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南京大屠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2、理解倒叙写法及其作用,理解纪实文学多方面引用资料的作用。 情感目标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教学难点 1、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2、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和集中议论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三大惨案”?(南京大屠杀、纳粹奥斯维新集中营 大屠杀、日本广岛之原子弹) 虽然南京大屠杀过去70年了,抗日战争胜利也62年了,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 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永远也不能忘记 更令我们义愤的是当今的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竟然无视史实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并 企图美化那场血腥的侵华战争。同为炎黄子孙,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回顾那段不堪回首 的往事,缅怀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之下的30多万同胞,以铭记南京大屠杀这一子子 孙孙永不能忘的奇耻大辱。 整体感知 1、生字词 熙熙攘攘(x1)(rang) 挎(kua) 蹂躏(rou)(lin 步履蹒跚 (pan )( shan
16、《南京大屠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 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 2、理解倒叙写法及其作用,理解纪实文学多方面引用资料的作用。 情感目标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 教学难点 1、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 2、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和集中议论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谁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三大惨案”?(南京大屠杀、纳粹奥斯维新集中营 大屠杀、日本广岛之原子弹) 虽然南京大屠杀过去 70 年了,抗日战争胜利也 62 年了,但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 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永远也不能忘记。 更令我们义愤的是当今的一些日本右翼分子,竟然无视史实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并 企图美化那场血腥的侵华战争。同为炎黄子孙,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回顾那段不堪回首 的往事,缅怀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之下的 30 多万同胞,以铭记南京大屠杀这一子子 孙孙永不能忘的奇耻大辱。 二、整体感知 1、生字词 熙熙攘攘(xī)(rǎng) 挎(kuà) 蹂躏(róu)(lìn) 步履蹒跚 (pán)(shān)
庵(an) 徘徊(pan)(huai) 毛骨悚然(sng 侥(j 褴 褛(ldn)(1) 惨绝人寰(huan) 蛊惑(g)(huo) 2、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 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题解: 本文选自1987年第七期《解放军文艺》,有删节。 从1939年到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 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军民死 亡512万余人。二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巨大的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惨剧 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六个星期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战争 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六十多年前,侵华日军在中国大陆上制造了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的罪行。 本文写于1987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50周年。在此之前日本右 翼势力曾于1982、1986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属 无稽之谈”。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的史料证据及当时尚存的人证,揭露日本鬼子 惨绝人寰的罪行。 【体现报告文学的新闻性】 4、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梳理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11)用倒叙的手法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罪行,突出了半个世纪的 漫漫岁月都无法抹平静缘老太太心中的伤痕。 第二部分(12-37)揭露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可分三层) 第一层(13-24)主要写日军集体大屠杀的三个惨案。 第二层(25-32)主要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惨案。 第三层(33-37)写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集体大屠杀和零散大屠杀 的案数和人数。 第三部分(38-42)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民族的奇耻大 辱,更加明确今后的路怎么走。 三、课文分析 (一)讲析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部分。 2、本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庵(ān) 徘徊(pán)(huái) 毛骨悚然(sǒng) 侥(jiǎo) 褴 褛(lán)(lǚ) 惨绝人寰(huán) 矶(jī) 蛊惑(gǔ)(huò) 2、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 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3、题解: 本文选自 1987 年第七期《解放军文艺》,有删节。 从 1939 年到 1945 年,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 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 61 个国家和地区、20 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军民死 亡 512 万余人。二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巨大的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惨剧 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六个星期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战争 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六十多年前,侵华日军在中国大陆上制造了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的罪行。 本文写于 1987 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 50 周年。在此之前日本右 翼势力曾于 1982、1986 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属 “无稽之谈”。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的史料证据及当时尚存的人证,揭露日本鬼子 惨绝人寰的罪行。 【体现报告文学的新闻性】 4、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梳理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11)用倒叙的手法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罪行,突出了半个世纪的 漫漫岁月都无法抹平静缘老太太心中的伤痕。 第二部分(12—37)揭露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令人发指的兽行。(可分三层) 第一层(13—24)主要写日军集体大屠杀的三个惨案。 第二层(25—32)主要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个典型惨案。 第三层(33—37)写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集体大屠杀和零散大屠杀 的案数和人数。 第三部分(38—42)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民族的奇耻大 辱,更加明确今后的路怎么走。 三、课文分析 (一)讲析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部分。 2、本段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从老太太的突然狂奔,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 3、用的什么顺序的写法?是怎样写的? 明确:倒叙的写法。文章开头写举世闻名的南京城的都市风光,一派和平繁荣、 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写美国护士的日记。 4、这样开头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衬托后文一位老太太因见到当年惨遭蹂躏处的老槐树而又一次发疯。景与人 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给人极大的冲击力,使人受到震憾 5、写美国护士的日记作用是什么? 明确:引用事实,用当年亲眼目睹的日记,证实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使老太太精 神精神失常。 6、这一部分最后一节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其作用如何? 明确:夹叙夹议的写法,最后一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通过议论强调进光可以流逝, 历史却无法忘却,也不能忘却,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勿忘国耻。 四、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二、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讲析第二部分第一层。 (1)指名朗读 (2)思考:这一层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日军在中国集体大屠杀的三件惨案 追问:哪三件惨案? 明确:①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 ②12月15日的下关大屠杀。 ⑧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 提问:这三次大屠杀的情形是怎样的?(看书,5分钟后复述) (3)请一位同学复述“燕子矶大屠杀”。 提问:下关大屠杀一共死难同胞多少人? 明确:五万人 (4)请一位同学复述“下关大屠杀”。 提问:下关大屠杀死难多少人 明确:堆积如山,就连留下往江里丢尸体的人,干完“活”后,也全部排成队被“枪 杀”了。 (5)请一位同学复述“草鞋峡大屠杀
明确:从老太太的突然狂奔,写当年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 3、用的什么顺序的写法?是怎样写的? 明确:倒叙的写法。 文章开头写举世闻名的南京城的都市风光,一派和平繁荣、 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写美国护士的日记。 4、这样开头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衬托后文一位老太太因见到当年惨遭蹂躏处的老槐树而又一次发疯。景与人 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给人极大的冲击力,使人受到震憾。 5、写美国护士的日记作用是什么? 明确:引用事实,用当年亲眼目睹的日记,证实日寇令人发指的暴行,使老太太精 神精神失常。 6、这一部分最后一节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其作用如何? 明确:夹叙夹议的写法,最后一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通过议论强调进光可以流逝, 历史却无法忘却,也不能忘却,告诫人们牢记民族灾难,勿忘国耻。 四、布置作业 1、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二、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讲析第二部分第一层。 (1)指名朗读 (2)思考:这一层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日军在中国集体大屠杀的三件惨案。 追问:哪三件惨案? 明确:①12 月 13 日的燕子矶大屠杀。 ②12 月 15 日的下关大屠杀。 ③12 月 18 日的草鞋峡大屠杀。 提问:这三次大屠杀的情形是怎样的?(看书,5 分钟后复述) (3)请一位同学复述“燕子矶大屠杀”。 提问:下关大屠杀一共死难同胞多少人? 明确:五万人。 (4)请一位同学复述“下关大屠杀”。 提问:下关大屠杀死难多少人? 明确:堆积如山,就连留下往江里丢尸体的人,干完“活”后,也全部排成队被“枪 杀”了。 (5)请一位同学复述“草鞋峡大屠杀
提问:这次大屠杀死难多少人? 明确;五万多人。 (6)三次大屠杀惨案的特点各是什么? 明确:燕子矶大屠杀是把人赶到渡江码头,用机关枪扫射;下关大屠杀,是把人“绑 缚在一起连成一列长阵,弯弯曲曲望不见尽头”;草鞋峡大屠杀是把人“关到了幕府山 块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空场上”。这种屠杀形式真是惨无人道,令人发指。 2、讲析第二部分第二层。 (1)指名读第25-32自然段。 (2)提问:这一层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件惨案 追问:哪两件惨案? 明确:①井敏明和野田岩杀人竞赛 ②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300多人 (3)提问:这两次血腥屠杀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看书五分钟后准备复述) (4)请一位同学复述杀人恶魔比赛杀中国人的事件 提问:这个事件,突出写出了什么? 明确:突出写出了两个日军的兽性。不!连禽兽都不如! (5)请一位同学复述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300多个无辜中国人的事件。 (6)提问:两个案件,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前者详后者略,详略得当。 7)老师小结。 同学们,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充分领略日本法西斯的惨无人道,灭绝 人性的罪行。让我们记住这一笔笔血债,常把仇恨记心头,毋忘国耻!能更加激起我们 对祖国的热爱。 3、讲析第二部分第三层 (1)指名读第33-37自然段。 (2)思考:这一层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写法庭査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杀死中国人的案数和人数。 提问:这一层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它说明南京大屠杀是经过国际法庭查证判定的,是有历史定论的,不是哪 个人或哪一方可以随意篡改了的。 提问:日军在中国南京前后共屠杀多少中国人? 明确:在南京屠杀共计34万人 (3)老师小结。 4万,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仅仅是能举证、查证到的,还有多少人被他们杀
提问:这次大屠杀死难多少人? 明确;五万多人。 (6)三次大屠杀惨案的特点各是什么? 明确:燕子矶大屠杀是把人赶到渡江码头,用机关枪扫射;下关大屠杀,是把人“绑 缚在一起连成一列长阵,弯弯曲曲望不见尽头”;草鞋峡大屠杀是把人“关到了幕府山 一块用铁丝网围起来的空场上”。这种屠杀形式真是惨无人道,令人发指。 2、讲析第二部分第二层。 (1)指名读第 25—32 自然段。 (2)提问:这一层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件惨案。 追问:哪两件惨案? 明确:①井敏明和野田岩杀人竞赛。 ②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无辜中国人 300 多人 (3)提问:这两次血腥屠杀事件的过程是怎样的?(看书五分钟后准备复述) (4)请一位同学复述杀人恶魔比赛杀中国人的事件。 提问:这个事件,突出写出了什么? 明确:突出写出了两个日军的兽性。不!连禽兽都不如! (5)请一位同学复述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 300 多个无辜中国人的事件。 (6)提问:两个案件,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前者详后者略,详略得当。 (7)老师小结。 同学们,读到这里,我们已经充分领略日本法西斯的惨无人道,灭绝 人性的罪行。让我们记住这一笔笔血债,常把仇恨记心头,毋忘国耻!能更加激起我们 对祖国的热爱。 3、讲析第二部分第三层。 (1)指名读第 33—37 自然段。 (2)思考:这一层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写法庭查证、举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杀死中国人的案数和人数。 提问:这一层第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它说明南京大屠杀是经过国际法庭查证判定的,是有历史定论的,不是哪一 个人或哪一方可以随意篡改了的。 提问:日军在中国南京前后共屠杀多少中国人? 明确:在南京屠杀共计 34 万人。 (3)老师小结。 34 万,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这仅仅是能举证、查证到的,还有多少人被他们杀
害之后投到江里,用汽油焚尸而无法查证啊!这仅仅是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日本侵略中 国期间,在全中国屠杀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个34万啊! 4、小结第二部分 1、文中描述日军用什么手段屠虐我们的骨肉同胞? 日军屠虐中国军民,手段之多、残忍令人发指: (1)机枪扫射,肆意屠杀 (2)杀人竞赛,人当活靶; (3)蹂躏奸杀,老少不放 (4)毁尸灭迹,抛尸长江; (5)屠杀无辜,浇油焚尸; (6)惨无人道,生埋活人。 2、讲析:文章第二部分的安排是颇具匠心的。在写了三个集体大屠杀惨案,两个 令人发指的零散屠杀案后,结尾处还引用了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査证材料。 从结构上看,写査证的法律证据也起到了总写的作用。法庭査证材料铁证如山,不容置 疑。从内容上看,用数字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在引用“查证”后,文章还补上了外国 观察家的看法和当时的情况补述,说明事实上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我们同胞是难以 计数的。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极力抹杀这段历史,墨写的文字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他们 伙人的倒行逆施,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二)讲析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这一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较为集中的议论,抒情部分,也是文章的总结、点题。 提问:哪些是议论?哪些是抒情? 明确:第38自然段借记叙抒情。第39自然段夹叙夹议。第40自然段,前一句夹 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第41自然段也是议论。 (3)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第39自然段揭露了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第40自然段抒 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第41自然段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 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深重的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最后 自然段点题。 【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政论性】 总结课文 (1)完整地听一遍朗读录音,体味感情、语气 (2)把握全文的重点:
害之后投到江里,用汽油焚尸而无法查证啊!这仅仅是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日本侵略中 国期间,在全中国屠杀的中国人,又有多少个 34 万啊! 4、小结第二部分 1、文中描述日军用什么手段屠虐我们的骨肉同胞? 日军屠虐中国军民,手段之多、残忍令人发指: (1) 机枪扫射,肆意屠杀; (2) 杀人竞赛,人当活靶; (3) 蹂躏奸杀,老少不放; (4) 毁尸灭迹,抛尸长江; (5) 屠杀无辜,浇油焚尸; (6) 惨无人道,生埋活人。 2、讲析:文章第二部分的安排是颇具匠心的。在写了三个集体大屠杀惨案,两个 令人发指的零散屠杀案后,结尾处还引用了 1946 年 2 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材料。 从结构上看,写查证的法律证据也起到了总写的作用。法庭查证材料铁证如山,不容置 疑。从内容上看,用数字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在引用“查证”后,文章还补上了外国 观察家的看法和当时的情况补述,说明事实上日寇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我们同胞是难以 计数的。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极力抹杀这段历史,墨写的文字掩盖不了血写的事实,他们 一伙人的倒行逆施,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体现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二)讲析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 (2)思考:这一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较为集中的议论,抒情部分,也是文章的总结、点题。 提问:哪些是议论?哪些是抒情? 明确:第 38 自然段借记叙抒情。第 39 自然段夹叙夹议。第 40 自然段,前一句夹 叙夹议,后一句借议论抒情。第 41 自然段也是议论。 (3)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第 39 自然段揭露了日本法西斯难以计数的令人发指的罪行。第 40 自然段抒 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第 41 自然段强调作为历史的回顾,我们既要 了解祖国的文明、民族的光荣,也应该牢记祖国深重的灾难、民族的奇耻大辱。最后一 自然段点题。 【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政论性】 三、总结课文 (1)完整地听一遍朗读录音,体味感情、语气。 (2)把握全文的重点:
学生甲:掌握三大屠杀惨案,这既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又能使我们勿忘国耻。 学生乙:引用资料的写法,它不但使这篇报告文学更加真实突出,也使我们更多地 了解日军侵华罪行 学生丙:开头倒叙的写法,强调的是结果,因此使后文内容更加对比鲜明,突出。 学生丁:议论、抒情句、段,能起到突出中心,升华主题作用。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回顾和具体描写,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 下的滔天罪行,教育我们记住历史,勿忘国耻,激励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同全世 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战争与侵略。 五、写作特点 ①利用倒叙的写法,突出事件的严重性,使对比鲜明突出。 ②夹叙夹议的写法,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③运用引用历史事实资料,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性,增加了批判性,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南京大屠杀 都市风光(优美) 对比 老太太发疯(惨状) 回忆 燕子矶一一赶到码头用机关枪 扫射 集体屠杀 下关一一用绳捆在一起,连成串杀害。 、大屠杀 草鞋峡一一用铁丝网网住杀害 零散屠杀两个日军一一杀人比赛 田中军吉一一连杀300多人 法庭查证一一历史结论、铁证如山 八、课后反思
学生甲:掌握三大屠杀惨案,这既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又能使我们勿忘国耻。 学生乙:引用资料的写法,它不但使这篇报告文学更加真实突出,也使我们更多地 了解日军侵华罪行。 学生丙:开头倒叙的写法,强调的是结果,因此使后文内容更加对比鲜明,突出。 学生丁:议论、抒情句、段,能起到突出中心,升华主题作用。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回顾和具体描写,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 下的滔天罪行,教育我们记住历史,勿忘国耻,激励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同全世 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战争与侵略。 五、写作特点 ①利用倒叙的写法,突出事件的严重性,使对比鲜明突出。 ②夹叙夹议的写法,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③运用引用历史事实资料,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性,增加了批判性。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南京大屠杀 一、都市风光(优美) 对比 老太太发疯(惨状) 回忆 燕子矶——赶到码头用机关枪 扫射 集体屠杀 下关——用绳捆在一起,连成串杀害。 二、大屠杀 草鞋峡——用铁丝网网住杀害 零散屠杀 两个日军——杀人比赛 田中军吉——连杀 300 多人 法庭查证——历史结论、铁证如山 八、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