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课本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 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1平方 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在 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探究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咱们班有哪些同学喜欢画画?(学生举手)这时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 纸,问:如果要在这两张白纸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会 选择哪一张白纸?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 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 (3)展示操作要求。 ①四人小组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方法 ③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引导后放手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拿一拿、量一量、画一画、找一找 估一估、试一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 行研究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帮助 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二)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个纽扣的面积大约是1() (2)一张邮票的面 积是4( (3)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4)课桌高7 (5)教室的面积是80( (6) 棵大树高12( 2、小小设计师 用水彩笔画出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方格纸中的每个格子是1平方 厘米)(发给每人一张方格作业纸)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课本第 70-74 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 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初步建立 1 平方 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2.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在 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探究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咱们班有哪些同学喜欢画画?(学生举手)这时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白 纸,问:如果要在这两张白纸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会 选择哪一张白纸?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个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2)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正三角形纸片及绿色长方形、红 色长方形卡纸),动手摆一摆,看能不能比较出这两张彩纸的大小? (3)展示操作要求。 ①四人小组每两人选一个长方形彩纸,然后任选一种图片,在长方形上拼摆。 ②摆完后小组交流两张彩纸的比较方法 ③遇到困难时,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引导后放手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拿一拿、量一量、画一画、找一找、 估一估、试一试等活动中,充分感知 1 平方厘米的大小,然后放手让学生自 行研究 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有多大并和身边的某个面建立联系,从而帮助 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二)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个纽扣的面积大约是 1( ) (2)一张邮票的面 积是 4( ) (3)数学课 本封面的 面积大约是 3( ) (4) 课桌高 7 ( ) (5)教室的面积是 80( ). (6) 一棵大树高 12( ) 2、小小设计师 用水彩笔画出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方格纸中的每个格子是 1 平方 厘米)(发给每人一张方格作业纸 ) (三)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难点: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 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 方米有多大? 、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 量单位。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课件出示例1,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 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 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 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 三、巩固 1、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件出示第76页第4题。 2、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75第2题 3、课件出示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 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 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2、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难点: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 (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 1 厘米、1 分米、1 米各有多长。 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 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 方米有多大? 二、新课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 量单位。 1、比较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的图形 课件出示例 1, 观察、比较课本第 74 页例 1 图形,1 厘米和 1 平方厘 米有什么不同? 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 1 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 平方厘米 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 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 1 厘米。 2、比较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 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 1 分米和 1 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 流自己的想法。 3、谁能说说 1 米和 1 平方米有什么区别? 请生用手势比划 1 米和 1 平方米。 三、巩固 1、选择合适单位填空 课件出示第 76 页第 4 题。 2、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 75 第 2 题 3、课件出示第 76 第 3 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 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四、本课小结 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正确应用。长方形、正方 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海宝图片、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说出你喜欢哪个样子的海宝,并观察这些图片的形状。要 想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海宝图片,及若干个小正方形,思考一下 怎样测量出这张图片的面积?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 引导发现,长方形的长与每行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宽与所摆正 方形每列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4、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会和它的什么有关? 三、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请你们小组合作搭出3种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看,摆出的3个长 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 积是多少?完成下面的表格 卡长(厘米)宽(厘米)正方形的个数面积(平方厘米) 长方形(1) 长方形(2) 长方形(3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课件演示过程) (二)探究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图形是什么样的?从而得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 长乘以边长。(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在餐厅中设置了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 块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大? 2、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正确应用。长方形、正方 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海宝图片、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说出你喜欢哪个样子的海宝,并观察这些图片的形状。要 想知道这些图形的面积有多大,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海宝图片,及若干个小正方形,思考一下 怎样测量出这张图片的面积? 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 3、引导发现,长方形的长与每行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宽与所摆正 方形每列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4、猜测:长方形的面积会和它的什么有关? 三、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请你们小组合作搭出 3 种不同的长方形,然后一起看看,摆出的 3 个长 方形,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 积是多少?完成下面的表格。 长(厘米) 宽(厘米) 正方形的个数 面积(平方厘米) 长方形(1) 长方形(2) 长方形(3) 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课件演示过程) (二)探究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的图形是什么样的?从而得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 长乘以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在餐厅中设置了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 14 分米,宽 9 分米,要配 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大? 2、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荷花池,它的周长是 64 米,面积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例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公式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通过对比,使 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和周长的概念,从而选择正确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练习 新课 1、课件出示例3: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 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三、运用、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区分了周长和面积,你们现在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5题:先独立进行估计,再进行测量并计算。展示 校对 2、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6题: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3、练习十九第9题:先分组讨论,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必须先算 出什么 4、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11题:在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 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剩下部 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呢?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7、8、10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例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公式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通过对比,使 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和周长的概念,从而选择正确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 1 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对比练习 二、新课 1、课件出示例 3: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 14 分米、宽 9 分米。要配上 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三、运用、解决问题 同学们已经区分了周长和面积,你们现在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 5 题:先独立进行估计,再进行测量并计算。展示 校对。 2、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 6 题:一个长方形花坛,长 50 米、宽 25 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3、练习十九第 9 题:先分组讨论,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求面积,必须先算 出什么。 4、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 11 题:在一张边长 10 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 个长 6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如下图)。剩下部 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周长呢?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 7、8、10 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十九,课本第79—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源于现实生 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回顾再现 师:今天,小羊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愿意来帮助它吗?(课件出示情景图 太阳升起来了,小羊“咩”的一声冲出了家门,想去外面走走,顺便吃 点青草。当它停下来时,在它面前出现了两块草地,一块是长方形,另一块 是正方形,小羊遇到难题了,“我到哪一块草地上才能吃到更多的草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引入课题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小明画了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宽延长3厘米, 现在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聪明题:一张纸长3分米,宽2分米,如果要把这张纸剪成一个最大 的正方形,剪去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课件出示)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周长是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长是8分米,宽是()分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长是()厘米 (二)判断 1、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2、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3、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三)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各是多少? 2、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 地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十九,课本第 79—81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源于现实生 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回顾再现 师:今天,小羊遇到了一个难题,你愿意来帮助它吗? (课件出示情景图) 太阳升起来了,小羊“咩”的一声冲出了家门,想去外面走走,顺便吃 点青草。当它停下来时,在它面前出现了两块草地,一块是长方形,另一块 是正方形,小羊遇到难题了,“我到哪一块草地上才能吃到更多的草呢?”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请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引入课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小明画了一个长 8 厘米,宽 5 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宽延长 3 厘米, 现在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聪明题:一张纸长 3 分米,宽 2 分米,如果要把这张纸剪成一个最大 的正方形,剪去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课件出示) (一)、填空 1、一个长方形长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面积是( ),周长是 ( )。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40 平方米,长是 8 分米,宽是( )分米,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 长是( )厘米。 (二)判断 1、黑板的长是 4 平方米。( ) 2、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3、边长是 6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24 平方厘米( ) (三)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15 厘米,宽是 4 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各是多少? 2、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 24 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 地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20 分米,长是 36 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四、归纳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书上第82-83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难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猜测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小结: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究新知(课件演示)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 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 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小结: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 米做单位都是100平方厘米 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1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100平方厘 米,那么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知识迁移 (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那么同 学再想一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讨论, 进行汇报。)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 位间的进率是100) (3)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相邻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 面积单位: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进率是100 (4)反馈练习:(课件出示)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书上第 82-83 页例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难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测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小结: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究新知(课件演示) 1、推导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1 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 是多少? (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1=1(平方分米)) 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 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小结: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如果用平方厘 米做单位都是 100 平方厘米。 我们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是 1 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 100 平方厘 米,那么 1 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2、知识迁移 (1)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从上面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知道了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那么同 学再想一想:边长 1 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讨论, 进行汇报。)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了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那么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 位间的进率是 100) (3)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两个相邻长度单位间进率是 10。 面积单位:两个相邻面积单位间进率是 100。 (4)反馈练习:(课件出示) 8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七课时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书上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公顷、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了解1公顷、1平 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土地面积单 位间的进率。建立1公顷及1平方千米的实际概念,能区分两个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巩固旧知,作好铺垫。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打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那还能用我 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 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公顷、平方千米) 、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 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 是1公顷。(10000平方米=1公顷) 4、(1)前面,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着我们来认识比公顷 还要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千米也叫平方公里 先来猜一猜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你能想象的出来吗?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1平 方千米=100公顷) 知道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换算 2公顷=()平方米 50000平方米=()公顷 2平方千米=()公顷 4000公 )平方千米 2、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五、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七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内容:书上第 84 页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公顷、平方千米是更大的面积单位,了解 1 公顷、1 平 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知道 1 公顷=10000 平方米,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 1 公顷、1 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土地面积单 位间的进率。建立 1 公顷及 1 平方千米的实际概念,能区分两个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巩固旧知,作好铺垫。 1、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 用打手势表示一下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大小。 二、 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那还能用我 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 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公顷、平方千米) 三、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 10 米的正方形土地,用 标杆及绳子把这 100 平方米围起来,说明:100 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 1 公顷。 3、边长是 1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0000 平方米,就等于 1 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 50 平方米,那 200 个教室的面积就 是 1 公顷。(10000 平方米=1 公顷) 4、(1)前面,我们认识了公顷这个面积单位,接着我们来认识比公顷 还要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平方千米也叫平方公里。 先来猜一猜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2)1 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你能想象的出来吗? 边长是 1 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平方千米。相当于 100 公顷。(1 平 方千米=100 公顷) 知道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吗?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换算。 2 公顷=( )平方米 50000 平方米=( )公顷 2 平方千米=( )公顷 4000 公顷=( )平方千米 2、一块边长是 400 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 五、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 1、回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2、板书 、练习(课件出示) 1、填空3米=()分米3平方米=()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2、判断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形宽40米,长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4)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三、学习总结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2、板书 二、练习(课件出示) 1、填空 3 米=( )分米 3 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 块塑料布长 3 米,宽 2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 块正方形木板,边长 5 分米,它的面积是( )。 2、判断 (1)、边长是 4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2)、一个长方形和 一个正方形面 积相等,周长也 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形宽 40 米,长 30 米,它的周长是 70 米。( ) (4)用 8 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 ) (5)、用 2 个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8 分米。 ( ) 三、学习总结: 四、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薹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86、87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 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换算。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 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揭题、明确复习目标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对于面积的知识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 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课件出示) 1、填空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5平方千米=500公顷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4)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5)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 面积相等。 (6)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5、课本第87页第9题: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42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 86、87 页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 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换算。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 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明确复习目标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面积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对于面积的知识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 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课件出示) 1、填空 3 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1 块塑料布长 3 米,宽 2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 块正方形木板,边长 5 分米,它的面积是( )。 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5 平方千米=500 公顷 (2)边长 4 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4)一棵大树高 16 平方米。 (5)用 9 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 面积相等。 (6)用 2 个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8 分米。 5、课本第 87 页第 9 题: 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 42 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书本第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 Ⅰ、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 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课件出示) 1、口算: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 计算的问题吗? 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题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60×30分别表示什么?b.你怎么口算? (2)汇报口算方法 (3)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 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巩固新知 1、第58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2、第60页第3题: (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书本第 58 页例 1 及做一做、练习十四 1----4 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 口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件出示) 1、口算: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 计算的问题吗? 教学例 1(课件出示例题 1) 1、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 (1)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2)怎么解决? (3)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 2 个问题 (1)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 60×30 分别表示什么?b.你怎么口算? (2)汇报口算方法: (3)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 0 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 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 0。 三、巩固新知。 1、第 58 页做一做: (1)看谁算的对又快。(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2、第 60 页第 3 题: (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