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文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新思维 池建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是 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涵不断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对增强民族自尊心,使全国人民 始终保 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要充分发挥好传统文化 宣传者、帮助者、创造者的作用,努力为人民提供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样才能 真正 赢得群众,达到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要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要使中华文化走入 社区和 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 文化 活动,让传统文化不仅保存在纸上、珍藏在博物馆里,而且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 中华 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不等于教条、枯燥乏味,而是恰恰要更加鲜活,更加实在。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 文化工作.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欣赏特点,积极探索宣传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提 高传 播艺术水准,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传播技巧,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新技术,改造 文化 传统生产经营传播模式,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流派、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努力实现艺术精湛、 制作 精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 运用 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通过多 种多 样的科技手段,让深藏在博物馆、科研机构里的传统文化瑰宝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真正接触、 了 解、学习。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熏陶、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同样,也使更多的人了解 传统 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那些经典文本之中,具体化为各种传统文化知识,以各种技术技能存 在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精 神 世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元素。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
全国名校大联考 2016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 语 文 第 I 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承传统文化要有新思维 池建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是 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重要载体。根据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内 涵不断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这对增强民族自尊心,使全国人民 始终保 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要充分发挥好传统文化 宣传者、帮助者、创造者的作用,努力为人民提供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样才能 真正 赢得群众,达到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目的。要深入社区、深入群众,要使中华文化走入 社区和 社会,改造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 文化 活动,让传统文化不仅保存在纸上、珍藏在博物馆里,而且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持 中华 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不等于教条、枯燥乏味,而是恰恰要更加鲜活,更加实在。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 文化工作.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欣赏特点,积极探索宣传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提 高传 播艺术水准,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传播技巧,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新技术,改造 文化 传统生产经营传播模式,实现题材体裁、风格流派、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努力实现艺术精湛、 制作 精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 运用 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通过多 种多 样的科技手段,让深藏在博物馆、科研机构里的传统文化瑰宝走出来,让更多的人真正接触、 了 解、学习。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受到熏陶、启迪人生、陶冶情操。同样,也使更多的人了解 传统 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于那些经典文本之中,具体化为各种传统文化知识,以各种技术技能存 在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精 神 世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元素。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
础教 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里面,要将我国最美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个人 的 血液里。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 教 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要加深对优秀传统文 化 的学习、理解,从而对学生起表率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 等多 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阅读传统经典成为习惯。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坚持使用先进正派、健康向上的文化去抵制落 后腐朽、低俗庸俗的文化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 以继 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摘自2015年03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深入到群众中去。 B.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教条、枯燥的传统文化变得鲜活、实在。 C.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进行推广和普及。 D.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善于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要有现代思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就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B.要传承文化就要让文化真正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必须要深入社区、深人群众。 C.要传承文化首先要保护好文化,这就要求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整理文化典籍 D.基础教育对传承传统文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让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课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地创新宣传文化活动的形式,有鉴别地继承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将具 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传统文化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要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成为承 载者和传播者。 C.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学校要开展各类活动,教师也要加强对传统文 化的学习理解。 D.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所以要坚持运用马列主义等先进正 派的思想来传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京城陷,昭达还乡里,与世祖游, 因结君臣之分。侯景平,世祖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世祖。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 宠优渥,超于侪等。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 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秦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及杜泰退走,因从世祖东进, 军吴兴,以讨杜龛。龛平,又从世祖东讨张彪于会稽,克之。累功除明威将军、定州刺史
础教 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里面,要将我国最美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每个人 的 血液里。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 教 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要加深对优秀传统文 化 的学习、理解,从而对学生起表率作用。此外,还可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 等多 种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阅读传统经典成为习惯。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坚持使用先进正派、健康向上的文化去抵制落 后腐朽、低俗庸俗的文化糟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 以继 承,既不能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 (摘自 2015 年 03 月 30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深入到群众中去。 B.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让教条、枯燥的传统文化变得鲜活、实在。 C.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进行推广和普及。 D.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善于运用现代的传播手段,要有现代思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就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B.要传承文化就要让文化真正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必须要深入社区、深人群众。 C.要传承文化首先要保护好文化,这就要求必须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整理文化典籍。 D.基础教育对传承传统文化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让传统文化成为重要课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地创新宣传文化活动的形式,有鉴别地继承传统文化,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将具 有重要的意义。 B.传承传统文化要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要让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成为承 载者和传播者。 C.传承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学校要开展各类活动,教师也要加强对传统文 化的学习理解。 D.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所以要坚持运用马列主义等先进正 派的思想来传播。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昭达性倜傥,轻财尚气。京城陷,昭达还乡里,与世祖游, 因结君臣之分。侯景平,世祖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世祖。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 恩 宠优渥,超于侪等。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 划 僧辩诛后龛遣其将杜秦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及杜泰退走,因从世祖东进, 军吴兴,以讨杜龛。龛平,又从世祖东讨张彪于会稽,克之。累功除明威将军、定州刺史
初,世祖尝梦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梦告之。至是侍宴,世祖顾昭达日:“卿忆梦不?何 以 偿梦?”昭达对日:“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馀无以奉偿。”欧阳纥据有岭南反,诏昭 达都督众 军讨之。昭达倍道兼行,达于始兴。纥闻昭达奄至,惬扰不知所为,乃出顿涯口,多聚沙石, 盛以 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昭达居其上流,装舰造拍,以临贼栅。又令军人衔刀,潜 行水 中,以斫竹笼,笼篾皆解。因纵大舰随流突之,贼众大败,因而擒纥,送于京师,广州平 以功进 车骑大将军,迁司空,馀并如故 太建二年,率师征萧岿于江陵。时萧岿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 文季等,乘轻舟袭之,焚其舟舰。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名日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 编苇为 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以攻其 城,降 之。三年,遘疾,薨,时年五十四。 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 将 士亦以此附之。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 寇敌 旗鼓相望,弗之废也。四年,配享世祖庙庭 (选自南史章昭达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 辩 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 辩 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C.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 辩 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D.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 辩 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B.“迁”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 肃公翱事》)。 C.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等。“除”是去旧职授新职。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日崩,诸
初,世祖尝梦昭达升于台铉,及旦,以梦告之。至是侍宴,世祖顾昭达日:“卿忆梦不?何 以 偿梦?”昭达对日:“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馀无以奉偿。”欧阳纥据有岭南反,诏昭 达都督众 军讨之。昭达倍道兼行,达于始兴。纥闻昭达奄至,惬扰不知所为,乃出顿涯口,多聚沙石, 盛以 竹笼,置于水栅之外,用遏舟舰。昭达居其上流,装舰造拍,以临贼栅。又令军人衔刀,潜 行水 中,以斫竹笼,笼篾皆解。因纵大舰随流突之,贼众大败,因而擒纥,送于京师,广州平。 以功进 车骑大将军,迁司空,馀并如故。 太建二年,率师征萧岿于江陵。时萧岿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 文季等,乘轻舟袭之,焚其舟舰。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名日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 编苇为 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以攻其 城,降 之。三年,遘疾,薨,时年五十四。 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 将 士亦以此附之。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尽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 寇敌, 旗鼓相望,弗之废也。四年,配享世祖庙庭。 (选自南史·章昭达传》,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 辩 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B.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 辩 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C.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 辩 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D.及高祖讨王僧辩/令世祖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划/僧 辩 诛后/龛遣其将杜泰来攻长城/世祖拒之命/昭达总知城内兵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B.“迁”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 忠 肃公翱事》)。 C.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等。“除”是去旧职授新职。 D.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礼记·曲礼》:“天子死日崩,诸
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章昭达生性卓越豪迈,轻视财物而崇尚义气。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能与士兵同甘苦 最后病死于军中,被追赠为大将军。 B.章昭达早年和世祖同游,结下君臣名分,就一心追随他,深受器重。他跟随文帝守长城, 讨杜龛,克张彪,因功被授予刺史。 C.世祖曾经梦到章昭达升官,并把这事告诉了章昭达。后来在侍宴上世祖酒兴正浓时提 及此事,章昭达当即向世祖表明了自己的效忠之心 D.文章介绍r章昭达辉煌的作战历程,肯定了他治军有方、勇武善战的一面,但对他在临 敌状态下也不停止饮宴作乐表达了否定之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5分) (2)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①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 上燕然 山,刻石纪功而还。 8.诗歌颈联中的“横”和“接”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析其妙处。(5分) 9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2)《逍遥游》中,指出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3)E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树犹如此 朱以撒 西汉的辞赋家枚乘在著名的七发》-文中写了一株梧桐树,历尽艰辛一一它的根是 一半生 一半死,夏日被雷电劈打,冬日被风雪摧残,被急流冲刷,群鸟哀鸣,它却顽强地生长,于 树干中 积聚了很多纹理。终于有人把它砍下制成琴,音质太好了,“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 真是
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 分)( ) A.章昭达生性卓越豪迈,轻视财物而崇尚义气。他身经百战,屡建奇功,能与士兵同甘苦, 最后病死于军中,被追赠为大将军。 B.章昭达早年和世祖同游,结下君臣名分,就一心追随他,深受器重。他跟随文帝守长城, 讨杜龛,克张彪,因功被授予刺史。 C.世祖曾经梦到章昭达升官,并把这事告诉了章昭达。后来在侍宴上世祖酒兴正浓时提 及此事,章昭达当即向世祖表明了自己的效忠之心。 D.文章介绍 r 章昭达辉煌的作战历程,肯定了他治军有方、勇武善战的一面,但对他在临 敌状态下也不停止饮宴作乐表达了否定之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世祖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优渥,超于侪等。(5 分) (2)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①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 上燕然 山,刻石纪功而还。 8.诗歌颈联中的“横”和“接”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析其妙处。(5 分) 9.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两句诗是: (2)《逍遥游》中,指出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 (3)E 维《使至塞上》 一诗中描写塞外风光的著名诗句是: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树犹如此 朱以撒 西汉的辞赋家枚乘在著名的七发》-文中写了一株梧桐树,历尽艰辛一一它的根是 一半生 一半死,夏日被雷电劈打,冬日被风雪摧残,被急流冲刷,群鸟哀鸣,它却顽强地生长,于 树干中 积聚了很多纹理。终于有人把它砍下制成琴,音质太好了,“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 真是
天下独一份的琴声 经历这种艰辛的过程,终于修成正果,这也是很理想的结局了 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使行进的历程百般不畅万般蹭蹬,严重 的就称之为磨难了。磨难因人而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了文王、仲尼、屈 原、左丘、孙 膑、不韦、韩非诸人,不是被囚禁、流放,就是膑脚、失明,凄惨之至,非常人所能承受, 最终却都成 为史上人物,千百年过往而不湮其辉光。就是司马迁本人,也是受宫刑后而发愤著《史记》 的,这 些人物的经历成为教育的典型,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 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关系,当然不能言说磨难,至多就是笔墨上的磨练,但作用于人的精神却 是一脉的。像王谢家族中人,他们的欢欣比瓮牖绳枢之子要多得多,普通人家缺乏的条件他 们 都会有,比一般人成名成家也就顺当得多。但是,逃不脱的是笔墨上的磨练,因为书法家要 靠作 品来说话,而作品是写出来的,写就需要扎实的笔墨功夫,谁也没有理由逃避。人人皆须磨 不能例外。成一字须反复不辍,成一篇则如上蜀道,立一体则以一生为计,尚未知可成否 唐人 孟郊曾风趣地说:“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是啊,一个人为何要如此?此心有远大理想, 思遐 举,而必然要筋骨承其劳累,身心共赴一处,以期遂愿。因此白居易在回忆自己学习时真切 地 说:“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既壮而肤 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大抵文人都有 身心磨 练的过程,积年之功夫终于有了相应的收获,心中甚喜。古代社会没有书法家协会,但文人 雅集 时相互欣赏,优者备受称道,几因磨练长精神,定非碌碌者。当今有了各级书法协会,依水 准而 入座,或一县之会员,一省之会员,当然,一国之会员尤为为人瞩望,由此可见欢愉惨戚藏 于寻常 时日里,书斋静处起风云 可是,持续上进不由人,虽功夫所下甚多,穷昏昼,忘饥渴,却是毫无寸进了,不觉心烦气 躁 难以平复.甚至有人就弃笔墨而走,以为艰深不可求索。清人曾国藩是深有体会者,他认为: 困 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 凡事皆 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这个“熬”字运用得尤其传神一暂时不见有何进 展,仍然 心手不放松,始终自守,不离不弃,继续读书、研究、临摹、创作,似乎不动声色、不激不 厉,却韧以
天下独一份的琴声。 经历这种艰辛的过程,终于修成正果,这也是很理想的结局了。 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使行进的历程百般不畅万般蹭蹬,严重 的就称之为磨难了。磨难因人而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了文王、仲尼、屈 原、左丘、孙 膑、不韦、韩非诸人,不是被囚禁、流放,就是膑脚、失明,凄惨之至,非常人所能承受, 最终却都成 为史上人物,千百年过往而不湮其辉光。就是司马迁本人,也是受宫刑后而发愤著《史记》 的,这 些人物的经历成为教育的典型,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 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关系,当然不能言说磨难,至多就是笔墨上的磨练,但作用于人的精神却 是一脉的。像王谢家族中人,他们的欢欣比瓮牖绳枢之子要多得多,普通人家缺乏的条件他 们 都会有,比一般人成名成家也就顺当得多。但是,逃不脱的是笔墨上的磨练,因为书法家要 靠作 品来说话,而作品是写出来的,写就需要扎实的笔墨功夫,谁也没有理由逃避。人人皆须磨 练, 不能例外。成一字须反复不辍,成一篇则如上蜀道,立一体则以一生为计,尚未知可成否。 唐人 孟郊曾风趣地说:“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是啊,一个人为何要如此?此心有远大理想, 思遐 举,而必然要筋骨承其劳累,身心共赴一处,以期遂愿。因此白居易在回忆自己学习时真切 地 说:“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既壮而肤 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大抵文人都有 身心磨 练的过程,积年之功夫终于有了相应的收获,心中甚喜。古代社会没有书法家协会,但文人 雅集 时相互欣赏,优者备受称道,几因磨练长精神,定非碌碌者。当今有了各级书法协会,依水 准而 入座,或一县之会员,一省之会员,当然,一国之会员尤为为人瞩望,由此可见欢愉惨戚藏 于寻常 时日里,书斋静处起风云。 可是,持续上进不由人,虽功夫所下甚多,穷昏昼,忘饥渴,却是毫无寸进了,不觉心烦气 躁 难以平复.甚至有人就弃笔墨而走,以为艰深不可求索。清人曾国藩是深有体会者,他认为: “困 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 凡事皆 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这个“熬”字运用得尤其传神……一暂时不见有何进 展,仍然 心手不放松,始终自守,不离不弃,继续读书、研究、临摹、创作,似乎不动声色、不激不 厉,却韧以
行事。时日忽忽过去,终于学识又有所提高.腕力又有所增强,悟性又有所开启,砉然天开 进入 新境。而那些不能自守者,终将难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悦 株梧桐,终究要经风雨而后成为琴之优者..一一更多人听到了它悠扬的琴声,忽略了它曾 经的苦难。书法家的磨练,指腕的、心灵的,其中的复杂和幽微,难与外人道。人们聚于酒 看张旭笔走龙蛇的迅疾,一幅之内烟波万状,感到了书法家书写是这般轻易 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摘自2015年03月2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手法多样,开头引用枚乘的《七发》,从梧桐树的历经艰辛终成上等的琴料来说明 人 世间任何人、物需要经历一番磨难才能有所成就,顺境使人颓靡。 B.本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随手拈来,恰如其分,论证了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观点。 人 若想有大的成就需经磨难,磨难也会因人而异,有些非常人能忍受 C.古代书法爱好者经常在一起交流作品,感悟心得.都非庸碌之辈,而现在的书法协会色 龙混杂,成为一部分人附庸风雅的工具.那些人没有经历身心磨练的过程。 D.不管你出身富贵还是贫贱,文人都需经身心的磨练,缺乏自觉的勤学苦练是写不出好作 品的,书法、文学皆如此。否则,就违反了艺术规律,是不会有大成就的。 E.历史名人磨难的事例能激励教育后人,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司马迁就是明证。他在遭 受宫刑后,忍辱偷生,发愤著书,所著《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章开篇介绍枚乘《七发》中的梧桐树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下面两句话的含意。(6分) ①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 ②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4)作者说“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请结合现实谈谈磨难对于成长的意义。(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杨绛的亲情守望 云之端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旧式小楼 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 修 的,只有杨绛一家。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 这也是 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 也不 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钱杨是无锡同乡,1932年相识,1935年喜结良缘,恩爱六十多年。 文革”初期,别人被斗得狼狈不堪,钱钟书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打 叉的大牌子昂首阔步,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既不畏缩也不惶悚。在暴虐横行、风声鹤 年代,瘦弱的杨绛还有过“壮举”。“外人看去她是柔弱的娇太太,面对阶级斗争肯定吃不消
行事。时日忽忽过去,终于学识又有所提高.腕力又有所增强,悟性又有所开启,砉然天开, 进入 新境。而那些不能自守者,终将难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悦。 一株梧桐,终究要经风雨而后成为琴之优者…一一更多人听到了它悠扬的琴声,忽略了它曾 经的苦难。书法家的磨练,指腕的、心灵的,其中的复杂和幽微,难与外人道。人们聚于酒 肆,惊 看张旭笔走龙蛇的迅疾,一幅之内烟波万状,感到了书法家书写是这般轻易。 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摘自 2015 年 03 月 27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本文手法多样,开头引用枚乘的《七发》,从梧桐树的历经艰辛终成上等的琴料来说明 人 世间任何人、物需要经历一番磨难才能有所成就,顺境使人颓靡。 B.本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随手拈来,恰如其分,论证了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观点。 人 若想有大的成就需经磨难,磨难也会因人而异,有些非常人能忍受。 C.古代书法爱好者经常在一起交流作品,感悟心得.都非庸碌之辈,而现在的书法协会色 龙混杂,成为一部分人附庸风雅的工具.那些人没有经历身心磨练的过程。 D.不管你出身富贵还是贫贱,文人都需经身心的磨练,缺乏自觉的勤学苦练是写不出好作 品的,书法、文学皆如此。否则,就违反了艺术规律,是不会有大成就的。 E.历史名人磨难的事例能激励教育后人,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司马迁就是明证。他在遭 受宫刑后,忍辱偷生,发愤著书,所著《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章开篇介绍枚乘《七发》中的梧桐树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 分)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下面两句话的含意。(6 分) ①不论是人、是物,存在于世,都有来自逆向的力量。 ②犹如只看到一朵花的盛开时刻。 (4)作者说“磨难是伴随人生而来的”,请结合现实谈谈磨难对于成长的意义。(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杨绛的亲情守望 云之端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旧式小楼, 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 修 的,只有杨绛一家。1977 年春,钱钟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 这也是 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 也不 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钱杨是无锡同乡,1932 年相识,1935 年喜结良缘,恩爱六十多年。 “文革”初期,别人被斗得狼狈不堪,钱钟书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打 叉的大牌子昂首阔步,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既不畏缩也不惶悚。在暴虐横行、风声鹤 唳的 年代,瘦弱的杨绛还有过“壮举”。“外人看去她是柔弱的娇太太,面对阶级斗争肯定吃不消
或者 往后退缩的样子,但有一次,她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叶廷芳回忆说,“1966年夏的一次批 斗会, 文革ˆ初期钱钟书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当中一角贴了个小纸条澄清。后来群众批牛鬼蛇 神,全所一百多人面前,把八九个人都拉出来批斗,站一排,杨绛站在最右边,当时一起被 批的还 有宗璞、邹获帆、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着头,你说什么都接受,就算不符合事实也不敢说 话,就 她一个人,脸涨得通红。他们逼问杨绛,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她跺着脚,怒 不可 遏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这次以后我就对她刮目相看了,一方面 是 她的勇敢行为,另一方面是她对丈夫的忠贞,绝不允许有不符合事实的批判。” 1969年l1月,年近花甲的钱钟书告别妻女先下了五七干校,学问通透的他,侍弄煤、锅炉 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被大家笑称“钱不开”。半年后,杨绛也来到干校,两个人不在 个连 但能偶尔相聚。两个连在地界上是毗邻的,差距一里左右。杨绛在“菜园班”,当时快六十了, 白 天由她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钱 钟书 担负送信工作,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他去“公社”取件时,总要绕道百十来步看他的妻子, 杨绛 把自己写的东西递给他,他一般就站在那儿看。 在信阳的日子,杨绎依然和别人不同,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还对大家说“文革”对她最大的 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是有一次,大家都在劳动,凿井、种菜、浇菜.菜地旁边突 然起 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当时是夏天,大家还奇怪她怎么会想 事实上,那时候的杨绛刚刚遭遇丧婿之痛,他们的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了。 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钟书病中,我只 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 就糟 糕了。”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绎一人悉心照料。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 个小刺 都不能有,都是杨绛一根一根剔掉的。有段时间,钱钟书在北京医院,女儿在西郊,杨绛这 么大 年纪两边跑。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让她毫无思想准备,这个打击 太大 了!“我们仨失散了”,但是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泪都不掉。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 场,尽我应尽的责任。”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桕拉图的《斐多 篇》。 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
或者 往后退缩的样子,但有一次,她真的让我刮目相看!”叶廷芳回忆说,“1966 年夏的一次批 斗会, ‘文革’初期钱钟书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当中一角贴了个小纸条澄清。后来群众批牛鬼蛇 神,全所一百多人面前,把八九个人都拉出来批斗,站一排,杨绛站在最右边,当时一起被 批的还 有宗璞、邹获帆、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着头,你说什么都接受,就算不符合事实也不敢说 话,就 她一个人,脸涨得通红。他们逼问杨绛,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她跺着脚,怒 不可 遏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这次以后我就对她刮目相看了,一方面 是 她的勇敢行为,另一方面是她对丈夫的忠贞,绝不允许有不符合事实的批判。” 1969 年 11 月,年近花甲的钱钟书告别妻女先下了五七干校,学问通透的他,侍弄煤、锅炉 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被大家笑称“钱不开”。半年后,杨绛也来到干校,两个人不在一 个连, 但能偶尔相聚。两个连在地界上是毗邻的,差距一里左右。杨绛在“菜园班”,当时快六十了, 白 天由她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钱 钟书 担负送信工作,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他去“公社”取件时,总要绕道百十来步看他的妻子, 杨绛 把自己写的东西递给他,他一般就站在那儿看。 在信阳的日子,杨绎依然和别人不同,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还对大家说“文革”对她最大的 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只是有一次,大家都在劳动,凿井、种菜、浇菜……菜地旁边突 然起 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当时是夏天,大家还奇怪她怎么会想 到冷。 事实上,那时候的杨绛刚刚遭遇丧婿之痛,他们的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了。 1997 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钟书病中,我只 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 就糟 糕了。”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绎一人悉心照料。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 个小刺 都不能有,都是杨绛一根一根剔掉的。有段时间,钱钟书在北京医院,女儿在西郊,杨绛这 么大 年纪两边跑。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让她毫无思想准备,这个打击 太大 了!“我们仨失散了”,但是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泪都不掉。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 场,尽我应尽的责任。”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 篇》。 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译
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稿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 笔 记,恐怕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负荷的重担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却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举重若轻 (摘自《时代报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着重选取了人物生平各个阶段的生活片段,叙述生动细腻,全面展现了杨绛和钱钟 书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B.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手法,同时通过传种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清晰地展现了杨绛的 勇敢无畏和对丈夫的忠贞。 C.钱钟书虽然“学问通透”,但“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因此总是被大家 嘲 笑和看不起。 D在信阳的日子,畅绛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这能看出杨绛天性乐观,同时对文革给予她的 教育也是心怀感激的。 E.“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这段文字体现 了杨绛敏感、善良的性格 (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丈章是如何刻画杨绛的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杨绛对钱钟书的“亲情守望”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据中医师施孝文介绍,梅雨季节还未结束,不少市民已经前往医疗机构咨询关于冬 病夏治的事情了 ②过去五年间,中国快递市场的规模经历了一场疯狂增长,而国外快递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 场后,国内快递业的转型已 ③官兵们一直冒着酷暑坚持在消防车旁为群众取水,及时缓解了当地群众用水的,保 证了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 A.迫在眉睫迫不及待燃眉之急B。燃眉之急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C.迫不及待迫在眉睫燃眉之急D.迫不及待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民俗学者表示,如果仅仅把过端午节看成是3天假期,就是吃粽子,那就误解了国家将 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端午节还有很多美好的习俗 B.对长城保护维修,国家文物局将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于预原则,妥善保护长城真 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 C.更多的中国人如果能够多读书,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能在这里慢慢找到幸福感并 且找到自己的话,中国就会变得更好。 D.中国古代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吟 诵它,能陶冶情操,提升知识,给人美的享受。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人们为什么重视邻里关系呢?因为它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之需,而且守望相助,危难时 还可以互相保卫,这是客观的实际利益需要,也受到了基层政治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搞 好邻里关系,。良好的邻里关系还使人体验到了我们同住在一起的亲近感所产生
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稿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 笔 记,恐怕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负荷的重担。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却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举重若轻。 (摘自《时代报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文章着重选取了人物生平各个阶段的生活片段,叙述生动细腻,全面展现了杨绛和钱钟 书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B.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手法,同时通过传种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清晰地展现了杨绛的 勇敢无畏和对丈夫的忠贞。 C.钱钟书虽然“学问通透”,但“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因此总是被大家 嘲 笑和看不起。 D.在信阳的日子.畅绛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这能看出杨绛天性乐观,同时对文革给予她的 教育也是心怀感激的。 E.“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这段文字体现 了杨绛敏感、善良的性格。 (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3)丈章是如何刻画杨绛的形象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4)杨绛对钱钟书的“亲情守望”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①据中医师施孝文介绍,梅雨季节还未结束,不少市民已经 前往医疗机构咨询关于冬 病夏治的事情了。 ②过去五年间,中国快递市场的规模经历了一场疯狂增长,而国外快递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 场后,国内快递业的转型已 。 ③官兵们一直冒着酷暑坚持在消防车旁为群众取水,及时缓解了当地群众用水的 ,保 证了居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用水。 A.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燃眉之急 B。燃眉之急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 C.迫不及待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D.迫不及待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民俗学者表示,如果仅仅把过端午节看成是 3 天假期,就是吃粽子,那就误解了国家将 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端午节还有很多美好的习俗。 B.对长城保护维修,国家文物局将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于预原则,妥善保护长城真 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 C.更多的中国人如果能够多读书,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能在这里慢慢找到幸福感并 且找到自己的话,中国就会变得更好。 D.中国古代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吟 诵它,能陶冶情操,提升知识,给人美的享受。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人们为什么重视邻里关系呢?因为它不仅满足了日常生活之需,而且守望相助,危难时 还可以互相保卫,这是客观的实际利益需要,也受到了基层政治和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搞 好邻里关系, 。良好的邻里关系还使人体验到了我们同住在一起的亲近感所产生
的人生意义感和幸福感。 A.不仅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会让人有精神家园之感,继而才会有nl 属感和认同感 B.不仅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会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继而才会有 精神家园之感 C不仅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邻里和睦,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继而才会有精 神家园之感 D.不仅让人会有精神家园之感,而且邻里和睦,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继而让人有归 属感和认同感 16.下面这则文稿的画线句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找出来并修改。(5分) 通告 ①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内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②将有关事项宣告如下 ③敝公司将于2013年5月10日20时至11日8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 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④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铃、呼叫转移等)需要 重 新设定;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⑤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x×xXxX ⑥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讯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15年5月7日 处,改为 处,改为 处,改为 17.下面是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形泵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 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 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因果关系不成立。从原文看,“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 结果是“音乐既是 艺术,又是数学,还是宗教”,而不是“音乐和算数、几何、天文在西方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 功课”) 2.C(“这个观点导致了理性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取代”错,曲解文意,应是这个观点的意义相 当于理性哲学对宗教 神学的取代 3.A(“数学的发展推动了音乐、哲学的发展”于文无据) 4.D(原文标点: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 帅,且令熟读,日:“治道
的人生意义感和幸福感。 A.不仅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会让人有精神家园之感,继而才会有 n1 属感和认同感 B.不仅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而且邻里和睦,会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继而才会有 精神家园之感 C 不仅让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且邻里和睦,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继而才会有精 神家园之感 D.不仅让人会有精神家园之感,而且邻里和睦,基于互利互助的实用功能,继而让人有归 属感和认同感 16.下面这则文稿的画线句在表达上有四处不妥当,请找出来并修改。(5 分) 通告 ①为提高电话网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内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②将有关事项宣告如下: ③敝公司将于 2013 年 5 月 10 日 20 时至 11 日 8 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 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④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铃、呼叫转移等)需要 重 新设定;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 ⑤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 ⑥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请予理解和支持。 天网通讯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 2015 年 5 月 7 日 处,改为 处,改为 处,改为 17.下面是中华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形泵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 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90 个字。(6 分)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 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 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因果关系不成立。从原文看,“音乐家要根据数学的原理创造出符合宗教精神的艺术”, 结果是“音乐既是 艺术,又是数学,还是宗教”,而不是“音乐和算数、几何、天文在西方成为教会必修的四门 功课”) 2.C(“这个观点导致了理性哲学对宗教神学的取代”错,曲解文意,应是这个观点的意义相 当于理性哲学对宗教 神学的取代) 3.A(“数学的发展推动了音乐、哲学的发展”于文无据) 4.D(原文标点: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 帅,且令熟读,日:“治道
尽在是矣。”) 5.C(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 6.B(“认为冷是个危险人物”错,原文“人为危之的意思是大家替袁枢担心) 7.(1)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得分 点:屡、训、所以、垂各1 分,句意1分) (2)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 任命。(得分点: 予、既而、寝、旨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 周必大、刘珙都用 远大前程期许他。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 担任礼部试官。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 而贯穿在一起, 称为《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 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 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 后来有一天,皇帝问袁枢现任什么官,龚茂良按实回答,皇帝说:“可以任他为寺监簿。 于是凭着大宗正簿 的身份上朝对答皇帝的询问,就根据史书进言说:“我私下听说陛下曾读《通鉴》,多次有教 导的话,看到诸葛亮 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 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 话,造成祸乱。皇帝说:“我不至于和这些人在朝廷策划国事。”袁枢道歉说:“陛下的话说 到这里,是天下人的福 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分工负责国史传记。章悖因为是袁枢的同乡,委婉地请求袁枢用文辞修 饰他的传记 袁枢说:“我是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不隐瞒,宁愿对不起老乡,不可以对不起天下后世 的公正的评论。”当时 宰相赵雄总管修史的事,见到这事感叹说:“不愧于古代的优秀史官。 升任大理少卿。通州百姓高氏因为产业的事被关进大理狱,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额贿赂 偏斜包庇高 氏,袁枢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皇帝,大家替袁枢担心。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 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 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朝廷下诏让袁枢代理工部侍郎。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 外地就职,有给他 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光宗继位,恢复原来的官职 提拔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江陵靠近长江,每年被冲垮成一片汪洋,百姓无处安身。 楚国的旧城楚 观还在,建草房,迁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备意外之事。种树木几万株,作为屏障,百姓 感激他。开禧元年,去 世,享年七十五岁
尽在是矣。”) 5.C(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 6.B(“认为冷是个危险人物”错,原文“人为危之”的意思是大家替袁枢担心) 7.(1)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得分 点:屡、训、所以、垂各 1 分,句意 1 分) (2)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 任命。(得分点: 予、既而、寝、旨各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 周必大、刘珙都用 远大前程期许他。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 担任礼部试官。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 而贯穿在一起, 称为《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 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 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 后来有一天,皇帝问袁枢现任什么官,龚茂良按实回答,皇帝说:“可以任他为寺监簿。” 于是凭着大宗正簿 的身份上朝对答皇帝的询问,就根据史书进言说:“我私下听说陛下曾读《通鉴》,多次有教 导的话,看到诸葛亮 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 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 话,造成祸乱。皇帝说:“我不至于和这些人在朝廷策划国事。”袁枢道歉说:“陛下的话说 到这里,是天下人的福 气。” 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分工负责国史传记。章悖因为是袁枢的同乡,委婉地请求袁枢用文辞修 饰他的传记, 袁枢说:“我是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不隐瞒,宁愿对不起老乡,不可以对不起天下后世 的公正的评论。”当时 宰相赵雄总管修史的事,见到这事感叹说:“不愧于古代的优秀史官。” 升任大理少卿。通州百姓高氏因为产业的事被关进大理狱,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额贿赂 偏斜包庇高 氏,袁枢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皇帝,大家替袁枢担心。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 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 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朝廷下诏让袁枢代理工部侍郎。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 外地就职,有给他 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光宗继位,恢复原来的官职。 提拔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江陵靠近长江,每年被冲垮成一片汪洋,百姓无处安身。 楚国的旧城楚 观还在,建草房,迁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备意外之事。种树木几万株,作为屏障,百姓 感激他。开禧元年,去 世,享年七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