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1】高2014级班姓名 四川省武胜飞龙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陈俊辉审题:邵义芬校对:陈俊辉) (根据2017修改后高考考纲题型命制)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卷的密封线内 3.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试题答案工整、清楚地书写在答卷指定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和草稿纸 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第I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一)(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商贸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间文明多层面的交流之路。德 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60年到中亚勘察了解中国涉外商史,提出并论证在公元前2世纪,时显时隐存在 着一条神秘的丝绸路线,这就是“丝绸之路”学术概念首现。古代丝绸之路纵贯先秦、汉唐、宋元、明清 四个时期,开拓于陆地,也发展于海上。西汉张骞出使以后,西域与中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中亚草原成 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初刻拍案惊奇》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南方的小橘子,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漂 洋过海于西欧落根安家,挽救了17世纪上万名欧洲海员生命的动人故事。 海陆古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昭示了古代欧亚间文明交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轨迹。 史文明在今天翻开新世纪的篇章,习近平主席根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与国际经济和政: 秩序的调整,郑重提出共建新的国际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并以《推动共 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丨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蓝图,吸引了全世界希冀的目光。“一带一 路”总体规划藴含着未来30年到50年间全球最好的商机,古老的丝绸之路自此将焕发崭新的蓬勃生机。 “一带一路”战略既是历史文明的承传,更是开创了全球文明进步的新时代,为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 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多边合作方案,型塑了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战略互动的基本范式。“一带一路”的主旨 是冀望与利益相关国家一起解决当前国际性的难题,实现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 便利化,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通过深度的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利 益共赢。“一带一路”的复兴与共建可以将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互补、互惠、互促。总体上讲,“一带一 路”东西牵着发展势头强劲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北美经济圈,形成了欧亚非大陆经济对接整合的大 格局,建立起了世界跨度最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冋体将开启国家间合作新模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基斯坦发表重 要演讲,高度评价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强调中巴要不断充实两国命运共同体内涵, 做到守望相助,深化战略合作;弘义融利,实现共同发展;心心相印,坚持世代友好;风雨同舟,共对安 全挑战;勇担责任,加强国际协作。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一带一路”战略为各自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了世纪新引擎。我们热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冋体、命运共同体为宗旨,携 第1页共12页
第 1 页 共 12 页 ※【2016.11.01】高 2014 级 班 姓名 四川省武胜飞龙中学 2017 届高三(10 月)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陈俊辉 审题:邵义芬 校对:陈俊辉) (根据 2017 修改后高考考纲题型命制)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卷的密封线内。 3.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试题答案工整、清楚地书写在答卷指定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和草稿纸 上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商贸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间文明多层面的交流之路。德 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60 年到中亚勘察了解中国涉外商史,提出并论证在公元前 2 世纪,时显时隐存在 着一条神秘的丝绸路线,这就是“丝绸之路”学术概念首现。古代丝绸之路纵贯先秦、汉唐、宋元、明清 四个时期,开拓于陆地,也发展于海上。西汉张骞出使以后,西域与中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中亚草原成 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初刻拍案惊奇》中讲述了一个中国南方的小橘子,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漂 洋过海于西欧落根安家,挽救了 17 世纪上万名欧洲海员生命的动人故事。 海陆古丝绸之路具有丰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它昭示了古代欧亚间文明交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轨迹。 历史文明在今天翻开新世纪的篇章,习近平主席根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与国际经济和政治 秩序的调整,郑重提出共建新的国际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并以《推动共 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l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蓝图,吸引了全世界希冀的目光。“一带一 路”总体规划蕴含着未来 30 年到 50 年间全球最好的商机,古老的丝绸之路自此将焕发崭新的蓬勃生机。 “一带一路”战略既是历史文明的承传,更是开创了全球文明进步的新时代,为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 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多边合作方案,型塑了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战略互动的基本范式。“一带一路”的主旨 是冀望与利益相关国家一起解决当前国际性的难题,实现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 便利化,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通过深度的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现利 益共赢。“一带一路”的复兴与共建可以将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互补、互惠、互促。总体上讲,“一带一 路”东西牵着发展势头强劲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北美经济圈,形成了欧亚非大陆经济对接整合的大 格局,建立起了世界跨度最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将开启国家间合作新模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基斯坦发表重 要演讲,高度评价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谊和全方位合作,强调中巴要不断充实两国命运共同体内涵, 做到守望相助,深化战略合作;弘义融利,实现共同发展;心心相印,坚持世代友好;风雨同舟,共对安 全挑战;勇担责任,加强国际协作。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一带一路”战略为各自国家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了世纪新引擎。我们热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宗旨,携
手合作,共建互助开放的经济文化新体系。 (摘编自乌东峰《从“一带一路”文明史迈向新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间文明多层面的交流之路 纵贯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 B.“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最先由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他经过勘察了解历史,提出并论证在公元前 2世纪,时显时隐存在着一条神秘的丝绸路线 C.《初刻拍案惊奇》中讲述了小橘子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漂洋过海于西欧落根安家,挽救了上万名海 员生命的故事,说明明清时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 D.古丝绸之路的价值在于,它昭示了古代欧亚间文明交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 间交流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轨迹 【答案】C 解析】项无中生有。原文说“明清”是第四个时期,并没有说在“明清时发展到极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根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与国际经济和 政治秩序的调整提出的。 B.“一带一路”的蓝图吸引了全世界希冀的目光,其总体规划蕴含着未来几十年全球最好的商机, 古老的丝绸之路自此将焕发崭新的蓬勃生机 带一路”战略承传历史文明,开创了全球文明进步的新时代,有助于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 必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深度战略互动。 D.“一带一路”有助于实现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 现利益共赢,解决这些国家的发展难题。 【答案】D 【解析】D项错误原国在于曲解文意。“与利益相关国家一起解决国际性问题”,而不是“解决相关 国家的发展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 同体,这是新形势下中国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B.“一带一路”牵着两个经济圈,有助于欧亚非大陆经济对接整合,从而建立世界跨度最长、最具 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C.“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互补、互惠、互促,为彼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世纪新引擎,因此 中国致力于“一带一路”的复兴与共建 D.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将开启国家间合作新模式,习近平从互助、融利、友谊、安全、责 任五个方面强调要充实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内涵。 【答案】D 【解析】D项错误原因在于以偏概全。这五点是针对中巴关系的要求,不是对“沿线国家”提出的要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 时,贺家就已经钟鳴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 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 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第2页共12页
第 2 页 共 12 页 手合作,共建互助开放的经济文化新体系。 (摘编自乌东峰《从“一带一路”文明史迈向新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之路,更是三大洲之间文明多层面的交流之路, 纵贯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 B.“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最先由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他经过勘察了解历史,提出并论证在公元前 2 世纪,时显时隐存在着一条神秘的丝绸路线。 C.《初刻拍案惊奇》中讲述了小橘子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漂洋过海于西欧落根安家,挽救了上万名海 员生命的故事,说明明清时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 D.古丝绸之路的价值在于,它昭示了古代欧亚间文明交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 间交流的历史规律和历史轨迹。 【答案】C 【解析】项无中生有。原文说“明清”是第四个时期,并没有说在“明清时发展到极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倡议,是习近平主席根据新时期国际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与国际经济和 政治秩序的调整提出的。 B.“一带一路”的蓝图吸引了全世界希冀的目光,其总体规划蕴含着未来几十年全球最好的商机, 古老的丝绸之路自此将焕发崭新的蓬勃生机。 C.“一带一路”战略承传历史文明,开创了全球文明进步的新时代,有助于泛欧亚大陆深度合作, 必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深度战略互动。 D.“一带一路”有助于实现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实 现利益共赢,解决这些国家的发展难题。 【答案】D 【解析】D 项错误原因在于曲解文意。“与利益相关国家一起解决国际性问题”,而不是“解决相关 国家的发展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 同体,这是新形势下中国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B.“一带一路”牵着两个经济圈,有助于欧亚非大陆经济对接整合,从而建立世界跨度最长、最具 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C.“一带一路”有助于沿线国家互补、互惠、互促,为彼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世纪新引擎,因此, 中国致力于“一带一路”的复兴与共建。 D.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将开启国家间合作新模式,习近平从互助、融利、友谊、安全、责 任五个方面强调要充实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内涵。 【答案】D 【解析】D 项错误原因在于以偏概全。这五点是针对中巴关系的要求,不是对“沿线国家”提出的要 求。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 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 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 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妤,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 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檡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 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 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 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 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 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杄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 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 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員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 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 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 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 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飖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 是孔雀,顶带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 迹难辨,惟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 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 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 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 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 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岀,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 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 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岀一个干净的蒲国,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 完,整理妤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 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岀,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 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夭那个官人,是不是 当年那个孩子?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选自2015《小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 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 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 第3页共12页
第 3 页 共 12 页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 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 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 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 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 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 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 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 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 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 语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 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 是孔雀,顶带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 迹难辨,惟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 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 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 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 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 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 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 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 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 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 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 当年那个孩子?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选自 2015《小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 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 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
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 了讨好海爷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迎接京官时的“闭眼”低头”垂手”腰杆子挺直”及下文的“微微一笑 都将海爷刻画得栩栩如生 【答案】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 【解析】A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岀之后对賀家的介绍。C项,“说明海爷的家 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帕见京官。D项,海爷小儿媳的“嘀 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 5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 并买下贺府的豪宅。②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 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③富有心计,做事杲断。由贺家年轻母子来祠堂 祭祖的情景,察觉其非同寻常,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①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 品质等方面。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 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③从情节的发展来透视人物思想性格。④从分析环境来探究人物的命运 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的评价入手。 6小说以“走正门”为题有什么好处?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案】好处:①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贺家年轻母子“走正门”与贺家其他人都“走侧门”进祠堂 祭祖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②便于突岀小说主题。“走正门”的孩子最终高官得做,衣锦还乡。③前后 照应,情节更严谨合理。后文海爷讲述年轻母子“走正门”这个情节,照应了前文贺家后人做官衣锦还乡 的内容,并且照应标题。 启示: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做人处事都应坚持“走正门”,唯有如此才能立身 处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答题①交代小说的时间 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喧染了环境氛围。②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 主题。③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标题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呼 应文章内容。⑤标题是否一语双关,象征,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⑥标题是否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 三.现代文阅读(实用类)(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 朱光潜的求学生涯 1912年,十五岁的朱光潜升入当时赫赫有名的桐城中学。当时桐堿城中学用的古文课本主要是桐城派作 家姚鼐编写的《古文辞类纂》,这部著名的古文总集以“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为主干,上溯战国、秦汉 魏晋之文,下逮归有光、方苞、刘大櫆之作,其包罗之广、分类之当、鉴别之严、品评之精,颇得广泛好 评。朱光潜熟读和背诵了从先秦到淸代的散文名篇,得到了极大的收获,他的整个身心受到了传统文化甘 霖的深深滋润。在桐城中学,朱光潜还对中国古典诗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国文教师中,有一位名 叫潘季野,酷爱古代诗歌,尤其对宋诗有很深的修养。他在教学中发现朱光潜勤奋好学,对语言文字的奧 妙异常敏感,便注意加以悉心培养。他不分课内课外,指导朱光潜诵读《古诗源》、《唐诗三百首》、《唐 宋诗醇》、《宋百家诗存》等诗集选本,使其概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大体状貌、各代诗歌特点以及 它们之间的承袭流变关系。 朱光潜攻读历代诗歌后,虽然觉得各有其佳妙之处,却颇看重魏晋人的作品,尤其钟爱阮籍和陶潜的 诗篇。他一生最推崇的诗人是陶渊明,认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体现了中国文人和中国诗歌的至高境界 “陶渊明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朱光潜《陶渊明》)爱好和钻研 第4页共12页
第 4 页 共 12 页 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 了讨好海爷。 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人物,迎接京官时的“闭眼”“低头”“垂手”“腰杆子挺直”及下文的“微微一笑” 都将海爷刻画得栩栩如生。 【答案】选 E 得 3 分,选 B 得 2 分,选 A 得 1 分。 【解析】A 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的介绍。C 项,“说明海爷的家 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出了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 项,海爷小儿媳的“嘀 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 5.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 分) 【答案】①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 并买下贺府的豪宅。②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孙卖狗而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 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③富有心计,做事果断。由贺家年轻母子来祠堂 祭祖的情景,察觉其非同寻常,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①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 品质等方面。②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 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方法。③从情节的发展来透视人物思想性格。④从分析环境来探究人物的命运 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的评价入手。 6.小说以“走正门”为题有什么好处?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答案】好处:①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贺家年轻母子“走正门”与贺家其他人都“走侧门”进祠堂 祭祖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 ②便于突出小说主题。“走正门”的孩子最终高官得做,衣锦还乡。 ③前后 照应,情节更严谨合理。后文海爷讲述年轻母子“走正门”这个情节,照应了前文贺家后人做官衣锦还乡 的内容,并且照应标题。 启示: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做人处事都应坚持“走正门”,唯有如此才能立身 处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小说标题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答题①交代小说的时间、 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喧染了环境氛围。②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 主题。③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④标题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呼 应文章内容。⑤标题是否一语双关,象征,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⑥标题是否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 三.现代文阅读(实用类)(三)(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4 分) 朱光潜的求学生涯 1912 年,十五岁的朱光潜升入当时赫赫有名的桐城中学。当时桐城中学用的古文课本主要是桐城派作 家姚鼐编写的《古文辞类纂》,这部著名的古文总集以“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为主干,上溯战国、秦汉、 魏晋之文,下逮归有光、方苞、刘大櫆之作,其包罗之广、分类之当、鉴别之严、品评之精,颇得广泛好 评。朱光潜熟读和背诵了从先秦到清代的散文名篇,得到了极大的收获,他的整个身心受到了传统文化甘 霖的深深滋润。在桐城中学,朱光潜还对中国古典诗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国文教师中,有一位名 叫潘季野,酷爱古代诗歌,尤其对宋诗有很深的修养。他在教学中发现朱光潜勤奋好学,对语言文字的奥 妙异常敏感,便注意加以悉心培养。他不分课内课外,指导朱光潜诵读《古诗源》、《唐诗三百首》、《唐 宋诗醇》、《宋百家诗存》等诗集选本,使其概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大体状貌、各代诗歌特点以及 它们之间的承袭流变关系。 朱光潜攻读历代诗歌后,虽然觉得各有其佳妙之处,却颇看重魏晋人的作品,尤其钟爱阮籍和陶潜的 诗篇。他一生最推崇的诗人是陶渊明,认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体现了中国文人和中国诗歌的至高境界。 “陶渊明全是自然本色,天衣无缝,到艺术极境而使人忘其为艺术。”(朱光潜《陶渊明》)爱好和钻研
古代诗歌,对于后来走上文学和美学研究道路的朱光潜来说,可谓终身受用。因为依朱光潜看,诗是用最 精炼的语言表现最精炼的情思,是最能体现文学特征的文学体裁。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如果对诗没 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等的佳妙处,难免总有些隔膜,因为故事在一流小说家和戏剧家的作品中,多半 像枯树枝干搭成的花架,用处全在托起那鉤丽灿烂、生气蓬勃的红花绿叶—一小说、戏剧中的诗。朱光潜 通过钻研诗歌,领悟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种种佳妙之处,更培养起一种典雅纯正的文学趣味,这种趣味 很大程度也来自于潘季野的熏陶,以至于朱光潜在八十三岁高龄写自传时,还特别提出潘季野是他当时“得 益最多的国文老师 桐城中学毕业后,朱光潜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然而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的教员水平之差,实 在超出了他的想象。最突出者为系主任姚明辉,其学问杂而不纯,却自命不凡,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 大家自居,编著的书上多署名为“太平洋人”,讲课时穿凿附会,常常离奇的惊人。愤慨之下,朱光潜曾 写信到教育部告状,投出的信却如泥牛入海,一年不到他就想离开学校。遇到这样的老师当然是极大的不 幸,但朱光潜悟出了一个值得一辈子记取的教训:做学问和教书都得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任何花拳绣腿、 瞒言骗语,都既是“自欺”,又是“欺人”。当然,他在武昌也收获颇丰。他“规规矩矩”地把段玉裁《许 氏说文解字注》从头到尾圈点一遍,大略窥探了中国文字学门径,提高了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训诂考据的 能力。同时,朱光潜发现世间竟然有那么多的书,并享受着读书的自由。年迈以后,与友人谈起当年的武 昌,朱光潜对江边横街的旧书肆仍满怀留恋。 在武昌待了约一年光景,朱光潜顺利通过选拔,被教育部派往香港大学学教育学。在港大期间,他住 的那间寝室兼书斋的小房间很拥挤,写字台前放上一把椅子后,连插足坐下都要费些周折,小房间的墙上 悬挂着“恒恬诚勇”四个大字。港大四年,朱光潜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为自己 观察世界提供了另一只眼睛,而且广泛学习英语文学、西方晢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多 方面知识。他当时读书有个习惯,每读完一本书都做读书笔记,为的是把所学的东西在自己头脑里整理消 化一番,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在港大比较系统地学习西方学术文化后,朱光潜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 这不仅表现在西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个性主义、平等自由等观念逐步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还表现在体现 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实证思想、批判态度等被他奉为改造中国学术界的良药。朱光潜后来又曾在欧洲留学 八年,加深和拓广了西方知识,但是,导致他知识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使他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新学人的 转折点,则不能不说是香港大学。 (摘编自钱念孙著《朱光潜: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事业》) 【相关链接】 ①朱光潜(1897-1986年),字盂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 翻译家。(摘自“百度百科”) ②“这(指进港大〕是我生平的一大转机,假如没有得到那机会,说不定我现在还是冬烘学究,港大 四年奠定了我这一生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摘自朱光潜《作者自传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古文辞类纂》因为是由桐城派作家姚鼐编写,因此成为桐城中学主要的古文课本,朱光潜熟读 和背诵了其中的很多名篇,收获很大。 B.在古代诗人中,陶渊明最受朱光潜推崇,这主要是因为朱光潜的审美趣味,倾向于淡雅含蓄,而 陶渊明的诗歌和人格都展现了自然本色 C.在桐城中学求学期间,朱光潜意识到诗歌是最能体现文学特征的文学体裁,其他文学体裁比如小 说、戏剧如果没有诗意,就失去了很多的文学价值。 D.由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主任姚明辉对教学极不认真负责,朱光潜意识到这种自欺欺人的老 师对自己实在无益,因此产生了离开的念头 E.朱光潜在求学期间刻苦勤奋,并从小就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凭借这种习惯吸收了大量知 识,为最终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学人奠定了基础。 【答案】选C得3分,选B得2分,选A得1分 【解析】A项“因此成为同城中学主要的古文读本”说法牵强,原文只是说“当时”(朱光潜读同城中学 时)。D项,朱光潜离开武昌高师的原因是自己投出的告状信如泥牛入海。E项,文中说“他当时(读港大 第5页共12页
第 5 页 共 12 页 古代诗歌,对于后来走上文学和美学研究道路的朱光潜来说,可谓终身受用。因为依朱光潜看,诗是用最 精炼的语言表现最精炼的情思,是最能体现文学特征的文学体裁。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如果对诗没 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等的佳妙处,难免总有些隔膜,因为故事在一流小说家和戏剧家的作品中,多半 像枯树枝干搭成的花架,用处全在托起那绚丽灿烂、生气蓬勃的红花绿叶——小说、戏剧中的诗。朱光潜 通过钻研诗歌,领悟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种种佳妙之处,更培养起一种典雅纯正的文学趣味,这种趣味 很大程度也来自于潘季野的熏陶,以至于朱光潜在八十三岁高龄写自传时,还特别提出潘季野是他当时“得 益最多的国文老师”。 桐城中学毕业后,朱光潜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然而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的教员水平之差,实 在超出了他的想象。最突出者为系主任姚明辉,其学问杂而不纯,却自命不凡,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 大家自居,编著的书上多署名为“太平洋人”,讲课时穿凿附会,常常离奇的惊人。愤慨之下,朱光潜曾 写信到教育部告状,投出的信却如泥牛入海,一年不到他就想离开学校。遇到这样的老师当然是极大的不 幸,但朱光潜悟出了一个值得一辈子记取的教训:做学问和教书都得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任何花拳绣腿、 瞒言骗语,都既是“自欺”,又是“欺人”。当然,他在武昌也收获颇丰。他“规规矩矩”地把段玉裁《许 氏说文解字注》从头到尾圈点一遍,大略窥探了中国文字学门径,提高了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训诂考据的 能力。同时,朱光潜发现世间竟然有那么多的书,并享受着读书的自由。年迈以后,与友人谈起当年的武 昌,朱光潜对江边横街的旧书肆仍满怀留恋。 在武昌待了约一年光景,朱光潜顺利通过选拔,被教育部派往香港大学学教育学。在港大期间,他住 的那间寝室兼书斋的小房间很拥挤,写字台前放上一把椅子后,连插足坐下都要费些周折,小房间的墙上 悬挂着“恒恬诚勇”四个大字。港大四年,朱光潜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不仅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为自己 观察世界提供了另一只眼睛,而且广泛学习英语文学、西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多 方面知识。他当时读书有个习惯,每读完一本书都做读书笔记,为的是把所学的东西在自己头脑里整理消 化一番,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在港大比较系统地学习西方学术文化后,朱光潜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 这不仅表现在西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个性主义、平等自由等观念逐步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还表现在体现 西方近代科学精神的实证思想、批判态度等被他奉为改造中国学术界的良药。朱光潜后来又曾在欧洲留学 八年,加深和拓广了西方知识,但是,导致他知识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使他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新学人的 转折点,则不能不说是香港大学。 (摘编自钱念孙著《朱光潜: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事业》) 【相关链接】 ①朱光潜(1897-1986 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 翻译家。(摘自“百度百科”) ②“这(指进港大)是我生平的一大转机,假如没有得到那机会,说不定我现在还是冬烘学究,港大 四年奠定了我这一生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摘自朱光潜《作者自传》)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古文辞类纂》因为是由桐城派作家姚鼐编写,因此成为桐城中学主要的古文课本,朱光潜熟读 和背诵了其中的很多名篇,收获很大。 B.在古代诗人中,陶渊明最受朱光潜推崇,这主要是因为朱光潜的审美趣味,倾向于淡雅含蓄,而 陶渊明的诗歌和人格都展现了自然本色。 C.在桐城中学求学期间,朱光潜意识到诗歌是最能体现文学特征的文学体裁,其他文学体裁比如小 说、戏剧如果没有诗意,就失去了很多的文学价值。 D.由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主任姚明辉对教学极不认真负责,朱光潜意识到这种自欺欺人的老 师对自己实在无益,因此产生了离开的念头。 E.朱光潜在求学期间刻苦勤奋,并从小就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凭借这种习惯吸收了大量知 识,为最终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学人奠定了基础。 【答案】选 C 得 3 分,选 B 得 2 分,选 A 得 1 分。 【解析】A 项“因此成为同城中学主要的古文读本”说法牵强,原文只是说“当时”(朱光潜读同城中学 时)。D 项,朱光潜离开武昌高师的原因是自己投出的告状信如泥牛入海。E 项,文中说“他当时(读港大
时,并非从小如此)读书有个习惯,每读完一本书都做读书笔记”。 8.朱光潜的求学生涯经历了怎样的阶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案】①在同堿中学求学期间,对中国古典诗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真钻研,培养起典雅纯正的 文学趣味。②在或昌高师求学期间,他对于治学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大略窥探了中国文学门径,提高了 他对中国古代典籍训诂考据的能力。③在香港大学求学期间,熟练掌握英语,知识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思 想发生很大转变,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新学人的转折点。 9朱光潜在港大求学时所住的寝室里挂着“恒恬诚勇”四个大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四个字的理 解。(5分) 【答案】①恒:恒心、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朱光潜都坚持努力学习。② 恬:恬淡、简朴,不贪图物欲享乐,不追求利禄虛名。朱光潜最推崇追求自然本色的陶渊明,在港大求学 期间,不在乎寝室的狭小。③诚:诚实、忠肯,不自欺欺人。从武昌高师那位以大家自居的主任姚明辉那 里,朱光潜悟出了对待学问的真诚态度。④勇:有勇气,勇于挑战,拼搏进取。就武昌高师教员水平低下 事,作为学生上书告到教育部,展现了朱光潜的勇气。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患,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 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冋役,非便,请除之。皇 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 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 巫医?”对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 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在潜邸忌其贤及即位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頁帝异其言,铸 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 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 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诂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 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 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用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 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 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C.世祖在潜邸/己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D.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答案】C 【解析】“召见又力言”混淆了“召见”和“力言”是两个不同的对象,分别是世祖和高智耀;“潜 邸已闻其贤”是误把“潜”当成人名,不合上下文的语境。 1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纲常,即“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仁、义、 礼、智、信”为五常。 B.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礼记》中有 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 C.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监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 第6页共12页
第 6 页 共 12 页 时,并非从小如此)读书有个习惯,每读完一本书都做读书笔记”。 8.朱光潜的求学生涯经历了怎样的阶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答案】①在同城中学求学期间,对中国古典诗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认真钻研,培养起典雅纯正的 文学趣味。②在武昌高师求学期间,他对于治学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大略窥探了中国文学门径,提高了 他对中国古代典籍训诂考据的能力。③在香港大学求学期间,熟练掌握英语,知识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思 想发生很大转变,成为学贯中西的一代新学人的转折点。 9.朱光潜在港大求学时所住的寝室里挂着“恒恬诚勇”四个大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四个字的理 解。(5 分) 【答案】①恒:恒心、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朱光潜都坚持努力学习。② 恬:恬淡、简朴,不贪图物欲享乐,不追求利禄虚名。朱光潜最推崇追求自然本色的陶渊明,在港大求学 期间,不在乎寝室的狭小。③诚:诚实、忠肯,不自欺欺人。从武昌高师那位以大家自居的主任姚明辉那 里,朱光潜悟出了对待学问的真诚态度。④勇:有勇气,勇于挑战,拼搏进取。就武昌高师教员水平低下 一事,作为学生上书告到教育部,展现了朱光潜的勇气。 四.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第,夏亡,隐贺 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便,请除之。皇 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 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其材,将以资其用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 巫医?”对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 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 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 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 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 谓之非士亦不可。”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言:“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 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用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 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 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C.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D.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答案】C 【解析】“召见又力言”混淆了“召见”和“力言”是两个不同的对象,分别是世祖和高智耀;“潜 邸已闻其贤”是误把“潜邸”当成人名,不合上下文的语境。 1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A.纲常,即“三纲五常”的简称。封建时代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为三纲,“仁、义、 礼、智、信”为五常。 B.徭役,指古代统治者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礼记》中有 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 C.御史台是监察机构,设立于汉朝,掌监察之事,与尚书台、谒者台并称三台,历代沿袭,并有宪台
兰台、乌台的别称。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庙号是皇帝于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汉武帝是庙号 而非谥号 【答案】D 【解析】武是谥号,汉武帝庙号是汉世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智耀家族世代为西夏服务,为西夏望族,本人也考中了西夏的进士。西夏灭亡后,他隐居于贺兰山 后来,元太宗召见了他,并对他很赏识,打算任用他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 B.皇子阔端非常赏识高智耀,想要上奏朝廷给予官职,高智耀却拒绝了。等到阔端登上皇位后,采纳了 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宽待儒生,免除了儒生的徭役 C.元世祖很早就了解高智耀的才华,即位后召见了他,专门铸了一枚印让其有权力来免除儒生徭役:后 来高智耀被人命为翰林学士,到各个郡县去巡视,最终使得好几千名儒生脱离了奴仆的身份 D.西北其他的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世祖就让高智耀出使西北来解答他们的疑问,不 想高智耀行至上京时竟然病逝了。世祖非常伤心,对他追赠官职和封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答案】B 【解析】“登上皇位后,采纳了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元宪宗,不是皇 子阔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诘之,对曰:“土,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5 【答案】皇帝贲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因为成色浅)就说它不是 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不是儒士,(这)也是不对的。”(“诘” “譬”“谓”各1分,句子通顺2分 (2)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5分) 【答案】高智耀拜见,请求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意,当夭就派遣 他出发。(“所答”“敷对”“旨”各1分,句子通顺2分) 【参考译文】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高智耀考中西夏 进士,西夏亡后,隐居在贺兰山中。太宗寻找河西世家大族中有贤才的子孙,众人推荐了高智耀,太宗召 见并要任用他,智耀赶紧推辞回家了 皇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高智耀到王府拜见皇子说,免除儒生的赋税徭役已经很久了 现在忽然把他们视作厮役,不妥当,请收回成命。皇子听取了他的意见,并打算上奏朝廷赐予他官职,他 殳有答应。宪宗即位后,高智耀入朝拜见皇帝,说:“儒生所学的是尧、舜、禹、汤、文、武治国之道, 自古为君王的,用儒生国家就强盛,不用国家就衰败。今天应注意培养人才,以备将来任用。应免除儒生 徭役并培养教育他们。"皇帝问:“儒家和巫医相比怎么样?”高智耀回答:“儒者用纲常治理夭下,哪 里是这些巫医所能比的。”皇帝说:“好,你说得这些以前没有人告诉过我。”(皇帝)诏令免除海内儒 士徭役。世祖即位前就听说高智耀贤能,即位后召见他,他又极言儒家学说对治国的童要,高智耀引古证 今,反复论辩,滔滔不绝。世祖认为他见识奇异,就专铸官印交给他,并下令凡是免除徭役的儒生都必须 有他验证的公文。当时,淮蜀一带被俘的儒生,都被充为奴隶,高智耀奏请说:“把儒生当作驱使的奴隶 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陛下您正打算用古道来治理天下,就应当根除这种现象,来劝勉天下的儒生。 世祖认为他说得对,就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让他巡视各郡县甄选儒生,最终他甄选出的儒生有数千人。有 些权贵说他放人太多(失实),皇帝责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因为成 色浅〕就说它不是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不是儒士,(这 也是不对的。”皇帝听了很高兴,赏赐了他。高智耀又建议说:“国家各项制度刚刚创立,法律制度还不 完善,应当效仿前代,设置御史台来纠察整肃官员。”至元五年(1268年)设立御史台,就是采用高智耀 建议的结果。高智耀升任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第7页共12页
第 7 页 共 12 页 兰台、乌台的别称。 D.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庙号是皇帝于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汉武帝是庙号 而非谥号。 【答案】D 【解析】武是谥号,汉武帝庙号是汉世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高智耀家族世代为西夏服务,为西夏望族,本人也考中了西夏的进士。西夏灭亡后,他隐居于贺兰山。 后来,元太宗召见了他,并对他很赏识,打算任用他他却很干脆地拒绝了。 B.皇子阔端非常赏识高智耀,想要上奏朝廷给予官职,高智耀却拒绝了。等到阔端登上皇位后,采纳了 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宽待儒生,免除了儒生的徭役。 C.元世祖很早就了解高智耀的才华,即位后召见了他,专门铸了一枚印让其有权力来免除儒生徭役;后 来高智耀被人命为翰林学士,到各个郡县去巡视,最终使得好几千名儒生脱离了奴仆的身份。 D.西北其他的藩王对元世祖采纳汉法的做法存在疑惑,世祖就让高智耀出使西北来解答他们的疑问,不 想高智耀行至上京时竟然病逝了。世祖非常伤心,对他追赠官职和封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答案】B 【解析】“登上皇位后,采纳了他的建议,理解并重视儒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元宪宗,不是皇 子阔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5 分) 【答案】皇帝责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因为成色浅)就说它不是 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不是儒士,(这)也是不对的。”(“诘” “譬”“谓”各 1 分,句子通顺 2 分) (2)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5 分) 【答案】高智耀拜见,请求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意,当天就派遣 他出发。(“所答”“敷对”“旨”各 1 分,句子通顺 2 分) 【参考译文】 高智耀,河西人,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高智耀考中西夏 进士,西夏亡后,隐居在贺兰山中。太宗寻找河西世家大族中有贤才的子孙,众人推荐了高智耀,太宗召 见并要任用他,智耀赶紧推辞回家了。 皇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高智耀到王府拜见皇子说,免除儒生的赋税徭役已经很久了, 现在忽然把他们视作厮役,不妥当,请收回成命。皇子听取了他的意见,并打算上奏朝廷赐予他官职,他 没有答应。宪宗即位后,高智耀入朝拜见皇帝,说:“儒生所学的是尧、舜、禹、汤、文、武治国之道, 自古为君王的,用儒生国家就强盛,不用国家就衰败。今天应注意培养人才,以备将来任用。应免除儒生 徭役并培养教育他们。"皇帝问:“儒家和巫医相比怎么样?”高智耀回答:“儒者用纲常治理天下,哪 里是这些巫医所能比的。”皇帝说:“好,你说得这些以前没有人告诉过我。”(皇帝)诏令免除海内儒 士徭役。世祖即位前就听说高智耀贤能,即位后召见他,他又极言儒家学说对治国的童要,高智耀引古证 今,反复论辩,滔滔不绝。世祖认为他见识奇异,就专铸官印交给他,并下令凡是免除徭役的儒生都必须 有他验证的公文。当时,淮蜀一带被俘的儒生,都被充为奴隶,高智耀奏请说:“把儒生当作驱使的奴隶, 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陛下您正打算用古道来治理天下,就应当根除这种现象,来劝勉天下的儒生。” 世祖认为他说得对,就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让他巡视各郡县甄选儒生,最终他甄选出的儒生有数千人。有 些权贵说他放人太多(失实),皇帝责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因为成 色浅)就说它不是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不是儒士,(这) 也是不对的。”皇帝听了很高兴,赏赐了他。高智耀又建议说:“国家各项制度刚刚创立,法律制度还不 完善,应当效仿前代,设置御史台来纠察整肃官员。”至元五年(1268 年)设立御史台,就是采用高智耀 建议的结果。高智耀升任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恰好此时西北藩王派遣使者入朝,奏问:“本朝习俗与汉人不同,现在我们占有了汉人的土地,建都 建城,礼仪文化制度为何要遵用汉人的?”皇帝寻求能回访的使者来解答他们的疑问,高智耀拜见,请求 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意,当天就派遣他岀发。高智耀行至上京竟然病 逝。世祖为之惊愕悲悼。后来追赠高智耀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赠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5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4.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5分) 【答案】“润”浸润、滋润(1分);久晴亢旱,骄阳似火,人们期盼着甘霖。诗人一夜梦醒,忽感 霖雨已降,炎氛全消,(2分);“润”字不仅传岀那种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而且传达 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2分)。 15.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答案】①颈联“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酣畅淋漓的抒发出诗人久旱逢甘霖,秋田将以 苏的欣喜之情。(2分)②颈联运用了虛实相生(或想象)(1分)与寓情于景(1分)的手法来表现喜悦 之情。诗人想象“大雨三日”的作用:千里平嗨,一片青绿,生机勃勃。(1分)然后收归眼前,直抒“听 雨”之喜: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当作最美妙的的音乐来欣赏。(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屈原《离骚》中表明自己内心崇尚美德不因加罪而后悔的两句是 (2)送别,自古以来让人情难以堪,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表现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其中的 。”更成为千古名句 (3)荀子《劝学》中表明广泛地学习并能自省的名句是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109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 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②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2016年炙手可热的电视剧 ③除了朋友圈里的微商推销外,张女士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最美人物”等等投票刷屏搞 得不胜其烦。 ④毕加索的抽象画风格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即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毕 加索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⑤市民对城市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公路、跨越防 护栏等不可理喻的行为呢? 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 第8页共12页
第 8 页 共 12 页 恰好此时西北藩王派遣使者入朝,奏问:“本朝习俗与汉人不同,现在我们占有了汉人的土地,建都 建城,礼仪文化制度为何要遵用汉人的?”皇帝寻求能回访的使者来解答他们的疑问,高智耀拜见,请求 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意,当天就派遣他出发。高智耀行至上京竟然病 逝。世祖为之惊愕悲悼。后来追赠高智耀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赠谥 “文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4-15 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4.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5 分) 【答案】“润”浸润、滋润(1 分);久晴亢旱,骄阳似火,人们期盼着甘霖。诗人一夜梦醒,忽感 霖雨已降,炎氛全消,(2 分);“润”字不仅传出那种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而且传达 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2 分)。 15.这首诗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6 分) 【答案】①颈联“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酣畅淋漓的抒发出诗人久旱逢甘霖,秋田将以 苏的欣喜之情。(2 分)②颈联运用了虚实相生(或想象)(1 分)与寓情于景(1 分)的手法来表现喜悦 之情。诗人想象“大雨三日”的作用: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生机勃勃。(1 分)然后收归眼前,直抒“听 雨”之喜: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当作最美妙的的音乐来欣赏。(1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⑴屈原《离骚》中表明自己内心崇尚美德不因加罪而后悔的两句是_____ ,_____ 。 ⑵送别,自古以来让人情难以堪,但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却表现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其中的 “ , 。”更成为千古名句。 ⑶荀子《劝学》中表明广泛地学习并能自省的名句是:_____ 。 【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⑶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欧洲杯决赛场上,随着葡萄牙前锋埃德尔在加时赛第 109 分钟的一脚劲射破门,整个球场顿时沸腾起来, 葡萄牙球迷热情的欢呼声、叫喊声不绝如缕 ....。 ②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播出以来,大家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 2016 年炙手可热 ....的电视剧 目之一。 ③除了朋友圈里的微商推销外,张女士还常被各种名目的诸如“最萌宝贝”“最美人物”等等投票刷屏搞 得不胜其烦 ....。 ④毕加索的抽象画风格为何引人注目?人们一直对此莫衷一是 ....。即便是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时间去看毕 加索的作品,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⑤市民对城市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公路、跨越防 护栏等不可理喻 ....的行为呢? 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都是美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毫无瑕疵的人或事,因此不必
求全责备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①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嶶悠长。与前文¨球场顿时沸腾,欢呼声叫喊声”矛盾。② 炙手可热: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能形容电视剧热门。③不胜其烦:烦琐得让人不能忍受。正确。④莫 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正确。⑤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不合语境。⑥求全贲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正确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 光即可充电。 B.转基因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它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其遗传物质,使其在 形状、营养品质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C.在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上,河北省去年的投资达到151亿元,实现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9万 公里,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D.“中国好歌曲”因原创特色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霍尊的《卷珠帘》视频微博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被 转发超过了6万次以上,受欢迎程度惊人 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应放在“它使用”之前。C项缺宾语,应在“1.9万公里” 后加“目标”之类的词语。D项语义重复,“超过”和“以上”应删去一个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有一次,有人曾向希尔伯特请教: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这位20世纪科学工作者界的领袖幽默地 说:“到月球上去抓苍蝇。” 希尔伯特在回答为什么时说:“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 决许多连带性的技术难题,而这意味着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乎一切的物质困难。”今天,人类已经成功地 登上了月球。去月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抓苍蝇”一样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A.这其实是天方夜谭。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B.这不是句玩笑话。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C.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这真的是不可思议。 D.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这是无法想像的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语段内容及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语段主要讲述了过去的一些想象现在已经变为现实的内容,联系上句“幽默地说”可以衔接“玩笑话”,“一件 小事”呼应“抓苍蝇”,“一连串”与后句“连带性”相呼应,可得出答案为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2个字。(6分)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① ,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②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③ 【答案】①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或“植物中含水量都很高”)②才能被植物吸收(或“才能被植 物有效利用”)③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或“水是植物的生命之源”) 【解析】这是一道因境补文的连贯题。在一个语段中补写语句,首先应明确整个语段的大致内容和结 构形式,其次要明了补写语句所处的具体语境。这一语段结构是¨总一分一总”。第1句总起,指出“水是植 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此后三个句子分别从三个方面解说水对植物的重要作用,第5句是总结句。第①② 空在解说“作用”的句中,根据其具体语境,②是紧接上一分句所述特定条件之下产生的结果的,这一结果 应是“才能被植物吸收”;而①应是表明水能够满足这一条件,那么①中应补写“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第 第9页共12页
第 9 页 共 12 页 求全责备 ....。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答案】D 【解析】①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与前文“球场顿时沸腾,欢呼声叫喊声”矛盾。② 炙手可热: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能形容电视剧热门。③不胜其烦:烦琐得让人不能忍受。正确。④莫 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正确。⑤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不合语境。⑥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正确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 光即可充电。 B.转基因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它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其遗传物质,使其在 形状、营养品质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C.在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上,河北省去年的投资达到 151 亿元,实现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 1.9 万 公里,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D.“中国好歌曲”因原创特色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霍尊的《卷珠帘》视频微博在不到 24 小时的时间里被 转发超过了 6 万次以上,受欢迎程度惊人。 【答案】B 【解析】A 项语序不当,“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应放在“它使用”之前。C 项缺宾语,应在“1.9 万公里” 后加“目标”之类的词语。D 项语义重复,“超过”和“以上”应删去一个。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有一次,有人曾向希尔伯特请教: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这位 20 世纪科学工作者界的领袖幽默地 说:“到月球上去抓苍蝇。” 。希尔伯特在回答为什么时说:“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 决许多连带性的技术难题,而这意味着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乎一切的物质困难。”今天,人类已经成功地 登上了月球。去月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抓苍蝇”一样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A.这其实是天方夜谭。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B.这不是句玩笑话。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C.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这真的是不可思议。 D.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这是无法想像的。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语段内容及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语段主要讲述了过去的一些想象现在已经变为现实的内容,联系上句“幽默地说”可以衔接“玩笑话”,“一件 小事”呼应“抓苍蝇”,“一连串”与后句“连带性”相呼应,可得出答案为 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2 个字。(6 分)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 60% ~80% ,有的甚 至可达 90% 以上。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 壤中的 矿物质 、氧 、二氧 化碳等 都必 须先溶 于水后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 光 合 作用 制造 有机 物的 原 料, 它还 作为 反应 物 参与 植物 体内 很多 生物 化 学过 程。 因此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或“植物中含水量都很高”) ②才能被植物吸收(或“才能被植 物有效利用”) ③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或“水是植物的生命之源”) 【解析】这是一道因境补文的连贯题。在一个语段中补写语句,首先应明确整个语段的大致内容和结 构形式,其次要明了补写语句所处的具体语境。这一语段结构是“总—分—总”。第 1 句总起,指出“水是植 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此后三个句子分别从三个方面解说水对植物的重要作用,第 5 句是总结句。第①② 空在解说“作用”的句中,根据其具体语境,②是紧接上一分句所述特定条件之下产生的结果的,这一结果 应是“才能被植物吸收”;而①应是表明水能够满足这一条件,那么①中应补写“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第
③空作为表因果的总结句,应该强调水对于植物的重要 作用。 中线干渠全长 ★北京 277公里 21.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源起湖北丹江口水 天津 库,终至北京、天津。请依据右图,用一段文字描述该 干线工程的输水路线。要求:①包含图示总干渠经过地: 石家庄 ②不少于5个动词;③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④ 70字左右。(5分) 【答案】一渠清泉,源自丹江口水库,从南阳上郑 邢台 州,穿越黄河,过焦作,出安阳,入河北邯郸,经邢台 走石家庄,分流东至天津,北达北京。源源南水北流去, 安阳 绵绵千里饮甘泉。(根据语言表达给分。注意题干要求 是“描述”) 【解析】图文转换要仔细观察图表,要明确题目要 郑州 求,题干要求是“描述”,并使用五个动词。本图是南 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要一一介绍路线经过的 城市,要使自己的描述有条理 武正M 六.写作(60分) 阳 了益石水库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 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材料作文 【解析】这是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足“朽”与“不朽”.从具体的材料来看,这两则材料实际 是对立的,第一则小材料是言与其它任何事物相比,“青春才是不朽”的观点;第二则小材料是否定青年 人“青春不会老”的观点,说“青春不老”是天真的,是自欺欺人的,一句话,“青春足短暂的”.这就 要求考生在对比中分析,什么是“朽”,什么是“小朽 立意方向:①“青春不朽”或“永恒的青春”;②“生命短暂”或“青春不再来” ③“青春的不朽与短暂”的辩证关系.其他符合材料旨意的立意也可 【范文一】 空山新雨后 当年早已不是翩翩少年的王尔德说,青春是值得并唯一可歌颂的 诚然,青年人往往沉醉于青春而忘记终有一日老去,青春也并不如他们所料,永久不朽.然 而我们要说,春的美好之后,却是秋的收获,犹如青春过后的沉稳和历炼. 且看王尔德,他肆意地涂抹青春的色彩,却在入境报税时慨然自傲地宣称:自己仅有名声 足以报税!这是他播种青春所得,与时不朽. 所以,享受春光而似乎始终充满活力的“日出之阳”,正是我们青年人的天性,本无可厚 非,并不是一味地自欺欺人.然而,拿青春赌明天、浪费而不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是可悲 听闻多少青葱少女,只为心中偶像的一笑而“打飞的”去看韩星,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她 们的青春,早早地花谢花飞!青春,本该是男儿意气风发、少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岁月,却为何如此践踏? 蹉跎岁月,浪费青春时光。 究其原因,首先想到的是巴赫金嗟叹的“喧哗的时代”.青春就像一剂兴奋剂,给许多年 轻人带来光阴尚长的错觉,误以为春光无限.有些人被浮华的时代遮蔽了双眼,青春也被人为地上了色 从质朴的纯白变为霓虹灯一般迷离的五光十色,沉迷于享乐。这,并不是不朽 第10页共12页
第 10 页 共 12 页 ③空作为表因果的总结句,应该强调水对于植物的重要 作用。 21.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源起湖北丹江口水 库,终至北京、天津。请依据右图,用一段文字描述该 干线工程的输水路线。要求:①包含图示总干渠经过地; ②不少于 5 个动词;③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④ 70 字左右。(5 分) 【答案】一渠清泉,源自丹江口水库,从南阳上郑 州,穿越黄河,过焦作,出安阳,入河北邯郸,经邢台, 走石家庄,分流东至天津,北达北京。源源南水北流去, 绵绵千里饮甘泉。(根据语言表达给分。注意题干要求 是“描述”) 【解析】图文转换要仔细观察图表,要明确题目要 求,题干要求是“描述”,并使用五个动词。本图是南 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输水路线,要一一介绍路线经过的 城市,要使自己的描述有条理。 六.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 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点】材料作文. 【解析】这是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足“朽”与“不朽”.从具体的材料来看,这两则材料实际 是对立的,第一则小材料是言与其它任何事物相比,“青春才是不朽”的观点;第二则小材料是否定青年 人“青春不会老”的观点,说“青春不老”是天真的,是自欺欺人的,一句话,“青春足短暂的”.这就 要求考生在对比中分析,什么是“朽”,什么是“小朽”. 立意方向:①“青春不朽”或“永恒的青春”;②“生命短暂”或“青春不再来”; ③“青春的不朽与短暂”的辩证关系.其他符合材料旨意的立意也可. 【范文一】 空山新雨后 当年早已不是翩翩少年的王尔德说,青春是值得并唯一可歌颂的. 诚然,青年人往往沉醉于青春而忘记终有一日老去,青春也并不如他们所料,永久不朽.然 而我们要说,春的美好之后,却是秋的收获,犹如青春过后的沉稳和历炼. 且看王尔德,他肆意地涂抹青春的色彩,却在入境报税时慨然自傲地宣称:自己仅有名声 足以报税!这是他播种青春所得,与时不朽. 所以,享受春光而似乎始终充满活力的“日出之阳”,正是我们青年人的天性,本无可厚 非,并不是一味地自欺欺人.然而,拿青春赌明天、浪费而不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人,是可悲 的. 听闻多少青葱少女,只为心中偶像的一笑而“打飞的”去看韩星,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她 们的青春,早早地花谢花飞!青春,本该是男儿意气风发、少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岁月,却为何如此践踏? 蹉跎岁月,浪费青春时光。 究其原因,首先想到的是巴赫金嗟叹的“喧哗的时代”.青春就像一剂兴奋剂,给许多年 轻人带来光阴尚长的错觉,误以为春光无限.有些人被浮华的时代遮蔽了双眼,青春也被人为地上了色, 从质朴的纯白变为霓虹灯一般迷离的五光十色,沉迷于享乐.这,并不是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