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0年6月11日上午09:00-11:30] 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I卷(1-4页)为选择题,第Ⅱ卷(5-8页) 为各类题型。9-12页为第Ⅱ卷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 试卷Ⅰ、Ⅱ和答题卷一并收回。装订时将答题卷单独装订。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好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淅沥(xi)喇叭声咽(ye)B.阔绰(chuo)五行缺土(xin) C休憩(qi)惴惴不安(zhu)D.阴霾(mai)涸泽的鱼(he)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妙手偶得举指泰然顶礼膜拜 B.孤陋寡闻声嘶力竭神彩奕奕 C.大名鼎鼎温文而雅未雨绸谬 D.煞有介事黯然失色手舞足蹈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B不一而足:不是一种,而是很多。 C.比比皆是:比一比到处都是 D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 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_①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头②。 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_③的表现 A.①飘落②荡漾③融洽 B.①飘飞②游荡③融会 C.①飘扬②浪荡③融化 D.①飘荡②荡漾③融通 自贡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1 页(共 12 页) 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0 年 6 月 11 日上午 09:00—11:30] 2010 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 页)为选择题,第Ⅱ卷(5—8 页) 为各类题型。9—12 页为第Ⅱ卷答题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 试卷Ⅰ、Ⅱ和答题卷一并收回。装订时将答题卷单独装订。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好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27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淅.沥(xī) 喇叭声咽.(yè) B.阔绰.(chuò) 五行.缺土(xín) C.休憩.(qì) 惴.惴不安(zhuì) D.阴霾.(mái) 涸.泽的鱼(h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妙手偶得 举指泰然 顶礼膜拜 B.孤陋寡闻 声嘶力竭 神彩奕奕 C.大名鼎鼎 温文而雅 未雨绸谬 D.煞有介事 黯然失色 手舞足蹈 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B.不一而足:不是一种,而是很多。 C.比比皆是:比一比到处都是。 D.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 4.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愿一切生命不至于因 ① 在石缝间而凄凄切切。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头 ② 。 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 ③ 的表现。 A. ①飘落 ②荡漾 ③融洽 B. ①飘飞 ②游荡 ③融会 C. ①飘扬 ②浪荡 ③融化 D. ①飘荡 ②荡漾 ③融通
5.下列句子中,没英语病的一项是() A.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完好的遗桥了 B在这里我们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 C.笑,是人们心情愉快的表现,对于健康是有益的。 D成熟的荔枝大多数都是深红色或紫色。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②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 ③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 ④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⑤可是我终于放弃了这个企图 A.③⑤②④①B.①②④③⑤C.③②⑤①④D.①③⑤②④ 7.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8)鲁迅说“直面人生”,现代人 说“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 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④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 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①句B.②句C③句D④句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自贡日报5月17日讯(记者冉昌龙欧阳敏)15日至16日,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 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200名佳丽在复赛中各展所长,最终, 60名佳丽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决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 A.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 B.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60名佳丽晋级决赛 C.“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60名佳丽晋级决赛 D.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 9.下列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B鲁迅的《孔乙己》和《故乡》都是短篇小说。 C.《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歌咏纯真爱的爱情的名篇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崔颢《黄鹤楼》中的名句 (12分,每小题3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 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 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 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 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 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 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自贡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2 页(共 12 页) 5.下列句子中,没英语病的一项是( ) A.前面高耸的断桥便是整个圆明园唯一完好的遗桥了。 B.在这里我们所要展开给读者看的乃是过去十多年生活的。 C.笑,是人们心情愉快的表现,对于健康是有益的。 D.成熟的荔枝大多数都是深红色或紫色。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②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 ③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 ④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⑤可是我终于放弃了这个企图。 A.③⑤②④① B.①②④③⑤ C.③②⑤①④ D.①③⑤②④ 7.下面文中标有序号的句子,与这段文字的中心不一致的一项是( ) 要享受生命首先要有勇气。①勇气就是古人说“舍我其谁”⑻鲁迅说“直面人生”,现代人 说“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②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生活的人,是 不可能享受生命之果的。③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④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风 光;将出海而又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 自贡日报 5 月 17 日讯(记者 冉昌龙 欧阳敏)15 日至 16 日,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 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200 名佳丽在复赛中各展所长,最终, 60 名佳丽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决赛将挑选 20 人参加总决赛。 A.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 B. 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 60 名佳丽晋级决赛。 C. “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 60 名佳丽晋级决赛。 D.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将挑选 20 人参加总决赛。 9. 下列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B.鲁迅的《孔乙己》和《故乡》都是短篇小说。 C.《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歌咏纯真爱的爱情的名篇。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崔颢《黄鹤楼》中的名句。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①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 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②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 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 “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 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 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 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 古帽,因此被命名为ˆ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 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 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 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 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 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 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 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 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 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囻明园40景中的 景。“新九洲清晏″ˆ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 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 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ˆ、“脊"、“林″、“甸 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 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 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 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 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 涂_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 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 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 阴节能了。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B.“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 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 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1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12.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自贡语文试卷第3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3 页(共 12 页) ③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 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 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④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 面积 46457 平方米,高 69 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 13 米,由地下一层、 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 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⑤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 7 种 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 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 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 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 ⑥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 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 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 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 40 景中的一 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 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 “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据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 “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 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 ⑦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 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各种气候,观众观众置 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 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 LOM-E 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 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 1.5 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 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 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 阴节能了。 10.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各指的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 B. “游客们穿梭其.中”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 C. “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指的是“中国馆的设计”。 D.“观众观众置身其.间”中的“其”指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1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 A. 在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 B.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 C. 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 12.下面对几段文字大一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③④三段文字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13.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 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14-17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 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 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 B.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 C.不见水端 端:端来。 D.闻道百 :听说,知道 15.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之:的 C.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之:他,指浑沌 D.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之:她,指淑女 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辩牛马 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 B.我之谓也 译文:说的就是我啊。 C.少仲尼之闻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 D.大方之家 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 1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自贡语文试卷第4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4 页(共 12 页) B.第⑤段文字说明的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 C.第⑥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⑦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先进科技成果,体现了环保节能的理念。 13.下列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全文来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在中国国家馆的。 B. 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 C. 第⑦段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 D. 第⑦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秋水》这篇文章,完成 14—17 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 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 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川灌河. 河:这里指黄河。 B. 河伯欣然..自喜 欣然:高兴的样子。 C. 不见水端. 端:端来。 D. 闻.道百 闻:听说,知道。 15.对下面加点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之:的。 B.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之:的。 C. 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之:他,指浑沌。 D.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之:她,指淑女。 16.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辩牛马 译文:分辨不清牛和马。 B. 我之谓也 译文:说的就是我啊。 C. 少仲尼之闻 译文:认为孔子学识少。 D. 大方之家 译文:言谈大方的人家。 1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先写黄河的壮丽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0年6月11日上午09:00-11:30] 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卷(99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清楚。 (2)用蓝色笔或黑色笔中的一种作答(不能用铅笔),答案和作文都做在答题卷上。 四、(14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①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 说仙人 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②李商隐《无题》中“ ,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诗中警 句,去着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④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 19.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晩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自贡语文试卷第5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5 页(共 12 页) B.文章接着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 C.文中的河伯十分谦虚,具有勇于进取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D.在写法上,文章用河伯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0 年 6 月 11 日上午 09:00—11:30] 2010 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Ⅱ卷(99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清楚。 (2)用蓝色笔或黑色笔中的一种作答(不能用铅笔),答案和作文都做在答题卷上。 四、(14 分) 18.按要求默写填空。(5 分) ①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 。” 说仙人 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②李商隐《无题》中“ ,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诗中警 句,去着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④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 19.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 分)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 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 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 诗的高妙之处。() 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 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 酬的沉痛。() 五、(22分) 松子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 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 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 出来的呢?用油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 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 么吃呢?″我疑感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 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 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 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 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自贡语文试卷第6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6 页(共 12 页)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草:幽深地方的草丛。 B.野渡:野外的渡口。 C.沙场:平旷的沙丘。 D.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 ②《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 。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滁州西涧》是一首一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 B.《滁州西涧》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 诗的高妙之处。( ) C.《破阵子》首句“醉里挑灯看剑”形象地显示出作者杀敌的壮志。( ) D.《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自己的爱恋,也表达出壮志难 酬的沉痛。( ) 五、(22 分) 松 子 茶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 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 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 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 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 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 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 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 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 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 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 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 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 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 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 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亨。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 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 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 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 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 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 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 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 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 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 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 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 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 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20.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 指出“情怀”的含义 答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 个什么道理? 答 21.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判断下面对这 自贡语文试卷第7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7 页(共 12 页)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 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 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 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 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 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 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 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 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 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 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 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 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 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 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 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的星 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 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 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 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20.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①文中说,看到松子“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结合下文, 指出“情怀”的含义。 答: ②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 一个什么道理? 答: 21. 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判断下面对这
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2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 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4分) 坦然地口口口口,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 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口口口。 23.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这个人生道 理是 2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 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仿句: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 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 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 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的事物” E.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很好地 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六、(63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洒进 的雨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干旱土地”“窗口”“心中”等,然后作文。②文体不 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 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松子荼》文中说“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 自贡语文试卷第8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8 页(共 12 页) 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 分) 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平凡起来了。( )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 D.在人心所动的那一刻,看见万物都是动的。( ) 2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 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请问“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4 分) 坦然地□□□□,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 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 23. 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这个人生道 理是: 。 24.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2 分) 例句: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 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 仿句: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本文语言华丽,词藻丰富,且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 高贵的富态美。 B.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 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C.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似乎是多余的,删 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 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的是“身边的事物”。 E.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深奥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很好地 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备受启迪。 六、(63 分) 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洒进 的雨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干旱土地”“窗口”“心中”等,然后作文。②文体不 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 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 500 字,最多写满格。 (2)《松子茶》文中说“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
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 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 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这说明需 要联想,更要有好的心境,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有心境快乐与否决定的,机我常说的境由心 造。请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 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答题卷4页,略 2010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7分,每小题3分) 1. B2.D 3.C4.A 5.C6.A 7.C8.B 9.D 、(12分,每小题3分) 10.Bll.DI2.A l3.D (12分,每小题3分) 14.C15 B16.DI7.C 四、(14分) 18、①白云千载空悠悠②春蚕到死丝方尽③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④悠然见南山⑤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 ①C3分 ②琴瑟中弹奏着塞外的曲调。2分 ③A.√B.√C.√D×。4分一项1分. 五、(22分) 20.①“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②“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能胜出不同的 意义 21A.×B.√C.√D×。4分一项1分 22面对生活小东西(小事物)一空2分超出1字扣1分 23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2分之答出“不要忽视”给1分 24略,意思正确,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样即可得分。2分,不打0.5 25A、C正确一点得3分。全选不得分 六、(63分) 作文同往年一样。书写单独占3分。作文本身60分 自贡语文试卷第9页(共12页)
自贡语文试卷第9 页(共 12 页) 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 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 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这说明需 要联想,更要有好的心境,环境的美好与恶劣是有心境快乐与否决定的,机我常说的境由心 造。请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 抄袭。⑤作文题目居中,上下各空一行。⑥不少于 500 字,最多写满格。 答题卷 4 页,略。 2010 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7 分,每小题 3 分) ⒈B⒉D⒊C⒋A⒌C⒍A⒎C⒏B⒐D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⒑B⒒D⒓A⒔D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⒕C⒖B⒗D⒘C 四、(14 分) ⒙①白云千载空悠悠②春蚕到死丝方尽③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④悠然见南山⑤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 ⒚①C 3 分 ②琴瑟中弹奏着塞外的曲调。2 分 ③A.√B. √C. √D×。4 分一项 1 分. 五、(22 分) 20. ①“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②“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能胜出不同的 意义。” 21.A. ×B. √C. √D×。4 分一项 1 分. 22.面对生活 小东西(小事物)一空 2 分超出 1 字扣 1 分. 23.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的事物。2 分之答出“不要忽视”给 1 分。 24.略,意思正确,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样即可得分。2 分,不打 0.5 25.A、C 正确一点得 3 分。全选不得分。 六、(63 分) 作文同往年一样。书写单独占 3 分。作文本身 6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