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陵县初中毕业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分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页,请务必 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 ① 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见余大喜曰:“ !”(张岱《湖心亭看雪》)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④戍鼓断人行,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⑥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中间四句。(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春秋时期 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 芙蓉以为裳。”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是颂莲之正气之歌。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o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 犹有莲蓬子满房。”写岀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 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兴思 )更胜一chou( 瑰宝(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 “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2分)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2)题。(4分) (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 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 项 (2分)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2018 年南陵县初中毕业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分占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 ”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6 页,“答题卷”共 页,请务必 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 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6 分) ① ,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见余大喜曰:“ !”(张岱《湖心亭看雪》) ③ ,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④戍鼓断人行,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⑥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中间..四句..。(4 分) ,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 分)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春秋时期 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 芙蓉以为裳。”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宋代周敦颐《爱莲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是颂莲之正气之歌。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 chò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 头。”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 犹有莲蓬子满房。”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 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兴.思( ) 更胜一 chòu( ) 瑰.宝(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 分)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 ;“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 。(2 分)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2 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 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 一项。 (2 分)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 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A.孙二娘B.简·爱C.虎妞D.翠翠 2)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逢中朝 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 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 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这段出 自哪个故事情节?(2分) 4.你所在的学校计划举行以“关注全民健身,参与健康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 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现状分析】分析下面的图表,从中得出两条有效信息。(4分) 口少年组 口中年组 口老年组 20.00% (2)【运动推荐】请从下面常见的体育运动形式中选取一项你最了解的推荐给大家。(不少于 50字)(3分) 打乒乓球游泳跑步打篮球踢足球 (3)【赛场风云】学校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下面的一段文字是开幕式上八(5)班的解说词。 读后请你完成①③题。(5分) 。他们朝气蓬勃,精神焕发。统一的服装,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 【A】充分彰显了他们争创佳绩的决定和信念。他们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B】 时刻准备着在茵茵的操场上大展宏图。今天,飞扬的尘埃,炽热的骄阳,将随着他们淋漓的汗 水,铺就通往胜利的道路。让我们一起为八年级(5)班的同学们加油,祝他们努力创造属于 自己的辉煌! ①【A】处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1分) ②【B】处划线句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 为 分 ③请你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文意完整 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学会与自己相处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 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A.孙二娘 B.简•爱 C.虎妞 D.翠翠 (2)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逢中朝 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 “……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 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这段出 自哪个故事情节?(2 分) 4.你所在的学校计划举行以“关注全民健身,参与健康运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 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 分) (1)【现状分析】分析下面的图表,从中得出两条有效信息。(4 分) 0.0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少年组 青年组 中年组 老年组 (2)【运动推荐】请从下面常见的体育运动形式中选取一项你最了解的推荐给大家。(不少于 50 字)(3 分) 打乒乓球 游泳 跑步 打篮球 踢足球 (3)【赛场风云】学校正在举行秋季运动会,下面的一段文字是开幕式上八(5)班的解说词。 读后请你完成①-③题。(5 分) 。他们朝气蓬勃,精神焕发。统一的服装,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 【A】充分彰显了他们争创佳绩的决定和信念。他们秉持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B】 时刻准备着在茵茵的操场上大展宏图。今天,飞扬的尘埃,炽热的骄阳,将随着他们淋漓的汗 水,铺就通往胜利的道路。让我们一起为八年级(5)班的同学们加油,祝他们努力创造属于 自己的辉煌! ①【A】处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 分) ②【B】处划线句有用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2 分) ③请你在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文意完整。 (2 分)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 分) 学会与自己相处
顾伯冲 ①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 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可见,精神的支撑 至为重要,能让人在孤寂困厄中顽强挺立。 ②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 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 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现实 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日一个人独处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一些人 有时候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器与世俗 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久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 “双低谷循环”。 ③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在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 自己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默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份沉静,无论 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回溯历史,李时珍 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 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 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 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 也应学会与自己相处,葆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 ④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 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已相处的能力并非天 然可以习得,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 ⑤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一什么样的人生 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排除外 界纷忧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 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应用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待学习,不 断用新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的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慧,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 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 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的认识 ⑥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 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0日第四版)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6.用“//”给本文划分结构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7.第②段画线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顾伯冲 ①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 27 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 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可见,精神的支撑 至为重要,能让人在孤寂困厄中顽强挺立。 ②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 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 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现实 中,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独处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一些人 有时候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器与世俗 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久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 “双低谷循环”。 ③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在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 自己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默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份沉静,无论 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回溯历史,李时珍 写《本草纲目》用了 27 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 34 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 27 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 40 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 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 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 也应学会与自己相处,葆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 ④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 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非天 然可以习得,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 ⑤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一什么样的人生 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排除外 界纷忧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 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应用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待学习,不 断用新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的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慧,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 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 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的认识。 ⑥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 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1 月 20 日第四版)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6.用“//”给本文划分结构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7.第②段画线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5分) 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与自己相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二】(21分)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汪曾祺 ①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创 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教创作靠“讲”不成,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 实习”。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 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出过一个题 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还 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 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 得少了 ②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 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 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 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 天真。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 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③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 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 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 ④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 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 《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 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 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 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⑤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 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 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⑥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 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
8.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5 分) 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与自己相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 分) 【二】(21 分)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汪曾祺 ①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创 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教创作靠“讲”不成,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 “实习”。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 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出过一个题 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还 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 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 得少了。 ②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 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亚里士多德怎么说、 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 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 天真。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 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③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 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 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 ④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 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 《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 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 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 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⑤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 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 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⑥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 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
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 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 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 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一一就是这样一 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 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 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 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 点从塔上棹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髙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 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 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 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 是很有感情的。 ⑧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 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 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 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⑨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 10.请简要概括“我”与沈从文先生交往的几件事。(4分) 选文中写“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沈先生不长于讲课: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 讲究。”这是否贬损了沈从文先生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5分) 12.选文的第⑦段提到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有什么作用?(4分)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14.联系选文内容,请你简介沈从文先生是如何教学生写作的。(4分) 【三】(15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 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 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 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 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 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 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 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 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 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 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 是很有感情的。 ⑧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 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 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 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⑨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 10.请简要概括“我”与沈从文先生交往的几件事。(4 分) 11.选文中写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沈先生不长于讲课;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 讲究。”这是否贬损了沈从文先生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5 分) 12. 选文的第⑦段提到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有什么作用?(4 分) 13.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4 分) 14. 联系选文内容,请你简介沈从文先生是如何教学生写作的。(4 分) 【三】(15 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 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节选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树林阴翳( (2)游人去( )(3)乐其乐也( (4)念无与为乐者( )(5)盖竹柏影也(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 两种 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2分) 18.【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4分) 三、写作(55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高中,我来了》 【提示与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 树林阴翳.( ) (2)游人去.( ) (3)乐.其乐也( ) (4)念.无与为乐者( ) (5)盖.竹柏影也( ) 16.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⑵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 和 两种 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2 分) 18.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4 分) 三、写作(55 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高中,我来了》 【提示与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