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尽管说,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 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 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 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虽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但是至少也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一些实际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 的想象要深刻得多 一般而言,一种技术正在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处在一个“自我隐蔽”的状态。就像我们所 戴的眼镜,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时,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我们的胃、大脑 刻不停地在工作,但是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只有胃疼了、病了,我们才会在它 的存在而外,感觉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人体组织。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或越是健康 的组织,我们可能越是注意不到它。庄子所言“得鱼忘筌”,收获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的工具, 大概也就是对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世象的解说。因此,人们一般习惯认为,技术性的东西只 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另外,不管是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东方,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就是不太去追究那些外 在于我们的操作方式,而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而证明、推理 和演绎的过程,恰恰是不必诉诸外部经验即一般技术的。它们只是在自身内部进行,在思路 理路里面走。而那些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操作者往往置身社会底层,其对技术的推动作用 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尽管技术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思想 的主流仍然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更说,人就像一根芦苇,一滴水就可以把它压弯,所以 人很渺小:然而他又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因着自己的思想而获得尊严,成就伟大 近代以来,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曾经作为人类思想的“外在者”的技术,也开始慢慢 地进入到我们视野的中心。其实,技术恰恰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凸显了思想的可贵 与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仍然有赖于人类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对文末“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中“传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 B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C.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以及演绎 D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处于工匠和民众劳作技艺层次的技术,很久以来就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B在过去,眼镜、筌等技术性因素在生活中只被当做旁枝末节,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 C学术思想与技术实践的关系相对分离,是古代东方和西方学术传统中相似的特点。 D近代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深刻意义,动摇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3对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的自我隐蔽特征导致了很多人难以感觉到技术的重要性 B.古代学术传统注重对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影响了社会主流对于技术的正面肯定 C.社会底层的技术操作者对技术的理解没有影响力,难促成人们对技术的广泛认同 D.人类发展中主流的社会思想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而使技术受到轻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吉林省 2014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尽管说,技术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由来已久,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技 术却更多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并因此而为上流社 会所不屑谈及。人们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反映的就是社会主流思想对技术的忽视;《师 说》中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虽不见得就是韩愈的想法,但是至少也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一些实际状貌。事实上,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技术比之前人们 的想象要深刻得多。 一般而言,一种技术正在发挥其作用时,往往处在一个“自我隐蔽”的状态。就像我们所 戴的眼镜,当它正常地发挥作用时,它往往是不被我们的眼睛所注意到的。我们的胃、大脑 一刻不停地在工作,但是我们一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只有胃疼了、病了,我们才会在它 的存在而外,感觉到它们是比较重要的人体组织。所以,越是好的、合适的眼镜或越是健康 的组织,我们可能越是注意不到它。庄子所言“得鱼忘筌”,收获了鱼,就忘掉了捕鱼的工具, 大概也就是对当时一种比较普遍的世象的解说。因此,人们一般习惯认为,技术性的东西只 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当然也就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另外,不管是在古代西方还是在古代东方,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就是不太去追究那些外 在于我们的操作方式,而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而证明、推理 和演绎的过程,恰恰是不必诉诸外部经验即一般技术的。它们只是在自身内部进行,在思路、 理路里面走。而那些与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操作者往往置身社会底层,其对技术的推动作用 的理解还缺少足够的影响力。因此,尽管技术也对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社会思想 的主流仍然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就像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笛卡尔也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更说,人就像一根芦苇,一滴水就可以把它压弯,所以 人很渺小;然而他又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因着自己的思想而获得尊严,成就伟大。 近代以来,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曾经作为人类思想的“外在者”的技术,也开始慢慢 地进入到我们视野的中心。其实,技术恰恰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凸显了思想的可贵 与成熟。也正因为如此,技术的长足进步,也就仍然有赖于人类思想的深入和发展。 1.对文末“一些传统开始慢慢改变”中“传统”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更多的是停留在工匠和下层民众的劳作技艺层次,未能成为精致的文化。 B.技术性的东西只是一些不自觉就会隐退的旁枝末节,难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C.学术传统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其内在的理路,注重道理的证明、推理以及演绎。 D.技术其实就是思想的一种显性延伸,技术的进步,凸显了思想的可贵与成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处于工匠和民众劳作技艺层次的技术,很久以来就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B.在过去,眼镜、筌等技术性因素在生活中只被当做旁枝末节,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 C.学术思想与技术实践的关系相对分离,是古代东方和西方学术传统中相似的特点。 D.近代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深刻意义,动摇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特征的认识。 3.对技术在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的自我隐蔽特征导致了很多人难以感觉到技术的重要性。 B.古代学术传统注重对理的证明、推理和演绎,影响了社会主流对于技术的正面肯定。 C.社会底层的技术操作者对技术的理解没有影响力,难促成人们对技术的广泛认同。 D.人类发展中主流的社会思想一直将思想作为人类最本质的特征而使技术受到轻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 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 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 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 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 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称疾归。 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 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 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 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 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 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 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 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疏请练兵自效 疏:上书 B旋擢礼部右侍郎 旋:后来 C.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本:依据 D光启雅负经济才 雅:非常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光启“雅负经济才”的一组是(3分) ①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②练兵通州,列上十议。 ③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 ④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 ⑤光启言屯政在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⑥盖棺之日,囊无余赀。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光启博学强识,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 B徐光启仕途坎坷,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兆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C.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的著述中,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D徐光启颇有治国经世的才干,但他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其政治抱负无法得到施 展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 (2)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 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 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 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 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 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称疾归。 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 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 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 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 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 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 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 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 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累疏请练兵自效 疏:上书 B.旋擢礼部右侍郎 旋:后来 C.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 本:依据 D.光启雅负经济才 雅:非常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光启“雅负经济才”的一组是(3 分) ①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②练兵通州,列上十议。 ③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 ④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 ⑤光启言屯政在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⑥盖棺之日,囊无余赀。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徐光启博学强识,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完全掌握其方法。 B.徐光启仕途坎坷,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兆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C.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的著述中,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D.徐光启颇有治国经世的才干,但他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其政治抱负无法得到施 展。 7.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 (2)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秋斋即事 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注】了:结束。铜瓶:这里指花瓶。浸:泡、栽,指栽花。 8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5分) 9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指出它们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左传·曹刿论战》)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诗经卫风氓》)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 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l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黄昏 萨特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 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 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 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毫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失败者的时 刻。经过奋斗仍不免遭到惨败的男男女女,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候纷纷出来活动,躲避着好奇 者的寻根问底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 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但是他面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 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看来您心情不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 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 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道,“可是到了 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到了我的住处,就出去买香皂 了——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 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 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这多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一先令 买了块香皂,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秋斋即事 许棐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注】了:结束。铜瓶:这里指花瓶。浸:泡、栽,指栽花。 8.诗的前两句写景,是如何表现时令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绪?(5 分) 9.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指出它们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 。” (《左传·曹刿论战》)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 (《诗经·卫风·氓》) (3)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 (杜甫《秋兴八首》)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 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黄昏 萨特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 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 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 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毫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失败者的时 刻。经过奋斗仍不免遭到惨败的男男女女,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候纷纷出来活动,躲避着好奇 者的寻根问底。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 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但是他面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 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看来您心情不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 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 “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道,“可是到了 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到了我的住处,就出去买香皂 了——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 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 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这多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一先令。 买了块香皂,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大概想,我讲的 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 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 听完,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 他能相信这是确有其事。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 年轻人往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他基本上已 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 “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 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准把它丢了。”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 “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葛尔特茨比接 着说道,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他顺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说来怪可惜,”葛尔特茨比想道,“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有说服力,然而在这细 节上露了马脚。他要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下一块新的香皂 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喊了一声。只见地 上,在长凳边上,躺着一个崭新的椭圆形小纸包。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准是那年轻 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衣兜里掉出来的 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去寻找这位年轻人的踪影。就在他感到无望的时候, 忽然发现那个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神态犹豫地站着。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 候,他带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 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真实性的重要证人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手来把香皂递了 过去。“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我曾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您如不嫌弃,我可 以借给您一枚二十先令的金币 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 “幸好给你找着了。”年轻人感激地说道,声音还有点呜咽。他急忙跑开了 “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这对我也是个教训,不能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 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 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经过那条长凳时——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 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葛尔特茨比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 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他问道 “对了,丢了一块香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段中提到那些小人物“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 毫不显眼”,是为了说明他们是一群被社会遗忘的人。 B年轻人讲完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意味深长的沉寂,这沉寂里有年轻人想引起对方同情照 顾的心理,也有葛尔特茨比对其故事有无破绽的思索 C年轻人的诡计被识破之后,顺着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这一份高傲, 是对葛尔特茨比的不满,是对自己行为的肯定与满足。 D本文主要使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葛尔特茨比和年轻人的形象,而塑造老人 的形象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 E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三个失意者的形象,意在通过他们之间的曲折故事,来巧妙揭示小 说“坏人防不胜防”的主题 (2)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事,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写的好处。(6分) (3)小说中的诺尔曼·葛尔特茨比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大概想,我讲的 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 “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 听完,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 他能相信这是确有其事。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 年轻人往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他基本上已 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 “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 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准把它丢了。”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 “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葛尔特茨比接 着说道,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他顺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说来怪可惜,”葛尔特茨比想道,“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有说服力,然而在这细 节上露了马脚。他要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下一块新的香皂。” 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喊了一声。只见地 上,在长凳边上,躺着一个崭新的椭圆形小纸包。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准是那年轻 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衣兜里掉出来的。 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去寻找这位年轻人的踪影。就在他感到无望的时候, 忽然发现那个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神态犹豫地站着。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 候,他带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 “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真实性的重要证人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手来把香皂递了 过去。“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我曾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您如不嫌弃,我可 以借给您一枚二十先令的金币……” 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 “幸好给你找着了。”年轻人感激地说道,声音还有点呜咽。他急忙跑开了。 “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这对我也是个教训,不能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 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 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经过那条长凳时——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 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葛尔特茨比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 “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他问道。 “对了,丢了一块香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第一段中提到那些小人物“荡来荡去、无声无息” “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 毫不显眼”,是为了说明他们是一群被社会遗忘的人。 B.年轻人讲完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意味深长的沉寂,这沉寂里有年轻人想引起对方同情照 顾的心理,也有葛尔特茨比对其故事有无破绽的思索。 C.年轻人的诡计被识破之后,顺着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这一份高傲, 是对葛尔特茨比的不满,是对自己行为的肯定与满足。 D.本文主要使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葛尔特茨比和年轻人的形象,而塑造老人 的形象主要采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 E.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三个失意者的形象,意在通过他们之间的曲折故事,来巧妙揭示小 说“坏人防不胜防”的主题。 (2)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事,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写的好处。(6 分) (3)小说中的诺尔曼·葛尔特茨比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4)本篇小说的情节设计精巧,题目也富有深意。请你就题目“黄昏”和情节、主题之 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1500 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 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 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 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妺。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 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 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 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 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 还曾向人“挪川费百金”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纹十 两五钱”,为此他还发出了“屋价之贵,可谓极矣”的感叹。1855年,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 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 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 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 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 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 安宁。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 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 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岀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 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 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降旨,署沈葆桢“先行接办”,“不 准固辞”。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 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 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8年时间,造出了5艘商船和1l艘兵舰 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 海军人才的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 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 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 将此人斩首示众 1874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 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 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 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沈葆桢厅
(4)本篇小说的情节设计精巧,题目也富有深意。请你就题目“黄昏”和情节、主题之 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 11 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 1500 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1936 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 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 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 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 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 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 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 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 还曾向人“挪川费百金”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纹十一 两五钱”,为此他还发出了“屋价之贵,可谓极矣”的感叹。1855 年,35 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 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 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 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 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 27 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 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 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 安宁。1866 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 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 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 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 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降旨,署沈葆桢“先行接办”,“不 准固辞”。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 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 11 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 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8 年时间,造出了 5 艘商船和 11 艘兵舰, 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 海军人才的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 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 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 将此人斩首示众。 1874 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 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 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 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 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沈葆桢厅
1879年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 涯,勿嫌其淡”。 节选自《文史参考》2011年总第44期,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 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徐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为了照顾他的健 康,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 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 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有人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 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3)作为晩清名臣”’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6分) (4)成就沈葆桢“名臣”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出身”、“读书”、“无私”三个方面的 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1984年9月2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金县马桥子兴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 年10月15日开发区开工建设,这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及开发区。如今繁华的 开发区,也曾有过一文不名的过去 B.医生微博门”事件凸显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管是处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人性 中最该留存的善良与温暖是不可或缺的 C达芬奇公司反戈一击,底气何来?寂静沉寂了两个多月的达芬奇“假洋品牌”事件又起 波澜。达芬奇家居24日凌晨突然发布声明称遭到媒体以“虚假新闻”诬陷,并表示,目前正 在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期待得到“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D.伊拉克政府曾几次计划减少巴格达市区检查站和防爆墙的数量,但恐怖袭击总会如约 而至,迫使计划取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金花李娜克服开局慢热的不利逆转战胜德国新星科贝尔终于收获个人赛季第 个单打冠军 B面对不断上涨的人均工资,城市居民的幸福人数却似乎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年收入 10万元仍是居民休闲的一道门槛 C灰色权力,是指借助公权力的影响力,通过子女、配偶、亲人或朋友等,在市场中或 者暗地里,通过权力的运作对稀缺资源的倒卖、获取,进行资本运作等,以获得巨额利益的 权力行为。 D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现在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 翅的需求,在未来10年内,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进而导致某些鲨鱼物种整体灭绝。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对土地怀有如此恒久深 厚、无法割舍的情结
1879 年 7 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 涯,勿嫌其淡”。 (节选自《文史参考》2011 年总第 44 期,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 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徐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为了照顾他的健 康,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 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 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有人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 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 分) (3)作为“晚清名臣”,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6 分) (4)成就沈葆桢“名臣”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出身”、“读书”、“无私”三个方面的 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 II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1984 年 9 月 25 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金县马桥子兴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4 年 10 月 15 日开发区开工建设,这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及开发区。如今繁华的 开发区,也曾有过一文不名的过去。 B.“医生微博门”事件凸显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管是处在怎样的工作环境中,人性 中最该留存的善良与温暖是不可或缺的。 C.达芬奇公司反戈一击,底气何来?寂静沉寂了两个多月的达芬奇“假洋品牌”事件又起 波澜。达芬奇家居 24 日凌晨突然发布声明称遭到媒体以“虚假新闻”诬陷,并表示,目前正 在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期待得到“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D.伊拉克政府曾几次计划减少巴格达市区检查站和防爆墙的数量,但恐怖袭击总会如约 而至,迫使计划取消。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中国金花李娜克服开局慢热的不利,逆转战胜德国新星科贝尔,终于收获个人赛季第一 个单打冠军。 B.面对不断上涨的人均工资,城市居民的幸福人数却似乎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年收入 10 万元仍是居民休闲的一道门槛。 C.灰色权力,是指借助公权力的影响力,通过子女、配偶、亲人或朋友等,在市场中或 者暗地里,通过权力的运作对稀缺资源的倒卖、获取,进行资本运作等,以获得巨额利益的 权力行为。 D.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现在有 110 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 翅的需求,在未来 10 年内,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进而导致某些鲨鱼物种整体灭绝。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对土地怀有如此恒久深 厚、无法割舍的情结。 , 。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句名 言,是清代诗人汪文柏赞美宜兴紫砂陶土的诗句 ①陶土之精华紫砂,融工艺与人文之精髓而成 ②从土地里升华起来的中华文明 ③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传世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④而陶器中堪称千年国粹的当数宜兴紫砂壶了 ⑤就是对这一“中华民族土地情结”生动而艺术的诠释 ⑥其中与土地结合最紧密、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文明产物,除了中华瓷器之外就是陶器了 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⑤② 16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 超过20个字。(5分)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 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①,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 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 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的脚步;仿古, 则是②。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① 17仿照所给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与所给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作家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 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句名 言,是清代诗人汪文柏赞美宜兴紫砂陶土的诗句。 ①陶土之精华紫砂,融工艺与人文之精髓而成 ②从土地里升华起来的中华文明 ③当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传世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④而陶器中堪称千年国粹的当数宜兴紫砂壶了 ⑤就是对这一“中华民族土地情结”生动而艺术的诠释 ⑥其中与土地结合最紧密、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文明产物,除了中华瓷器之外就是陶器了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⑤② 16.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 超过 20 个字。(5 分) 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 目。据学者的最新统计,①,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 220 亿元打造古 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 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挡”住了城市发展的脚步;仿古, 则是②。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① ② 17.仿照所给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使之与所给的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 ; 。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作家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 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