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弹劾/檀香 木讷/方枘圆凿 呼天抢地/强 词夺理 B.熨帖/愠怒 桑梓/莘莘学子 自给自 足/人才济济 C.裨益/毗连 唆使/逡巡不前 挑拨是 非/调嘴弄舌 D.棱角/聆听 辜负/沽名钓誉 危如累 卵/自吹自擂 2.下列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3分) A.NBA市场上猎头动作快,大牌球员几乎被瓜分殆尽 B.交大面试以开放式问答的方式考查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潜质 C.无票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持公务票未经签证严禁上车。 D.中国军团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囊括金牌38枚,仅次于美国。 3.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指出3D打印所面临的问题。(不超过20字)(5分) 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被认为是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3D打印不需要模具,可以直接进行样品原型制造,因而大大缩短了从图纸到实 物的时间。但目前的3D打印机只能处理诸如塑料和蜡这样的软材料,而要打印 混凝土结构的大型模具,它完成的速度太慢了。随之而来的是伦理争议,例如国 外有人就希望通过3D打印自制枪械。另外,只要有图纸和一台打印机,设计师 们就很难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 4.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梅长公传 钱谦益 公讳之焕,字长公,黄之麻城人。其先,宋宛陵先生后也。公十岁丧父,从其母 刘,居东山之沈庄,日课书盈寸。倜傥雄俊,异于凡儿。年十四,为诸生。台使 者按部阅武,骑马横绝教场,使者怒,命与材官角射,执弓腰矢,射九发连九中, 中辄一军大呼以笑。长揖上马径去,使者不怿而罢。 万历癸卯,与应山人杨涟同举于乡,以功名节义相期许,盱衡抵掌,视举世无如 也。甲辰举进土,选翰林院庶吉士。高阳孙少师以史官同馆,性严重,不可一世 士,独推重公。公在馆中,语则矫尾厉角,坐则掀髯摇扇,视馆阁诸公低头缓步, 恒目笑不自禁也 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疏屡上,不见省。部党角立,如敌国不相下。 无所附离,每有封驳,恒两非之。其大指务在破私交,绌党论,矫时救弊,爱惜 人才而已
南京市、盐城市 2013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弹劾/檀香 木讷/方枘圆凿 呼天抢地/强 词夺理 B. 熨帖/愠怒 桑梓/莘莘学子 自给自 足/人才济济 C. 裨益/毗连 唆使/逡巡不前 挑拨是 非/调嘴弄舌 D. 棱角/聆听 辜负/沽名钓誉 危如累 卵/自吹自擂 2.下列表意明确无误的一句是(3 分) A.NBA 市场上猎头动作快,大牌球员几乎被瓜分殆尽。 B.交大面试以开放式问答的方式考查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潜质。 C.无票人员和车站工作人员持公务票未经签证严禁上车。 D.中国军团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囊括金牌 38 枚,仅次于美国。 3.根据下面的一段文字,指出 3D 打印所面临的问题。(不超过 20 字)(5 分) 以 3D 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被认为是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3D 打印不需要模具,可以直接进行样品原型制造,因而大大缩短了从图纸到实 物的时间。但目前的 3D 打印机只能处理诸如塑料和蜡这样的软材料,而要打印 混凝土结构的大型模具,它完成的速度太慢了。随之而来的是伦理争议,例如国 外有人就希望通过 3D 打印自制枪械。另外,只要有图纸和一台打印机,设计师 们就很难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 ▲ 4.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4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梅长公传 钱谦益 公讳之焕,字长公,黄之麻城人。其先,宋宛陵先生后也。公十岁丧父,从其母 刘,居东山之沈庄,日课书盈寸。倜傥雄俊,异于凡儿。年十四,为诸生。台使 者按部阅武,骑马横绝教场,使者怒,命与材官角射,执弓腰矢,射九发连九中, 中辄一军大呼以笑。长揖上马径去,使者不怿而罢。 万历癸卯,与应山人杨涟同举于乡,以功名节义相期许,盱衡扺掌,视举世无如 也。甲辰举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高阳孙少师以史官同馆,性严重,不可一世 士,独推重公。公在馆中,语则矫尾厉角,坐则掀髯摇扇,视馆阁诸公低头缓步, 恒目笑不自禁也。 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疏屡上,不见省。部党角立,如敌国不相下。一 无所附离,每有封驳,恒两非之。其大指务在破私交,绌党论,矫时救弊,爱惜 人才而已
居六岁,出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狱多冤结,拷一连十,累岁不得决。 闭门周视案牍,期旦日会堂下,据案呼囚,明举其刑书云何,据几决遣,狱成于 手中,奄忽如神。 宦家子依倚父势,恣为奸利,禽治之不可得。使人晓谕其父:“若欲其子出而生 乎,抑匿而死乎?”其父大寤,听其子就理命。冤民如墙而立,占人田园若干, 攫金钱若干,以次质对,尽反其侵掠,则缚狠子痛箠之曰:“用以谢乡人,并以 谢而父也。”卒自刮磨为善士 海寇袁八老掠潮杀守吏,潮非公所部,自请往剿。严兵扼海道,绝馈运,断樵汲, 散免死牌数千,首服者接踵。八老窘迫,乘潮夜遁,乞降于闽。公督学山东,八 老率舟师援辽,谒公于登。公语之曰:“海上之役,不得望见颜行,今何以在此?” 八老泥首谢曰:“畏公天威,是以走闽,今日敢不为公死乎?”公文人不便武事 其为剧寇畏服如此 其视学,阔略教条,谢绝请寄,考课之暇,进诸生而教诫之。贤者降阶执手,重 以慰藉:不类者嚼齿唾骂,申以夏楚。诸生始而骇,中而服,久而歌思颂慕,咸 以为师保父母也。 (节选自《牧斋初学集》) [注]夏j楚,古代学校体罚越礼犯规者的两种用具。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者不怿而罢 怿:喜悦 B.一无所附离 离: 背 C.并以谢而父也 谢:谢罪 重以慰藉 重:加上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倜傥雄俊,异于凡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冤民如墙而立 去今之墓而葬焉 C.不类者嚼齿唾骂,申以夏楚 又重之以修能 D.今日敢不为公死乎 不足为外人道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长公年幼丧父,随母家居。他文武兼修,每天坚持研习的书有寸把厚,与 教场的材官比赛射箭,他九发连中 B.梅长公应举时,与杨涟志同道合,经常以功名节义互勉。后来在翰林院供职 时,眼界极高的孙少师却惟独推重他 C.梅长公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时,将数年不决的案件很快判定,又促 使久抓不获的官宦子弟自首,接受惩罚 D.梅长公潮州平乱时,一方面断绝了海寇的粮道,一方面给前来自首者发放免 死牌,结果袁八老不战而溃,俯首谢罪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3分) (2)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4分
居六岁,出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惠狱多冤结,拷一连十,累岁不得决。 闭门周视案牍,期旦日会堂下,据案呼囚,明举其刑书云何,据几决遣,狱成于 手中,奄忽如神。 宦家子依倚父势,恣为奸利,禽治之不可得。使人晓谕其父:“若欲其子出而生 乎,抑匿而死乎?”其父大寤,听其子就理命。冤民如墙而立,占人田园若干, 攫金钱若干,以次质对,尽反其侵掠,则缚狠子痛箠之曰:“用以谢乡人,并以 谢而父也。”卒自刮磨为善士。 海寇袁八老掠潮杀守吏,潮非公所部,自请往剿。严兵扼海道,绝馈运,断樵汲, 散免死牌数千,首服者接踵。八老窘迫,乘潮夜遁,乞降于闽。公督学山东,八 老率舟师援辽,谒公于登。公语之曰:“海上之役,不得望见颜行,今何以在此?” 八老泥首谢曰:“畏公天威,是以走闽,今日敢不为公死乎?”公文人不便武事, 其为剧寇畏服如此。 其视学,阔略教条,谢绝请寄,考课之暇,进诸生而教诫之。贤者降阶执手,重 以慰藉;不类者嚼齿唾骂,申以夏楚。诸生始而骇,中而服,久而歌思颂慕,咸 以为师保父母也。 (节选自《牧斋初学集》) [注]夏 jiǎ 楚,古代学校体罚越礼犯规者的两种用具。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使者不怿而罢 怿:喜悦 B. 一无所附离 离:违 背 C. 并以谢而父也 谢:谢罪 D. 重以慰藉 重:加上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倜傥雄俊,异于凡儿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冤民如墙而立 去今之墓而葬焉 C. 不类者嚼齿唾骂,申以夏楚 又重之以修能 D. 今日敢不为公死乎 不足为外人道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梅长公年幼丧父,随母家居。他文武兼修,每天坚持研习的书有寸把厚,与 教场的材官比赛射箭,他九发连中。 B.梅长公应举时,与杨涟志同道合,经常以功名节义互勉。后来在翰林院供职 时,眼界极高的孙少师却惟独推重他。 C.梅长公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惠州时,将数年不决的案件很快判定,又促 使久抓不获的官宦子弟自首,接受惩罚。 D.梅长公潮州平乱时,一方面断绝了海寇的粮道,一方面给前来自首者发放免 死牌,结果袁八老不战而溃,俯首谢罪。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扼腕时政,慨然欲有所建置。(3 分) ▲ (2)若欲其子出而生乎,抑匿而死乎?(4 分)
(3)公文人不便武事,其为剧寇畏服如此。(3分)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远行 李璟 碧砌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注]二毛,指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3分) 答 (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4分) 答 (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 。(《诗经·氓》 (2)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 道难》) (4)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5)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 峡》) (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 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8)辅车相依, 。(《左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最后的山
▲ (3)公文人不便武事,其为剧寇畏服如此。(3 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远行 李 璟 - 碧砌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注]二毛,指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3 分) 答: ▲ (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4 分) 答: ▲ (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3 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桑之未落, ▲ 。(《诗经·氓》) (2) 若夫乘天地之正,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3)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 道难》) (4) 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 (5) 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 峡》) (6)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晦明变化者,山 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 ▲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8) 辅车相依, ▲ 。(《左传》)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最后的山
[美]弗·拉塞尔 缅因州北部的秋天,黄昏将近,天上零零落落地挂着些许浮云,一朵一朵的云影 将这山区的景色装点得格外瑰丽、动人。几个取着印第安名字的少年营地就坐落 在这儿 当微风在清凉的黄昏里颤颤悠悠时,我每每站在一棵老橡树下,举目凝望,前方 的灌木丛和沼泽地尽收眼底;再往前数哩,一座小山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很不起 眼的小山。光秃秃的山峰下是一个荒芜的牧场,牧场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野桧树, 裸露的花岗岩点缀其间。然而,数哩以外的这座小山却以某种魔力在吸引着我, 召唤着我。我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我心里明白:假期结束以前,我一定要爬上 那座山—一越过牧场,穿过灌木丛,绕过花岗岩,一直向前向前,直到爬上山顶 我一定要这么干。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甚至也没问过自己 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下午,我溜出了营地,去爬我魂牵梦绕的小山。从橡树下望 去,山峰就在眼前,神秘莫测,充满诱惑。我顺着棒球场的边沿,向前走进了 片乱丛林 乱丛林里藤蔓缠结,野草丛生。穿行其间,举步艰难,无法分清南北东西。我忽 而被朽木绊倒,忽而一脚踩进蚁穴,忽而陷入泥淖,忽而受到枯枝阻挠:带刺的 种子设法钻进我潮湿的鞋子,蚊虫在耳畔嗡呜,苍蝇飞旋着撞来撞去。我深一脚 浅一脚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既迷失了方向,也忘记了时间。 就这般跌跌爬爬地往前赶着,只见一片空地蓦然展现在眼前,空地上稀稀拉拉地 长着梣树和枫树,阳光滤过枝叶洒在地上。我猛然发现前面有一排华美的小屋。 那又窄又尖、直指蓝天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与扇形木瓦、云朵似的图案相映 成趣,把房子装扮得色彩斑斓,煞是迷人。房子与房子相隔很近,不过一臂之遥。 所有的屋子都是空的,没有一点儿生命的迹象。 在刚从乱丛林中出来的我的眼里,这片阳光映照的小树林宛若格林笔下的童话世 界;仿佛这个奇异的小村落在一种魔法的笼罩下,沉睡了一百年。我面前的这座 黄色小屋,门廊上装饰着蓝色的小格子,不就是一直在等待着汉塞尔和格丽特尔 的么。林子里没有一丝儿风,就连白杨的叶子也是木然地耷拉着。蓝的蜻蜓 绿的蜻蜓恹恹地留在半空,凝然不动,更添了几许似魔似幻的神秘。远方,一只 小黄鹂在啾啾地鸣叫,应和着催人入梦的蝉声。除此,便是万籁无音的死寂。这 些小房子为何会在这儿?谁是它们的主人?看着这些,心里不禁悚然。 此时,日光已经西斜,把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可我的小山仍在前方。我再 次钻进乱丛林子,披荆斩棘,终于到了一条坑坑洼洼的路边。刚转过一道弯,就 到了山脚。那是我的山,我朝思暮想的山。它坦荡地浸在脉脉斜晖里。我跨过花 岗岩,踏过草地,踩着麻叶绣球和笑靥花,急匆匆地朝山顶攀去。 终于,气喘吁吁地,我站到山顶上。头顶穹窿,脚下的山坚硬、实在。多少次, 我远远地凝望,它是那样地缈缈忽忽,无可企及。此刻,我身在其中。 然而,正当我站在山顶的当儿,山开始从我脚下滑走。正前方,几哩林地外,我 座山,一座更髙、更长的山:牛群在砍伐过的山坡上悠然地吃草,山 顶上树木葱茏。但我是绝不会再去攀登远方的那座山了,纵然登上最后一座山是 我长久的渴望。就在我举目凝望之时,我便感觉到,它的远方还有另一座山 蒂山外,缅因州外,都会有另一座山。山外有山。即便我走遍天涯海角,随时随 地都会有另一座山在等着我。于是,我幡然顿悟:人生没有最后的山。 [注]格林同名童话里的男女主人公 11.请依据文章第二至八段,概括“我”的心理变化。(4分)
[美]弗·拉塞尔 缅因州北部的秋天,黄昏将近,天上零零落落地挂着些许浮云,一朵一朵的云影 将这山区的景色装点得格外瑰丽、动人。几个取着印第安名字的少年营地就坐落 在这儿。 当微风在清凉的黄昏里颤颤悠悠时,我每每站在一棵老橡树下,举目凝望,前方 的灌木丛和沼泽地尽收眼底;再往前数哩,一座小山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很不起 眼的小山。光秃秃的山峰下是一个荒芜的牧场,牧场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野桧树, 裸露的花岗岩点缀其间。然而,数哩以外的这座小山却以某种魔力在吸引着我, 召唤着我。我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我心里明白:假期结束以前,我一定要爬上 那座山——越过牧场,穿过灌木丛,绕过花岗岩,一直向前向前,直到爬上山顶。 我一定要这么干。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甚至也没问过自己。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下午,我溜出了营地,去爬我魂牵梦绕的小山。从橡树下望 去,山峰就在眼前,神秘莫测,充满诱惑。我顺着棒球场的边沿,向前走进了一 片乱丛林。 乱丛林里藤蔓缠结,野草丛生。穿行其间,举步艰难,无法分清南北东西。我忽 而被朽木绊倒,忽而一脚踩进蚁穴,忽而陷入泥淖,忽而受到枯枝阻挠;带刺的 种子设法钻进我潮湿的鞋子,蚊虫在耳畔嗡呜,苍蝇飞旋着撞来撞去。我深一脚 浅一脚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既迷失了方向,也忘记了时间。 就这般跌跌爬爬地往前赶着,只见一片空地蓦然展现在眼前,空地上稀稀拉拉地 长着梣树和枫树,阳光滤过枝叶洒在地上。我猛然发现前面有一排华美的小屋。 那又窄又尖、直指蓝天的屋顶在阳光的照耀下,与扇形木瓦、云朵似的图案相映 成趣,把房子装扮得色彩斑斓,煞是迷人。房子与房子相隔很近,不过一臂之遥。 所有的屋子都是空的,没有一点儿生命的迹象。 在刚从乱丛林中出来的我的眼里,这片阳光映照的小树林宛若格林笔下的童话世 界;仿佛这个奇异的小村落在一种魔法的笼罩下,沉睡了一百年。我面前的这座 黄色小屋,门廊上装饰着蓝色的小格子,不就是一直在等待着汉塞尔和格丽特尔 [注]的么。林子里没有一丝儿风,就连白杨的叶子也是木然地耷拉着。蓝的蜻蜓、 绿的蜻蜓恹恹地留在半空,凝然不动,更添了几许似魔似幻的神秘。远方,一只 小黄鹂在啾啾地鸣叫,应和着催人入梦的蝉声。除此,便是万籁无音的死寂。这 些小房子为何会在这儿?谁是它们的主人?看着这些,心里不禁悚然。 此时,日光已经西斜,把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可我的小山仍在前方。我再 次钻进乱丛林子,披荆斩棘,终于到了一条坑坑洼洼的路边。刚转过一道弯,就 到了山脚。那是我的山,我朝思暮想的山。它坦荡地浸在脉脉斜晖里。我跨过花 岗岩,踏过草地,踩着麻叶绣球和笑靥花,急匆匆地朝山顶攀去。 终于,气喘吁吁地,我站到山顶上。头顶穹窿,脚下的山坚硬、实在。多少次, 我远远地凝望,它是那样地缈缈忽忽,无可企及。此刻,我身在其中。 然而,正当我站在山顶的当儿,山开始从我脚下滑走。正前方,几哩林地外,我 又看见了一座山,一座更高、更长的山;牛群在砍伐过的山坡上悠然地吃草,山 顶上树木葱茏。但我是绝不会再去攀登远方的那座山了,纵然登上最后一座山是 我长久的渴望。就在我举目凝望之时,我便感觉到,它的远方还有另一座山;巴 蒂山外,缅因州外,都会有另一座山。山外有山。即便我走遍天涯海角,随时随 地都会有另一座山在等着我。于是,我幡然顿悟:人生没有最后的山。 [注]格林同名童话里的男女主人公。 11.请依据文章第二至八段,概括“我”的心理变化。( 4 分)
12.请赏析文章第六段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6分) 答 13.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4.请结合全文,探究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6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登月第一人 周有恒 1930年阿姆斯特朗出生在美国东部。六岁时第一次乘坐飞机,开始迷恋航空 期盼自己能早日插上飞行的翅膀。有一次下大雨,穿着新衣的小阿姆斯特朗突然 跑到外面疯玩起来,在雨地里打滚、嬉闹,新衣转眼间就沾满了泥巴。他边跳边 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妈妈没有责怪他,只说了一句: “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跳回来,回家吃晚饭!” 学生时代,与飞行相关的内容都成为阿姆斯特朗的最爱。小学期间,他开始学习 制作飞机模型。上中学时,又尝试自制风洞试验设备。他十五岁参加飞行课程培 训,十六岁生日当天,还没有达到法定许可驾车年龄的阿姆斯特朗,就已经拿到 了飞行员执照。十七岁的阿姆斯特朗高中毕业后本已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但他 选择了普度大学,学习航空工程专业。后来还在南加州大学获得了航空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 在完成本科学业的当年,阿姆斯特朗即加入美国太空总署,成为一名非军职的高 速试飞员。在七年的试飞员生涯中,他曾参与测试二百多种机型,完成了超过九 百架次的飞行任务。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阿波罗计划”,美国航空 航天局开始选择第二批宇航员。经过层层选拔,阿姆斯特朗最终脱颖而出。他不 仅技术高超,而且敬业精神极强,对工作的痴迷程度在同事中素来闻名。某次试 飞事故中险些丧命,但逃生后他立即返回办公室填写报告,“因为那里有没完成 的事等着我做 命运之神似乎很青睐阿姆斯特朗。在他登月之前,已有美国宇航员环月球飞行, 但他们均没有登陆月球。1969年5月“阿波罗10号”飞船首次将登月舱带入月 球轨道测试,这是人类登月最后的“彩排”。此时,阿姆斯特朗已被任命为“阿 波罗11号”飞船指令长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冲向太空。7月21日凌晨2点56分,身穿 白色宇航服的阿姆斯特朗率先跨出登月舱,走下舷梯,左脚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 寂的土地,在月球表面上留下了那著名的脚印,成为人类历史上登陆月球第一人。 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 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据说,美国政府要他说的原话是:我每前进一步,都是美 利坚共和国的领土延伸。当阿姆斯特朗从月球返回地球与媒体见面时,有位记者
答: ▲ 12.请赏析文章第六段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6 分) 答: ▲ 13.文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 14.请结合全文,探究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6 分) 答: ▲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5—17 题。 登月第一人 周有恒 1930 年阿姆斯特朗出生在美国东部。六岁时第一次乘坐飞机,开始迷恋航空, 期盼自己能早日插上飞行的翅膀。有一次下大雨,穿着新衣的小阿姆斯特朗突然 跑到外面疯玩起来,在雨地里打滚、嬉闹,新衣转眼间就沾满了泥巴。他边跳边 开心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妈妈没有责怪他,只说了一句: “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跳回来,回家吃晚饭!” 学生时代,与飞行相关的内容都成为阿姆斯特朗的最爱。小学期间,他开始学习 制作飞机模型。上中学时,又尝试自制风洞试验设备。他十五岁参加飞行课程培 训,十六岁生日当天,还没有达到法定许可驾车年龄的阿姆斯特朗,就已经拿到 了飞行员执照。十七岁的阿姆斯特朗高中毕业后本已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但他 选择了普度大学,学习航空工程专业。后来还在南加州大学获得了航空工程专业 硕士学位。 在完成本科学业的当年,阿姆斯特朗即加入美国太空总署,成为一名非军职的高 速试飞员。在七年的试飞员生涯中,他曾参与测试二百多种机型,完成了超过九 百架次的飞行任务。1961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阿波罗计划”,美国航空 航天局开始选择第二批宇航员。经过层层选拔,阿姆斯特朗最终脱颖而出。他不 仅技术高超,而且敬业精神极强,对工作的痴迷程度在同事中素来闻名。某次试 飞事故中险些丧命,但逃生后他立即返回办公室填写报告,“因为那里有没完成 的事等着我做”。 命运之神似乎很青睐阿姆斯特朗。在他登月之前,已有美国宇航员环月球飞行, 但他们均没有登陆月球。1969 年 5 月“阿波罗 10 号”飞船首次将登月舱带入月 球轨道测试,这是人类登月最后的“彩排”。此时,阿姆斯特朗已被任命为“阿 波罗 11 号”飞船指令长。 1969 年 7 月 16 日,“阿波罗 11 号”冲向太空。7 月 21 日凌晨 2 点 56 分,身穿 白色宇航服的阿姆斯特朗率先跨出登月舱,走下舷梯,左脚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 寂的土地,在月球表面上留下了那著名的脚印,成为人类历史上登陆月球第一人。 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却是 人类迈出的一大步。”据说,美国政府要他说的原话是:我每前进一步,都是美 利坚共和国的领土延伸。当阿姆斯特朗从月球返回地球与媒体见面时,有位记者
采访他:“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阿姆斯特朗似乎想起了当年那个调 皮的小男孩,回答说:“我想对妈妈说,我从月球上回来了,我想回家吃晚饭! 在整个阿波罗计划中,美国共诞生了十二位登月英雄。阿姆斯特朗不愿意站在聚 光灯下,他拒绝所有电视台的采访邀请,也没有像其他航天英雄一样撰写自传。 有人问,对他的脚印可能在月球表面存留数千年有什么想法,阿姆斯特朗回答: “我希望某个人上去把它们擦掉。 2012年8月25日,阿姆斯特朗因心脏手术并发症去世,享年八十二岁。美国总 统奥巴马给予他的评价是:“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一一不单是他的时代,而是 所有时代的英雄。” (有删改) 15.从文中看,哪些因素使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6分) 答 文中画线句有哪两层含义?(6分) 答 17.阿姆斯特朗的“伟大”表现在哪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6分) 答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位记者曾经采访作家卡波蒂,问他:“你说的‘控制力’的准确含义是什 么?”作家回答:“我指的是始终在风格上和情感上掌控你的材料。一个句子 尤其是临近结尾的句子,如果乱了一处节奏,或者分段失败,甚至标点有误,就 可能把整个故事给毁了。亨利·詹姆斯就是善用分号的大师,海明威则是一流的 分段行家,而弗吉尼亚·伍尔芙从来没写坏过一个句子 请以“控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 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A tan/tan, ne/rui, qiang/qiang: B yu/yun, zi/shen, ji/ji; C bi/pi suo/qun, tido/tido; D leng/ling, gu/gu, lei/lei) 2.B(A语义重复,C有歧义,D自相矛盾 材料限制伦理争议法律纠纷(“伦理争议”1分,“材料限制”和“法 律纠纷”各2分) 4.示例: 狐狸:如今干什么都得有靠山 兔子: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每句2分,内容和形式各1分)
采访他:“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阿姆斯特朗似乎想起了当年那个调 皮的小男孩,回答说:“我想对妈妈说,我从月球上回来了,我想回家吃晚饭!” 在整个阿波罗计划中,美国共诞生了十二位登月英雄。阿姆斯特朗不愿意站在聚 光灯下,他拒绝所有电视台的采访邀请,也没有像其他航天英雄一样撰写自传。 有人问,对他的脚印可能在月球表面存留数千年有什么想法,阿姆斯特朗回答: “我希望某个人上去把它们擦掉。” 2012 年 8 月 25 日,阿姆斯特朗因心脏手术并发症去世,享年八十二岁。美国总 统奥巴马给予他的评价是:“美国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不单是他的时代,而是 所有时代的英雄。” (有删改) 15.从文中看,哪些因素使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6 分) 答: ▲ 16.文中画线句有哪两层含义?(6 分) 答: ▲ 17.阿姆斯特朗的“伟大”表现在哪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6 分) 答: ▲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位记者曾经采访作家卡波蒂,问他:“你说的‘控制力’的准确含义是什 么?”作家回答:“我指的是始终在风格上和情感上掌控你的材料。一个句子, 尤其是临近结尾的句子,如果乱了一处节奏,或者分段失败,甚至标点有误,就 可能把整个故事给毁了。亨利·詹姆斯就是善用分号的大师,海明威则是一流的 分段行家,而弗吉尼亚·伍尔芙从来没写坏过一个句子。” 请以“控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 2013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C (A tán/tán,nè/ruì, qiāng/qiǎng;B yù/yùn, zǐ/shēn, jǐ/jǐ;C bì/pí, suō/qūn, tiǎo/tiáo;D léng/líng, gū/gū, lěi/léi) 2.B(A 语义重复,C 有歧义,D 自相矛盾) 3.材料限制 伦理争议 法律纠纷(“伦理争议”1 分,“材料限制”和“法 律纠纷”各 2 分) 4. 示例: 狐狸:如今干什么都得有靠山! 兔子: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每句 2 分,内容和形式各 1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B(依附) 6.C(介词,用。A介词,跟/比。B连词,修饰/顺承。D介词,替/向) 7.D(袁八老俯首谢罪,不是在潮州,是在登州) 8.(1)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为。(“扼腕”“慨然”“建 置”各1分) (2)你是想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讨一条活路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 判死罪呢?(“其”“抑”各1分,“出而生”“匿而死”各1分 (3)梅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他竟然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 (“便”“剧”各1分,被动句式1分) 附参考译文 梅公名之焕,字长公,黄州麻城人。他的祖先,是宋朝宛陵先生(梅尧臣)的后 人。梅公十岁时父亲去世,跟随他的母亲刘氏住在东山的沈庄,每天研习的书文 (摞在一起)超过一寸厚。为人洒脱,英武雄壮,不同于普通的孩子。十四岁时 就成为生员。某台使巡视部属,正在讲习武事,梅公骑马横穿教场,使者大怒, 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梅公手持弓,腰佩箭,九发连中。每射中一次整个军 队总是大呼而笑,梅公作了个长揖后上马径自离开。使者虽不高兴也只好作罢 万历癸卯年,梅公与应山人杨涟参加乡试一同中举,二人用功名节义来相互勉励, 扬眉举目,击掌而谈,认为世上没人能比得上他们。甲辰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 院庶吉士。高阳的孙承宪凭借史官的身份与梅公同在翰林院任职,性情严肃稳重, 看不上天下的士人,唯独推许尊重梅公。梅公在翰林院中,说话时锋芒毕露,坐 着时也谈笑风生,看到翰林院众同事低着头慢步走,总是眉开眼笑,忍俊不禁 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为。多次上疏,也没有被关注。当时 朋党对峙,就像敌对的两个国家,争执得不相上下。梅公一方也不依附,每每遇 到封还诏敕的情况,梅公总是批评双方。他的主要意图在于破除私下勾结,废除 朋党之间的争论,矫正挽救时弊,爱惜人才而已。 过了六年,出京担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派驻守惠州。惠州的案件多有冤屈,审 讯一件案子就会牵连到十件,多年也得不到决断。梅公闭门仔细察看案卷,约定 第二天当堂会审,按案卷传呼囚犯,根据刑法条文一一说明,当堂审判发落,案 件随手判决,快速如神 一个官宦子弟依仗父亲的势力,干了不少坏事。官府想要捉拿惩处他,却抓不到 他。梅公派人劝告他父亲:“你是想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讨一条活路呢,还是想 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叛死罪呢?”他的父亲幡然醒悟,任他的儿子听由天命。 受冤的百姓像一堵墙站着,宣布他霸占别人的田地有多少,夺取钱财多少,依次 和他对质,梅公把他侵犯掠夺的财产全部返还给人,就捆住这个坏小子鞭打他说: “向乡人谢罪,向你的父亲谢罪。”官宦之子最终自我磨砺,成为好人。 海盗袁八老侵掠潮州杀死了守吏,潮州不是梅公管辖的地方,梅公主动请求前往 剿匪。他派重兵据守海道,断绝了海盗的粮食物资运输,散发了好几千块免死牌, 投降服罪的人一个接一个。袁八老处境困窘,乘着涨潮在夜里逃跑到闽地请降 梅公到山东任督学的时候,袁八老率水军增援辽东,在登州拜谒梅公。梅公对他 说:“海上的那次战役,没能够看到你,今天怎么在这里了?”袁八老顿首至地 谢罪说:“当时害怕您的威严,因此逃到闽地,今天怎么敢不为您而死呢?”梅 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还是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5. B(依附) 6. C(介词,用。A 介词,跟/比。B 连词,修饰/顺承。D 介词,替/向) 7. D(袁八老俯首谢罪,不是在潮州,是在登州) 8.(1)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为。(“扼腕”“慨然”“建 置”各 1 分) (2)你是想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讨一条活路呢,还是想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 判死罪呢?(“其”“抑”各 1 分,“出而生”“匿而死”各 1 分) (3)梅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他竟然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 (“便”“剧”各 1 分,被动句式 1 分) 附参考译文 梅公名之焕,字长公,黄州麻城人。他的祖先,是宋朝宛陵先生(梅尧臣)的后 人。梅公十岁时父亲去世,跟随他的母亲刘氏住在东山的沈庄,每天研习的书文 (摞在一起)超过一寸厚。为人洒脱,英武雄壮,不同于普通的孩子。十四岁时 就成为生员。某台使巡视部属,正在讲习武事,梅公骑马横穿教场,使者大怒, 命令梅公与武士比赛射箭。梅公手持弓,腰佩箭,九发连中。每射中一次整个军 队总是大呼而笑,梅公作了个长揖后上马径自离开。使者虽不高兴也只好作罢。 万历癸卯年,梅公与应山人杨涟参加乡试一同中举,二人用功名节义来相互勉励, 扬眉举目,击掌而谈,认为世上没人能比得上他们。甲辰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 院庶吉士。高阳的孙承宪凭借史官的身份与梅公同在翰林院任职,性情严肃稳重, 看不上天下的士人,唯独推许尊重梅公。梅公在翰林院中,说话时锋芒毕露,坐 着时也谈笑风生,看到翰林院众同事低着头慢步走,总是眉开眼笑,忍俊不禁。 梅公不满当时的朝政,慷慨激昂想要有所作为。多次上疏,也没有被关注。当时 朋党对峙,就像敌对的两个国家,争执得不相上下。梅公一方也不依附,每每遇 到封还诏敕的情况,梅公总是批评双方。他的主要意图在于破除私下勾结,废除 朋党之间的争论,矫正挽救时弊,爱惜人才而已。 过了六年,出京担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分派驻守惠州。惠州的案件多有冤屈,审 讯一件案子就会牵连到十件,多年也得不到决断。梅公闭门仔细察看案卷,约定 第二天当堂会审,按案卷传呼囚犯,根据刑法条文一一说明,当堂审判发落,案 件随手判决,快速如神。 一个官宦子弟依仗父亲的势力,干了不少坏事。官府想要捉拿惩处他,却抓不到 他。梅公派人劝告他父亲:“你是想自己的儿子出来自首讨一条活路呢,还是想 让他躲起来(直到被抓)叛死罪呢?”他的父亲幡然醒悟,任他的儿子听由天命。 受冤的百姓像一堵墙站着,宣布他霸占别人的田地有多少,夺取钱财多少,依次 和他对质,梅公把他侵犯掠夺的财产全部返还给人,就捆住这个坏小子鞭打他说: “向乡人谢罪,向你的父亲谢罪。”官宦之子最终自我磨砺,成为好人。 海盗袁八老侵掠潮州杀死了守吏,潮州不是梅公管辖的地方,梅公主动请求前往 剿匪。他派重兵据守海道,断绝了海盗的粮食物资运输,散发了好几千块免死牌, 投降服罪的人一个接一个。袁八老处境困窘,乘着涨潮在夜里逃跑到闽地请降。 梅公到山东任督学的时候,袁八老率水军增援辽东,在登州拜谒梅公。梅公对他 说:“海上的那次战役,没能够看到你,今天怎么在这里了?”袁八老顿首至地 谢罪说:“当时害怕您的威严,因此逃到闽地,今天怎么敢不为您而死呢?”梅 公是文人,不熟习军事,但还是被大海盗如此地敬畏服从
梅公考察学政的时候,不讲究教条,谢绝任何请托,考核空闲之时,召来生员教 育劝诫他们。对于有出息的学生,他走下台阶握住对方的手,并加以安慰;对于 不成器的学生,他咬牙痛骂,甚至用棍棒来教训。生员们刚开始很害怕,过了 阵子就心服口服了,时间长了就歌颂思慕梅公,都把他当作老师父母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3 分,每点1分) (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 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4分,画面描述2分,各1分;点出手法,1分;情感, 1分;暗示更替,1分;后三点答出任两点即可) (3)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3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 全得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0.(1)其叶沃若(2)而御六气之辩(3)扪参历井仰胁息(4)夫庸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则素湍绿潭(6)云归而岩穴暝(7)往者 不可谏(8)唇亡齿寒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1.向往一一惊奇—一害怕一一自豪。(4分,每点1分) 12.通过联想格林笔下的童话世界,突显小树林的神秘色彩;运用比拟手法,刻 画白杨和蜻蜒的情态,増添了小树林的魔幻意味;以动衬静,以黄鹂鸣声和蝉声 反衬小树林的死寂。(6分,每点2分) 13.描写远方更有吸引力的一座山,与前文形成突转,为下文的顿悟作铺垫。(4 分,前两点各1分,最后一点2分) 14.人生要有梦想,要勇于追求探索;人生只有在奋斗的过程中才有收获和体悟; 奋斗永无止境,但要适可而止。(6分,每点2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15.童年的兴趣,母亲的激励,学生时代对航空的热爱,高超技术,敬业精神 历史机遇。(6分,每点1分) 16.希望别人忘记自己的登月壮举;希望航天事业有新的突破。(6分,每点3 分) 17.登月第一人,将人类梦想变为现实;盛名之下,谦逊低调;超越国界,从人 类进步的角度来看待航空事业。(6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8.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附加题答案 19.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 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6分) 20.晏几道周邦彦(2分) 21.自己的词作水平很高,对别人词作的评价却不恰当。(2分) 22.AD(是张飞护着刘备;松二爷死了,棺材是常四爷为他化缘得来的) 23.(1)鬼魂是已去世的老国王。第一次他向哈姆雷特诉说被克劳狄斯害死的真 相,要哈姆雷特为其复仇,但不可为难母后;第二次是坚定哈姆雷特复仇的决心, 并让他安慰惊慌失措的母后。(5分)
梅公考察学政的时候,不讲究教条,谢绝任何请托,考核空闲之时,召来生员教 育劝诫他们。对于有出息的学生,他走下台阶握住对方的手,并加以安慰;对于 不成器的学生,他咬牙痛骂,甚至用棍棒来教训。生员们刚开始很害怕,过了一 阵子就心服口服了,时间长了就歌颂思慕梅公,都把他当作老师父母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3 分,每点 1 分) (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 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4 分,画面描述 2 分,各 1 分;点出手法,1 分;情感, 1 分;暗示更替,1 分;后三点答出任两点即可) (3)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3 分,答出一点得 2 分,答 全得 3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 (1)其叶沃若 (2)而御六气之辩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夫庸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则素湍绿潭 (6)云归而岩穴暝 (7)往者 不可谏 (8) 唇亡齿寒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 分) 11.向往——惊奇——害怕——自豪。(4 分,每点 1 分) 12.通过联想格林笔下的童话世界,突显小树林的神秘色彩;运用比拟手法,刻 画白杨和蜻蜓的情态,增添了小树林的魔幻意味;以动衬静,以黄鹂鸣声和蝉声 反衬小树林的死寂。(6 分,每点 2 分) 13.描写远方更有吸引力的一座山,与前文形成突转,为下文的顿悟作铺垫。(4 分,前两点各 1 分,最后一点 2 分) 14.人生要有梦想,要勇于追求探索;人生只有在奋斗的过程中才有收获和体悟; 奋斗永无止境,但要适可而止。(6 分,每点 2 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 分) 15.童年的兴趣,母亲的激励,学生时代对航空的热爱,高超技术,敬业精神, 历史机遇。(6 分,每点 1 分) 16.希望别人忘记自己的登月壮举;希望航天事业有新的突破。(6 分,每点 3 分) 17.登月第一人,将人类梦想变为现实;盛名之下,谦逊低调;超越国界,从人 类进步的角度来看待航空事业。(6 分,每点 2 分) 七、作文(70 分) 18.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2013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附加题答案 19.不特埋没昔贤精谊/抑且贻误后生师法/北宋词人声华藉甚者/十九巨公大僚/ 巨公大僚之所赏识/至不足恃/词其小焉者(6 分) 20.晏几道 周邦彦 (2 分) 21. 自己的词作水平很高,对别人词作的评价却不恰当。(2 分) 22.A D(是张飞护着刘备;松二爷死了,棺材是常四爷为他化缘得来的) 23.(1)鬼魂是已去世的老国王。第一次他向哈姆雷特诉说被克劳狄斯害死的真 相,要哈姆雷特为其复仇,但不可为难母后;第二次是坚定哈姆雷特复仇的决心, 并让他安慰惊慌失措的母后。(5 分)
(2)假洋鬼子。(1分)是一个外表新式,夸夸其谈,投机革命的封建余孽。 (分) 24.《水浒传》写的是宋朝事,西门庆却拿明人的扇子;《昭明文选》是南北朝 时梁太子萧统所编,春秋时代的秋胡竟然读到了;三国时代还没出现线装书,关 羽居然读到了。(6分,每点2分) 25.文学作品中将后来的人、事、物误植到前朝故事中的现象。(3分) 26.文学是笔墨游戏,不必认真;文学用虚构之辞,不必尽合乎历史。(6分, 每点3分)
(2)假洋鬼子。(1 分)是一个外表新式,夸夸其谈,投机革命的封建余孽。 (4 分) 24.《水浒传》写的是宋朝事,西门庆却拿明人的扇子;《昭明文选》是南北朝 时梁太子萧统所编,春秋时代的秋胡竟然读到了;三国时代还没出现线装书,关 羽居然读到了。(6 分,每点 2 分) 25.文学作品中将后来的人、事、物误植到前朝故事中的现象。(3 分) 26.文学是笔墨游戏,不必认真;文学用虚构之辞,不必尽合乎历史。(6 分, 每点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