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飞龙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9月)月考试题 ※【20160929】高2014级班姓名 (命题:陈俊辉审题:邵义芬校对:陈俊辉)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缀填写在答卷的密封线内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试题答案工整、清楚地书写在答卷指定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和草稿纸 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 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 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 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 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 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晩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 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 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 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 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 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奧运会主题 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 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 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冋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 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 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 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第1页共11页
第 1 页 共 11 页 四川省武胜飞龙中学 2017 届高三语文(9 月)月考试题 ※【2016.09.29】高 2014 级 班 姓名 (命题:陈俊辉 审题:邵义芬 校对:陈俊辉)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卷的密封线内。 3.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试题答案工整、清楚地书写在答卷指定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和草稿纸 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①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 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 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 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 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 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 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 性质有关。 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 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 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 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 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 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③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 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 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 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 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 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 多 D.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答案】B 【解析】B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 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题 逆推错误。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D.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谷案】D 【解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 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 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 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 C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 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C.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谷案】C 【解析】C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 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加因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 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 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威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 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 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冋官具疏谏。吕调阳 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 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ˆ。进左谕德,日讲如故。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 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 时论韪之。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寻迁礼部尚书。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 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 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 累章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第2页共11页
第 2 页 共 11 页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 多。 D.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答案】B 【解析】B 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 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本小题 逆推错误。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D.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答案】D 【解析】A 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 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 B 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 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 C 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 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C.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答案】C 【解析】C 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 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加因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 授编修。万历初《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 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属人书之, 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 格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慎行从容对曰:“正以公见厚故 耳。”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进左谕德,日讲如故。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木舜往籍 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复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 时论韪之。由侍讲学士擢礼部右侍郎。转左,改吏部,掌詹府事,寻迁礼部尚书。 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 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 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 累章上,乃许。 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卒,年六十三。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于慎行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答案】C。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冠之”即为他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 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 【谷案】D 【解析】中试者称为“举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 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 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请,当时的舆论认为于 慎行做得对。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职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 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 【谷案】C。 【解析】是前往抄家。多次提升官职与前事无直接关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5分) 译 (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5分) 【答案】(1)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他日” “子吾所厚”“为”各1分,语句通顺得2分) (2)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责 以’“要”“夺”各1分,语句通顺得2分)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 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授职为编修。万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 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贲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 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 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別人书写好,并详细地从实告诉了皇帝。皇帝很高兴, 曾经大书“责难陈善”四个字赏赐给他,这在词林诗界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独于慎行前往探视。等到张居正服 丧未满夺情出仕时,他与同官便上奏劝谏。吕调阳从中阻拦,没能递入宫中。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 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于慎行从容自如地回答:“正是因为您厚爱我的緣故。” 第3页共11页
第 3 页 共 11 页 (节选自《明史•于慎行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B.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C.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D.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 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异数也 【答案】C。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冠之”即为他加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二十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B.“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 C.“东宫”指太子所居之宫,也代指太子。文中的“册立”,是指让皇帝封立太子的事。 D.“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人们把中试者称为“秀才”。 【答案】D。 【解析】中试者称为“举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日讲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 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其诚实的品格得到皇帝的赞赏。 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 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 C.张居正被追究论罪后,于慎行致函前往逮捕他的侍郎丘木舜,为张母及诸子求请,当时的舆论认为于 慎行做得对。他也因此被多次提升官职。 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两次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 又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使皇帝更不高兴。 【答案】C。 【解析】是前往抄家。多次提升官职与前事无直接关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也?”(5 分) 译: (2)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5 分) 译: 【答案】(1)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他日” “子吾所厚” “为”各 1 分,语句通顺得 2 分) (2)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责 以’“要”“夺”各 1 分,语句通顺得 2 分)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十七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为新举子举行的宴会上为他加冠,他以没 得到父亲的许可而推辞了。隆庆二年(1568),考中进士。授职为编修。万 历初年,《穆宗实录》撰成, 晋升为修撰,担任日讲官。先朝成例,都是由翰林大臣负责日讲,没有涉及史官的事。于慎行与张位、王 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是以史官身份参与日讲,是为少见。他有一次讲课后,皇帝拿出宫藏图画,请讲 官分别题字。于慎行不擅长书法,诗词做成后,吩咐别人书写好,并详细地从实告诉了皇帝。皇帝很高兴, 曾经大书“责难陈善”四个字赏赐给他,这在词林诗界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和朋友都躲避他,唯独于慎行前往探视。等到张居正服 丧未满夺情出仕时,他与同官便上奏劝谏。吕调阳从中阻拦,没能递入宫中。张居正听说后恼怒,日后对 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人,也这样做吗?”于慎行从容自如地回答:“正是因为您厚爱我的缘故
张居正很不高兴。于慎行不久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职。晋升左谕德,主持日讲如故。当 时张居正已被追究论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于慎行致函给他,称张居正的母亲年老,诸位儿子在 覆巢之下,颠沛流离值得同情,应该推及明主覆盖之恩,成全大臣曾经侍候皇上的情谊。话语极为诚恳真 挚,当时的輿论也认为他是对的。他由侍讲学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又转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 事府。不久,升任礼部尚书。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请求早日建立东宫,让嫡长子出宫接受讲读教育。到了冬季,又 上奏请求。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劝谏:“册立的事,由我部负贲,我 们不提,是罪过。希望皇帝迅速决定大计,将我放归乡里。”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 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山东的乡试,预先传说负贲考试人的名字,事后果 然如此。言官便弹劾礼部官员,于是礼部官員都停发俸禄。于慎行称罪请求退休。奏章接连呈上,皇帝终 于答应了。 在家居住十多年,朝廷内外屡次举荐,均不答复。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8-9题。(11分) 南征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杜甫《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2分) 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明媚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 境。(3分) 【解析】景与情关系的一般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 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等。本诗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 心境,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 9.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 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⑧苦无知音:仕途坎坷,一生苦吟,没有知音倾听理解。(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偷生”二句状写诗人长年颠沛流高的生活,远适南国的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泣下沾襟 老病”二句,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诗人年老多病照理应该还乡才是, 而现在却南往衡湘,但仍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 “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未见有知音”,能有几人理解?这正是杜甫晚年悲剧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 照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 。两句描绘出奇特壮美 的塞外风光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 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第4页共11页
第 4 页 共 11 页 张居正很不高兴。于慎行不久就称病回乡。张居正去世后,他出任原职。晋升左谕德,主持日讲如故。当 时张居正已被追究论罪,侍郎丘木舜前往江陵抄家。于慎行致函给他,称张居正的母亲年老,诸位儿子在 覆巢之下,颠沛流离值得同情,应该推及明主覆盖之恩,成全大臣曾经侍候皇上的情谊。话语极为诚恳真 挚,当时的舆论也认为他是对的。他由侍讲学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又转任左侍郎,改任吏部职,负责詹 事府。不久,升任礼部尚书。 万历十八年(1590)正月,上奏请求早日建立东宫,让嫡长子出宫接受讲读教育。到了冬季,又 上奏请求。皇帝恼怒,再次下严旨责难。于慎行不为所动,第二天又劝谏:“册立的事,由我部负责,我 们不提,是罪过。希望皇帝迅速决定大计,将我放归乡里。”皇帝更加不高兴,责备他要挟皇帝,怀疑圣 上,搅乱国家的根本,将他的同僚下属都剥夺了俸禄。山东的乡试,预先传说负责考试人的名字,事后果 然如此。言官便弹劾礼部官员,于是礼部官员都停发俸禄。于慎行称罪请求退休。奏章接连呈上,皇帝终 于答应了。 在家居住十多年,朝廷内外屡次举荐,均不答复。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赠封太子太保,谥号文定。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 8-9 题。(11 分)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 769 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杜甫《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 【答案】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2 分) 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明媚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 境。(3 分) 【解析】景与情关系的一般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 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等。本诗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 心境,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 9.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6 分) 【答案】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 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③苦无知音:仕途坎坷,一生苦吟,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每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偷生”二句状写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远适南国的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泣下沾襟。 “老病”二句,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诗人年老多病照理应该还乡才是, 而现在却南往衡湘,但仍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 “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未见有知音”,能有几人理解?这正是杜甫晚年悲剧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 照。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 , ”。两句描绘出奇特壮美 的塞外风光。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 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时说道“ 【考点】名句默写 【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名句默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书写尽量工整,不能出现错别字,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还要注意 所选名句的出处,解答该题时应注意“漠”“作客”“蜉蝣”“渺”“粟”等字 要书写准确。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聚宴 符浩勇 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去一下 我犹豫了,从我这儿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几乎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人河,我蹬自行车就得大 半个小时呢。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好说或 不能说的。 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跟他再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有好事者欺我不胜酒力 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之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往他嘴里倒。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不 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我竟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 没想到,我绕道堿郊走,路上行人并不稀疏,一条本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小了。丁字路口处,那 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鼓弄下海去的, 却什么也没捞着。如今妤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抵上养家糊口。但阿 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的世界可大着呢。我和他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 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莱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莱。阿炳酒量并不见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 醉眼曚昽时,便学着电视里的广告词,戏说你妤我也好。由此我常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 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人,他 总是像淮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我说,那些都是装岀来的。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街边乞讨的孕 妇,结果她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他听了只是笑笑。我知道他未必相信我的话,或者就不打 算相信。有一次,我明知不能说服他,却还是说:“你就图个心安?”他却说:“不是心安不安。只要他 们高兴,而且这付出也是我能承受的。 也许这只是緣起。后来一件窝囊透顶的事,弄得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必阿炳的心情也不会平静。 那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朋友的朋友,从贵州大山里赶来,办了一个小型慈善讲座。主讲人林山似乎还 没有抖落从远山而来的疲惫,他给我们看了九幅富有感染力的照片—一木板钉成的墙壁、渴求的眼神、龟 裂的手指等等,诉求贵州远山深谷里教育亟待拯救。他的演说声泪俱下,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现场募捐 时,我掏了600元,阿炳捐了2000元。我知道那是他筹集的进货款。那时,他的音像店几乎没有进账 事后一个月,阿炳似乎还没有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他说,如果可能,真想去贵州支教,哪怕是 个月。于是我设法联系朋友的朋友,可是林山似乎人间蒸发了,倒是打听到那天在场41人捐了16.4万元。 朋友的朋友找到朋友,说是林山的手机关了,他们也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认识林山的。我特意上了那个网站, 网站上有林山贴的很多图片,色括演讲现场见到的那些照片;还有很多帖子,呼吁社会关注贵州大山里 的孩子。林山失踪后,网站上的资料也就停止了更新。种种情况表明:我们受骗了。但阿炳并无失落,他 始终相信他固执的直觉:林山深遂的眼眸里燃烧着诚意… 第5页共11页
第 5 页 共 11 页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时说道“ , ”。 【考点】名句默写 【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名句默写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书写尽量工整,不能出现错别字,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还要注意 所选名句的出处,解答该题时应注意“漠”“作客”“蜉蝣”“渺”“粟”等字,一定要书写准确。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聚 宴 符浩勇 下班的时候,阿炳打来电话说,让我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去一下。 我犹豫了, 从我这儿到他的城南音像店几乎绕大半个城,下班这当儿车流人河,我蹬自行车就得大 半个小时呢。我说,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说吧。 阿炳没有多说什么,只说来一下就知道了。随即,他挂了电话,那口气仿佛有什么不见面就不好说或 不能说的。 我了解他的执拗,知道跟他再说也不会有变,只好骑自行车绕道城郊向着城南蹬去。 我和阿炳认识是在朋友的饭局上。席间,他几乎不动声息,比我的话还少。有好事者欺我不胜酒力, 企图借势灌醉我,吵嚷之间,他竟横身夺过我的酒杯往他嘴里倒。这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那晚,阿炳送我回家,到了我楼下,有个孕妇跪在街边,面前摊着一张白纸,写着歪歪扭扭的字,不 用看也能猜出大概内容。我竟发现阿炳搀扶着我时,也不忘掏出五元钱丢在纸上…… 没想到,我绕道城郊走,路上行人并不稀疏,一条本不宽敞的小路被挤得更窄小了。丁字路口处,那 堵围墙后破败的院落,是阿炳曾经上班的地方。阿炳告诉过我,他是参加工作三年后听人鼓弄下海去的, 却什么也没捞着。如今好不容易在城南租个小铺面开了一家音像店,赚利很薄,刚能抵上养家糊口。但阿 炳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别看音像店门脸小,声乐的世界可大着呢。 我和他一来二往混熟后,不时就 相邀小聚,大多是到郊外农家菜馆去,要几样应时的小菜。阿炳酒量并不见好,独独喜欢三春椰酒,喝到 醉眼曚昽时,便学着电视里 的广告词,戏说你好我也好。由此我常常想起认识他的那个宴席上他为我挡 酒,心里便陡增些许敬意。 街边车水马龙,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着。记不清多少次了,我和阿炳走在街边,见到乞丐或残疾人,他 总是像准备好了似的,悄然丢下三五元钱。我说,那些都是装出来的。有电视台采访一位在街边乞讨的孕 妇,结果她拔腿就跑,原来大肚子是垫起来的。他听了只是笑笑。我知道他未必相信我的话,或者就不打 算相信。有一次,我明知不能说服他,却还是说:“你就图个心安?”他却说:“不是心安不安。只要他 们高兴,而且这付出也是我能承受的。” 也许这只是缘起。后来一件窝囊透顶的事,弄得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必阿炳的心情也不会平静。 那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朋友的朋友,从贵州大山里赶来,办了一个小型慈善讲座。主讲人林山似乎还 没有抖落从远山而来的疲惫,他给我们看了九幅富有感染力的照片——木板钉成的墙壁、渴求的眼神、龟 裂的手指等等,诉求贵州远山深谷里教育亟待拯救。他的演说声泪俱下,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现场募捐 时,我掏了 600 元,阿炳捐了 2000 元。我知道那是他筹集的进货款。那时,他的音像店几乎没有进账。 事后一个月,阿炳似乎还没有从贵州的大山里走出来。他说,如果可能,真想去贵州支教,哪怕是一 个月。于是我设法联系朋友的朋友,可是林山似乎人间蒸发了,倒是打听到那天在场 41 人捐了 16.4 万 元。 朋友的朋友找到朋友,说是林山的手机关了,他们也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认识林山的。我特意上了那个网站, 网站上有林山贴的很多图片,色括演讲现场见到的那 些照片;还有很多帖子,呼吁社会关注贵州大山里 的孩子。林山失踪后,网站上的资料也就停止了更新。种种情况表明:我们受骗了。但阿炳并无失落,他 始终相信 他固执的直觉:林山深遂的眼眸里燃烧着诚意……
年过去,我和阿炳仍会在朋友聚会小酌时相互关照,但我心里不觉有点生分,害怕他会提起因我的 冒失而引致的尷尬结果。渐渐地,我甚至觉得他每一次对我的笑都意味深长。但阿炳像没有发生任何事- 样,对捐助贵州大山的事只字不提。不时,我和他还是相约到郊外农家莱馆去,依旧是点几样应时小莱, 酒还是熟识的三春椰酒,却未见他再沉醉过。上周末,阿炳外埠的朋友来了,我还应邀到城郊农家莱馆 去赴宴;今天周四,他打来电话非让我去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说呢? 远远的,我听到从阿炳的音像店里飖出来天籁般的旋律,正想呆在街边沐浴一番。不想阿炳从店里出 来了,不容我迟疑,催我进屋。 屋里不大的空间,摆了一张扁形饭枭,放着一瓶贵州醇白酒,还有外买的几样小菜,却摆了三个座位。 我机警地问:“还有谁? 只见阿炳抖出一张发皱的都市报,神情有些异样,他说:“还记得吗?那位贵州大山来的林山,他, 他没有骗我们,他是在回贵州途中遭遇不测的……妤在那个无意伤害他的人发现了那些钱(捐款)的来 路……最终那些钱用在山区小学的建设上了…” 那晩,我和阿炳都喝得酩酊烂醉:那晩,我和阿炳畅游在音乐的潮浪里,我只记得阿炳的眼眸里好亮好 亮 (一—选自《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写阿炳叫“我”到他的音像店去,却不肯在电话中告诉“我”究竟有什么事,这一方面给读 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也暗示阿炳想要告诉“我”的事情不同寻常 B.小说第五段将饭局上有些好事者对“我”的态度与初次见面的阿炳对“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委婉地 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 C.小说第八段写“我”看到“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的场面,触景生情,不觉回忆起“我”与阿炳交往中 的一些小事,并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 D.“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林山携善款失踪后,“我”感到特别窝囊,心 情很不平静,见到阿炳时感到不自在,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 E.小说倒数第二段用三个省略号,一方面是为了省略枝节,简明扼要地交代林山失踪的真相:一方面是 为了再现阿炳说话的语气,表现他沉痛而又略感欣慰的心情。 【答案】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得分。 【解析】B项“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理解有误;C项“为阿炳 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理解不够准确;D项““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 款捐给了林山”“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理解有误。 )小说中的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豪爽仗义。初次见面时,看“我”被人灌酒,尽管自己酒量不行,仍挺身为“我”挡酒 ②心地善良,坚信人性的善良美好。看到乞讨者总是毫不犹豫地给钱;捐出筹集来的全部进货资金资助 贵州山区教育;在林山带着捐款失踪,种种情况表明我们是受骗了的情况下,坚信林山不是骗子。 ③知足常乐。经营音像店利润徽薄,仅够糊口,仍乐在其中。 (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我”作为小说中的叙事者,以切身的见闻和感受来讲述阿炳的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 抒情性,更加感人。②“我”作为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贯穿全篇,“我”应邀去阿炳家一路上的所见所想 第6页共11页
第 6 页 共 11 页 一年过去,我和阿炳仍会在朋友聚会小酌时相互关照,但我心里不觉有点生分,害怕他会提起因我的 冒失而引致的尴尬结果。渐渐地,我甚至觉得他每一次对我的笑都意味深长。但阿炳像没有发生任何事一 样,对捐 助贵州大山的事只字不提。不时,我和他还是相约到郊外农家菜馆去,依旧是点几样应时小菜, 酒还是熟识的三春椰酒,却未见他再沉醉过。上周末,阿炳外埠的朋 友来 了,我还应邀到城郊农家菜馆 去赴宴;今天周四,他打来电话非让我去找他,究竟有什么事不能电话里说呢? 远远的,我听到从阿炳的音像店里飘出来天籁般的旋律,正想呆在街边沐浴一番。不想阿炳从店里出 来了,不容我迟疑,催我进屋。 屋里不大的空间,摆了一张扁形饭桌,放着一瓶贵州醇白酒,还有外买的几样小菜,却摆了三个座位。 我机警地问:“还有谁?” 只见阿炳抖出一张发皱的都市报,神情有些异样,他说:“还记得吗?那位贵州大山来的林山,他, 他没有骗我们,他是在回贵州途中遭遇不测的……好在那个无意伤害他的人发现了那些钱(捐款)的来 路……最终那些钱用在山区小学的建设上了……” 那晚,我和阿炳都喝得酩酊烂醉;那晚,我和阿炳畅游在音乐的潮浪里,我只记得阿炳的眼眸里好亮好 亮。 (——选自《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小说开头写阿炳叫“我”到他的音像店去,却不肯在电话中告诉“我”究竟有什么事,这一方面给读 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也暗示阿炳想要告诉“我”的事情不同寻常。 B.小说第五段将饭局上有些好事者对“我”的态度与初次见面的阿炳对“我”的态度进行对比,委婉地 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 C.小说第八段写“我”看到“一个老汉沿街乞讨”的场面,触景生情,不觉回忆起“我”与阿炳交往中 的一些小事,并为阿炳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 D.“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款捐给了林山,林山携善款失踪后,“我”感到特别窝囊,心 情很不平静,见到阿炳时感到不自在,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 E.小说倒数第二段用三个省略号,一方面是为了省略枝节,简明扼要地交代林山失踪的真相;一方面是 为了再现阿炳说话的语气,表现他沉痛而又略感欣慰的心情。 【答案】答 A 给 3 分,答 E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B、D 不得分。 【解析】B 项“委婉地批评了一些人不顾他人健康强行劝酒的不文明餐桌风气”理解有误;C 项“为阿炳 屡屡不听‘我’的提醒和劝告而感到遗憾”理解不够准确;D 项“‘我’冒失地鼓动阿炳把两千元的进货 款捐给了林山”“怀疑他内心对‘我’有所不满”理解有误。 (2)小说中的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①豪爽仗义。初次见面时,看“我”被人灌酒,尽管自己酒量不行,仍挺身为“我”挡酒。 ②心地善良,坚信人性的善良美好。看到乞讨者总是毫不犹豫地给钱;捐出筹集来的全部进货资金资助 贵州山区教育;在林山带着捐款失踪,种种情况 表明我们是受骗了的情况下,坚信林山不是骗子。 ③知足常乐。经营音像店利润微薄,仅够糊口,仍乐在其中。 (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 (3)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答案】①“我”作为小说中的叙事者,以切身的见闻和感受来讲述阿炳的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 抒情性,更加感人。 ②“我”作为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贯穿全篇,“我”应邀去阿炳家一路上的所见所想
使现实与回忆巧妙对接,使小说内容多而不乱,结构紧凑。③“我”侧面烘托了阿炳的形象。“我”与 阿炳对待乞讨者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反衬出阿炳的可贵品质。④“我”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 内涵。“我”有心行善但又总担心上当受骗,这种犹疑的心理代表了社会中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增强了小 说的现实意义;“我”的转变表达了要相信善良的主题。(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 对即可 4)这篇小说在收入作者的一部小说集时,标题被改为“拯救”,你认为“聚宴”和“拯救”这两个标 题哪一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8分) 【答案】示例一:“聚宴”更好。 理由:①“聚宴”是小说的情节框架其他相关事件有机融入其中使作品收放自如结构严谨。小说以阿炳 打电话邀“我”去他的音像店参加“三人”聚宴为框架将“我”在赴宴路上的所见所想所感巧妙自然地 融入其中。②“聚宴”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多次写到“聚宴”的情景,“我”与阿炳是在宴席上相识 的,后来又常相邀小聚农家菜馆,林山失踪的真相也是在阿炳家的餐桌上揭晓的。③“聚宴”朴素含蕃 看似平淡客观,既不揭示主题又不渲染情感,但却给人留下更多品味琢磨的空间。 示例二:“拯救”更好 理由:①“拯救”概括了小说的核心情节。核心情节是林山为拯救贵州偏远落后山区教育辛劳奔走,“我 和阿炳在他感召下为拯救山区教育而捐出善款,因此“拯救”二字是精当的概括。②“拯救”体现了小说 的主题。小说通过描写阿炳、林山的行为,以及“我”由怀疑到相信人性的真诚这一转变,肯定了献出爱 拯救他人的精神。③“拯救”虚实兼备,言简义丰。“拯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阿炳、林山和“我” 救助他人的行为,也指“我”灵魂上获得的救赎。④“拯救”突出了阿炳乐于助人的品质。 (8分;“观点”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晋升国家元首的“巧克力大王” 周有恒 波罗申科,1965年9月26日出生于乌克兰中西部南布格河畔的文尼察市。在家乡读完中学后,波 罗申科以优异成绩考入基辅舍甫琴科大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系,专业是国际经济学 1989年从基辅舍甫琴科大学毕业后,波罗申科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波罗申科,刚起步阶段也 必然经历低谷和坎坷,他做过不少生意一一卖过好莱坞电影碟片,还开办过一个小型的语言学校,但这 些生意都不长久,也没有赚到多少钱。后来,头脑灵活的波罗申科开始寻找新的商机。当时正值苏联剧 变前夕,他与同班同学扎伊采夫合作,从比利时和荷兰购买可可豆(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卖到苏联各 地的糖果厂。自此,他的生意逐渐顺利起来。 卖可可豆让白手起家的波罗申科获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将事业做大做强。在 苏联解体后的混乱年代里,乌克兰的权贵们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大肆鲸吞国家资产,一批新贵寡头应运 而生。这种乱局也让波罗申科抓住了发家机遇。在私有化浪潮汹涌、国家价格管制失效的背景下,百姓 纷纷出售手头的债券,波罗申科乘机廉价收购了几家糖果厂,并于1995年将它们整合起来,组建了乌 克兰最大的糖果公司一一如胜公司。如胜公司每年生产糖果四十五万吨,产品行销亚洲、北非和欧洲 甚至占领了俄罗斯三分之一的糖果市场。从多样化的产品中,如胜公司每年的收入达到十亿美元,波罗 申科因此赢得了“巧克力大王”的绰号 亿万富翁波罗申科在创建如胜公司两年后即开始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乌克兰的政治活动,1998年,他 首次当选乌克兰国会议员。 波罗申科投身政坛后最大的一笔投资,始自“橙色革命”期间。尽管不确定这个富商到底为“橙色革 命”投入了多少金钱,但他被普遍视为“橙色革命”的头号资助者之一。波罗申科和“橙色革命”的“领 头羊”尤先科往来甚密,尤先科还是波罗申科双胞胎女儿的教父。当尤先科2005年赢得总统宝座后, 波罗申科曾希望自己能够出任总理。但尤先科选择了自己的铁杆盟友季莫申科,而将波罗申科任命为国 第7页共11页
第 7 页 共 11 页 使现实与回忆巧妙对接,使小说内容多而不乱,结构紧凑。 ③“我”侧面烘托了阿炳的形象。“我”与 阿炳对待乞讨者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反衬出阿炳的可贵品质。 ④“我”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 内涵。“我”有心行善但又总担心上当受骗,这种犹疑的心理代表了社会中很多人的真实心态,增强了小 说的现实意义;“我”的转变表达了要相信善良的主题。(6 分;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 对即可) (4)这篇小说在收入作者的一部小说集时,标题被改为“拯救”,你认为“聚宴”和“拯救”这两个标 题哪一个更 好?请结合文本简要阐述理由。(8 分) 答: 【答案】示例一:“聚宴”更好。 理由:①“聚宴”是小说的情节框架,其他相关事件有机融入其中,使作品收放自如,结构严谨。小说以阿炳 打电话邀“我”去他的音像店参加“三人”聚宴为框架,将“我”在赴宴路上的所见所想所感巧妙自然地 融入其中。②“聚宴”是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多次写到“聚宴”的情景,“我”与阿炳是在宴席上相识 的,后来又常相邀小聚农家菜馆,林山失踪的真相也是在阿炳家的餐桌上揭晓的。③“聚宴”朴素含蓄, 看似平淡客观,既不揭示主题又不渲染情感,但却给人留下更多品味琢磨的空间。 示例二:“拯救”更好。 理由:①“拯救”概括了小说的核心情节。核心情节是林山为拯救贵州偏远落后山区教育辛劳奔走,“我” 和阿炳在他感召下为拯救山区教育而捐出善款,因此“拯救”二字是精当的概括。②“拯救”体现了小说 的主题。小说通过描写阿炳、林山的行为,以及“我”由怀疑到相信人性的真诚这一转变,肯定了献出爱 心拯救他人的精神。③“拯救”虚实兼备,言简义丰。“拯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阿炳、林山和“我” 救助他人的行为,也指“我”灵魂上获得的救赎。④“拯救”突出了阿炳乐于助人的品质。 (8 分;“观点”2 分,“理由”答出一点给 3 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晋升国家元首的“巧克力大王” 周有恒 波罗申科,1965 年 9 月 26 日出生于乌克兰中西部南布格河畔的文尼察市。在家乡读完中学后,波 罗申科以优异成绩考入基辅舍甫琴科大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系,专业是国际经济学。 1989 年从基辅舍甫琴科大学毕业后,波罗申科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波罗申科,刚起步阶段也 必 然经历低谷和坎坷,他做过不少生意——卖过好莱坞电影碟片,还开办过一个小型的语言学校,但这 些生意 都不长久,也没有赚到多少钱。后来,头脑灵活的波罗申科开始寻找新的商机。当时正值苏联剧 变前夕,他 与同班同学扎伊采夫合作,从比利时和荷兰购买可可豆(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卖到苏联各 地的糖果厂。自此,他的生意逐渐顺利起来。 卖可可豆让白手起家的波罗申科获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后,他开始思考如何将事业做大做强。在 苏 联解体后的混乱年代里,乌克兰的权贵们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大肆鲸吞国家资产,一批新贵寡头应运 而生。 这种乱局也让波罗申科抓住了发家机遇。在私有化浪潮汹涌、国家价格管制失效的背景下,百姓 纷纷出售手 头的债券,波罗申科乘机廉价收购了几家糖果厂,并于 1995 年将它们整合起来,组建了乌 克兰最大的糖果 公司——如胜公司。如胜公司每年生产糖果四十五万吨,产品行销亚洲、北非和欧洲, 甚至占领了俄罗斯三 分之一的糖果市场。从多样化的产品中,如胜公司每年的收入达到十亿美元,波罗 申科因此赢得了“巧克力 大王”的绰号。 亿万富翁波罗申科在创建如胜公司两年后即开始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乌克兰的政治活动,1998 年,他 首次当选乌克兰国会议员。 波罗申科投身政坛后最大的一笔投资,始自“橙色革命”期间。尽管不确定这个富商到底为“橙色革 命”投入了多少金钱,但他被普遍视为“橙色革命”的头号资助者之一。波罗申科和“橙色革命”的“领 头羊”尤先科往 来甚密,尤先科还是波罗申科双胞胎女儿的教父。当尤先科 2005 年赢得总统宝座后, 波罗申科曾希望自己 能够出任总理。但尤先科选择了自己的铁杆盟友季莫申科,而将波罗申科任命为国
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不久,随着“橙色革命”联盟的土崩瓦解,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一起被尤先 科撤掉了职位。此后,拥有经济学背景的波罗申科担任了乌克兰国家银行理事会主席,2009年被尤先科 任命为外交部部长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波罗申科被视为尤先科阵营的一员,但当尤先科的政敌亚努科维奇2010年当选 总统、许多人以为波罗申科的政治生命行将结束之际,波罗申科却以自己的努力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波罗申科的政治智慧不仅仅只限于在多届政府中游刃有余,在2013年11月开始的那场乌克兰政治危 机中亦得到充分展示—一广场集会开始后,波罗申科凭着伤人的敏锐,抓住机遇,完全转入反亚努科维奇 阵营,为广场上的人们提供水、食物与燃料。波罗申科是唯一一个资助了反对亚努科维奇政府示威者的 富豪。亚努科维奇倒台后,亲俄部队夺取了克里米亚议会。波罗申科试图启动与亲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政 府的会谈,他曾飞赴那里,希望与亲俄部队谈判。虽然他被愤怒的示威者赶走了。但波罗申科是乌克兰 唯一一个敢这么做的政治家。据选前多家民调机构的调査显示,波罗申科的支持率高居榜首,成为最热 门的总统候选人,他的主要对手、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位列第二,排在这二人后面的还有乌克兰国会议 员、前经济部部长季吉普科和拳王克里琴科等 乌克兰选前的情势,也对波罗申科非常有利。呼声甚高的克里琴科突然在3月29日宣布放弃总统 大选,转而参加基辅市市长的竞选,并随后表态支持波罗申科,这无疑为波罗申科增添了更多获胜筹码; 刚刚出狱的季莫申科已是过气的政治人物,政治信誉已经被透支,人气大失;曾经的执政党一一地区党 在亚努科维奇逃亡后群龙无首,四分五裂;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独立浪潮 些波罗申科支持率较低的地区拒绝举行选举,这客观上也有利于波罗申科胜出。一切都在朝有利于波 罗申科的方向发展。6月2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奥亨多夫斯基正式宣布,波罗申科当选总统 波罗申科原本属于政坛上比较低调的人物,十分注意保护自己的家庭隐私,但自从他参与总统竞选成为公 众人物后,乌克兰未来的“第一家庭”已开始曝光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波罗申科和妻子育有两子两女,为 了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阿纳托里耶夫娜辞去工作,回归家庭,在家相夫教子,甘当贤内助。波罗申科 家的传统是:在家不谈政治,重要节日要一起庆祝,妻子生日时外出旅游。夫人阿纳托里耶夫娜是个热 爱生活、富有个性的现代女性。她说:“我从来不去美容院,我也不喜欢‘第一夫人’这个头衔。我不 愿意抛头露面,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个头衔会让我和别人产生距离。” (《名人传记》2014年第9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波罗申科在创业之初,经历不少坎坷,卖过电影碟片和开办过语言学校,均以失败而告终,而购买可 可豆是其人生转折 B、波罗申科的大学生活为他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他的财富大部分是依靠自身努力挣来的,他的财富建 立在巧克力之上 C、波罗申科对“橙色革命”的投入有目共睹,在其间有得又有失,随着“橙色革命”联盟的瓦解,波罗 申科也被撤了职 D、波罗申科夫妇走了不同的就业之路,而阿纳托里耶夫娜甘于牺牲自己,辞去工作,回归家庭,给波罗 申科莫大的帮助。E、本文通过对波罗申科政治生涯的描述,了解了他懂得审时度势,最终凭借其政治智 慧,登上了国家元首的宝座 【答案】B、E选E给3分,选B给2分,选C给1分,选A、D不给分 【解析】根据原文“但这些生意都不长久,也没有赚到多少钱”,A项中“均以失败而告终”系夸大其 词。根据原文“尽管不确定这个富商到底为‘橙色革命’投入了多少金钱”,C项中“投入有目共睹” 系曲解原意。D项中“波罗申科夫妇走了不同的就业之路”系无中生有。 (2)请简述波罗申科不同人生阶段的乌克兰政治时局。(6分) 【答案】①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权贵们大肆鯨吞国家资产,一批新贵寡头应运而生。②“橙色革命 第8页共11页
第 8 页 共 11 页 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 书。不久,随着“橙色革命”联盟的土崩瓦解,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一起被尤先 科撤掉了职位。此后,拥有经 济学背景的波罗申科担任了乌克兰国家银行理事会主席,2009 年被尤先科 任命为外交部部长。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波罗申科被视为尤先科阵营的一员,但当尤先科的政敌亚努科维奇 2010 年当选 总 统、许多人以为波罗申科的政治生命行将结束之际,波罗申科却以自己的努力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波罗申科的政治智慧不仅仅只限于在多届政府中游刃有余,在 2013 年 11 月开始的那场乌克兰政治危 机中亦得到充分展示——广场集会开始后,波罗申科凭着伤人的敏锐,抓住机遇,完全转入反亚努科维奇 阵 营,为广场上的人们提供水、食物与燃料。波罗申科是唯一一个资助了反对亚努科维奇政府示威者的 富豪。 亚努科维奇倒台后,亲俄部队夺取了克里米亚议会。波罗申科试图启动与亲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政 府的会 谈,他曾飞赴那里,希望与亲俄部队谈判。虽然他被愤怒的示威者赶走了。但波罗申科是乌克兰 唯一一个敢这么做的政治家。 据选前多家民调机构的调查显示,波罗申科的支持率高居榜首,成为最热 门的总统候选人,他的主要对手、乌克兰前总理季莫申科位列第二,排在这二人后面的还有乌克兰国会议 员、前经济部部长季吉普科和拳 王克里琴科等。 乌克兰选前的情势,也对波罗申科非常有利。呼声甚高的克里琴科突然在 3 月 29 日宣布放弃总统 大选, 转而参加基辅市市长的竞选,并随后表态支持波罗申科,这无疑为波罗申科增添了更多获胜筹码; 刚刚出狱 的季莫申科已是过气的政治人物,政治信誉已经被透支,人气大失;曾经的执政党——地区党 在亚努科维奇 逃亡后群龙无首,四分五裂;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独立浪潮, 一些波罗申科支 持率较低的地区拒绝举行选举,这客观上也有利于波罗申科胜出。一切都在朝有利于波 罗申科的方向发展。 6 月 2 日,乌克兰中央选举委员会主席奥亨多夫斯基正式宣布,波罗申科当选总统。 波罗申科原本属于政坛上比较低调的人物,十分注意保护自己的家庭隐私,但自从他参与总统竞选成为 公 众人物后,乌克兰未来的“第一家庭”已开始曝光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波罗申科和妻子育有两子两女,为 了 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阿纳托里耶夫娜辞去工作,回归家庭,在家相夫教子,甘当贤内助。波罗申科 家的传 统是:在家不谈政治,重要节日要一起庆祝,妻子生日时外出旅游。夫人阿纳托里耶夫娜是个热 爱生活、富 有个性的现代女性。她说:“我从来不去美容院,我也不喜欢‘第一夫人’这个头衔。我不 愿意抛头露面,从某 种程度上说,那个头衔会让我和别人产生距离。” (《名人传记》2014 年第 9 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波罗申科在创业之初,经历不少坎坷,卖过电影碟片和开办过语言学校,均以失败而告终,而购买 可 可豆是其人生转折。 B、波罗申科的大学生活为他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他的财富大部分是依靠自身努力挣来的,他的财富 建 立在巧克力之上。 C、波罗申科对“橙色革命”的投入有目共睹,在其间有得又有失,随着“橙色革命”联盟的瓦解,波罗 申 科也被撤了职。 D、波罗申科夫妇走了不同的就业之路,而阿纳托里耶夫娜甘于牺牲自己,辞去工作,回归家庭,给波 罗 申科莫大的帮助。 E、本文通过对波罗申科政治生涯的描述,了解了他懂得审时度势,最终凭借其政治智 慧,登上了国家 元首的宝座。 【答案】B、E 选 E 给 3 分,选 B 给 2 分,选 C 给 1 分,选 A、D 不给分 【解析】根据原文“但这些生意都 不长久,也没有赚到多少钱”,A 项中“均以失败而告终”系夸大其 词。根据原文“尽管不确定这个富商到底为 ‘橙色革命’投入了多少金钱”,C 项中“投入有目共睹” 系曲解原意。D 项中“波罗申科夫妇走了不同的就业之 路”系无中生有。 (2)请简述波罗申科不同人生阶段的乌克兰政治时局。(6 分) 答: 【答案】①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权贵们大肆鲸吞国家资产,一批新贵寡头应运而生。②“橙色革命
开始,尤先科上台,最终“橙色革命”联盟土崩瓦解。⑧乌克兰政治危机—广场聚会,亚努科维奇倒 台以及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独立浪潮。(每点2分)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波罗申科的其人其事的?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①白手起家,苦心经营,终成亿万富翁;②投身政坛,游刃有余,展示政治智意;③群雄逐鹿 一枝独秀,赢得大选胜利;④家庭美满,儿女双全,夫人颇有个性。(回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满分6 分) (4)请结合全文分析波罗申科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8分) 【答案】成功的因素:①普于思考,抓住商机,积累雄厚的资本;②有政治智慧,敏锐的观察力,游走各 党派之间;⑧形势的急转直下,竞选对手倒戈及支持;④宽松的家庭环境以及夫人的大力支持。(答出 三点即可,每点2分) 启示(略)(2分)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当时可谓无人不学“二王”,一些学习上有所建树并发展的书法家都获得认可,并名垂至今,如褚遂 良、虞世南、柳公权、薛稷等等,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堪称 ②县委书记张爱平谈到当前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明确表示聚集“四风”要从实做起,紧扣民意办实事 围绕民愿促发展,做到改进作风 剖析问题一针见血 ③两千多年前,漂母无私分食给少年韩信,韩信建功立业后返乡报恩,演绎了 的动人篇章,抒写 了大爱无私的千古佳话,成为“爱心淮阴”的历史源头和文化根源 A.一诺千金一饭千金一字千金B一饭千金一字千金一诺千金 C.一字千金一诺千金一饭千金D一饭千金一诺千金一字千金 【答案】C 【解析】利用排除法。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格极高。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一饭 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 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B.汽车限购令早己有许多传闻,非但没有为城市治堵,倒是激发了许多购车族的欲望,提前加入有车族 使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 C.新鲜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新鲜蔬菜 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D.针对今年春运期间旅客流量大、交通繁忙的情况,首都杋场将加强航站楼前交通管理,加大楼前违章 停放车辆的拖移和处罚力度。 【答案】A 【解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等方面的错误,要 仔细琢磨,推敲。B项中途易辙,“提前”前加“他们”。C项“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第9页共11页
第 9 页 共 11 页 开始, 尤先科上台,最终“橙色革命”联盟土崩瓦解。③乌克兰政治危机——广场聚会,亚努科维奇倒 台以及克里米 亚并入俄罗斯后,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出现独立浪潮。(每点 2 分) (3)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波罗申科的其人其事的?请简要概括。(6 分) 答: 【答案】①白手起家,苦心经营,终成亿万富翁;②投身政坛,游刃有余,展示政治智慧;③群雄逐鹿, 一枝独秀,赢得大选胜利;④家庭美满,儿女双全,夫人颇有个性。(回答三点即可,每点 2 分,满分 6 分) (4)请结合全文分析波罗申科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并就其中一个方面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8 分) 答: 【答案】成功的因素:①善于思考,抓住商机,积累雄厚的资本;②有政治智慧,敏锐的观察力,游走各 党派 之间;③形势的急转直下,竞选对手倒戈及支持;④宽松的家庭环境以及夫人的大力支持。(答出 三点即可, 每点 2 分) 启示(略)(2 分) 第 II 卷 (表达题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①在当时可谓无人不学“二王”,一些学习上有所建树并发展的书法家都获得认可,并名垂至今,如褚遂 良、虞世南、柳公权、薛稷等等,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堪称 。 ②县委书记张爱平谈到当前的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明确表示聚集“四风”要从实做起,紧扣民意办实事, 围绕民愿促发展,做到改进作风 、剖析问题一针见血。 ③两千多年前,漂母无私分食给少年韩信,韩信建功立业后返乡报恩,演绎了 的动人篇章,抒 写 了大爱无私的千古佳话,成为“爱心淮阴”的历史源头和文化根源。 A.一诺千金 一饭千金 一字千金 B.一饭千金 一字千金 一诺千金 C.一字千金 一诺千金 一饭千金 D.一饭千金 一诺千金 一字千金 【答案】C 【解析】利用排除法。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格极高。一诺千金,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一 饭 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 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B.汽车限购令早已有许多传闻,非但没有为城市治堵,倒是激发了许多购车族的欲望,提前加入有车族, 使城市道路更加拥堵不堪。 C.新鲜蔬菜口感好,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新鲜蔬菜 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D.针对今年春运期间旅客流量大、交通繁忙的情况,首都机场将加强航站楼前交通管理,加大楼前违章 停放车辆的拖移和处罚力度。 【答案】A 【解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 仔细琢磨,推敲。 B 项中途易辙,“提前”前加“他们”。C 项“所以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较为安全
句式杂糅。糅合了“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洗净较为安全”两种句式。D项“加大”和“拖移”搭配 不当。 15.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何谓“角色之衡” 这是由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决定的。由于天赋、机缘、 人气等各方面的限制,能成头牌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勇于“开小灶”,为有潜力成 为金字塔顶端的演员创造更多学习、实践和拜师的机会,同时,也要为二三线配角演员的培养制订扎实可 行的计划 A.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还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B.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还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C.戏曲需要的不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而是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D.戏曲需要的不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而是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谷案】A 【解析】根据文意,阐述“主角”在前,阐述“配角”在后,而且是递进关系。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l5个字。(6分)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那么, 首先,② 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 性尽管是对立的,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赢与食、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答案】①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②阴阳是互相对立的;③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每空2 分) 【解析】这是一道因境补文的题,答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要注意后文的 “这种关系”,第@空要注意后面的“对立的”,第③空要注意后文的“互相转化” 17.下面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 过60字。(5分) 散客 预定 团队 入住 店外消费 存在消费 吉账离店 【答案】散客或团队,既可预定入住宾馆,也可直接入住。(2分)入住宾馆后,可以在店外消费,也可 以在店内消费,结账完毕方可离开宾馆。(3分) 【解析】解答图文转换题时,要注意分析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疏漏,包括叙述顺序,也是重点 本题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解答时要注意读懂“箭头”所指内容,应该是有先后顺序的;另外,要注 意叙述的条理性,要按一定的顺序说明 第10页共11页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句式杂糅。糅合了“食用新鲜蔬菜应该洗净”“洗净较为安全”两种句式。D 项“加大”和“拖移”搭配 不当。 15.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何谓“角色之衡”? ,这是由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决定的。由于天赋、机缘、 人气等各方面的限制,能成头牌的毕竟是极少数。因此,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勇于“开小灶”,为有潜力成 为金字塔顶端的演员创造更多学习、实践和拜师的机会,同时,也要为二三线配角演员的培养制订扎实可 行的计划。 A.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还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B.戏曲需要的不仅仅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还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C.戏曲需要的不是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而是需要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 D.戏曲需要的不是作为四梁八柱的相对整齐的配角,而是需要一两个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 【答案】A 【解析】根据文意,阐述“主角”在前,阐述“配角”在后,而且是递进关系。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l5 个字。(6 分)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那么, ① ?首先, ② , 万事万物都存在这种关系,比如自然界的天地、四季、山水、风火等,都有阴阳之别。其次,阴阳两种属 性尽管是对立的, ③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相配合,才能化生万物。再次,阴阳 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赢与食、泰与否、损与益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上所述可见,阴阳两种属性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答案】①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②阴阳是互相对立的;③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每空 2 分) 【解析】这是一道因境补文的题,答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要注意后文的 “这种关系”,第②空要注意后面的“对立的”,第③空要注意后文的“互相转化”。 17.下面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 过 60 字。(5 分) 【答案】散客或团队,既可预定入住宾馆,也可直接入住。(2 分)入住宾馆后,可以在店外消费,也可 以在店内消费,结账完毕方可离开宾馆。(3 分) 【解析】解答图文转换题时,要注意分析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疏漏,包括叙述顺序,也是重点 本题是某宾馆住客控制流程图,解答时要注意读懂“箭头”所指内容,应该是有先后顺序的;另外,要注 意叙述的条理性,要按一定的顺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