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第七中学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0年3月4日) 组稿人:邱宇强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保持文化的定力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交融的步伐也在加快。但由于族群、社会结构 和意识形态的诸多差异,国家族群间文化交融的状况极不均衡。发展中国家迫切 希望公平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进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急切心愿的 背后,也特别易于出现不顾客观实际渴望强国认可、且以他人标准为准则的文化 焦虑症候 在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全球化规则面前,实现族群完全平等的文化 交流只是善良愿望。不顾客观实际以他人标准为规范的盲目操作,对发展中国家 文化而言弊多利少。如诺贝尔文学奖常会引发关于评审公允的诘问,个中总不免 存有几分“诺贝尔情结”的醋意心理。然而,只要认识到西方文化至上和对非西 方文学潜意识偏颇的评判心理,心态就会平和。这个奖项或许只代表西方文化的 权威,对判断中国文学水准的高下也没更大的意义。又如,近些年总有人用走进 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走向世界”的标志,其实靠人情和赠票换来的上座率,只 会给人留下推销低档货色的印象。这种依托他人认可的动机和行为,恰恰是缺乏 文化自信的表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保持足够的文化定力,显得格外重要 保持文化的定力,需要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有着五千 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古国,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精华的基础 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参与文化交流,开拓文化市场,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盲目纳入别人的文化范式,势必丧失抗衡的本钱。俄 罗斯汉学家流沙认为,那些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学创作,如先锋文学、美女文 学等,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丰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 不可少的条件。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赵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国际文化交往中, 只有用气大道正、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 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强势文化容易影响并同化弱势文化,弱势一方则容易把强势 文化预设为现代的、发达的东西。发展中国家如果一味妄自菲薄,甚至以张扬“丑 陋的旧日风情”来满足他人对“落后文化”的猎奇心理,就会在文化交流中乱了 阵脚,迷失了自我。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努力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各民族的文明成果, 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决不能简单地以优劣分野。只有坚守清醒的民族意识,坚 守本土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不 管现实交流中民族文化在扬与否,心中的民族精神永远不能离场,这是文明对话 的根本。尽管在以西方世界为主体构建的文化秩序中争取话语权艰难而漫长,但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探索奋斗,民族文化就会彰显无可替代的恒久魅力。在人类 文化面临同质化的风险时,保持文化的定力,尤为可贵 (2009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长春市第七中学 2010 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10 年 3 月 4 日) 组稿人:邱宇强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保持文化的定力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文化交融的步伐也在加快。但由于族群、社会结构 和意识形态的诸多差异,国家族群间文化交融的状况极不均衡。发展中国家迫切 希望公平参与全球文化交流进程,在世界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急切心愿的 背后,也特别易于出现不顾客观实际渴望强国认可、且以他人标准为准则的文化 焦虑症候。 在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全球化规则面前,实现族群完全平等的文化 交流只是善良愿望。不顾客观实际以他人标准为规范的盲目操作,对发展中国家 文化而言弊多利少。如诺贝尔文学奖常会引发关于评审公允的诘问,个中总不免 存有几分“诺贝尔情结”的醋意心理。然而,只要认识到西方文化至上和对非西 方文学潜意识偏颇的评判心理,心态就会平和。这个奖项或许只代表西方文化的 权威,对判断中国文学水准的高下也没更大的意义。又如,近些年总有人用走进 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走向世界”的标志,其实靠人情和赠票换来的上座率,只 会给人留下推销低档货色的印象。这种依托他人认可的动机和行为,恰恰是缺乏 文化自信的表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保持足够的文化定力,显得格外重要。 保持文化的定力,需要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有着五千 年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古国,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吸收人类文明精华的基础 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文化,才是参与文化交流,开拓文化市场,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盲目纳入别人的文化范式,势必丧失抗衡的本钱。俄 罗斯汉学家流沙认为,那些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学创作,如先锋文学、美女文 学等,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丰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 不可少的条件。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赵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国际文化交往中, 只有用气大道正、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认可。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樊篱。 在文化交流碰撞中,强势文化容易影响并同化弱势文化,弱势一方则容易把强势 文化预设为现代的、发达的东西。发展中国家如果一味妄自菲薄,甚至以张扬“丑 陋的旧日风情”来满足他人对“落后文化”的猎奇心理,就会在文化交流中乱了 阵脚,迷失了自我。 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努力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各民族的文明成果, 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决不能简单地以优劣分野。只有坚守清醒的民族意识,坚 守本土的文化自信,才能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不 管现实交流中民族文化在扬与否,心中的民族精神永远不能离场,这是文明对话 的根本。尽管在以西方世界为主体构建的文化秩序中争取话语权艰难而漫长,但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探索奋斗,民族文化就会彰显无可替代的恒久魅力。在人类 文化面临同质化的风险时,保持文化的定力,尤为可贵。 (2009 年 11 月 27 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焦虑症候”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A.对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允性提出诘问。 B.靠人情和赠票等动作方式换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上座率。 C.文坛出现了先锋文学、美女文学等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学作品 D.以张扬“丑陋的旧日风情”来满足他人对“落后文化”的猎奇心理 2.下列选项中关于如何保持文化定力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并吸收人类文明精华 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B.在国际文化交往中,要用气大道正、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参与文化交流 开拓文化市场,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 C.在文化交流中,发展中国家要坚守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 脑,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提防强势文化的同化。 D.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脚踏实地探索奋斗,彰 显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积极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无论如何表明其公允性,潜意识中以西方价值观念和审 美情趣为评判标准的状况难以改变,拿我们的文学作品去参 B.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只要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充分 展示久远的历史,深挖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能走向世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分取决于文化主体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发达国家的 文化是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文化则是弱势文化 D.在现实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西方世界为主体构建的文化秩序中 争取话语权非常艰难,但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心中的民族精神不能离场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3 分)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 小字阳五,当梁、晋之际,周阳五之勇闻天下。梁军围晋太原,令军中曰:“能 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有骁将陈章者,号陈野义,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 必生致之。因戒其部兵曰:“见白马硃甲者,当佯走以避之。”两军皆阵,德威 微服杂卒伍中。陈章出挑战,兵始交,德威部下见白马硃甲者,因退走,章果奋 槊急追之,德威伺章已过,挥铁槌击之,中章堕马,遂生擒之。 天祐七年秋,梁遺王景仁将兵七万人击赵。赵王王熔乞师于晋,晋遣德 威先屯赵州。晋兵少,而景仁所将皆梁精兵。德威退而告庄宗曰:“梁兵甚锐, 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川广野,骑兵之所长也。仝 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乃退军鄗邑。景仁怒,悉其军以出, 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 却,真吾之胜地!”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 梁军轻出而远来,其来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赍亦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俱 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将亦皆以为然。至未申时,梁阵动,不可复整,乃 皆走,遂大败。 十五年,德威将燕兵三万人,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庄宗问战于德 威,德威对曰:“梁人家国系此一举。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焦虑症候”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对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允性提出诘问。 B.靠人情和赠票等动作方式换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上座率。 C.文坛出现了先锋文学、美女文学等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文学作品。 D.以张扬“丑陋的旧日风情”来满足他人对“落后文化”的猎奇心理。 2.下列选项中关于如何保持文化定力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心无旁骛地建设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并吸收人类文明精华 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B.在国际文化交往中,要用气大道正、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参与文化交流, 开拓文化市场,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 C.在文化交流中,发展中国家要坚守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 脑,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提防强势文化的同化。 D.在外来文化铺天盖地涌来时,从容不迫,沉着应对,脚踏实地探索奋斗,彰 显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积极争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无论如何表明其公允性,潜意识中以西方价值观念和审 美情趣为评判标准的状况难以改变,拿我们的文学作品去参 B.就文化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只要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充分 展示久远的历史,深挖丰厚的文化底蕴,就能走向世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分取决于文化主体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发达国家的 文化是强势文化,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文化则是弱势文化。 D.在现实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的民族文化在西方世界为主体构建的文化秩序中 争取话语权非常艰难,但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心中的民族精神不能离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4-6 题,每题 3 分) 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为人勇而多智,能望尘以知敌数。其 小字阳五,当梁、晋之际,周阳五之勇闻天下。梁军围晋太原,令军中曰:“能 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有骁将陈章者,号陈野义,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 必生致之。因戒其部兵曰:“见白马硃甲者,当佯走以避之。”两军皆阵,德威 微服杂卒伍中。陈章出挑战,兵始交,德威部下见白马硃甲者,因退走,章果奋 槊急追之,德威伺章已过,挥铁槌击之,中章堕马,遂生擒之。 天祐七年秋,梁遣王景仁将兵七万人击赵。赵王王熔乞师于晋,晋遣德 威先屯赵州。晋兵少,而景仁所将皆梁精兵。德威退而告庄宗曰:“梁兵甚锐, 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川广野,骑兵之所长也。今 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乃退军鄗邑。景仁怒,悉其军以出, 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 却,真吾之胜地!”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 “梁军轻出而远来,其来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赍亦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俱 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将亦皆以为然。至未申时,梁阵动,不可复整,乃 皆走,遂大败。 十五年,德威将燕兵三万人,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庄宗问战于德 威,德威对曰:“梁人家国系此一举。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
而难与力争也。”庄宗曰:“吾军河上,终日俟敌,今见敌不击,复何为乎?” 遽督军而出。德威谓其子曰:“吾不知死所矣!”兵已接,庄宗率银枪军驰入梁 阵,梁军小败,犯晋辎重,辎重见梁硃旗,皆惊走入德威军,德威军乱,梁军乘 之,德威父子皆战死。庄宗与诸将相持而哭曰:“吾不听老将之言,而使其父子 至此!”庄宗即位,赠德威太师。 注:硃:红色。 (节选自《新五代 史·卷二十五唐臣传第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戒其部兵 戒 告诫 B.梁军轻出而远来 轻:轻 C.悉其军以 悉:全部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周德威“为人能而多智”的是(俟:观察 D.吾军河上,终日俟敌 ①欲必生致之 ②见白马殊甲 者,当佯走以避之 ③德威伺章已过,挥铁槌击之 ④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 ⑤粱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⑥吾以深人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 计胜,而难与力争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德威望见远方的烟尘就能知道敌人的数量,为人足智多谋。周德威也非常 勇敢,在梁军和晋军交战中,他挥起铁槌击中梁军骁勇大将陈章,活捉了他, B.梁王派王景仁率领七万军队攻打晋国时,率领的都是梁国的精锐部队,而晋 国军队少。于是周德威避其锋芒,扬己之长。后退到鄗邑与之周旋,最终获得大 胜 C.庄宗亲率大军,逼近汴州时,他向周德威询问作战策略,虽然周德威进言只 有用计取胜,难以凭力硬夺,但是庄宗未能采纳他的建议,导致汴州一战失利 D.周德威统帅军队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其征战多年不断胜利的战绩证明了他 的大智大勇。文末记叙周德威最终战死疆场,也可谓是彰显其大智大勇的挽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必生致之(3分) (2)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3分) (3)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8-9题。 秋波媚①·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②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 此兴悠哉!
而难与力争也。”庄宗曰:“吾军河上,终日俟敌,今见敌不击,复何为乎?” 遽督军而出。德威谓其子曰:“吾不知死所矣!”兵已接,庄宗率银枪军驰入梁 阵,梁军小败,犯晋辎重,辎重见梁硃旗,皆惊走入德威军,德威军乱,梁军乘 之,德威父子皆战死。庄宗与诸将相持而哭曰:“吾不听老将之言,而使其父子 至此!”庄宗即位,赠德威太师。 注:硃:红色。 (节选自《新五代 史·卷二十五 唐臣传第十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戒其部兵 戒: 告诫 B.梁军轻出而远来 轻:轻 装 C.悉其军以 出 悉:全部 D.吾军河上,终日俟敌 俟:观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周德威 “为人能而多智”的是( ) ① 欲必生致之 ② 见白马殊甲 者,当佯走以避之 ③ 德威伺章已过,挥铁槌击之 ④ 从庄宗于河上,以趋汴州 ⑤ 粱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⑥ 吾以深人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 计胜,而难与力争也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德威望见远方的烟尘就能知道敌人的数量,为人足智多谋。周德威也非常 勇敢,在梁军和晋军交战中,他挥起铁槌击中梁军骁勇大将陈章,活捉了他。 B.梁王派王景仁率领七万军队攻打晋国时,率领的都是梁国的精锐部队,而晋 国军队少。于是周德威避其锋芒,扬己之长。后退到鄗邑与之周旋,最终获得大 胜。 C.庄宗亲率大军,逼近汴州时,他向周德威询问作战策略,虽然周德威进言只 有用计取胜,难以凭力硬夺,但是庄宗未能采纳他的建议,导致汴州一战失利。 D.周德威统帅军队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其征战多年不断胜利的战绩证明了他 的大智大勇。文末记叙周德威最终战死疆场,也可谓是彰显其大智大勇的挽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常乘白马被硃甲以自异,欲必生致之(3 分) (2)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3 分) (3)吾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而难与力争也(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 8-9 题。 秋波媚①·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②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 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④ 应待人来。 【注】①这首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在南郑(今属陕西)任上时。南郑是当时抗金的 前线。高兴亭,在南郑城的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内的长安南山。 ②烽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③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均为唐代长安的 名胜 8、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5分) 9、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 《师说》) (2)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写景抒情。杜甫描绘了“星垂平野 阔 ”的月夜之景,王维吟诵了“ ,清泉石上流”的优美 诗句,李白发出了“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苏轼寄托了 ,抱明月而长终”的情怀 乙选 考卷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 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必须在答 题纸上把所选题号涂黑。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20世纪20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 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 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 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 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 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 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 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 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 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 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 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 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 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 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 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 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④, 应待人来。 【注】①这首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在南郑(今属陕西)任上时。南郑是当时抗金的 前线。高兴亭,在南郑城的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内的长安南山。 ②烽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③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均为唐代长安的 名胜。 8、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5 分) 9、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 (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 《师说》) (2)中国古代许多诗人,以月亮为描写对象写景抒情。杜甫描绘了“星垂平野 阔, ”的月夜之景,王维吟诵了“ ,清泉石上流”的优美 诗句,李白发出了“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苏轼寄托了 “ ,抱明月而长终”的情怀。 乙 选 考卷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 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必须在答 题纸上把所选题号涂黑。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免费的午餐 刘心武 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 那是 20 世纪 20 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 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 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 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一筹莫 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 纳学费。就算学校爱才如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 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 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的,应在祖父所 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 放榜录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 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 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 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该人 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 原来这位伯伯很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 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 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 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 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 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 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 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 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 来?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 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 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 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 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 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 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 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 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 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 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 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一一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 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这篇小说以“免费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费午餐”既是这篇小说 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行文线索 B.起初,“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 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 段之 C.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 最终也没有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 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D.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 父亲淡淡的悔恨
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 馆”,这是当时显贵名流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 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 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 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 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名人 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 也是有相当分量的,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 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 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点那是交代 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 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 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己的下一站。我 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 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 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 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 出于真心真意的!” 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 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 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 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 出来!” 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 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 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是你那时不帮他他马上活不 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还是希望每个人自 己想办法,去安身立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这篇小说以“免费午餐”作为题目,因为“免费午餐”既是这篇小说 的主要情节,同时又是行文线索。 B.起初,“ 父亲”代人投考,并不是他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他知道即 使考了第一名,他也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所以,只能把替别人考试作为谋生手 段之一。 C.祖父的朋友表达了对父亲的理解,又带父亲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但 最终也没有给予父亲想要的帮助。父亲起初也有一些抱怨,但随着年龄的长大, 渐渐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D.小说最后“父亲”说“也曾无意中拒绝过别人的求助”,这里表现了 父亲淡淡的悔恨
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 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2)请概括小说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4)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 能让你悟出怎样的生活道理?(8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代才女 林徽因 林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 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 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 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 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 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 四十度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 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 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 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岀援助之手,把 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 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 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 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 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 的柜台上。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 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 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 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 便把人带人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 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E.父亲给“我”讲他的故事的目的是希望“我”能成为像名流伯伯那样 被别人求助的人,而不要成为向别人求助的人,即希望“我”成为一名成功人士。 (2)请概括小说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简要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6 分) (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6 分) (4)小说中通过写“父亲”叙述自己的经历以及“父亲”与“我”的对话, 能让你悟出怎样的生活道理?(8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代才女 林徽因 林 杉 阳光正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色的写意。林徽因用目光寻找着那一对靛蓝 色的小鸟,它们在窗外的竹梢上跳着、唱着,仿佛从唐诗中飞来的鸟儿,阳光梳 理着它们轻灵的羽毛。有时它们便跳到窗台上来,在这个狭长的窄窄的舞台上蹁 跹着。 林徽因多么羡慕窗外的一切,羡慕在窗台上舞蹈的小鸟,她也需要那么 一小点儿平凡而简单的欢乐,而此刻,她却只能躺在病床上,一任阳光在窗棂上 涂抹着晨昏。 从大足考察回来之后,因劳累又受了风寒,她的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 四十度不退。上坝村无医无药,梁思成去李庄镇请来史语所的医生为她诊治,无 奈他也学会了打针。 艰苦的日子伴着川南的冬天来临了,营造学社的经费几近枯竭,中美庚款基 金会已不再补贴,只好靠重庆的教育部那杯水车薪的资助。成员的工资也失去了 保障,幸亏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负责人傅斯年和李济伸出援助之手,把 营造学社的五人划入他们的编制,每个人才能拿到一点固定的薪水。 林徽因和梁思成两人的工资大部分都买了昂贵的药品,用在生活上的开支就拮据 起来,每月开了工资,必须马上去买药、买米,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稍迟几天, 就会化作废纸一堆。 林徽因吃得很少,身体日渐消瘦,几乎不成人形,在重庆领事馆的费正清夫妇, 托人捎来一点奶粉,像吃油一样谨慎地用着,为了改善一下伙食,梁思成不得不 学着蒸馒头、煮饭、做菜,他还从当地老乡那儿学会了腌菜和用桔皮做果酱。 实在没有钱用的时候,梁思成只得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 衣服当完了,便只好把宝贝一样留下来的派克金笔和手表送到那山一样巍峨 的柜台上。帐房先生对梁思成视为生命的东西,却越来越表现出冷漠和不耐烦。 一支二十年日夜伴随他的金笔,一只从万里之遥的美国绮色佳购得的手表,当出 的价钱只能在市场上买两条草鱼。 拿回家去,他神色凄然地说:“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 林徽因除了苦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了。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音乐成了他们的药品和粮食。林徽因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 作品,一曲《维也纳森林故事》、一曲《月光水仙女之舞》、一曲《胡桃夹子》, 便把人带人一个奇幻的世界,只有在音乐里才能同遥远的先哲对话,让心灵听到 明日的传闻,只有音乐才能让他们暂时忘掉苦难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 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 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 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 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 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 /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 成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 刷设备,他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莫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 绘制那些平面、立体、刨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 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 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 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汇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 会击倒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 节的声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泂悉所有 季节的秘密。林徽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 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两项是5分) A.“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反映了在战乱时期,货币贬 值,物价飞涨,而冷漠的帐房先生又乘人之危,使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陷入了极 度的生活困窘之中。 B.从大足考察回来后,林徽因因劳累、风寒,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 四十度不退。说明野外考察工作是艰苦而危险的。 C.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因为音乐是他 们夫妇俩的药品和粮食。 D.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书籍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从这些书 籍中她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E.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那 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为她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 2)在林徽因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一段人生之路的?请简要 分析 (6分)
从这只黑色底片上旋转出来的音乐,把浸渍在盐水里的心,悄悄地冰释了。 那音符是一群精灵,因为它们的降临,这两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光辉。阴冷的 冬天,在大面积地退去。音乐的芳香,在所有的空间弥漫着一个季节的活力。 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雪莱和拜伦的诗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 那些诗句,一个字一个字地在她的心里生长着:你那百折不挠的灵魂——/天上 和人间的暴风雨/怎能摧毁你的果敢和坚忍!/你给了我们有力的教训:/你是 一个标记,一个征象,/标志着人的命运和力量;/和你相同,人也有神的一半, /是浊流来自圣洁的源泉。 当她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要耗尽的时候,她便从这些诗句中,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如同一个在沙漠里跋涉太久的旅人,惊喜地发现了甘泉和绿洲。 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为梁思 成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那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 林徽因、梁思成和大家一起商量恢复营造学社已经停了几年的社刊。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出版刊物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在李庄乡下。没有印 刷设备,他们就用药水、药纸书写石印。莫宗江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他把 绘制那些平面、立体、刨面的墨线图一揽子包了下来。他描出的建筑图式甚至可 与照片乱真。从抄写、绘图、石印、折页、装订,学社的同仁一起动手,最紧张 的时候,连家属和孩子们也都参与了劳动。一期刊物漂漂亮亮地出版的时候,大 家高兴得又笑又跳。 继抗战前的六期汇刊之后,第七期刊物便诞生在这两间简陋的农舍里。 向命运喘息的人,却终究不会把自己抵押给命运。有时候,命运当胸一拳, 会击倒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然而,林徽因却顽强地抗争着。 窗子外面的景色变幻着,田野重新勃发生机,雨后的甘蔗林,可以听到清脆的拔 节的声音,那声音如火苗般燃烧着。棒棒鸟照旧是窗台上的客人,它们洞悉所有 季节的秘密。林徽因把她的诗句写在纸上的时候,阳光仍旧在窗户上泼洒着桔黄 色的写意。 (选自《一代才女林徽因》,有改动)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两项是 (5 分) A.“把这派克笔清炖了吧,这块金表拿来红烧。”反映了在战乱时期,货币贬 值,物价飞涨,而冷漠的帐房先生又乘人之危,使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陷入了极 度的生活困窘之中。 B.从大足考察回来后,林徽因因劳累、风寒,肺病再次复发,连续几周,高烧 四十度不退。说明野外考察工作是艰苦而危险的。 C.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林徽因唯一没有当掉的就是那架留声机,因为音乐是他 们夫妇俩的药品和粮食。 D.更多的时候,林徽因以书为伴,书籍伴她挨过沉默、孤寂的时光,从这些书 籍中她重新汲取到了力量。 E.病情稍微好些的时候,林徽因便躺在小帆布床上整理资料,做读书笔记,那 张小小的帆布床周围总是堆满了书籍和资料,为她写作《中国建筑史》作准备。 (2)在林徽因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什么支撑她走过这一段人生之路的?请简要 分析。 (6 分)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窗外的阳光和小鸟,试简要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 与作 用 (6分) 4)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 了哪些可贵的品 质? (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 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B.不要以为八卦就一定是娱乐记者们在飞短流长,真正有厚度的八卦,在喧嚣 的狂欢后留下的不是一地鸡毛,而是一些足够折射时代文化生态的镜面碎片 C.中国当代艺术有某种哗众取宠的特征,大量的作品,虽然在短期内或许会成 为市场的热点,形成一段时间的行情,但是从本质上是二文不名的 D.探索者在萤茕孑立地艰难攀登一座座文化髙峰的时候,他是寂寞的:在率先 到达山巅,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他又是幸福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并不比一些西方国家发达,仍然成为世界上最早成功研制了甲流疫苗的 国家之一,并投入批量生产,不仅是国力问题,说到根本上,还是政府的态度问 B.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 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C.就在8名维和警察“回家”的路途中,一首专为他们而作的《接你回家》悄 然诞生,此曲代表全中国人民发出了对八位海地维和英雄的呼唤 D.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 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15.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画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多彩 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A②⑤①④③B.②③④⑤①C.①⑤②④③D.⑤①②④③ 16.把下列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性格”下定义。(5分) ①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②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③这种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 ④这种特征比较稳定并具有核心意义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窗外的阳光和小鸟,试简要分析这些景物的特点 与作 用。 (6 分) (4)综观全文,林徽因在当时有着怎样的遭遇?在她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出 了哪些可贵的品 质? (8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 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B.不要以为八卦就一定是娱乐记者们在飞短流长,真正有厚度的八卦,在喧嚣 的狂欢后留下的不是一地鸡毛,而是一些足够折射时代文化生态的镜面碎片。 C.中国当代艺术有某种哗众取宠的特征,大量的作品,虽然在短期内或许会成 为市场的热点,形成一段时间的行情,但是从本质上是一文不名的。 D.探索者在茕茕孑立地艰难攀登一座座文化高峰的时候,他是寂寞的;在率先 到达山巅,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他又是幸福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并不比一些西方国家发达,仍然成为世界上最早成功研制了甲流疫苗的 国家之一,并投入批量生产,不仅是国力问题,说到根本上,还是政府的态度问 题。 B.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 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C.就在 8 名维和警察“回家”的路途中,一首专为他们而作的《接你回家》悄 然诞生,此曲代表全中国人民发出了对八位海地维和英雄的呼唤。 D.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 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15.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的画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_______________,多彩 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A.②⑤①④③ B.②③④⑤① C.①⑤②④③ D.⑤①②④③ 16.把下列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性格”下定义。(5 分) ( ) ①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②性格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③这种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 ④这种特征比较稳定并具有核心意义
17.下面是一份某市建筑行业瓦工需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的内容,概 括出两点结论。 (每点不超过20字)(6分) 年份 2006 2007 20082009(预2010(预 瓦工需求人数(万人)58.112.214.518.8 欲就业瓦工人数(万4.8 8.3 14.1 17.9 23.6 人)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 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有些遗憾一一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 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冬天到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 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找,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汤姆看到 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 姆高兴地抱起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有了你!” 春天,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 可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A(对评审公允性的诘问,不是文化焦虑的具体表现) 2.B(“把自己的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说法有误) 3.D(A“毫无益处”说法太绝对,B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只是走向世界的一个必 要条件,C经济发达程度不是唯一标准) 4.D(俟:等待)5.C(①“欲必生致之”是陈章希望自己一定活捉周德威 ④周德威跟从庄宗出征,不足于表明周德威“为人勇而多智”) 6.B(王景仁率领七万军队攻打的是赵国) 7.(1)常常骑白马穿着(披着)红色的铠甲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希望一定活 捉周德威。(采分点:“被”“自异”“生致”。) (2)现在我军驻扎在黄河岸边,临近敌人的军营,不是我们发挥骑兵优势的地 方啊。(采分点:“军”“河””“迫”) (3)我们率领深入敌境的军队,面对敌人怀着必死之心的战斗,可以凭借计谋 取胜,难以凭力量与他们争斗。(采分点:“当”“以计”“力争”和大意正 确各1分。) 【参考译文】 周德威,字镇远,是朔州马邑人。他为人勇敢并且足智多谋,能够望见远方的烟 尘就知道敌人的数量。他的小名叫阳五,在梁、晋对峙时期,周阳五的勇敢名声 天下闻名。梁军围攻晋国太原时,下令军中:“能够活捉周阳五的人可以做刺
答: 17.下面是一份某市建筑行业瓦工需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的内容,概 括出两点结论。 (每点不超过 20 字)(6 分)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预 计) 2010(预 计) 瓦工需求人数(万人) 5 8.1 12.2 14.5 18.8 欲就业瓦工人数(万 人) 4.8 8.3 14. 1 17.9 23.6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 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有些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 汤姆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 冬天到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 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找,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汤姆看到 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 姆高兴地抱起那只立功的黑羊:“多亏有了你!” 春天,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黑羊,他的歌声依旧嘹亮:“我的羊群啊,多么 可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1.A(对评审公允性的诘问,不是文化焦虑的具体表现) 2.B(“把自己的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说法有误) 3.D(A“毫无益处”说法太绝对,B 根植于民族的土壤只是走向世界的一个必 要条件,C 经济发达程度不是唯一标准) 二、 4.D (俟:等待)5.C (①“欲必生致之”是陈章希望自己一定活捉周德威; ④周德威跟从庄宗出征,不足于表明周德威“为人勇而多智”) 6.B (王景仁率领七万军队攻打的是赵国) 7.(1)常常骑白马穿着(披着)红色的铠甲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希望一定活 捉周德威。(采分点:“被”“自异”“生致”。) (2)现在我军驻扎在黄河岸边,临近敌人的军营,不是我们发挥骑兵优势的地 方啊。(采分点:“军”“河””“迫”) (3)我们率领深入敌境的军队,面对敌人怀着必死之心的战斗,可以凭借计谋 取胜,难以凭力量与他们争斗。(采分点: “当”“以计”“力争”和大意正 确各 1 分。) 【参考译文】 周德威,字镇远,是朔州马邑人。他为人勇敢并且足智多谋,能够望见远方的烟 尘就知道敌人的数量。他的小名叫阳五,在梁、晋对峙时期,周阳五的勇敢名声 天下闻名。梁军围攻晋国太原时,下令军中:“能够活捉周阳五的人可以做刺
史。”梁军中有一个叫陈章的骁勇大将,号陈野义,常常骑白马穿着红色的铠 甲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希望一定活捉周德威。于是周德威告戒自己手下的士兵 “看见骑白马穿红色铠甲的人,就假装逃走避开他。”两军都摆开阵仗后,周德 威穿着普通衣服混杂在士兵里。陈章出阵挑战,刚刚交手,周德威部下见到骑白 马穿红色铠甲的人,于是假装败退逃跑,陈章果然挺起长槊急忙追赶,周德威等 到陈章已经过自己后,挥起铁槌打他,一槌击中陈章从马上落下,于是活捉了陈 章 天祐七年秋,梁王派王景仁率领七万军队攻打赵国。赵王王熔向晋国请求援军, 晋王派周德威领军为前锋驻扎在赵州。晋国军队少,而王景仁率领的都是梁国的 精锐部队。周德威回去对庄宗说:“梁国的部队很精锐,现在不可以与他们交战, 应该稍稍后退等待他们进攻。我军取胜的关键在于运用骑兵的优势,平坦的河川 广袤的田野才是发挥骑兵优势的地方。现在我军驻扎在黄河岸边,临近敌人的军 营,不是我们发挥骑兵优势的地方啊。”于是后退到鄗邑。王景仁大怒,派出全 部军队,与周德威在数十里范围内展转作战,一直打到鄗南。庄宗骑马登上高处, 望着战场髙兴地说:“此处是长着浅草的平原,可前进可后退,的确是我们的取 胜之地!”于是派人告诉周德威:“我将在你之前出击,你可以接我之后跟进。 周德威建议说:“梁军轻装出动且远道而来,他们来时必定没有时间携带干粮, 即使他们能够带也没时间吃,不到中午,人和马都饥饿了,我军趁他们准备撤退 时再出击取胜。”各将领也都认为这样是正确的。到未申时,梁军阵营就躁动起 来,不能恢复齐整队型,于是士兵都逃跑了,最终惨败。 十五年,周德威率领三万燕国士兵,跟从庄宗驻扎黄河岸边,逼近汴州。庄宗向 周德威询问作战策略,周德威回答:“梁人家国存亡在此一战。我们率领深入敌 境的军队,面对敌人怀着必死之心的战斗,可以凭借计谋取胜,难以凭力量与他 们争斗。”庄宗说:“我军驻扎在黄河岸上,整天等待敌人,如果见到敌人却 不进攻,还来干什么呢?”仓促间督率军队出击。德威对自己的儿子说:“我不 知道自己死在什么地方了!”交战后,庄宗率领银枪军突入梁军阵中,梁军遭到 小败,于是进犯晋军的辎重部队,辎重部队看到梁军红色的旗帜,都惊慌地跑进 周德威的军中,德威的军队出现混乱,梁军乘机冲杀进来,周德威父子全都在作 战中阵亡。庄宗与各将领相互搀扶着哭道:“我不听从老将军的话,才使得他们 父子二人落到这个结局啊!”庄宗登基后,赠谥周德威太师称号 8.(1)本词虚实结合:上阕实写眼前的边城角声、烽火高台以及作者的悲歌击筑 凭髙酹酒;下阕以大胆的想象、拟人的手法虚写灞桥烟柳、曲江池馆等都在期待 收复失地。(意思对即可) 9、(1).“秋到边城’“‘角声哀”“悲歌击筑”蕴含了河山沦落的悲 慨;(2.)“凭高酹酒”“此兴悠哉”表现了远望长安,收复河山的渴望;(3) 多情推开暮云的“南山月”,热切期待着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则表达出 收复失地、胜利在望的乐观。(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要有内容分析,) 10.(1)(2)①月涌大江流②明月松间照③人生得意须尽欢④ 挟飞仙以遨游 、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AB(2)第二段主要写了“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父亲 年轻时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靠为别人投考谋生,因经济拮据,自己上大学的愿 望无法实现。(2分)被协和医学院录取,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2分) 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2分)
史。” 梁军中有一个叫陈章的骁勇大将,号陈野义,常常骑白马穿着红色的铠 甲来表示自己与众不同,希望一定活捉周德威。于是周德威告戒自己手下的士兵: “看见骑白马穿红色铠甲的人,就假装逃走避开他。”两军都摆开阵仗后,周德 威穿着普通衣服混杂在士兵里。陈章出阵挑战,刚刚交手,周德威部下见到骑白 马穿红色铠甲的人,于是假装败退逃跑,陈章果然挺起长槊急忙追赶,周德威等 到陈章已经过自己后,挥起铁槌打他,一槌击中陈章从马上落下,于是活捉了陈 章。 天祐七年秋,梁王派王景仁率领七万军队攻打赵国。赵王王熔向晋国请求援军, 晋王派周德威领军为前锋驻扎在赵州。晋国军队少,而王景仁率领的都是梁国的 精锐部队。周德威回去对庄宗说:“梁国的部队很精锐,现在不可以与他们交战, 应该稍稍后退等待他们进攻。我军取胜的关键在于运用骑兵的优势,平坦的河川、 广袤的田野才是发挥骑兵优势的地方。现在我军驻扎在黄河岸边,临近敌人的军 营,不是我们发挥骑兵优势的地方啊。”于是后退到鄗邑。王景仁大怒,派出全 部军队,与周德威在数十里范围内展转作战,一直打到鄗南。庄宗骑马登上高处, 望着战场高兴地说:“此处是长着浅草的平原,可前进可后退,的确是我们的取 胜之地!”于是派人告诉周德威:“我将在你之前出击,你可以接我之后跟进。” 周德威建议说:“梁军轻装出动且远道而来,他们来时必定没有时间携带干粮, 即使他们能够带也没时间吃,不到中午,人和马都饥饿了,我军趁他们准备撤退 时再出击取胜。”各将领也都认为这样是正确的。到未申时,梁军阵营就躁动起 来,不能恢复齐整队型,于是士兵都逃跑了,最终惨败。 十五年,周德威率领三万燕国士兵,跟从庄宗驻扎黄河岸边,逼近汴州。庄宗向 周德威询问作战策略,周德威回答:“梁人家国存亡在此一战。我们率领深入敌 境的军队,面对敌人怀着必死之心的战斗,可以凭借计谋取胜,难以凭力量与他 们争斗。” 庄宗说:“我军驻扎在黄河岸上,整天等待敌人,如果见到敌人却 不进攻,还来干什么呢?”仓促间督率军队出击。德威对自己的儿子说:“我不 知道自己死在什么地方了!”交战后,庄宗率领银枪军突入梁军阵中,梁军遭到 小败,于是进犯晋军的辎重部队,辎重部队看到梁军红色的旗帜,都惊慌地跑进 周德威的军中,德威的军队出现混乱,梁军乘机冲杀进来,周德威父子全都在作 战中阵亡。庄宗与各将领相互搀扶着哭道:“我不听从老将军的话,才使得他们 父子二人落到这个结局啊!” 庄宗登基后,赠谥周德威太师称号。 8.(1)本词虚实结合:上阕实写眼前的边城角声、烽火高台以及作者的悲歌击筑、 凭高酹酒;下阕以大胆的想象、拟人的手法虚写灞桥烟柳、曲江池馆等都在期待 收复失地。(意思对即可) 9、(1).“秋到边城’“‘角声哀”“悲歌击筑”蕴含了河山沦落的悲 慨;(2.)“凭高酹酒”“此兴悠哉”表现了远望长安,收复河山的渴望;(3) 多情推开暮云的“南山月”,热切期待着的“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则表达出 收复失地、胜利在望的乐观。(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要有内容分析,) 10.(1)(2)①月涌大江流 ②明月松间照 ③人生得意须尽欢 ④ 挟飞仙以遨游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AB (2)第二段主要写了“父亲”的才能和年轻时求学的窘况,父亲 年轻时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靠为别人投考谋生,因经济拮据,自己上大学的愿 望无法实现。(2 分)被协和医学院录取,准备向“祖父的老友”求助,(2 分) 为下文享用“免费午餐”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