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荷塘月色》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故都的秋》也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 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间。《囚绿记》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岀了景物的灵性 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 但都情景交融。二是意蕴深。这些课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 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三是语言美。尽管各类散文都讲究语言美,但写景状物散文对语言美的要求更高,这些散 文将语言美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 如何学好这些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这里提几点教学建议供参考。 分析写景。在写景抒凊散文中,景物描写能充分地显示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语言才华。品味景物描 写是解读这类散文首先要过的一道门径。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所以不仅要认真 细致地品味每一篇文章,最好还要比较分析、综合评判不同文章,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 二、体会情感。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景为情而设,情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要特别注意让学生 带着感情读课文,将自己的感凊调适到最饱满最充沛的状态;其次要专注于査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感情发 展变化等,要把这些课文当情文来读。 注重审美。写景状物散文都是描写审美物象、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趣味的。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 文,品味美景美情,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并对这种美进行富有创见的评价。 四、品味语言。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中学生学习散文,品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个环节。他们透过优美的 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品味语言的-个重要途径是眀 读,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要有充沛的感情,读岀语句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 五、读写结合。将写作目标、写作要求引进散文鉴赏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散文鉴赏水平,又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 能力。散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可以有多种方式,如鉴赏散文作品的写作技法,获得写作的启示;学过课文后趁热打铁” 让学生动手写小散文,哪怕写片段也行;挑岀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再进行仿写;指导学生写课文赏析文 章等等,起初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能写成文章,表达一点个人感想就可以了 1荷塘月色 课文研讨 、整体把握
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2 教师用书 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荷塘月色》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言富有韵味。《故都的秋》也写景状物,但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浓郁 的情味,作者的襟怀、志趣、性格洋溢在字里行间。《囚绿记》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 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尽管各篇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 但都情景交融。二是意蕴深。这些课文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读者对自然、 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三是语言美。尽管各类散文都讲究语言美,但写景状物散文对语言美的要求更高,这些散 文将语言美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 如何学好这些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这里提几点教学建议供参考。 一、分析写景。在写景抒情散文中,景物描写能充分地显示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力和语言才华。品味景物描 写是解读这类散文首先要过的一道门径。在不同的作家笔下,景物呈现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所以不仅要认真 细致地品味每一篇文章,最好还要比较分析、综合评判不同文章,以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 二、体会情感。写景状物散文基本上都是抒情的,景为情而设,情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所以要特别注意让学生 带着感情读课文,将自己的感情调适到最饱满最充沛的状态;其次要专注于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感情发 展变化等,要把这些课文当“情文”来读。 三、注重审美。写景状物散文都是描写审美物象、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趣味的。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 文,品味美景美情,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并对这种美进行富有创见的评价。 四、品味语言。散文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中学生学习散文,品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他们透过优美的 语言在心中获得有关景物的生动形象,获得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品味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朗 读,朗读本单元的课文要有充沛的感情,读出语句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 五、读写结合。将写作目标、写作要求引进散文鉴赏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散文鉴赏水平,又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 能力。散文教学的读写结合可以有多种方式,如鉴赏散文作品的写作技法,获得写作的启示;学过课文后“趁热打铁”, 让学生动手写小散文,哪怕写片段也行;挑出课文中优美隽永的语句加以品味,再进行仿写;指导学生写课文赏析文 章等等,起初要求不宜过高,只要能写成文章,表达一点个人感想就可以了。 1 荷塘月色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 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 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冈过处,送来缕缕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ˆ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 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ˆ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 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 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髙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 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ˆ。运用这种修辞方法 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象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孑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 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ˆ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 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緲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 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般;弯弯的杨柳的 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 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 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凊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 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 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岀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 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ˇ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ν。课文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 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ˆ,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伓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 阴森森,今晩却很好ˆ,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 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干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ˆ。可见,“淡淡的喜悦ˆ同样笼罩了 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筼荷塘月色的怡然自 得的—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 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 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 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ˆ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悅,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凊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 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 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 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 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 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 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 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 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 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象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 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 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 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 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 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 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 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 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 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 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 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 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 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 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 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 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 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 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 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ˆ(《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 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干情 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 凭借丰富的想象,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 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 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 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 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 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ˆ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ˆ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岀了月光既像流水-般地倾 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ˆ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 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 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 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 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ˆ散文有ˆ眼”,意境才会有虛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 是立片言以居要,乃篇之警策ˆ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岀ˆ荷塘ˆ与“月色ˆ。因为心里颇不宁 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ˆ安在篇首,如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 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6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 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 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今 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岀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给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 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ˆ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因此,如果要深究,“惦着江南ˇ便有着身处忧烦而忆往怀旧的意义。 3体会文章的回环婉曲之美。 名曰“荷塘月色”,但开篇不立刻将荷塘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先说ˆ心里颇不宁静¨。可是又不说如何不宁静
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 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 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 凭借丰富的想象,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 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 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 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 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平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 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 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 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 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 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二、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 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 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 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接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江南是作者的故乡。 1920 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 6 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 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 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今 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给 S 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 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因此,如果要深究,“惦着江南”便有着身处忧烦而忆往怀旧的意义。 3.体会文章的回环婉曲之美。 名曰“荷塘月色”,但开篇不立刻将荷塘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先说“心里颇不宁静”。可是又不说如何不宁静
而是心想荷塘,有欣然前往之意。走在通往荷塘的路上,环顾四周,似无意于写美贔,反渲染环境的阴森可怕;心有 所想,但不是惦记着荷塘的美好,而是想驱除内心的烦闷。在真正揭开月下荷塘的面目之前,还先来一段做自由的人” 的议论,像在摆脱自己,又像在肯定自己;既是议论,又是抒情。经过几番曲折,换了心境,调整了心态,才真正将 自己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对自然美的感受才见真切了,挥洒笔墨才有情韵了。 在写尽荷塘美景之后,又环顾荷塘四周的景色,韵味渐写漸淡,写到我什么也没有时,似乎要回到现实中来了。 不料,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岀其不意地将人们带到六朝时代采莲的热闹场景中,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 地中,是作者心驰神往的。但思绪突然中断,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终于回到现实中来。最后轻轻地推 门进去”,与开头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形成呼应。虽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净化,中间波澜迭起,但都在`轻 轻的和悄悄的ˆ情境中进行,与荷塘月色'幽静、朦胧的气氛是和谐-致的 4课文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过去对本文的解读一直重视写作背景,那么文章是写于怎样的背景之下呢?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 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ˇ了。他亳不掩饰地表白 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 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法……在这三条路里(指政治上的左中 右三条路—编者),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 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 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 白。”(《一封信》) 如果要知人论世地鉴赏本篇课文,可以循此揣摩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来由。但不宜过多地挖掘课文的政治性¨思 想性因素 关于练习 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岀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 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着重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小煤屑路—幽僻、寂静;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荷叶一繁密,岀水高,亭亭玉立;荷花—姿态各异,尽显 秀色;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月光一清幽,如流水;青雾—薄如轻纱;云天一淡 淡的;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乐;树缝灯光—没精打采;蛙叫蝉鸣—最为热闹。总之,写岀了荷塘四問和荷塘当 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以写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岀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ν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 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二完成下列练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而是心想荷塘,有欣然前往之意。走在通往荷塘的路上,环顾四周,似无意于写美景,反渲染环境的阴森可怕;心有 所想,但不是惦记着荷塘的美好,而是想驱除内心的烦闷。在真正揭开月下荷塘的面目之前,还先来一段做“自由的人” 的议论,像在摆脱自己,又像在肯定自己;既是议论,又是抒情。经过几番曲折,换了心境,调整了心态,才真正将 自己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对自然美的感受才见真切了,挥洒笔墨才有情韵了。 在写尽荷塘美景之后,又环顾荷塘四周的景色,韵味渐写渐淡,写到“我什么也没有”时,似乎要回到现实中来了。 不料,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出其不意地将人们带到六朝时代采莲的热闹场景中,似乎古人生活在自由的天 地中,是作者心驰神往的。但思绪突然中断,“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终于回到现实中来。最后“轻轻地推 门进去”,与开头“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形成呼应。虽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净化,中间波澜迭起,但都在“轻 轻的”和“悄悄的”情境中进行,与“荷塘月色”幽静、朦胧的气氛是和谐一致的。 4.课文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过去对本文的解读一直重视写作背景,那么文章是写于怎样的背景之下呢? 本文写于 1927 年 7 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 呐喊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从斗争的“十字街头”消失,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了。他毫不掩饰地表白 这种思想的变化:“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 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指政治上的左中 右三条路──编者),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 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 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 白。”(《一封信》) 如果要知人论世地鉴赏本篇课文,可以循此揣摩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来由。但不宜过多地挖掘课文的“政治性”“思 想性”因素。 关于练习 一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 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着重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 小煤屑路──幽僻、寂静;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荷花──姿态各异,尽显 秀色;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月光──清幽,如流水;青雾──薄如轻纱;云天──淡 淡的;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乐;树缝灯光──没精打采;蛙叫蝉鸣──最为热闹。总之,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 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以写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 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二完成下列练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拋软语丸丸落', 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两三句吗? 2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仔细品味。 3本文有大量的叠音词,找出一些来理解、品味 设题意图:训练对散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品味一些重要词语的意味。这些仅是举例性的 课文满篇都是精彩的语句,学生可自行査找,自行品味。本题还将品味语句与仿写语句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语言表 达的创造力 参考答案 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ˆ与渺茫的歌声ˆ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 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 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凊香ˆ叱喻成远处旳ˆ歌声”,也烘托岀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第二句,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ˇ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 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 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渼、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 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増,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2第一句,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ˆ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岀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第二句,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ˆˇ在荷叶上,画ˆ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 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岀作者的喜爱之情。 3关于叠音词的解答参见‘整体把握'。 三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 同学讨论一下。 1.….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种诗意,文学硏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 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1.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 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两三句吗? 2.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仔细品味。 3.本文有大量的叠音词,找出一些来理解、品味。 设题意图:训练对散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品味一些重要词语的意味。这些仅是举例性的, 课文满篇都是精彩的语句,学生可自行查找,自行品味。本题还将品味语句与仿写语句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语言表 达的创造力。 参考答案: 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 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 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第二句,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 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 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 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2.第一句,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第二句,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 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3.关于叠音词的解答参见“整体把握”。 三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 同学讨论一下。 1.……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郁 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2朱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ˆ剥开来看,拆穿来看”,其实也就是说要分解剖析,把描写对象解剖为-个一个组成部 分,然后一部分部分地去观察描写,并且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 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3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 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4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判断是否定的.…他的观察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 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欠缺玕阖吞吐之势。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 细雨,不是苏轼海韩愈)潮。他的章法有条不紊,堪称扎实,可是大致平起平落,顺序发展,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 击柳暗花明的手法。他的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太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分明显,形象的取材过分狭隘, 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他的创作岁月,无论写诗或是散文,都很短暂,产量不丰,变化不多。(余 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设题意图:给学生提供助读材料,开阔视野,启发思考,而且鼓励学生表达创见,针对这些不同说法发表个人看 法。这些材料来自专家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水平,学生应该首先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再发表个人见解。专家的 反面意见更值得重视,甚至可以引发学生讨论。 参考答案: 第一则材料是从作品的审美风格来分析的,突岀地说明朱自漬散文的诗意和美;第二则材料是从具体的写作方法 来分析的,说明写法的细腻;第三则材料是从审美风格和思想境界来分析的,概括提炼为-个清ˆ字;第四则材料是 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的,但以反面批评为主,指出朱自清散文欠缺开阖吞吐之势,有俚俗繁琐陈旧的弊端。其中前三 则材料为一组,第四则材料自成一说。 教学建议 本文语言优美,音律和谐,特别适合朗读。可以通篇朗读,也可以择段朗读。要读岀课文的韵味和情调。可 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为便于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变化,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背景材料,让学生结合文本以及有关材料理解 作者其人。学生可各抒己见,不求统一答案。当然,老师可以有倾向性指导。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如准确的用词,恰当的修饰语,叠词的使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等 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适当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好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并背诵、默写 或仿写。 有关资料 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 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 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
2.朱自清的所谓把描写对象“剥开来看,拆穿来看”,其实也就是说要分解剖析,把描写对象解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 分,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去观察描写,并且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 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和变化。(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 3.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 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4.就凭了这样的一二十篇散文,朱自清能称为散文大家吗?我的判断是否定的……他的观察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 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欠缺开阖吞吐之势。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 细雨,不是苏(轼)海韩(愈)潮。他的章法有条不紊,堪称扎实,可是大致平起平落,顺序发展,很少采用逆序和旁敲侧 击柳暗花明的手法。他的句法变化少,有时嫌太俚俗繁琐,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分明显,形象的取材过分狭隘, 至于感性,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太软太旧。他的创作岁月,无论写诗或是散文,都很短暂,产量不丰,变化不多。(余 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设题意图:给学生提供助读材料,开阔视野,启发思考,而且鼓励学生表达创见,针对这些不同说法发表个人看 法。这些材料来自专家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水平,学生应该首先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再发表个人见解。专家的 反面意见更值得重视,甚至可以引发学生讨论。 参考答案: 第一则材料是从作品的审美风格来分析的,突出地说明朱自清散文的诗意和美;第二则材料是从具体的写作方法 来分析的,说明写法的细腻;第三则材料是从审美风格和思想境界来分析的,概括提炼为一个“清”字;第四则材料是 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的,但以反面批评为主,指出朱自清散文欠缺开阖吞吐之势,有俚俗繁琐陈旧的弊端。其中前三 则材料为一组,第四则材料自成一说。 教学建议 一、本文语言优美,音律和谐,特别适合朗读。可以通篇朗读,也可以择段朗读。要读出课文的韵味和情调。可 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为便于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变化,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背景材料,让学生结合文本以及有关材料理解 作者其人。学生可各抒己见,不求统一答案。当然,老师可以有倾向性指导。 三、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如准确的用词,恰当的修饰语,叠词的使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等。 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适当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好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并背诵、默写 或仿写。 有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 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 年随家定居扬州, 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 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 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硏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 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 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 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三、《荷塘月色》的结构和语言(金志华)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岀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 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岀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 的—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 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ˇ(《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 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囂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 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 精心择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带”一道”一二点”等等, 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 层ˆ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ˆ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 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音乐美的感觉 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贴。第-部分(1至3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目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4至6段)的夜景描写,烘托岀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借此转下最后的 第三部分,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节选自《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四、荷香月色,诗情画意(刘泰隆) 《苘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荷 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緲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但是,在那 诗情画意里,却蕴含着作者艺术上的孤诣与苦心。朱自清曾说,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 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荷塘就在清华园里,是作者“日日走过的,可谓平常身历之境ˆ了,但他却以诗人灵敏 的触觉去感受它,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澠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ˆ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在全篇结构中,作者集中笔力于荷塘月色的,主要在中间三段(第4、5、6段),我们就以此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 样设色着墨、行文布局的。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 香。这是静的画面。朱自清写景向来不满足于对客观景象作静止的摹写,他说若能将静态的变为动的,那当然更乐 意ˇ《〈欧游杂记〉自序》)。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 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岀了荷塘富有生气
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 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 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二、《采莲赋》参考译文(罗定五)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鹢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 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 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三、《荷塘月色》的结构和语言(金志华)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 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 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 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 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 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 精心“择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 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 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 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音乐美的感觉。 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贴。第一部分(1 至 3 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4 至 6 段)的夜景描写,烘托出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借此转下最后的 第三部分,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节选自《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1990 年版) 四、荷香月色,诗情画意(刘泰隆)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绿叶田田,荷 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但是,在那 诗情画意里,却蕴含着作者艺术上的孤诣与苦心。朱自清曾说,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 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荷塘就在清华园里,是作者“日日走过”的,可谓“平常身历之境”了,但他却以诗人灵敏 的触觉去感受它,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在全篇结构中,作者集中笔力于荷塘月色的,主要在中间三段(第 4、5、6 段),我们就以此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 样设色着墨、行文布局的。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 香。这是静的画面。朱自清写景向来不满足于对客观景象作静止的摹写,他说“若能将静态的变为动的,那当然更乐 意”(《〈欧游杂记〉自序》)。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 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
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 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 下形成的。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ˆ叶 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ˆ,则又是虚拟,但虛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 姿态。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ˆ灌木的黑 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ˆ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起 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衬映下更显得风情绰约了。这里着意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 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ˆ,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最 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只有几段空隙,漏进了 月光,所以树色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这-一团迷蒙雾气中显露岀来。这里着墨较浓。 继之,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鼓。这只是随意点染。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 塘的月夜风采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 静、虛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悅目,而且透岀一股神韵,氤氲 着种浓郁的诗意。 《苘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种的。有鲜明的比喻,岀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ˆ,打着朵儿的花苞,像粒 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目生动;有明显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ˆ倩影¨,在ˆ峭楞楞如鬼-般ˆ 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有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ˆ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 四周的寂静;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像ˆ刚岀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但更令人赞赏 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 的感受。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ˆ,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 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 感ˆ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昋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 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 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 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ˇ(《关于“月 下蝉声ˆ》)。整簏《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 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 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 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ˇ《诗与感 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ν。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 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 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ˇ(《〈你我〉序》)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 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岀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ˆ等,均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 迹,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 朱自清十分注意遺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ˆ月光如流水-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孑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 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
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 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 下形成的。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 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 姿态。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 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 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衬映下更显得风情绰约了。这里着意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 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最 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只有几段空隙,漏进了 月光,所以“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这一团迷蒙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 继之,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鼓。这只是随意点染。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 塘的月夜风采。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 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 着一种浓郁的诗意。 《荷塘月色》运用的手法是多种的。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 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有明显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 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有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 四周的寂静;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但更令人赞赏 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 的感受。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 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 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 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荷塘月色》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 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 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 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 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 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 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 觉》)。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地努力去发掘 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 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 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 迹,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 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 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
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丝¨ 道”—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形容词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在《荷 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 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ˆ是ˆ蓊郁ˆ这-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 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这种例子很多,简 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箮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总之,《荷塘 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ˇ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苘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λ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 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ˆ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由 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 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ˆ的所谓恰昰到了好处ˆ的意境。这里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的境 界,不就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追求剎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这里分明也曲 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 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宁静的心·情复又纷然。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从六朝的风流 季节,忆起梁代的《采莲赋》,当时嬉游的光景”虽ˆ有趣”,但他却又感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想 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复又不宁静,深切而又微如 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ˆ的万分苦恼的心情。很明显,为作者思维所决定,这篇作品是以背着手踱 着”尽情观赏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岀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顺序中来表露内在的情思。作者一路写 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岀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 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选自《朱自清作品欣赏》,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有删节) 五、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 1948年,51岁的朱自清以犹盛的中年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当时正值大变局的前夕,朱氏挚友俞平 伯日后遭遇的种种,朱氏幸而得免。他遗下的诗,散文,论评,共为二十六册,约百九十万字。朱自清是五四以来 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批评兼论古典文学和新文学,他的诗并传新旧两体,但家喻户晓,享誉始终不衰的,却是他 的散文。三十年来,《背影》《荷塘月色》一类的散文,已经成为中学国文课本的必选之作,朱自清三个字,已经成 为白话散文的代名词了。近在今年五月号的《幼狮文艺》上,王灏先生发表了《风格之诞生与生命的承诺》一文,更 述称朱自清的散文为清灵澹远”。朱自清真是新文学的散文大师吗? 朱自清最有名的几篇散文,该是《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我们不妨就这几篇代表作,来探讨朱文的高下。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文里,曾有这样的评语:“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岀来 腴厚从平淡出来。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的《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 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朴素,忠厚,平淡,可以说是朱自清散文的本色,但是风华,幽默,腴厚的一面似乎并不平衡。朱文的风格,论 腴厚也许有七八分,论风华不见得怎么突出,至于幽默,则更非他的特色。我认为朱文的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 凊淡,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至于郁达夫的评语,尤其是前 面的半句,恐怕还是加在徐志摩的身上,比较恰当。早在20年代初期,朱自清虽也发表过不少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
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一丝”“一 道”“一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形容词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在《荷 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 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这一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 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这种例子很多,简 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总之,《荷塘 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 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而追求刹那间安宁的心境的反映。由 这种情绪所决定,荷塘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零星的,香是缕缕的,风是微微的,月是淡淡的,从而产 生了“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所谓“恰是到了好处”的意境。这里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的境 界,不就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追求刹那间安宁为的是暂时忘却,这里分明也曲 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但作者毕竟不能真正超然,一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 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宁静的心情复又纷然。接着他又想起采莲的事,从六朝的风流 季节,忆起梁代的《采莲赋》,当时“嬉游的光景”虽“有趣”,但他却又感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想 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思绪一直驰骋在历史记忆中,宁静复又不宁静,深切而又微妙 地反映了他“乐得暂时忘记”而又不能“忘记”的万分苦恼的心情。很明显,为作者思维所决定,这篇作品是以“背着手踱 着”尽情观赏无边荷香月色为行文线索,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从空间顺序中来表露内在的情思。作者一路写 景,也一路抒情,随着景象描写的展开,构成了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的感情层次,流贯在无边荷香月色里的,正是 作者感触甚重的脉脉情思。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选自《朱自清作品欣赏》,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有删节) 五、论朱自清的散文(余光中) 1948 年,51 岁的朱自清以犹盛的中年病逝于北平大医院,火葬于广济寺。当时正值大变局的前夕,朱氏挚友俞平 伯日后遭遇的种种,朱氏幸而得免。他遗下的诗,散文,论评,共为二十六册,约一百九十万字。朱自清是五四以来 重要的学者兼作家,他的批评兼论古典文学和新文学,他的诗并传新旧两体,但家喻户晓,享誉始终不衰的,却是他 的散文。三十年来,《背影》《荷塘月色》一类的散文,已经成为中学国文课本的必选之作,朱自清三个字,已经成 为白话散文的代名词了。近在今年五月号的《幼狮文艺》上,王灏先生发表了《风格之诞生与生命的承诺》一文,更 述称朱自清的散文为“清灵澹远”。朱自清真是新文学的散文大师吗? 朱自清最有名的几篇散文,该是《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春》《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我们不妨就这几篇代表作,来探讨朱文的高下。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一文里,曾有这样的评语:“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 腴厚从平淡出来。”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的《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 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朴素,忠厚,平淡,可以说是朱自清散文的本色,但是风华,幽默,腴厚的一面似乎并不平衡。朱文的风格,论 腴厚也许有七八分,论风华不见得怎么突出,至于幽默,则更非他的特色。我认为朱文的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 清淡,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至于郁达夫的评语,尤其是前 面的半句,恐怕还是加在徐志摩的身上,比较恰当。早在 20 年代初期,朱自清虽也发表过不少新诗,1923 年发表的长
诗《毁灭》虽也引起文坛的注意,可是长诗也好,小诗也好,半世纪后看来,没有一首称得上佳作。像下面的这首小 诗《细雨》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已经算是较佳的作品了。至于像《别后》的前五行 我和你分手以后 的确有了长进了! 大杯的喝酒 整匣的抽烟 这都是从前没有的。 不但太散文化,即以散文视之,也是平庸乏味的。相对而言,朱自清的散文里,倒有某些段落,比他的诗更富有 诗意。也许我们应该倒过来,说朱自清本质上是散文家,他的诗是出于散文之笔。这情形,和徐志摩正好相反。 我说朱自清本质上是散文家,也就是说,在诗和散文之间,朱的性格与风格近于散文。一殷说来,诗主感性,散 文主知性,诗重顿悟,散文重理解,诗用暗示与象征,散文用直陈与明说,诗多比兴,散文多赋体,诗往往因小见大 以简驭繁,故浓缩,散文往往有头有尾,一五—十,因果关系交待得明明白白,故庞杂。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当然是诗句。里面尽管也有因果,但因字面并无明显交待,而知性的理路又化成了感性的形象,所以仍然是诗。 如果把因果交待清楚 假使东风不与周郎方便 铜雀春深就要锁二乔了 句法上已经像散文,但意境仍然像诗。如果更进一步,把形象也还原为理念 假使当年周瑜兵败于赤壁 东吴既亡,大乔小乔
诗《毁灭》虽也引起文坛的注意,可是长诗也好,小诗也好,半世纪后看来,没有一首称得上佳作。像下面的这首小 诗《细雨》: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已经算是较佳的作品了。至于像《别后》的前五行: 我和你分手以后, 的确有了长进了! 大杯的喝酒, 整匣的抽烟, 这都是从前没有的。 不但太散文化,即以散文视之,也是平庸乏味的。相对而言,朱自清的散文里,倒有某些段落,比他的诗更富有 诗意。也许我们应该倒过来,说朱自清本质上是散文家,他的诗是出于散文之笔。这情形,和徐志摩正好相反。 我说朱自清本质上是散文家,也就是说,在诗和散文之间,朱的性格与风格近于散文。一般说来,诗主感性,散 文主知性,诗重顿悟,散文重理解,诗用暗示与象征,散文用直陈与明说,诗多比兴,散文多赋体,诗往往因小见大, 以简驭繁,故浓缩,散文往往有头有尾,一五一十,因果关系交待得明明白白,故庞杂。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当然是诗句。里面尽管也有因果,但因字面并无明显交待,而知性的理路又化成了感性的形象,所以仍然是诗。 如果把因果交待清楚: 假使东风不与周郎方便 铜雀春深就要锁二乔了 句法上已经像散文,但意境仍然像诗。如果更进一步,把形象也还原为理念: 假使当年周瑜兵败于赤壁 东吴既亡,大乔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