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 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顺序可能蕴含大量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蛋白质的不同结构可能对应不同的遗 传信息。遗传物质要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而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遗传 物质要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顺序可能蕴含大量 遗传信息,A、B、D三项均可作为判断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理由。 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 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摩尔根进行的果蝇杂交实验均运用了假说一 演绎法 B.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链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B 3.下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某同学据图总结出四 个结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 月月普通噬菌体 ●】 大肠杆菌 提取大量 子代大肠 裂解释放的 杆菌 子代噬菌体 含有p或5S的培养基 图1 ”P标记的噬菌体 裂解释放出子代脓体Q见乙 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图2
第 3 章过关检测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目要求) 1.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 20 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 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 DNA 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顺序可能蕴含大量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蛋白质的不同结构可能对应不同的遗 传信息。遗传物质要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而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遗传 物质要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顺序可能蕴含大量 遗传信息,A、B、D 三项均可作为判断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理由 。 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 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摩尔根进行的果蝇杂交实验均运用了假说— 演绎法 B.格里菲思利用肺炎链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 DNA 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答案:B 3.下图 1、图 2 表示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某同学据图总结出四 个结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 ) 图 1 图 2
①甲处的噬菌体含有放射性②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③图1能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物物质④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 噬菌体作对照,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B 解析:分析图1可知,大肠杆菌被放射性同位素32P或35S标记,所以甲处的噬菌体 含有放射性,①正确:由于亲代噬菌体被32P标记,所以乙处噬菌体部分含放射性, ②错误:由于图1中的大肠杆菌被32P或35S标记,而亲代噬菌体未被标记,所以图 1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也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③错误:图2增设 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正确。 4.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R型活细菌和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分别给小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可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答案:A 解析:R型肺炎链球菌无毒性,加热致死后的S型细菌不能繁殖,故将其分别给小 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A项正确。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被35S标记,该物质没有进 入被侵染的细菌中,故子代噬菌体中无35S标记,B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 质外壳和RNA组成,烟草花叶病毒导致烟叶感染不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C 项错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D项 错误。 5.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1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细菌中培养9h,经 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 D.噬菌体繁殖1代的时间约为1h 答案B 解析:磷脂也可以被32P标记,A项错误。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是利用细 菌的原料合成的,故一定具有放射性,B项正确,C项错误。培养9h产生了64个 子代啦菌体,说明噬菌体繁殖了6代,故噬菌体繁殖1代的时间为1.5h,D项错 误。 6.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 断()
①甲处的噬菌体含有放射性 ②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 ③图 1 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物物质 ④图 2 增设一组 35S 标记的 噬菌体作对照,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B 解析:分析图 1 可知,大肠杆菌被放射性同位素 32P 或 35S 标记,所以甲处的噬菌体 含有放射性,①正确;由于亲代噬菌体被 32P 标记,所以乙处噬菌体部分含放射性, ②错误;由于图 1 中的大肠杆菌被 32P 或 35S 标记,而亲代噬菌体未被标记,所以图 1 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也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③错误;图 2 增设 一组 35S 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④正确。 4.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R 型活细菌和加热致死的 S 型细菌分别给小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B.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 35S 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可证明 RNA 是遗传物质 D.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答案:A 解析:R 型肺炎链球菌无毒性,加热致死后的 S 型细菌不能繁殖,故将其分别给小 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A 项正确。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被 35S 标记,该物质没有进 入被侵染的细菌中,故子代噬菌体中无 35S 标记,B 项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 质外壳和 RNA 组成,烟草花叶病毒导致烟叶感染不能证明 RNA 是遗传物质,C 项错误。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沉淀物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D 项 错误。 5.用含 32P 和 35S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 1 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细菌中培养 9 h,经 检测共产生了 64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2P 和 35S 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 DNA 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C.DNA 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 1/32 D.噬菌体繁殖 1 代的时间约为 1 h 答案:B 解析:磷脂也可以被 32P 标记,A 项错误。子代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是利用细 菌的原料合成的,故一定具有放射性,B 项正确,C 项错误。培养 9 h 产生了 64 个 子代噬菌体,说明噬菌体繁殖了 6 代,故噬菌体繁殖 1 代的时间为 1.5 h,D 项错 误。 6.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 断( )
TMV酚中振荡RNA接种尼 放在水和苯 ·感染病毒 七蛋白质接种 烟 ·未感染病毒 草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含有A、T、G、C4种碱基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将TMV的RNA与蛋白质分离开,A项正确。能将TMV 的蛋白质接种到正常烟草细胞内,即TMV的蛋白质进入了烟草细胞中,B项错 误。RNA包含A、U、G、C4种碱基,C项错误。本实验证明RNA是TMV的 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D项错误。 7.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的1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DNA分子的2条链反向平行 答案B 解析DNA每条脱氧核苷酸链的一端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则双链DNA分子中 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项正确。DNA分子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 过“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相连,B项错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A与 T配对,G与C配对,C项正确。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 成的,D项正确。 8.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数为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1条链中(A+TD的数量为n ④G的数量为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在该DNA分子中,A=T,C=G,由此推出C=G=(m-2n)/2,又因C与G之间有3 个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故一共有氢键数为3×(m-2n)/2+2×=(3m-2n)/2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 B.TMV 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 RNA 含有 A、T、G、C 4 种碱基 D.RNA 是 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将 TMV 的 RNA 与蛋白质分离开,A 项正确。能将 TMV 的蛋白质接种到正常烟草细胞内,即 TMV 的蛋白质进入了烟草细胞中,B 项错 误。RNA 包含 A、U、G、C 4 种碱基,C 项错误。本实验证明 RNA 是 TMV 的 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 RNA 是 TMV 的主要遗传物质,D 项错误。 7.下列有关 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 的 1 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 DNA 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DNA 分子的 2 条链反向平行 答案:B 解析:DNA 每条脱氧核苷酸链的一端有 1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则双链 DNA 分子中 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 项正确。DNA 分子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 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 项错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C 项正确。DNA 分子是由 2 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构 成的,D 项正确。 8.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m,腺嘌呤数为 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①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③1 条链中(A+T)的数量为 n ④G 的数量为 m-n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在该 DNA 分子中,A=T,C=G,由此推出 C=G=(m-2n)/2,又因 C 与 G 之间有 3 个氢键,A 与 T 之间有 2 个氢键,故一共有氢键数为 3×(m-2n)/2+2×n=(3m-2n)/2
9.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 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32P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A 10.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 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DNA复制不仅需要氨基酸作原料,还需要ATP供能 D.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答案D 解析:DNA分子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R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 位。DNA分子两条链的末端的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NA 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合成需要氨基酸作原料。DNA主要分布在细 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因此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 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11.下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该DNA分子片段中含100个碱基 对,40个胞嘧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A.②与①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③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 C.该DNA复制n次,含母链的DNA分子只有2个 D.该DNA复制n次,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60×(2m-1)个 答案B 解析:①是脱氧核糖,②是磷酸,两者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④是 连接DNA单链上2个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③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中连接磷酸 和脱氧核糖的化学键。该DNA复制n次,得到2n个DNA,其中含有母链的DNA
9.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 射性占 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 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D. 32P 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答案:A 10.下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分子中含有 4 种核糖核苷酸 B.DNA 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DNA 复制不仅需要氨基酸作原料,还需要 ATP 供能 D.DNA 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答案:D 解析:DNA 分子中含有 4 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 R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 位。DNA 分子两条链的末端的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DNA 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合成需要氨基酸作原料。DNA 主要分布在细 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因此 DNA 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 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11.下图为某 DNA 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该 DNA 分子片段中含 100 个碱基 对,40 个胞嘧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与①交替连接,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B.③是连接 DNA 单链上 2 个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 C.该 DNA 复制 n 次,含母链的 DNA 分子只有 2 个 D.该 DNA 复制 n 次,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60×(2n -1)个 答案:B 解析:①是脱氧核糖,②是磷酸,两者交替连接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④是 连接 DNA 单链上 2 个脱氧核苷酸的化学键,③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中连接磷酸 和脱氧核糖的化学键。该 DNA 复制 n 次,得到 2 n 个 DNA,其中含有母链的 DNA
分子共2个。该DNA复制n次,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00 40×2)×(1/2)×(2m-1)=60×(2m-1)(个). 12.组成DNA的碱基只有4种,4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只有2种,但DNA分子具有 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原因是( A.DNA分子是高分子化合物 B.脱氧核糖结构不同 C.磷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D.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数目很多 答案D 解析DNA分子中的碱基种类只有4种,但其排列顺序多样。DNA分子中的碱基 数目很多,而且不同的DNA分子所含的碱基数目一般也不同,这些决定了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3.下图中P和Q各表示某精原细胞的一段DNA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2 Q,P2 PQ95 09 Qrooeaai 1Q,1Q21 PQ2 A.P和Q来自同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的复制 B.P1和Q1的碱基序列和碱基种类一定相同 C.P和Q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 D.P和Q的形成常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答案:C 解析P和Q是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一段DNA 分子,因此P和Q来自两个DNA分子,A项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可能存 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因此P1和Q1的碱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项错 误。P和Q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C项 正确。P和Q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形成的,发生在四分体时 期,D项错误。 1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存在于拟核中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答案:A 解析: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项错误。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 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项正确。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 酸,基因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不同的DNA分子其碱基排列顺序也不
分子共 2 个。该 DNA 复制 n 次,消耗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00- 40×2)×(1/2)×(2n -1)=60×(2n -1)(个)。 12.组成 DNA 的碱基只有 4 种,4 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只有 2 种,但 DNA 分子具有 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原因是( ) A.DNA 分子是高分子化合物 B.脱氧核糖结构不同 C.磷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D.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数目很多 答案:D 解析:DNA 分子中的碱基种类只有 4 种,但其排列顺序多样。DNA 分子中的碱基 数目很多,而且不同的 DNA 分子所含的碱基数目一般也不同,这些决定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3.下图中 P 和 Q 各表示某精原细胞的一段 DNA 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 和 Q 来自同一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的复制 B.P1 和 Q1 的碱基序列和碱基种类一定相同 C.P'和 Q'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 D.P'和 Q'的形成常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答案:C 解析:P 和 Q 是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一段 DNA 分子,因此 P 和 Q 来自两个 DNA 分子,A 项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可能存 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因此 P1 和 Q1 的碱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 项错 误。P'和 Q'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 项 正确。P'和 Q'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形成的,发生在四分体时 期,D 项错误。 14.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存在于拟核中 B.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一个 DNA 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 D.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 答案:A 解析: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 项错误。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一个 DNA 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 项正确。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 酸,基因的特异性由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不同的 DNA 分子其碱基排列顺序也不
相同,C项正确。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 分子,D项正确。 15.某男性X和其两任妻子M、N各生有一子,但均在战乱中走失。右图为X、 M、N及4个孤儿的DNA指纹图,试判断M及N的孩子最可能是() X M N a b c d A.M的孩子是b,N的孩子是c B.M的孩子是c,N的孩子是b C.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a D.M的孩子是d,N的孩子是b 答案B 解析:子女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方和母方,据DNA指纹图可知,b、c的DNA指纹各 有与X相同的部分,说明他们可能是X的孩子,b的另一个指纹与N相同,C的另 一个指纹与M相同,说明b、c可能分别是N和M与X所生的孩子。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 致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所致 C.为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未标记的噬 菌体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和DNA被完全分开 答案:ABD 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经过离 心后,蛋白质外壳应该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搅拌不充 分所致,A项正确。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 经过离心后,32P标记的DNA应该随着大肠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若上清液的放 射性较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所致,B项正确。噬菌 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 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噬 菌体,C项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放射性同位素 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可以分别追踪它们的去向,D项正确。 17.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 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 是()
相同,C 项正确。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D 项正确。 15.某男性 X 和其两任妻子 M、N 各生有一子,但均在战乱中走失。右图为 X、 M、N 及 4 个孤儿的 DNA 指纹图,试判断 M 及 N 的孩子最可能是( ) A.M 的孩子是 b,N 的孩子是 c B.M 的孩子是 c,N 的孩子是 b C.M 的孩子是 d,N 的孩子是 a D.M 的孩子是 d,N 的孩子是 b 答案:B 解析:子女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方和母方,据 DNA 指纹图可知,b、c 的 DNA 指纹各 有与 X 相同的部分,说明他们可能是 X 的孩子,b 的另一个指纹与 N 相同,c 的另 一个指纹与 M 相同,说明 b、c 可能分别是 N 和 M 与 X 所生的孩子。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6.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高,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 致 B.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所致 C.为获得含 35S 和 32P 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未标记的噬 菌体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和 DNA 被完全分开 答案:ABD 解析: 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经过离 心后,蛋白质外壳应该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搅拌不充 分所致,A 项正确。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 经过离心后, 32P 标记的 DNA 应该随着大肠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若上清液的放 射性较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所致,B 项正确。噬菌 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 35S 和 32P 的噬菌体,可分别 用含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噬 菌体,C 项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放射性同位素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 DNA 和蛋白质,可以分别追踪它们的去向,D 项正确。 17.1953 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 DNA 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 1962 年获 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DNA分子中A+T的数量一定等于G+C的数量 C.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答案:AD 解析:DNA分子由两条单链组成,这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 构,A项正确。两条单链中对应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 一定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但A+T的数量不一定等于G+C的 数量,B项错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 架,C项错误。两条单链中对应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项正确。 18.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复制n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m×2m-个 B.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30%,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 中的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0% C.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基团数=核糖数=核糖核苷酸数 D.一般来说,DNA分子的热稳定性与G一C碱基对的含量呈正相关 答案BD 解析: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复制n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是(2n 1)×m个,A项错误。由于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数量关系是A1=T2、T=A2 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与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等,B项 正确。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 的磷酸基团、一分子的脱氧核糖、一分子的碱基构成的,故碱基数=磷酸基团数 脱氧核糖数=脱氧核苷酸数,而非核糖核苷酸,C项错误。C一G之间有3个氢 键,A一T之间有2个氢键,氢键越多,结构越稳定,D项正确。 19.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 B.萨顿一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伴性遗传定律 C.艾弗里一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一构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ACD 解析: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 定律,A项正确。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项错误。肺 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 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沃森和克里克,运 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项正确。 2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 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DNA 分子中 A+T 的数量一定等于 G+C 的数量 C.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答案:AD 解析:DNA 分子由两条单链组成,这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 构,A 项正确。两条单链中对应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 一定规律,A 一定与 T 配对,G 一定与 C 配对,但 A+T 的数量不一定等于 G+C 的 数量,B 项错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 架,C 项错误。两条单链中对应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 项正确。 18.下列关于 DNA 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 m 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复制 n 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m×2 n-1个 B.在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A+T 占碱基总数的 30%,那么该 DNA 分子的每条链 中的 A+T 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0% C.每个 DNA 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基团数=核糖数=核糖核苷酸数 D.一般来说,DNA 分子的热稳定性与 G—C 碱基对的含量呈正相关 答案:BD 解析:含有 m 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复制 n 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是(2n - 1)×m 个,A 项错误。由于 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数量关系是 A1=T2、T1=A2, 因此双链 DNA 分子中,A+T 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与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等,B 项 正确。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分子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 的磷酸基团、一分子的脱氧核糖、一分子的碱基构成的,故碱基数=磷酸基团数= 脱氧核糖数=脱氧核苷酸数,而非核糖核苷酸,C 项错误。C—G 之间有 3 个氢 键,A—T 之间有 2 个氢键,氢键越多,结构越稳定,D 项正确。 19.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基本定律 B.萨顿——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伴性遗传定律 C.艾弗里——用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ACD 解析: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 定律,A 项正确。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 项错误。肺 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 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C 项正确。沃森和克里克,运 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D 项正确。 2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的,而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是摩尔根 C.果蝇的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因此Y染色体上含有与X染色体对应的全 部基因,而X染色体上不具备与Y染色体所对应的全部基因 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但所控制的性状是同一性状 答案:C 解析: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线粒体和叶绿体上的基因不在染色体上,A项正 确。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并由摩尔根证实,B项正确。果蝇的 X、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段,也有各自特有的非同源区段,C项错误。同源染色体 同一位置上可以是等位基因,也可以是相同基因,但它们控制的都是同一性状,等 位基因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型,相同基因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相同表型,D 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21.(10分)科学家用去污剂裂解加热致死的S型肺炎链球菌,然后抽取裂解产物依 次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S型细菌有荚膜且具有致病性,能使小 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R型细菌无荚膜,也无致病性)。请回答下列问 题。 加热致死的$型细菌的裂解产物 ② ③④ ⑤ 去荚膜的酶蛋白酶RNA酶DNA酶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出现S型出现S型出现S型出现S型不出现S型 细菌细菌 细菌 细菌细菌 (1)上述实验中 对照能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2)除了通过观察注射后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外,还可以通过 什么方法区别R型和S型细菌?, (3)上述实验利用了酶具有 的特点。与“设法将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 地观察它们各自作用”的实验思路相比,本实验的优势在于 答案:(1)①和⑤ (2)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或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若菌落表 面光滑,则为S型细菌:若菌落表面粗糙,则为R型细菌) (3)专一性避免物质纯度不足带来的干扰 解析:(1)实验①和⑤对照,可证明DNA是“转化因子”。(2)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 结构是不同的,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英膜可区分R型细菌和S型细菌。也可 观察菌落特征,菌落表面光滑的是有英膜的S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的是无英膜的 R型细菌。(3)利用分离提纯法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缺点是物质纯度不能 达到100%
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由萨顿提出的,而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是摩尔根 C.果蝇的 X 染色体比 Y 染色体短小,因此 Y 染色体上含有与 X 染色体对应的全 部基因,而 X 染色体上不具备与 Y 染色体所对应的全部基因 D.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不同,但所控制的性状是同一性状 答案:C 解析: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线粒体和叶绿体上的基因不在染色体上,A 项正 确。萨顿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假说,并由摩尔根证实,B 项正确。果蝇的 X、Y 染色体上有同源区段,也有各自特有的非同源区段,C 项错误。同源染色体 同一位置上可以是等位基因,也可以是相同基因,但它们控制的都是同一性状,等 位基因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型,相同基因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相同表型,D 项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21.(10 分)科学家用去污剂裂解加热致死的 S 型肺炎链球菌,然后抽取裂解产物依 次进行如下图所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S 型细菌有荚膜且具有致病性,能使小 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死亡,R 型细菌无荚膜,也无致病性)。请回答下列问 题。 (1)上述实验中, 对照能说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 (2)除了通过观察注射后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 R 型和 S 型细菌外,还可以通过 什么方法区别 R 型和 S 型细菌? 。 (3)上述实验利用了酶具有 的特点。与“设法将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 地观察它们各自作用”的实验思路相比,本实验的优势在于 。 答案:(1)①和⑤ (2)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或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若菌落表 面光滑,则为 S 型细菌;若菌落表面粗糙,则为 R 型细菌) (3)专一性 避免物质纯度不足带来的干扰 解析:(1)实验①和⑤对照,可证明 DNA 是“转化因子”。(2)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的 结构是不同的,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有无荚膜可区分 R 型细菌和 S 型细菌。也可 观察菌落特征,菌落表面光滑的是有荚膜的 S 型细菌,菌落表面粗糙的是无荚膜的 R 型细菌。(3)利用分离提纯法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缺点是物质纯度不能 达到 100%
22.(13分)赫尔希和蔡斯研究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35S和32P标记 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 检测其放射性。搅拌时间不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不同,得到下表数据。 搅拌时间min 2 3 5 上清液35S的比例/% 50 70 75 80 80 上清液32P的比例% 21 25 28 30 30 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 100 100 100 100 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含有35S标记或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具体操作 是 进行实验时,用来与被标 记的T2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 (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 (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搅拌5 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100%,而上清液中仍有32P放射性出现,原因 是 (3)若1个带有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100 个子代T2噬菌体,其中带有32P标记的T2噬菌体有 个,出现该数目说明 DNA的复制方式是 答案:(1)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不带有 (2)使吸附在细菌上的T2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有一部分含有32P标记的T2 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 (3)2半保留复制 解析(1)T2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一般培养基培养,所以要获 得32P或35S标记的T2噬菌体,就先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进行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T2噬菌体混合 的大肠杆菌不带有放射性。(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T2 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搅拌5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100%,而上清液中 仍有32P放射性出现,说明有一部分含有32P标记的T2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3) 由于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最初带有32P标记的T2噬菌体DNA的2 条单链只参与形成2个DNA分子,所以100个子代T2噬菌体中,只有2个T2噬 菌体带有32P标记。 23.(12分)下图为一段DNA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2.(13 分)赫尔希和蔡斯研究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 35S 和 32P 标记 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 检测其放射性。搅拌时间不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不同,得到下表数据。 搅拌时间/min 1 2 3 4 5 上清液 35S 的比例/% 50 70 75 80 80 上清液 32P 的比例/% 21 25 28 30 30 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 100 100 100 100 10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含有 35S 标记或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的具体操作 是 。进行实验时,用来与被标 记的 T2 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 (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 (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搅拌 5 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 100%,而上清液中仍有 32P 放射性出现,原因 是 。 (3)若 1 个带有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 100 个子代 T2 噬菌体,其中带有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有 个,出现该数目说明 DNA 的复制方式是 。 答案:(1)在分别含有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 不带有 (2)使吸附在细菌上的 T2 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 有一部分含有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 (3)2 半保留复制 解析:(1)T2 噬菌体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一般培养基培养,所以要获 得 32P 或 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就先分别用含 32P 和 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 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进行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 T2 噬菌体混合 的大肠杆菌不带有放射性。(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 T2 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离。搅拌 5 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 100%,而上清液中 仍有 32P 放射性出现,说明有一部分含有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3) 由于 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最初带有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 DNA 的 2 条单链只参与形成 2 个 DNA 分子,所以 100 个子代 T2 噬菌体中,只有 2 个 T2 噬 菌体带有 32P 标记。 23.(12 分)下图为一段 DNA 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放大 A- op四=A。 ③ ④ ⑤ 空间结构 平面结构 图甲 图乙 (I)从图甲中可以看出DNA分子具有规则的 结构,从图乙中可以看 出DNA是由 条平行且走向 的长链组成的。在真核细 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 (2)图中①代表 与图中②相配对的碱基是 (填中文名 称):由③④⑤组成的结构名称为 (3)不同生物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 (填“相同”或“不同)。 (4)若在一单链中(A+T/(G+C)=n,则在另一条互补链中其比例为 在 整个DNA分子中其比例为 答案:(1)双螺旋两相反染色体 (2)氢键鸟嘌呤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相同 (4)nn 解析:(I)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旅成双螺旋 结构。在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2)DNA双链的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鸟嘌呤与胞嘧啶互补配对;由③④⑤ 组成的结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两者的比值总是等于1,所 以不同生物的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相同。 (4)一条单链上(A1+T)(G1+C1=n,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该链互补的另一条链 上(T2+A2)/(C2+G2=n,整个DNA分子中 (A+T)/(G+C)=(A1+A2+T1+T2)/(G1+G2+C1+C2=(2A+2T1)/2G1+2C)=n. 24.(20分)为研发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多肽类激素,临床上用于 治疗骨质疏松症),某科研机构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 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2条含有72个碱基的DNA单链,2条链通过18个碱基 对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过程如下图所 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 DNA 分子具有规则的 结构,从图乙中可以看 出 DNA 是由 条平行且走向 的长链组成的。在真核细 胞中,DNA 的主要载体是 。 (2)图中①代表 。与图中②相配对的碱基是 (填中文名 称);由③④⑤组成的结构名称为 。 (3)不同生物的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 (填“相同”或“不同”)。 (4)若在一单链中(A+T)/(G+C)=n,则在另一条互补链中其比例为 ,在 整个 DNA 分子中其比例为 。 答案:(1)双螺旋 两 相反 染色体 (2)氢键 鸟嘌呤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相同 (4)n n 解析:(1)DNA 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 结构。在真核细胞中,DNA 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2)DNA 双链的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鸟嘌呤与胞嘧啶互补配对;由③④⑤ 组成的结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两者的比值总是等于 1,所 以不同生物的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的比值相同。 (4)一条单链上(A1+T1)/(G1+C1)=n,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该链互补的另一条链 上(T2+A2)/(C2+G2)=n,整个 DNA 分子中 (A+T)/(G+C)=(A1+A2+T1+T2)/(G1+G2+C1+C2)=(2A1+2T1)/(2G1+2C1)=n。 24.(20 分)为研发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多肽类激素,临床上用于 治疗骨质疏松症),某科研机构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 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 2 条含有 72 个碱基的 DNA 单链,2 条链通过 18 个碱基 对形成部分双链 DNA 片段,再利用 Klenow 酶补平,获得双链 DNA,过程如下图所 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