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可持续发展概述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历程 ◇启蒙与探索 ◇碰撞与争鸣 ◇全球的觉醒 ◇全球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不同认识 ◇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二讲 可持续发展概述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历程 ◇启蒙与探索 ◇碰撞与争鸣 ◇全球的觉醒 ◇全球的共识 ◇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不同认识 ◇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 人类探索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它不仅涉及到人类未 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 式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全新 的发展观,它经历了启蒙、争论到形成共识的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对环 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为人类生存危机和发 展危机的先觉者,他们写下充满忧患意识的“绿色 经典”,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和劝诫。 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盲目沉迷于经济增长所 带来的种种好处之中,对这些明智的劝告无动于衷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 人类探索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它不仅涉及到人类未 来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 式和生活方式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全新 的发展观,它经历了启蒙、争论到形成共识的过程。 20世纪50~60年代,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对环 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作为人类生存危机和发 展危机的先觉者,他们写下充满忧患意识的“绿色 经典” ,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和劝诫。 遗憾的是,当时的人们盲目沉迷于经济增长所 带来的种种好处之中,对这些明智的劝告无动于衷
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登高一呼,以异常 鲜明的论点把全球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再次向人类敲 响了警钟。此后,一大批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学者 就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 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提出了解决全球问题的 种种方案。 探索者的呐喊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大辩论,终于使 人类从困惑中觉醒。到20世纪80年代,人类终于就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达成共识。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制定和实施了 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由此开辟了人类发展史上的 可持续发展时代
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登高一呼,以异常 鲜明的论点把全球问题摆在世人面前,再次向人类敲 响了警钟。此后,一大批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学者 就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 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并提出了解决全球问题的 种种方案。 探索者的呐喊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大辩论,终于使 人类从困惑中觉醒。到20世纪80年代,人类终于就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达成共识。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制定和实施了 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由此开辟了人类发展史上的 可持续发展时代
启蒙与探索 1.奥尔多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 《沙乡年鉴》 2蕾切尔卡尔逊( 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
一、启蒙与探索 1.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 《沙乡年鉴》 2.蕾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 《寂静的春天》
《沙乡年鉴》 奥尔多利奥波德( Aldo Leopold)被誉为美国新 保护运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其代表作《沙乡年鉴》(《 A Sand County almanac》) 被认为是自然史文献中的一部经典,是环境保护主义 的圣经。 利奥波德是一个离不开大自然的野外生活爱好者, 更是一位极富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科学家,有着敏 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 1933年,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野生动物管理 学教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座荒芜的沙 乡农场。他购买沙乡农场的动机,是想要了解为什么 尽管政府提供着可观的贷款,而这一带的农民还要迁 往他乡
1. 《沙乡年鉴》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被誉为美国新 保护运动的“先知” 、 “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 其代表作《沙乡年鉴》(《A Sand County Almanac》) 被认为是自然史文献中的一部经典,是环境保护主义 的圣经。 利奥波德是一个离不开大自然的野外生活爱好者, 更是一位极富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科学家,有着敏 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 1933年,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野生动物管理 学教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座荒芜的沙 乡农场。他购买沙乡农场的动机,是想要了解为什么 尽管政府提供着可观的贷款,而这一带的农民还要迁 往他乡
他决意要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在此后 的十几年间,利奥波德孜孜不倦地在沙乡上进行恢复 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沙乡生活的经验,对于利奥波德 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他当终于认识到生命与死亡、发展和停 滞上的种种深不可测的因素时,他形成了一种高尚的 对待大自然的谦恭态度。 通过长年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写下了文采 优美、充满哲理的“木屋随笔”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
他决意要在这里重新恢复生态上的平衡。在此后 的十几年间,利奥波德孜孜不倦地在沙乡上进行恢复 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沙乡生活的经验,对于利奥波德 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他当终于认识到生命与死亡、发展和停 滞上的种种深不可测的因素时,他形成了一种高尚的 对待大自然的谦恭态度。 通过长年的细心观察和深刻思考,他写下了文采 优美、充满哲理的“木屋随笔”——《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 在这一部分,利奥波德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生 动地描述了这个普通的沙地农场一年12个月中出现的不 同景象,以及通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事情。 “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 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 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 的本质。” “在这里,既有为争夺生存权利的搏斗,也有为维写 持共同的生存之地的相互配合和让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是一个在和谐的共同体内,由它的普通成员们所演奏 着的生命交响曲的图景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 在这一部分,利奥波德以一种抒情的文学手法,生 动地描述了这个普通的沙地农场一年12个月中出现的不 同景象,以及通常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事情。 “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 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 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 的本质。” “在这里,既有为争夺生存权利的搏斗,也有为维 持共同的生存之地的相互配合和让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的是一个在和谐的共同体内,由它的普通成员们所演奏 着的生命交响曲的图景。
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 这一部分是利奥波德对其科学研究经历的迫忆。 它所涉及的地方都是利奥波德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 地方:从威斯康星到衣阿华,从俄勒冈到犹他,从亚利 桑那到新墨西哥,从伊利诺斯到马尼托巴…足迹几乎 遍及北美大陆。利奥波德一方面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所 倾倒,另一方面,又为人类在为自身的利益而无视和 躏自然的行为而感叹。 第三部分:《结论》。 这一部分有四篇文章,是利奥波德观察和思考的总 结。他从人与环境、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了其独到见解
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 这一部分是利奥波德对其科学研究经历的追忆。 它所涉及的地方都是利奥波德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 地方:从威斯康星到衣阿华,从俄勒冈到犹他,从亚利 桑那到新墨西哥,从伊利诺斯到马尼托巴……足迹几乎 遍及北美大陆。利奥波德一方面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所 倾倒,另一方面,又为人类在为自身的利益而无视和蹂 躏自然的行为而感叹。 第三部分:《结论》。 这一部分有四篇文章,是利奥波德观察和思考的总 结。他从人与环境、美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 了其独到见解
《土地伦理》是《结论》中的最后一篇,它篇幅 不长,却是利奥波德思想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体现 出其建立在深厚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思想。 首先,利奥波德阐述了人在生态共同体中的地 位 他认为,“个人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影响的部分 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人只是生物队伍中的 员的事实,已由对历史的生态学认识所证实。生物 的本能,使得人类既要在这个共同体之内为取得一 席之地而去竞争,同时又促使他与其他共同体成员 合作。 其次,利奥波德指出“应从整体性的角度而不 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利用和管理资源
《土地伦理》是《结论》中的最后一篇,它篇幅 不长,却是利奥波德思想中最有影响的部分,体现 出其建立在深厚哲学基础之上的创新思想。 首先,利奥波德阐述了人在生态共同体中的地 位。 他认为, “个人是一个由各种相互影响的部分 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 ,人只是生物队伍中的一 员的事实,已由对历史的生态学认识所证实。生物 的本能,使得人类既要在这个共同体之内为取得一 席之地而去竞争,同时又促使他与其他共同体成员 合作。 其次,利奥波德指出“应从整体性的角度而不 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利用和管理资源”
早期资源保护运动的根本宗旨是,从长远的经 济利益考虑,对资源要进行“聪明的利用和科学的 管理”;限制个人对国家资源的滥用和掠夺,在良 好的管理下,使其为全民所用;其根本目的是发展 经济。 但是,它仍然从人类需要这一经济利益角度出 发,将所有的资源都被分为“有用”和“无用” “有利”和“无利”两大类。然而,“在一个全部 是以经济动机为出发点的资源保护体系中,一个最 基本的弱点是,土地共同体的大部分成员都不具有 经济价值。” 沼泽、泥塘、沙丘及沙漠常被认为“缺乏经济 价值”或被认定为“没有功能”、“无价值”的东 西,而不被珍惜,甚至遭到破坏。因此,利奥波德 认为,人类不应该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应从生和
早期资源保护运动的根本宗旨是,从长远的经 济利益考虑,对资源要进行“聪明的利用和科学的 管理”;限制个人对国家资源的滥用和掠夺,在良 好的管理下,使其为全民所用;其根本目的是发展 经济。 但是,它仍然从人类需要这一经济利益角度出 发,将所有的资源都被分为“有用”和“无用” 、 “有利”和“无利”两大类。然而, “在一个全部 是以经济动机为出发点的资源保护体系中,一个最 基本的弱点是,土地共同体的大部分成员都不具有 经济价值。 ” 沼泽、泥塘、沙丘及沙漠常被认为“缺乏经济 价值”或被认定为“没有功能” 、 “无价值”的东 西,而不被珍惜,甚至遭到破坏。因此,利奥波德 认为,人类不应该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应从生 态系统的整体角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