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答案D 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不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的生物的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一种生物体内的核酸可能有2种,但遗传物质只有1 种。 2.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 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 ①有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②无致病性的R型活细菌③有致病性的S型活细 菌④无致病性的S型活细菌 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 答案B 3.20世纪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一直到1952年美国 遗传学家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才揭示了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个体小、结构简单和繁殖快等特点 B.在控制变量方面,艾弗里利用了添加某种酶,破坏或去除某种物质的加法原理” C赫尔希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等 D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的保证,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和促进的 答案B 解析:在控制变量方面,艾弗里利用的是“减法原理”。 4.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实验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后,其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C.S型细菌的DNA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第 3 章 基因的本质 第 1 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后· 合格考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 D.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 答案:D 解析: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不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的生物的 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一种生物体内的核酸可能有 2 种,但遗传物质只有 1 种。 2.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将 R 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 S 型细菌混 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 ①有致病性的 R 型活细菌 ②无致病性的 R 型活细菌 ③有致病性的 S 型活细 菌 ④无致病性的 S 型活细菌 A.①④ B.②③ C.③ D.①③ 答案:B 3.20 世纪初,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一直到 1952 年美国 遗传学家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才揭示了 DNA 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菌和病毒作为实验材料具有个体小、结构简单和繁殖快等特点 B.在控制变量方面,艾弗里利用了添加某种酶,破坏或去除某种物质的“加法原理” C.赫尔希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噬菌体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等 D.科学成果的取得必须有技术手段的保证,科学与技术是相互支持和促进的 答案:B 解析:在控制变量方面,艾弗里利用的是“减法原理”。 4.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实验 B.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后,其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C.S 型细菌的 DNA 使部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D.该实验的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DNA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 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DNA是遗传物质。 5.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答案B 解析: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NA,也含有RNA,但遗传物质是 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离心、搅拌、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应该用32P、35S分别标记两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分别做侵 染细菌的实验,A项错误。在该实验的步骤中,应该是搅拌后再离心,B项错误。 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生存,T2噬菌体的培养需要用活的大肠杆菌,C项错误。该 实验的结论为DNA是遗传物质,D项正确。 7.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进行搅拌、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含有 () A.蛋白质外壳 B.较轻的大肠杆菌 C.尚未侵入的噬菌体 D.噬菌体和细菌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上清液中主要含有侵入细菌的T2噬菌体所留下的蛋白质外壳。 8.为研究使肺炎链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的转化因子是DNA还是蛋白质,研究 者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D.该实验的思路是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 DNA 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减法原理”,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地去除 了一种物质,从而鉴定出 DNA 是遗传物质。 5.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C.细胞里的 DNA 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答案:B 解析:一切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 DNA,也含有 RNA,但遗传物质是 DNA。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 DNA,只有少数 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所以说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 32P、35S 标记同一组 T2 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离心、搅拌、检测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T2 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应该用 32P、35S 分别标记两组 T2 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然后分别做侵 染细菌的实验,A 项错误。在该实验的步骤中,应该是搅拌后再离心,B 项错误。 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生存,T2 噬菌体的培养需要用活的大肠杆菌,C 项错误。该 实验的结论为 DNA 是遗传物质,D 项正确。 7.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进行搅拌、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中主要含有 ( ) A.蛋白质外壳 B.较轻的大肠杆菌 C.尚未侵入的噬菌体 D.噬菌体和细菌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上清液中主要含有侵入细菌的 T2 噬菌体所留下的蛋白质外壳。 8.为研究使肺炎链球菌由 R 型转化为 S 型的转化因子是 DNA 还是蛋白质,研究 者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混合 混合后S型细菌 接种 9 培养 S型细菌含R型 的细胞 细菌的 提取物 培养液 甲组 ,蛋白酶 混合 混合后S型细菌 接种 培养 S型细菌含R型 的细胞 细菌的 提取物 培养液 乙组 ,DNA酶 混合子 混合后 接种 无S型细菌 9 培养 S型细菌含R型 的细胞 细菌的 提取物 培养液 丙组 A.实验通过酶解法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S型细菌的菌落出现 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实验结果表明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实验通过酶解法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A项正确。甲、乙组 培养基中既有S型细菌菌落出现,也有未转化的R型细菌菌落出现,B项错误。 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R型细菌转变成了S型细菌,故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仍有 转化活性,C项正确。实验结果表明DNA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D项正确。 9.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 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 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 是 (2)在理论上,上清液的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请你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甲组 乙组 丙组 A.实验通过酶解法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 S 型细菌的菌落出现 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 S 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实验结果表明 DNA 使 R 型细菌发生了转化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实验通过酶解法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A 项正确。甲、乙组 培养基中既有 S 型细菌菌落出现,也有未转化的 R 型细菌菌落出现,B 项错误。 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R 型细菌转变成了 S 型细菌,故 S 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仍有 转化活性,C 项正确。实验结果表明 DNA 使 R 型细菌发生了转化,D 项正确。 9.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菌,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 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后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 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 是 。 (2)在理论上,上清液的放射性应该为 0,其原因是 。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请你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 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 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⑤)上述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 是 答案(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2)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无标记的噬菌 体的蛋白质外壳 (3)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②是没 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具有放射 性 (4)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⑤)不能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 解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将其DNA注入,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由于磷几乎都存 在于DNA中,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上清液中应无放射性。(3)实验中,如果从噬菌体 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的时间过长,就会有大肠杆菌裂解而释放出 子代噬菌体,从而使上清液具有放射性:如果部分被标记的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 杆菌内,也会使上清液具有放射性。(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 菌体的遗传物质。(⑤)N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存在,因此不能用15N来标记 DNA。 等级考拓展提高 1.己知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动物致死性肺炎,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对动物 无害。某生物兴趣小组从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体内提取出了DNA、蛋白质、多 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了无荚膜肺炎链球菌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注 射到小鼠体内,下图中结果错误的是( 有荚膜的肺 无荚膜的肺 炎链球 炎链球菌 提取DNA+,注射 →蛋白质+!注射 结果①小鼠死亡 结果②小鼠不死亡 +糖类+} 注射结果③小鼠不死亡 DNA、 DNA酶+! 注射 结果④小鼠死亡 A.① B.② c.③
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 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 。 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5)上述实验中 (填“能”或“不能”)用 15N 来标记噬菌体的 DNA,理由 是 。 答案:(1)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2)噬菌体已将含 32P 的 DNA 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无标记的噬菌 体的蛋白质外壳 (3)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②是 没 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具有放射 性 (4)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5)不能 DNA 和蛋白质中都含有 N 解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将其 DNA 注入,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由于磷几乎都存 在于 DNA 中,因此从理论上分析,上清液中应无放射性。(3)实验中,如果从噬菌体 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的时间过长,就会有大肠杆菌裂解而释放出 子代噬菌体,从而使上清液具有放射性;如果部分被标记的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 杆菌内,也会使上清液具有放射性。(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噬 菌体的遗传物质。(5)N 在 DNA 和蛋白质中都存在,因此不能用 15N 来标记 DNA。 等级考拓展提高 1.已知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动物致死性肺炎,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对动物 无害。某生物兴趣小组从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体内提取出了 DNA、蛋白质、多 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了无荚膜肺炎链球菌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注 射到小鼠体内,下图中结果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从有英膜的肺炎链球菌体内提取的物质中,只有DNA能使无英膜的肺炎链 球菌转化为有英膜的肺炎链球菌,使小鼠死亡。第④组,DNA酶会使DNA水解, 致使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不能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故小鼠不死亡。 2.(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 质 C.绝大多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 D.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可以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答案:AD 解析: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A项正确。肺炎链球菌转 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可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项错误。真核生 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项错误。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可以 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项正确。 3.(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独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草,可从烟草细胞中分离出烟草花叶病毒 B.35S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过搅拌,则沉淀物不会出现放射性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大都无放射性 D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悬浮培养,可观察到光滑型菌落 答案BD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故单独使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感染烟 草会使烟草感染烟草花叶病毒,最终可以从烟草细胞中分离出烟草花叶病毒,A项 正确。35S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过搅拌,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与大肠杆菌不分离,离心后沉淀物会出现放射性,B项错误。32P标记的是T2噬菌 体的DNA,由于大肠杆菌中原料无放射性,新合成的子代噬菌体中的DNA大部分 没有放射性,因此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大都无放射性,C项正确。将加热致死的S型 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悬浮培养,能将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需接种到 固体培养基上才可观察到光滑型菌落D项错误。 4.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实验结果 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都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 C.实验都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④ 答案:D 解析:从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体内提取的物质中,只有 DNA 能使无荚膜的肺炎链 球菌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使小鼠死亡。第④组,DNA 酶会使 DNA 水解, 致使无荚膜的肺炎链球菌不能转化为有荚膜的肺炎链球菌,故小鼠不死亡。 2.(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可以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 质 C.绝大多数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所以 DNA 是主要的遗传 物质 D.S 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可以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答案:AD 解析:酵母菌的遗传物质是 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A 项正确。肺炎链球菌转 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可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B 项错误。真核生 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C 项错误。S 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可以 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D 项正确。 3.(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独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感染烟草,可从烟草细胞中分离出烟草花叶病毒 B. 35S 标记的 T2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过搅拌,则沉淀物不会出现放射性 C.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大都无放射性 D.将加热致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细菌混合悬浮培养,可观察到光滑型菌落 答案:BD 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故单独使用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 感染烟 草会使烟草感染烟草花叶病毒,最终可以从烟草细胞中分离出烟草花叶病毒,A 项 正确。35S 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未经过搅拌,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与大肠杆菌不分离,离心后沉淀物会出现放射性,B 项错误。32P 标记的是 T2 噬菌 体的 DNA,由于大肠杆菌中原料无放射性,新合成的子代噬菌体中的 DNA 大部分 没有放射性,因此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大都无放射性,C 项正确。将加热致死的 S 型 细菌与 R 型活细菌混合悬浮培养,能将 R 型活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但需接种到 固体培养基上才可观察到光滑型菌落,D 项错误。 4.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实验结果 B.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都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 C.实验都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实验都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A 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艾弗里的转化实验是 在培养基中进行的,B项错误。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而噬 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项错误。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 遗传物质,但都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项错误。 挑战创新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 答下列有关问题。 宝120 名100 被侵染的细菌 0 细胞外5S % 20 细胞外p 0 3456 搅拌时间/min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 的地位”。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具有 的特点。 (2)通过 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 在侵染过程中 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 的放射性,得到如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 是 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 性 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 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 明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 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否则细胞外 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传递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1)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核酸) (2)用分别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DNA和蛋白质的位置 (3)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较低大多DNA进入细菌,大多蛋白 质没有进入细菌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32P (4)DNA 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是生物界最小的一种非细胞生物,并且结构简单,组 成物质中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2)由于噬菌体不能直接生活在培养基中,因此用 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
答案:A 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在小鼠体内进行的,艾弗里的转化实验是 在培养基中进行的,B 项错误。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而噬 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 项错误。两个实验都证明了 DNA 是 遗传物质,但都没有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项错误。 挑战创新 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 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 的地位”。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具有 的特点。 (2)通过 的方法分别获得被 32P 或 35S 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 在侵染过程中 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 的放射性,得到如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搅拌的目的 是 ,所以搅拌时间少于 1 min 时,上清液中的放射 性 。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 35S 和 32P 分别 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 80%和 30%,证 明 。图中“被侵染的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 本保持在 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 , 否则细胞外 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遗传物质的复制和传递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1)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 DNA(核酸) (2)用分别含 32P 和 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 DNA 和蛋白质的位置 (3)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较低 大多 DNA 进入细菌,大多蛋白 质没有进入细菌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32P (4)DNA 解析:(1)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是生物界最小的一种非细胞生物,并且结构简单,组 成物质中只含有蛋白质和核酸。(2)由于噬菌体不能直接生活在培养基中,因此用 含 32P 和 35S 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 32P 和 35S 标记
的大肠杆菌,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其中32P标记噬菌体的 DNA,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的位置变 化。(3)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与细菌分离,所以搅拌时间过短时,含有放射性的 蛋白质外壳就会留在细菌表面,离心后留在沉淀物中,从而使得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较低。(4)由于DNA进入细菌中并且产生子代噬菌体,因此本实验证明病毒遗传 物质的复制和传递过程中DNA起着重要作用
的大肠杆菌,分别获得被 32P 和 35S 标记的噬菌体。其中 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 DNA 和蛋白质的位置变 化。(3)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与细菌分离,所以搅拌时间过短时,含有放射性的 蛋白质外壳就会留在细菌表面,离心后留在沉淀物中,从而使得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较低。(4)由于 DNA 进入细菌中并且产生子代噬菌体,因此本实验证明病毒遗传 物质的复制和传递过程中 DNA 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