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中考模拟卷(二) 命题:桐城市黄岗中学舒林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匚题号 四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 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⑦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 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 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 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根椐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qi(绮)丽芭蕉(jio0)镌(juan)刻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肺腹”,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肺腑”。(2分) (3)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2分) (4)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 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形象的写出了成长的忧愁与快乐,请你仿写一句。(2分) 示例:成长如一汪汪清澈的甘泉,给心田的禾苗不竭的滋润。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 李鬼出自_《水浒传》,在这里指代假冒伪劣的纯 即可) (2)小说《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自公馆,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渣滓洞,由煤少
2015 年安徽中考模拟卷(二) 命题:桐城市黄岗中学舒林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 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 句) 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来源:学, 科,网] ⑦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⑧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2)默写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1)-(4)题。(9 分) 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 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 qǐ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 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 命的轨迹清晰定格。 (1)根椐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 分) qǐ(绮)丽 芭蕉.(jiāo) 镌.(juān)刻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肺腹”,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肺腑”。 (2 分) (3)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2 分) (4)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 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形象的写出了成长的忧愁与快乐,请你仿写一句。(2 分) 示例:成长如一汪汪清澈的甘泉,给心田的禾苗不竭的滋润。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 李鬼出自《水浒传》,在这里指代假冒伪劣的纯净水(或“假冒伪劣商品”等,意思对 即可)。 (2)小说《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白公馆,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渣滓洞,由煤少
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 4、综合性学习。(共12分) 为响应学校“‘光盘’行动进校园”的倡议,九(2)班准备出一期以“让‘光盘’成为我 们的时尚”为主题的宣传板报,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不久前,有网友发起“光盘行动”,得到许多民众热烈响应,各媒体也迅速跟进,这 活动急速升温。1月28日,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 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节约用餐蔚然成风。现 在,多数餐馆就餐者能适量点餐,饭后将剩菜打包。点的饭菜尽量吃完、吃不完的剩菜打包 带走,已成为一股清新的消费风潮 (1)阅读上面材料,为它添加一个标题,并用一句话概括出你从中得出的认识。(4分) “标题”示例:“光盘行动”蔚然成风。“认识”示例:举国上下/节约意识增强。 (2)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出推行“光盘行动”的两点积极意义。(4分) 【材料一】:一位友人随团到欧洲旅游时,就因餐桌上剩下了三分之一饭菜,被当地的社保 机构以铺张浪费之名而罚款若干,理由是:“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 上还有很多地方缺少资源,因此你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如此浪费! 【材料二】:“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粮食生产极为不易。但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 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 的口粮。就国情看,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群众吃不饱饭的情况还是有 的 要点:节约社会 约意识,形成良奷社会风气;能够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 能够给社会弱势群体 食品资源等。(答出两点即可。) (3)板报组组长准备在“倡议”板块题写一条宣传标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 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4分) 盘盘净餐,传留良好习惯;人人节俭,富家利国民欢。(人人响应,弘扬节约美德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故乡遍地冬阳(22分) 薛涛 ①个人离故乡越远,他的心离故乡越近 ②其实我走得并不远,乘上车,几个小时就能回到那里。初冬,我赶到那里讲课,夜里 我在一个幽静恬淡的镇子里穿过,浮躁的内心一下子便沉淀下来。离开的时候,车子缓缓穿 越一片丘陵,不时有几簇杂树闪现出来。后来,闪出了一轮夕阳。它淡白、清朗,静静地挂 在田埂的上头,看上去更像一轮明月。在其中,有一两头牛安静地嚼着干草。小时候,这样 的情景常常岀现在我的面前。我带着两个弟弟,走在冬阳下的乡间,一路上饿着肚子,一边 肯诵课堂上学来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冬阳的暖意是很容易被风抄走的,实 在冷了,我会带着弟弟面对阳光,在草垛下面安稳一会儿,等脸上和胸脯被晒热了再赶路。 有一次我试探着把手抚在牛身上,发现那上面是很热的。牛的嘴巴嚼着干草,身子动不动 它焐热了我那双冰凉的手。 ③这是哪年冬天的事情,已经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时候弟弟们很小,奶奶还活着 妈妈做老师,爸爸经营着一个不大的小旅社。我呢,读着《水浒》,惆怅地看着冬日灰白的 天空,预想着自己的将来。 ④爸爸的小旅社时好时坏,妈妈也把精力牵扯进来。一年冬天,妈妈陪爸爸去四平,购 买什么东西记不得了,大概是与生意或翻修围墙有关吧。早上出去的,说下午回来。我们三
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 4、综合性学习。(共 12 分) 为响应学校“‘光盘’行动进校园”的倡议,九⑵班准备出一期以“让‘光盘’成为我 们的时尚”为主题的宣传板报,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不久前,有网友发起“光盘行动”, 得到许多民众热烈响应,各媒体也迅速跟进,这 一活动急速升温。1 月 28 日,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 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节约用餐蔚然成风。现 在,多数餐馆就餐者能适量点餐,饭后将剩菜打包。点的饭菜尽量吃完、吃不完的剩菜打包 带走,已成为一股清新的消费风潮。 (1)阅读上面材料,为它添加一个标题,并用一句话概括出你从中得出的认识。(4 分) “标题”示例:“光盘行动”蔚然成风。 “认识”示例:举国上下/节约意识增强。 (2)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说出推行“光盘行动”的两点积极意义。(4 分) 【材料一】:一位友人随团到欧洲旅游时,就因餐桌上剩下了三分之一饭菜,被当地的社保 机构以铺张浪费之名而罚款若干,理由是:“钱是你们 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 上还有很多地方缺少资源,因此你们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如此浪费!” 【材料二】:“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粮食生产极为不易。但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 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 800 万吨和 300 万吨,最少倒掉了约 2 亿人一年 的口粮。就国情看,我国仍有 1 亿多贫困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群众吃不饱饭的情况还是有 的。 要点:节约社会资源;增强节约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能够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 能够给社会弱势群体留下更多的食品资源等。(答出两点即可。) (3)板报组组长准备在“倡议”板块题写一条宣传标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 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4 分) 盘盘净餐,传留良好习惯;人人节俭,富家利国民欢。(人人响应,弘扬节约美德。)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故乡遍地冬阳 (22 分) 薛涛 ①一个人离故乡越远,他的心离故乡越近。 ②其实我走得并不远,乘上车,几个小时就能回到那里。初冬,我赶到那里讲课,夜里 我在一个幽静恬淡的镇子里穿过,浮躁的内心一下子便沉淀下来。离开的时候,车子缓缓穿 越一片丘陵,不时有几簇杂树闪现出来。后来,闪出了一轮夕阳。它淡白、清朗,静静地挂 在田埂的上头,看上去更像一轮明月。在其中,有一两头牛安静地嚼着干草。小时候,这样 的情景常常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带着两个弟弟,走在冬阳下的乡间,一路上饿着肚子,一边 背诵课堂上学来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冬阳的暖意是很容易被风抄走的,实 在冷了,我会带着弟弟面对阳光,在草垛下面安稳一会儿,等脸上和胸脯被晒热了再赶路。 有一次我试探着把手抚在牛身上,发现那上面是很热的。牛的嘴巴嚼着干草,身子一动不动, 它焐热了我那双冰凉的手。 ③这是哪年冬天的事情,已经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时候弟弟们很小,奶奶还活着, 妈妈做老师,爸爸经营着一个不大的小旅社。我呢,读着《水浒》,惆怅地看着冬日灰白的 天空,预想着自己的将来。 ④爸爸的小旅社时好时坏,妈妈也把精力牵扯进来。一年冬天,妈妈陪爸爸去四平,购 买什么东西记不得了,大概是与生意或翻修围墙有关吧。早上出去的,说下午回来。我们三
兄弟度过了快乐的上午。冬阳偏西,他们还没回来,我们便不安起来。我想到几天前的车 祸,心里焦虑起来。熬了很长时间,我几乎确定他们出了意外,不过还是安慰两个弟弟,说 他们在路上了,一定翻过东边公路的陡坡了,再有十分钟就到家了。最小的弟弟几次出去张 望,都垂头丧气地回来。两个十分钟过去以后,我们兄弟三个同时跑出屋子,站在院子里 准备一直等下去了。我返身回去,给两个弟弟取来帽子和手套。冬阳惨淡,再也无法温暖我 们冰冷的预感。我开始设想着如何带大两个弟弟,把最小的弟弟送给姥姥家寄养更好些· 我的计划刚刚成形,爸爸妈妈蹬着自行车在公路上露头了。刷地,我撕烂了那张完美却悲惨 的“图纸”,冬阳也灿烂起来,烘烤着全家人冰凉的脸 ⑤还有一个冬天,奶奶大概跟妈妈不愉快了,执意要去伯父家过年。我扑开门追岀去 在一片林子外面追上了奶奶。我站在奶奶面前哭了,不让她走。奶奶也哭了,让我过几天去 伯父家吃猪肉。记不住为什么了,那年我好像没有去伯父家吃肉。春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去伯 父家接奶奶,奶奶回来了,脸红扑扑的,胖了。我的两个弟弟高兴得脸上也红扑扑的。我呢, 个劲问她为什么才回来。奶奶说想这三个孙子啦。全家都高兴起来。 ⑥后来,小旅社经营惨淡,爸爸关闭了它。营口的两个伯父帮我们搬到了辽南,奶奶一 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前天晚上我梦见奶奶的耳朵聋了,醒了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做梦,心里 还是阴郁着∶在梦里,奶奶耳朵聋了,可毕竟是活着的。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她被埋 在故乡的一片林子外面,在那里,她天天能看见淡白清朗的冬阳。 ⑦“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一场大风雪遍布辽宁。期盼这场大风雪把我和故乡连成一 片,期盼大雪能在奶奶身上盖一床厚厚的大被。她暖和了,我就不冷了。 ⑧更期盼,第二天冬阳继续照耀故乡。 (选自《少年文艺》2013年12期) 5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交代自己的游子身份和真实感受,为下文奠定情感基调(2分)。在结构上总领全文(2 6.阅读第②段,概括“冬阳”的特点。(4分) 淡白、清朗、阳光微弱,温暖很少但能给人和动物带来温暖。 7赏析下面加点字的表达效果。(6分 (1)冬阳的暖意是很容易被风抄走的 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寒风的粗暴无情,表现了冬阳暖意的弱小和流失的彻底 (2)我撕烂了那张完美却悲惨的“图纸”。 用比喻手法,将“我”抛弃心中周密的想法比作“撕烂图纸”,用“撕烂”这一动词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抛弃的迅速和否定的完全,表达了“我”对心中念头的憎恶之情。 8.根据文意,理解“冬阳”在文中的内涵。(4分) “冬阳”表面上指冬天的太阳(1分),喻指在艰苦岁月里,家人间的最真挚朴素的亲情, 给人带来温暖(2分 9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4分) 对故乡的向往和热爱;童年时家人间的牵挂和依恋;对奶奶去世的不舍和怀念:对故乡永 远到处充淸人间真情的祝愿和期盼。(每点1分) (二)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18分) 张峪铭 ①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
兄弟度过了快乐的上午。冬阳一偏西,他们还没回来,我们便不安起来。我想到几天前的车 祸,心里焦虑起来。熬了很长时间,我几乎确定他们出了意外,不过还是安慰两个弟弟,说 他们在路上了,一定翻过东边公路的陡坡了,再有十分钟就到家了。最小的弟弟几次出去张 望,都垂头丧气地回来。两个十分钟过去以后,我们兄弟三个同时跑出屋子,站在院子里, 准备一直等下去了。我返身回去,给两个弟弟取来帽子和手套。冬阳惨淡,再也无法温暖我 们冰冷的预感。我开始设想着如何带大两个弟弟,把最小的弟弟送给姥姥家寄养更好些…… 我的计划刚刚成形,爸爸妈妈蹬着自行车在公路上露头了。刷地,我撕烂了那张完美却悲惨 的“图纸”,冬阳也灿烂起来,烘烤着全家人冰凉的脸。 ⑤还有一个冬天,奶奶大概跟妈妈不愉快了,执意要去伯父家过年。我扑开门追出去, 在一片林子外面追上了奶奶。我站在奶奶面前哭了,不让她走。奶奶也哭了,让我过几天去 伯父家吃猪肉。记不住为什么了,那年我好像没有去伯父家吃肉。春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去伯 父家接奶奶,奶奶回来了,脸红扑扑的,胖了。我的两个弟弟高兴得脸上也红扑扑的。我呢, 一个劲问她为什么才回来。奶奶说想这三个孙子啦。全家都高兴起来。 ⑥后来,小旅社经营惨淡,爸爸关闭了它。营口的两个伯父帮我们搬到了辽南,奶奶一 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前天晚上我梦见奶奶的耳朵聋了,醒了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做梦,心里 还是阴郁着:在梦里,奶奶耳朵聋了,可毕竟是活着的。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她被埋 在故乡的一片林子外面,在那里,她天天能看见淡白清朗的冬阳。 ⑦“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一场大风雪遍布辽宁。期盼这场大风雪把我和故乡连成一 片,期盼大雪能在奶奶身上盖一床厚厚的大被。她暖和了,我就不冷了。 ⑧更期盼,第二天冬阳继续照耀故乡。 (选自《少年文艺》2013 年 12 期) 5.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 分) 交代自己的游子身份和真实感受,为下文奠定情感基调(2分)。在结构上总领全文(2 分)。 6. 阅读第②段,概括“冬阳”的特点。(4分) 淡白、清朗、阳光微弱,温暖很少但能给人和动物带来温暖。 7.赏析下面加点字的表达效果。(6分) (1)冬阳的暖意是很容易被风抄.走的。 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寒风的粗暴无情,表现了冬阳暖意的弱小和流失的彻底。 (2)我撕烂..了那张完美却悲惨的“图纸”。 用比喻手法,将“我”抛弃心中周密的想法比作“撕烂图纸”,用“撕烂”这一动词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抛弃的迅速和否定的完全,表达了“我”对心中念头的憎恶之情。 8.根据文意,理解“冬阳”在文中的内涵。(4分) “冬阳”表面上指冬天的太阳(1分),喻指在艰苦岁月里,家人间的最真挚朴素的亲情, 给人带来温暖(2分)。 9.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4 分) 对故乡的向往和热爱;童年时家人间的牵挂和依恋;对奶奶去世的不舍和怀念;对故乡永 远到处充满人间真情的祝愿和期盼。(每点 1 分) (二)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18 分) 张峪铭 ①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
②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 了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于是土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 慢进入了梦乡。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又以蓄足了的精力 去催生万物。是啊,没有“地力”的土壤,任何种子也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③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还需要宁静。宁静是一幅画的底色,单一而纯清,你可在上面演 绎色彩的故事;宁静是一块土地,肥沃而平坦,你可以在里面播撒智慧的种子。宁静可以致 远。要想让自己促狭的心胸变得宽阔,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土。 ④苏东坡踌躇满志时,虽也是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朝廷,写就的文章也不过是应 景之作。当其绚丽的生活坠入谷底,瞬间只剩下一片灰暗之色。无车马之喧,也无恭维之言。 宁静,宁静得没有半声问候,只闻自己的心跳;沉淀,沉淀得没有一丝亮光,只有泥土的颜 色。于是思维在漫长的宁静中,发酵成“地力”旺盛的土壤,渐渐地有了“一点浩然气 干里快哉风”的达观豪放,也就有了《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不朽华章。台湾作家林清 玄说:"“我们如果有颗宁静的心,即使是默默坐着也可以感受到时间-步一步从心头踩过。 能感受被时间的脚步踩过的心田,接通了地气与天光,思想怎能不生出万丈光芒? 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他小说中的奇妙想象,得益于当年放羊的牧场。偌大的 牧场只有他和十几只羊。他躺在辽阔的草地上,是牧场上唯一的主宰。蓝天下,宁静中,风 在动,云在飘,他的思绪也在飞。是宁静激活了他奇特的想象,是宁静积蓄了他生命的能量。 ⑥可现代许多人,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却越来越难以让自己宁静下来。生活的快节奏 让心疲于奔命;物质的强烈欲望,让心痛苦不堪。于是,人们将心灵寄托在热闹之中。在觥 筹交错中,喝着热闹的酒;在霓虹闪烁里,唱着嬉闹的歌。没有宏大的布置不算排场,没有 雷动的掌声不会说话……不闹点响动,人就不踏实,就如走夜路,故意吹着口哨给自己壮胆 可叹的是,想在喧嚣里求取,想在纷闹中扩充,只能得-时之满足,最后,心灵反遭紧缩包 围。到头来,生存的土壤日益变浅,“地力”渐渐消失,上面只能长些浅根杂草了 ⑦星云大师说过,愿望太多就增加烦恼,烦恼多了心就无法宁静,就更空虚。在名和利 上,不要过分追求“拥有”,要用宁静的心去感受“有”与“无”,“有”带来的安乐是有 限的,“无”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腾出物欲空间,让宁静驻在心中,你就能修炼得内心强 大,修炼得百毒不侵。 ⑧心烦意乱,不能宁静,你的思想像狂风吹过的芼草,七零八落;热衷喧闹,拒绝宁静 你的智慧如月迷津渡,楼台雾锁。正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有了宁静,也就没有了灵感 文思枯竭,智慧长不出新芽,也守不住曾经 ⑨大智者莫不是气定神闲,如得道之高僧,在慌乱的小沙弥面前,依然镇静自若。心有 宁静,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因为明白,来的终究要来,去的终将要去。宁静 筑就了心里强大的基石,承载着大德、大智与大勇。所谓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 关的事,快速调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 ⑩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因为宁静的心,是有“地力”的土壤。 (选自《现代阅读》2014年第1期)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宁静是有“地力”的十壤。 11.开头①②两段写土地要休息有什么作用?(4分) ①引出下文人需要休息也需要宁静的论题;②运用比喻论证,以十地通过休眠恢复地力, 来说明“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士”的道理。 12.文章④⑤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内容简要说说有什么作用?(4分)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以苏轼和莫言在宁静中创造不朽的作品和现代人浮躁喧嚣的生活 状态进行对比,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或“静能生慧的道 13.人和土地一样需要“宁静”。细心阅读一至五段,体会东坡和莫言的事例,为什么说宁静
②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 了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于是土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 慢进入了梦乡。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又以蓄足了的精力, 去催生万物。是啊,没有“地力”的土壤,任何种子也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③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还需要宁静。宁静是一幅画的底色,单一而纯清,你可在上面演 绎色彩的故事;宁静是一块土地,肥沃而平坦,你可以在里面播撒智慧的种子。宁静可以致 远。要想让自己促狭的心胸变得宽阔,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土。 ④苏东坡踌躇满志时,虽也是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朝廷,写就的文章也不过是应 景之作。当其绚丽的生活坠入谷底,瞬间只剩下一片灰暗之色。无车马之喧,也无恭维之言。 宁静,宁静得没有半声问候,只闻自己的心跳;沉淀,沉淀得没有一丝亮光,只有泥土的颜 色。于是思维在漫长的宁静中,发酵成“地力”旺盛的土壤,渐渐地有了“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的达观豪放,也就有了《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不朽华章。台湾作家林清 玄说:“我们如果有颗宁静的心,即使是默默坐着,也可以感受到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 能感受被时间的脚步踩过的心田,接通了地气与天光,思想怎能不生出万丈光芒? 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他小说中的奇妙想象,得益于当年放羊的牧场。偌大的 牧场只有他和十几只羊。他躺在辽阔的草地上,是牧场上唯一的主宰。蓝天下,宁静中,风 在动,云在飘,他的思绪也在飞。是宁静激活了他奇特的想象,是宁静积蓄了他生命的能量。 ⑥可现代许多人,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却越来越难以让自己宁静下来。生活的快节奏, 让心疲于奔命;物质的强烈欲望,让心痛苦不堪。于是,人们将心灵寄托在热闹之中。在觥 筹交错中,喝着热闹的酒;在霓虹闪烁里,唱着嬉闹的歌。没有宏大的布置不算排场,没有 雷动的掌声不会说话……不闹点响动,人就不踏实,就如走夜路,故意吹着口哨给自己壮胆。 可叹的是,想在喧嚣里求取,想在纷闹中扩充,只能得一时之满足,最后,心灵反遭紧缩包 围。到头来,生存的土壤日益变浅,“地力”渐渐消失,上面只能长些浅根杂草了。 ⑦星云大师说过,愿望太多就增加烦恼,烦恼多了心就无法宁静,就更空虚。在名和利 上,不要过分追求“拥有”,要用宁静的心去感受“有”与“无”,“有”带来的安乐是有 限的,“无”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腾出物欲空间,让宁静驻在心中,你就能修炼得内心强 大,修炼得百毒不侵。 ⑧ 心烦意乱,不能宁静,你的思想像狂风吹过的苇草,七零八落;热衷喧闹,拒绝宁静, 你的智慧如月迷津渡,楼台雾锁。正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有了宁静,也就没有了灵感, 文思枯竭,智慧长不出新芽,也守不住曾经。 ⑨大智者莫不是气定神闲,如得道之高僧,在慌乱的小沙弥面前,依然镇静自若。心有 宁静,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因为明白,来的终究要来,去的终将要去。宁静 筑就了心里强大的基石,承载着大德、大智与大勇。所谓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 关的事,快速调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 ⑩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因为宁静的心,是有“地力”的土壤。 (选自《现代阅读》2014 年第 1 期) 1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11. 开头①②两段写土地要休息有什么作用?(4 分) ①引出下文人需要休息也需要宁静的论题;②运用比喻论证,以土地通过休眠恢复地力, 来说明“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土”的道理。 12. 文章④⑤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内容简要说说有什么作用?(4 分) 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以苏轼和莫言在宁静中创造不朽的作品和现代人浮躁喧嚣的生活 状态进行对比,有力的论证了中心论点(或“静能生慧的道理”) 13.人和土地一样需要“宁静”。细心阅读一至五段,体会东坡和莫言的事例,为什么说宁静
是有“地力”的土壤?(4分) ①疲于应付快节奏的生活:②拥有强烈的物质欲望。 1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七段中“无’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这句话的理解。(4分) 无”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不要过分追求拥有,应学会剔除冗杂的物欲,让宁静驻守 心灵,才可以获得大德、大智和大勇,这样的人即使在厄运之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安喜乐。 (大意相同即可) 【三】(15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瀲,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椒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干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2犬牙差互差互:交互错杂,参差不齐 (3)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4)波澜不惊惊:起,动 (5)微斯人 微:没有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 暗,忽隐忽现。(2分)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品德髙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冋于(以上)两种心情。(2 17.【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写到了水,它们的写法有何不同?(3分) 【甲】文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乙】文直接描写春日洞庭 湖水的平静、宽广。(3分 18.【甲】【乙】两文都写了悲与喜,联系全文,请对两文作者的悲喜忧乐之情作出比较 (3分) 【甲】文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忧伤的心情;但这种丛自 然景色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莤的心情就会流露岀来。【乙 达了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3分) 三、作文(55分) 19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别样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是有“地力”的土壤?(4 分) ①疲于应付快节奏的生活;②拥有强烈的物质欲望。 1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七段中“‘无’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这句话的理解。(4 分) “无”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不要过分追求拥有,应学会剔除冗杂的物欲,让宁静驻守 心灵,才可以获得大德、大智和大勇,这样的人即使在厄运之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安喜乐。 (大意相同即可) 【三】(15 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大约 (2)犬牙差互.. 差互:交互错杂,参差不齐 (3)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4)波澜不惊. 惊:起,动 (5)微.斯人 微:没有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 暗,忽隐忽现。(2 分)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2 分) 17.【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写到了水,它们的写法有何不同?(3 分) 【甲】文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侧面描写潭水的清澈,【乙】文直接描写春日洞庭 湖水的平静、宽广。(3 分) 18.【甲】【乙】两文都写了悲与喜,联系全文,请对两文作者的悲喜忧乐之情作出比较。 (3 分) 【甲】文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忧伤的心情;但这种从自 然景色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苦的心情就会流露出来。【乙】 文表达了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3 分) 三、作文(55 分) 19.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别样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③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评分标准参见2014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四、卷面书写(5分) 评分标准参见2014年安徽省中考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③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500 字 评分标准参见 2014 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四、卷面书写(5 分) 评分标准参见 2014 年安徽省中考卷面书写要求及得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