境的变化愈来愈大。 第二,人类活动既可以加速了地球表面物质的进化和有序化 过程,同时也可以导致和加速自然生态的无序化过程。 第三,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且这种相 关性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而愈来愈紧密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克服两种片面观点: 一种是生态唯意志主义观点。该观点过分夸大人类改造自然 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将自然视为纯粹供人类征 服和利用的对象,强调人统治自然和人对自然界的主宰作用。 一种是生态唯自然主义观点。该观点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被动 适应,认为任何出于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开 发,其活动都是错误的,要求人类“返回自然” 。 20世纪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导致 自然环境的变化愈来愈大。 第二,人类活动既可以加速了地球表面物质的进化和有序化 过程,同时也可以导致和加速自然生态的无序化过程。 第三,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而且这种相 关性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而愈来愈紧密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人类已经历了采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目前正在向信息社会迈进。 采猎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漫长的时期,持续时间大约有3×106a 当时,人类靠采集野果和泊猎为生,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只 能现成地从自然界里获取食物,目经常处于猛兽的侵袭和大自 然灾害的威胁之中,还谈不上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类对自然非常崇拜。虽然人类已经 有了自我意识,但在人类意识里,人与自然往往被混为一体。 在原始社会,不同的氏族把不同的动植物作为图腾崇拜,认为 作为图腾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与属于同-图腾的氏族群体 和个体是一个整体,氏族成员和图腾之间有着血缘联系。 图腾崇拜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 王自然界归属于自然界、融化于自然界的混沌同一性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人类已经历了采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目前正在向信息社会迈进。 采猎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漫长的时期,持续时间大约有3×106a。 当时,人类靠采集野果和渔猎为生,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只 能现成地从自然界里获取食物,且经常处于猛兽的侵袭和大自 然灾害的威胁之中,还谈不上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类对自然非常崇拜。虽然人类已经 有了自我意识,但在人类意识里,人与自然往往被混为一体。 在原始社会,不同的氏族把不同的动植物作为图腾崇拜,认为 作为图腾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与属于同一图腾的氏族群体 和个体是一个整体,氏族成员和图腾之间有着血缘联系。 图腾崇拜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 于自然界、归属于自然界、融化于自然界的混沌同一性
大约1×10a前,农业与畜牧业逐渐代替采集和狩猎成为社 会的主要产业,人类开始进入农业社会。 由于农业的发展,人类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学会了 用石头和木块建造房屋,并逐步发展了水利灌溉技术,耕种逐 渐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除利用土地之外,人们还掌握了利用 自然的各种知识和技术,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自然以及人类自 身的知识,人类利用和运用自然力改善自己生存和生活水平的 能力逐渐提高,人们对自然力和各种自然现象不再盲目崇拜。 在农业社会,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还没有得到较高 度的发展,人类还不能全方位地改造自然和深度地利用自然 而只能利用对自然进行粗浅加工的产品。人类还经常遭受到洪、 涝、早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 与自然的区别,但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活动必须依赖自然环境。 总体来说,农业文明中的人类强调的不是与自然的对立,而 是如何与自然协调好关系以及适应自然
大约1×104a前,农业与畜牧业逐渐代替采集和狩猎成为社 会的主要产业,人类开始进入农业社会。 由于农业的发展,人类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学会了 用石头和木块建造房屋,并逐步发展了水利灌溉技术,耕种逐 渐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除利用土地之外,人们还掌握了利用 自然的各种知识和技术,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自然以及人类自 身的知识,人类利用和运用自然力改善自己生存和生活水平的 能力逐渐提高,人们对自然力和各种自然现象不再盲目崇拜。 在农业社会,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还没有得到较高程 度的发展,人类还不能全方位地改造自然和深度地利用自然, 而只能利用对自然进行粗浅加工的产品。人类还经常遭受到洪、 涝、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自己 与自然的区别,但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活动必须依赖自然环境。 总体来说,农业文明中的人类强调的不是与自然的对立,而 是如何与自然协调好关系以及适应自然
18世纪,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随后工业化浪潮席卷全 球,人类步入工业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也发生重大历史转折。 工业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用化石 能源代替人力、兽力能源。在工业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人口 急剧增加。人类活动深入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从陆地、海洋到 天空,甚至进入太空。人类大量开采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人工 合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工材料和化学产品。人类改造和利用自 然的形式空前地多样化和复杂化,涉及到一切物理的、化学的、 生物的、地质的运动形式,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了地球上各种 动植物、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 在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科学的运用和技术的发明,人类改变 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此时,人类在自然面前变得 神气起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 认为自然界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只有被利用和使用的价值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18世纪,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随后工业化浪潮席卷全 球,人类步入工业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也发生重大历史转折。 工业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用化石 能源代替人力、兽力能源。在工业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人口 急剧增加。人类活动深入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从陆地、海洋到 天空,甚至进入太空。人类大量开采地球上的各种资源,人工 合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工材料和化学产品。人类改造和利用自 然的形式空前地多样化和复杂化,涉及到一切物理的、化学的、 生物的、地质的运动形式,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了地球上各种 动植物、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循环和地球化学循环。 在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科学的运用和技术的发明,人类改变 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此时,人类在自然面前变得 神气起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 认为自然界是为人类而存在的,只有被利用和使用的价值。 培 根——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简单的说法就是视人为万物的尺度 并从人的利益来判定一切事物的价值。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它不仅主张和赞成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而且主张人类有权根据 自身的利益和好恶来随意处置和变更自然。 它还认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每一种进步,都是建立在自然的 屈服之上的,必然以自然价值的支付为代价,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仅不再是伙伴和合作的关系,而只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文明时代占据主流地位的世界观和 思想行为模式。在近代以来的哲学、文学、艺术,乃至科学 想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踪影。同时,它还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 然的活动中广泛留下它的印迹 在工业文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 人工产品和人工环境的制作,都是以自然的牺牲为代价的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 ,简单的说法就是视人为万物的尺度, 并从人的利益来判定一切事物的价值。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它不仅主张和赞成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而且主张人类有权根据 自身的利益和好恶来随意处置和变更自然。 它还认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每一种进步,都是建立在自然的 屈服之上的,必然以自然价值的支付为代价,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仅不再是伙伴和合作的关系,而只是对立和冲突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是工业文明时代占据主流地位的世界观和 思想行为模式。在近代以来的哲学、文学、艺术,乃至科学思 想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踪影。同时,它还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 然的活动中广泛留下它的印迹。 在工业文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 人工产品和人工环境的制作,都是以自然的牺牲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