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文言文整体阅读 考点一:文言词汇(实词和虚词) 【考点解析和预测】 在考生眼里,高考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一块“硬骨头”。数年的毕业班教学告诉我 们,除了靠平时的积累外,考前梳理一下相关知识点,再辅以答题的思路分析和 技巧归纳,文言文的学习成绩是可以提高的 文言文的词汇(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阅读的起点,因此,它们是高考的必考点, 尤其是文言实词几乎是逢考必有 般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选出释义正确或错 误的项;(2)与对照项(多半是课内的)比对,释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 2011年高考试题在减少题量,尤其是选择题在减少题量的呼声下,单考实词(或 虚词)的可能性大增;虚词会将课内与课外的对照起来考查。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馅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 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乱, 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 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 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 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 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 是伐范、中行。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 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 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 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 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 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臣者务崇君之德 崇:使……崇高 B.牵牛蹊人之 田 蹊:践踏 C.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 计阴谋:暗中谋划 【答案】C 【解析】“罢”应该是“撤掉、撤出”之意 【思路分析】信息源“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译文为 “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 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据“陈之戍”可推知“罢”不可能是“罢免” 的意思。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第二部分 文言文整体阅读 考点一:文言词汇(实词和虚词) 【考点解析和预测】 在考生眼里,高考文言文阅读历来是一块“硬骨头”。数年的毕业班教学告诉我 们,除了靠平时的积累外,考前梳理一下相关知识点,再辅以答题的思路分析和 技巧归纳,文言文的学习成绩是可以提高的。 文言文的词汇(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阅读的起点,因此,它们是高考的必考点, 尤其是文言实词几乎是逢考必有。 一般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选出释义正确或错 误的项;(2)与对照项(多半是课内的)比对,释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 2011 年高考试题在减少题量,尤其是选择题在减少题量的呼声下,单考实词(或 虚词)的可能性大增;虚词会将课内与课外的对照起来考查。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一 10 题。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馅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 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乱, 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 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 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 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 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 是伐范、中行。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 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 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 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 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 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 (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忠臣者务崇君之德 崇:使……崇高 B.牵牛蹊人之 田 蹊:践踏 C.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 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 计 阴谋:暗中谋划 【答案】C 【解析】“罢”应该是“撤掉、撤出”之意 【思路分析】信息源“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译文为 “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 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据“陈之戍”可推知“罢”不可能是“罢免” 的意思。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申叔时使于齐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 而三胜 B.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游之乐也 C.罪则有之,罚亦重矣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 D.此之谓也 夫晋,何厌之 有 【答案】D 【解析】两个“之”字都是助词,起提宾的作用。其他三项,A项的两个“于”字, 前者表示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译为“到”;后者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 为“和”“同”“跟”等。B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前者是指示代词,相当 于“那”;后者是人称代词,在这里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自己”。C项两 个“则”字,前者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倒是”;后者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 【思路分析】A、B两项据句子意思可推断出来,难度不大;D项“之”后为动词 “谓”,前为名词性词语“此”,可判定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词。对照项分别出自 课文《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促织》《烛之武退秦师》,熟悉课文的考生可 将该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代入选文,可初步排除A、B、D三项。 附:参考译文 楚厉王有报警的鼓,和百姓约定用来作警戒。(有一次,厉王)饮酒,酩酊大醉, 误击了它。百姓非常惊慌,(厉王)派人制止大家,说:“我喝酒醉了,同身边 的侍从开玩笑击了鼓。”(急忙赶来的)老百姓便都散去了。过了几个月,(真 的)有了紧急情况,再击鼓(报警)时,百姓就都不来了。于是,(厉王)重新 发布命令明确信号,民众才相信了他。 忠诚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谄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领土扩展。怎么证 明这点呢?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讨伐他,陈国人也听从楚 王的命令。庄王讨伐有罪之人以后,留下部队驻扎在陈国,楚国的大夫们全都来 表示庆贺。当时申叔时正出使齐国,回国以后却没有表示庆贺。楚庄王就问申叔 时:“陈国叛臣大逆不道,我发动大军讨伐他们,平息了暴乱,惩处了罪人,群 臣都来庆贺,唯独你不庆贺,为什么呢?”申叔时说:“有人牵牛踩踏了别人家 的田,田主杀了那牛的主人又抢走了他的牛。牵牛人的罪过倒是有的,但是这样 的惩处也太重了。今天您认为陈国弑君者大逆不道,发兵征讨,已经诛杀了罪臣, 却还派兵驻扎在陈国不走。诸侯们听到这件事情,认为你君王发兵征讨的目的不 在诛杀罪臣,而是在贪图人家的国家。我听说君子是不抛弃道义来谋取利益的。 楚庄王说:“你讲得好。”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 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这就是在竭力使君王品 行高尚啊。 张武替智伯出主意,说:“晋国的六大将军中,中行、文子最弱小,而且他们内 部又离心离德,现在正好可以讨伐他们来扩展我们的领地。”智伯于是听从张武 的计谋发兵攻打中行、文子氏。把他们消灭之后,张武又唆使智伯向魏、韩、赵 三家索要土地。韩家和魏家割让了土地给他,而赵家不肯割让。智伯于是胁迫韩、 魏两家一起攻打赵家,并包围晋阳达三年之久。后来赵、魏、韩三家暗中联合, 秘密商议,一同进攻智伯,于是消灭了智伯家族。这就是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 的结果啊
A. 申叔时使于齐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 而三胜 B.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游之乐也 C.罪则有之,罚亦重矣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 D.此之谓也 夫晋,何厌之 有 【答案】D 【解析】两个“之”字都是助词,起提宾的作用。其他三项,A 项的两个“于”字, 前者表示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译为“到”;后者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 为“和”“同”“跟”等。 B 项两个“其”字都是代词,前者是指示代词,相当 于“那”;后者是人称代词,在这里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自己”。 C 项两 个“则”字,前者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倒是”;后者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 “就” 【思路分析】A、B 两项据句子意思可推断出来,难度不大;D 项“之”后为动词 “谓”,前为名词性词语“此”,可判定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词。对照项分别出自 课文《六国论》《游褒禅山记》《促织》《烛之武退秦师》,熟悉课文的考生可 将该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代入选文,可初步排除 A、B、D 三项。 附:参考译文 楚厉王有报警的鼓,和百姓约定用来作警戒。(有一次,厉王)饮酒,酩酊大醉, 误击了它。百姓非常惊慌,(厉王)派人制止大家,说:“我喝酒醉了,同身边 的侍从开玩笑击了鼓。”(急忙赶来的)老百姓便都散去了。过了几个月,(真 的)有了紧急情况,再击鼓(报警)时,百姓就都不来了。于是,(厉王)重新 发布命令明确信号,民众才相信了他。 忠诚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谄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领土扩展。怎么证 明这点呢?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讨伐他,陈国人也听从楚 王的命令。庄王讨伐有罪之人以后,留下部队驻扎在陈国,楚国的大夫们全都来 表示庆贺。当时申叔时正出使齐国,回国以后却没有表示庆贺。楚庄王就问申叔 时:“陈国叛臣大逆不道,我发动大军讨伐他们,平息了暴乱,惩处了罪人,群 臣都来庆贺,唯独你不庆贺,为什么呢?”申叔时说:“有人牵牛踩踏了别人家 的田,田主杀了那牛的主人又抢走了他的牛。牵牛人的罪过倒是有的,但是这样 的惩处也太重了。今天您认为陈国弑君者大逆不道,发兵征讨,已经诛杀了罪臣, 却还派兵驻扎在陈国不走。诸侯们听到这件事情,认为你君王发兵征讨的目的不 在诛杀罪臣,而是在贪图人家的国家。我听说君子是不抛弃道义来谋取利益的。” 楚庄王说:“你讲得好。”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 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这就是在竭力使君王品 行高尚啊。 张武替智伯出主意,说:“晋国的六大将军中,中行、文子最弱小,而且他们内 部又离心离德,现在正好可以讨伐他们来扩展我们的领地。”智伯于是听从张武 的计谋发兵攻打中行、文子氏。把他们消灭之后,张武又唆使智伯向魏、韩、赵 三家索要土地。韩家和魏家割让了土地给他,而赵家不肯割让。智伯于是胁迫韩、 魏两家一起攻打赵家,并包围晋阳达三年之久。后来赵、魏、韩三家暗中联合, 秘密商议,一同进攻智伯,于是消灭了智伯家族。这就是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 的结果啊
竭力使君王的品德高尚,君王终于称霸天下;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君王最终 被人家消灭。所以,千辆兵车的诸侯小国,只要实行德政就能称王天下,像商汤 王和周武王就是这样;而万辆兵车的大国,如果喜欢扩展领地,最终还是导致灭 亡,像智伯就是这样。过去智伯骄横,攻打中行文子,并且战胜了他们,又胁迫 韩魏的君主,割去了他们的土地。还认为不满足,于是起兵伐赵,韩魏二君反戈 一击,智伯兵败晋阳城下,身死髙梁城东,头颅被作为溺器,国家被分为三份, 被天下人笑话,这都是不知足所带来的祸患哪。老子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 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说的就是这个意 思 考点二:文言文句式和翻译 【考点解析及预测】文言文的句式一般不会单独考查,除北京卷等少数地方外, 般不会单独考查文言文的句式和语法。文言文句式和语法一般放在文言翻译中 考查。 文言文的翻译以主观题为主,分值11分,3小题。评分时一般要求考生采分点 翻译正确。而采分点的设置往往选取那些考生容易误译、漏译、错译的语法点。 文言文的断句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比翻译难度小,但读懂文句是其前提。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 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 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 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 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 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 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 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 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 文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 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 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 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 悦辄有所随顺。病日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 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 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 天理此栻 选自《宋史卷四百 十九》(有删改)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栻)也 B.愿(上)益加省察 C.(孝宗)旋阅其实,果如栻言 D.明年出栻知袁州,(栻) 申说前命
竭力使君王的品德高尚,君王终于称霸天下;竭力使君王的领土扩展,君王最终 被人家消灭。所以,千辆兵车的诸侯小国,只要实行德政就能称王天下,像商汤 王和周武王就是这样;而万辆兵车的大国,如果喜欢扩展领地,最终还是导致灭 亡,像智伯就是这样。过去智伯骄横,攻打中行文子,并且战胜了他们,又胁迫 韩魏的君主,割去了他们的土地。还认为不满足,于是起兵伐赵,韩魏二君反戈 一击,智伯兵败晋阳城下,身死高梁城东,头颅被作为溺器,国家被分为三份, 被天下人笑话,这都是不知足所带来的祸患哪。老子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 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说的就是这个意 思。 考点二:文言文句式和翻译 【考点解析及预测】文言文的句式一般不会单独考查,除北京卷等少数地方外, 一般不会单独考查文言文的句式和语法。文言文句式和语法一般放在文言翻译中 考查。 文言文的翻译以主观题为主,分值 11 分, 3 小题。评分时一般要求考生采分点 翻译正确。而采分点的设置往往选取那些考生容易误译、漏译、错译的语法点。 文言文的断句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比翻译难度小,但读懂文句是其前提。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 张栻字敬夫,丞相浚子也。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 栻时以少年,内赞密谋,外参庶务,其所综画,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也。间以 军事入奏,因进言曰:“陛下上念宗社之仇耻,下闵中原之涂炭,惕然于中,而 思有以振之。臣谓此心之发,即天理之所存也。愿益加省察,而稽古亲贤以自辅, 无使其或少息,则今日之功可以必成,而因循之弊可革矣。”孝宗异其言,于是 遂定君臣之契。 会史正志为发运使,名为均输,实尽夺州县财赋,远近骚然,士大夫争言其害, 栻亦以为言。上曰:“正志谓但取之诸郡,非取之于民也。”栻曰:“今日州郡 财赋大抵无余,若取之不已,而经用有阙,不过巧为名色以取之于民耳。”上矍 然曰:“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旋阅其实,果如栻言,即 诏罢之。 知阁门事张说除签书枢密院事,栻夜草疏极谏其不可,旦诣朝堂,质责宰相虞允 文曰:“宦官执政,自(蔡)京、(王)黼始;近习执政,自相公始。”允文惭 愤不堪。栻复奏:“文武诚不可偏,然今欲右武以均二柄,而所用乃得如此之人, 非惟不足以服文吏之心,正恐反激武臣之怒。”孝宗感悟,命得中寝。然宰相实 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 栻为人表里洞然,勇于从义,无毫发滞吝。每进对,必自盟于心,不可以人主意 悦辄有所随顺。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恶公天 下之理。天下传诵之。栻有公辅之望,卒时年四十有八。孝宗闻之,深为嗟悼, 四方贤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江陵、静江之民尤哭之哀。嘉定间,赐谥曰宣。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 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选自《宋史 卷四百 二十九》(有删改) 7.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幕府诸人皆自以为不及(栻)也 B.愿(上)益加省察 C.(孝宗)旋阅其实,果如栻言 D.明年出栻知袁州,(栻) 申说前命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D 【解析】D项应为“宰相 【思路分析】试题难度不大。考生可据信息源(上下文)多看几句。“然宰相实 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可判断出“申 说前命”应当是“宰相”或“张栻”,据前文和文气一致的原则来看,应为“宰 相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文段断句。(4分)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 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②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答案及评分要点】(1)(4分)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 /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4分,每错两处 扣1分,多断、漏断、错断均算错) (2)①(3分)译:像你这样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译 对“假”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 ②(3分)译:(他)病重(患病)将死时,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上亲近君子 疏远小人。(译对“疏”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 【思路分析】(1)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意,在此基础上,考生可以据标 志(如“曰”、“者”等虚词)判定。(2)文言文翻译要有采分点意识。翻译 前要对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语感,读出句逗来。如①可断句为“朕/假手于发运 使/以病吾民也”,如此,大意已经明了。 参考译文: 张栻字敬夫,是丞相张浚的儿子。以父荫补入官列,被征召为宣抚司都督府书写 机宜文字,拜直秘阁。张栻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 他的全面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偶尔向皇帝禀奏军事,于是他进言曰: 陛下上念及国家的仇恨和耻辱,下怜悯中原之地遭受涂炭,心中警惊,想着有 所振作。我认为这种心思的萌发,就是因为天理的存在。希望陛下更进一步内省 俯察,研习古事,亲近贤人来自相辅助,不要使它稍有止息,那么当今的功业 定能够成就,而因循守旧的弊端就可以革除了。”孝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于是 就定下了君臣关系之宜。 这时史正志担任发运使,名义上是均输,实际上是夺走州县的资财赋税,远近为 之骚动。士大夫争相论说它的害处,张栻也为之论说。皇帝说:“史正志说只是 取之各州郡,不是从百姓那里收取。”张栻说:“现在州郡的资财赋税大体上没 有富余,如果取之不止,而经费不足,那就不过是巧立名目来从百姓那里侵取罢 了。”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 随即査核实情,果然像张栻说的那样,于是立即下诏书罢免了史正志 知阁门事务张说拜官签书枢密院事,张栻连夜草拟奏疏极力谏说不可以,早晨到 朝廷去,他责备宰相虞允文说:“宦官执政,从蔡京、王黼开始;亲幸执政,是 从相公您开始。”虞允文听了,羞怒难当。张栻又上奏说:“文和武确实不可偏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 B 级。 【答案】D 【解析】D 项应为“宰相”。 【思路分析】试题难度不大。考生可据信息源(上下文)多看几句。“然宰相实 阴附说,明年出栻知袁州,申说前命,中外喧哗,说竟以谪死”,可判断出“申 说前命”应当是“宰相”或“张栻”,据前文和文气一致的原则来看,应为“宰 相”。 9.断句和翻译。(10 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文段断句。(4 分) 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 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①如卿之言,是朕假手于发运使以病吾民也。 ②病且死,犹手疏劝上亲君子远小人。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B 级。 【答案及评分要点】(1)(4 分)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 /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此栻讲学之要也(4 分,每错两处 扣 1 分,多断、漏断、错断均算错) (2)①(3 分)译:像你这样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译 对“假”字给 1 分,译对大意给 2 分。) ②(3 分)译:(他)病重(患病)将死时,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上亲近君子, 疏远小人。(译对“疏” 字给 1 分,译对大意给 2 分。) 【思路分析】(1)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意,在此基础上,考生可以据标 志(如“曰”、“者”等虚词)判定。(2)文言文翻译要有采分点意识。翻译 前要对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语感,读出句逗来。如①可断句为“朕/假手于发运 使/以病吾民也”,如此,大意已经明了。 参考译文: 张栻字敬夫,是丞相张浚的儿子。以父荫补入官列,被征召为宣抚司都督府书写 机宜文字,拜直秘阁。张栻当时很年轻,在内帮助秘密谋划,在外参预诸多事务。 他的全面谋划,幕府众人都自认为不如。偶尔向皇帝禀奏军事,于是他进言曰: “陛下上念及国家的仇恨和耻辱,下怜悯中原之地遭受涂炭,心中警惊,想着有 所振作。我认为这种心思的萌发,就是因为天理的存在。希望陛下更进一步内省 俯察,研习古事,亲近贤人来自相辅助,不要使它稍有止息,那么当今的功业一 定能够成就,而因循守旧的弊端就可以革除了。”孝宗对他的话感到惊异,于是 就定下了君臣关系之宜。 这时史正志担任发运使,名义上是均输,实际上是夺走州县的资财赋税,远近为 之骚动。士大夫争相论说它的害处,张栻也为之论说。皇帝说:“史正志说只是 取之各州郡,不是从百姓那里收取。”张栻说:“现在州郡的资财赋税大体上没 有富余,如果取之不止,而经费不足,那就不过是巧立名目来从百姓那里侵取罢 了。”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 随即查核实情,果然像张栻说的那样,于是立即下诏书罢免了史正志。 知阁门事务张说拜官签书枢密院事,张栻连夜草拟奏疏极力谏说不可以,早晨到 朝廷去,他责备宰相虞允文说:“宦官执政,从蔡京、王黼开始;亲幸执政,是 从相公您开始。”虞允文听了,羞怒难当。张栻又上奏说:“文和武确实不可偏
废,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这不只是不能 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武臣。”孝宗为之感悟,命令得以中止。热而宰 相实际上暗地里附和张说,第二年命令张栻出知袁州,重申张说原来的命令,朝 廷上下一片喧哗,张说最后因为遭受贬谪而死去 张栻为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见义勇为,没有一丝的迟疑。每次入朝论对, 都一定要说心中想说的话,不会因为主上高兴就顺从其意。他病重临死的时候, 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帝亲近君子远离小人,防止以一己的偏见去信任他人,要用 天下的公理去秉持好恶之心。天下人都流传诵读。张栻有三公辅相的声望,去世 时四十八岁。孝宗听说他去世后,深感痛悼,各地的贤士大夫都泪洒悼念,而江 陵、静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伤心。嘉定年间,朝廷赐他谥号“宣”。 张栻的言论是:“为学没有比分清义和利更重要的。义,是本心所应当做的,不 是有所为才去做的:有所为才去做的,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这是张栻论学 的要领。 例:给下面文言文选段中没有标点的部分做句读(5分)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 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 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 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答案】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 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 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考点三:文言文综合分析 [考纲阐释] 今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上仍然 是三项考查要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表明文章里面包含的信息有主次、类别、情理等方面的分别,考 生要能根据测试的要求选出应选的项。“归纳、概括”是要求考生能抓住文章中 最主要的和最本质的东西,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分析综合”指的 是分解剖析的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能力层级。分析 就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 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与综合不是互相孤立 的,也不可能截然分开。分析是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 础上形成的对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命题规律] 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的考査,这些年一直保持稳定,采用客观题型, 设题1-2道。如果只设一道题,就把文章的内容和行文特点归纳概括成若个方面 若干个小点,要求判断其正误。如果设两道题,一般前一道题会就文中主要人物 的性格特征、行事特点等作为辨析思考对象,聚焦于一点,从文中摘出若干语句 分编成四组,要求选出“最能体现……”的一项;后一道题则着眼于全文内容, 与一道题考查的形式相同 从命题材料看,已从过去以史传文为主的单一模式扩大到诸子散文、赠序
废,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这不只是不能 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武臣。”孝宗为之感悟,命令得以中止。热而宰 相实际上暗地里附和张说,第二年命令张栻出知袁州,重申张说原来的命令,朝 廷上下一片喧哗,张说最后因为遭受贬谪而死去。 张栻为人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他见义勇为,没有一丝的迟疑。每次入朝论对, 都一定要说心中想说的话,不会因为主上高兴就顺从其意。他病重临死的时候, 还亲手写奏疏劝导皇帝亲近君子远离小人,防止以一己的偏见去信任他人,要用 天下的公理去秉持好恶之心。天下人都流传诵读。张栻有三公辅相的声望,去世 时四十八岁。孝宗听说他去世后,深感痛悼,各地的贤士大夫都泪洒悼念,而江 陵、静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伤心。嘉定年间,朝廷赐他谥号“宣”。 张栻的言论是:“为学没有比分清义和利更重要的。义,是本心所应当做的,不 是有所为才去做的;有所为才去做的,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这是张栻论学 的要领。 例:给下面文言文选段中没有标点的部分做句读(5 分)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 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 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 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答案】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 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 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考点三:文言文综合分析 [考纲阐释] 今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上仍然 是三项考查要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 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表明文章里面包含的信息有主次、类别、情理等方面的分别,考 生要能根据测试的要求选出应选的项。“归纳、概括”是要求考生能抓住文章中 最主要的和最本质的东西,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分析综合”指的 是分解剖析的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能力层级。分析 就是把整体分解成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 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与综合不是互相孤立 的,也不可能截然分开。分析是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 础上形成的对事物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命题规律] “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的考查,这些年一直保持稳定,采用客观题型, 设题 l-2 道。如果只设一道题,就把文章的内容和行文特点归纳概括成若个方面、 若干个小点,要求判断其正误。如果设两道题,一般前一道题会就文中主要人物 的性格特征、行事特点等作为辨析思考对象,聚焦于一点,从文中摘出若干语句, 分编成四组,要求选出“最能体现……”的一项;后一道题则着眼于全文内容, 与一道题考查的形式相同。 从命题材料看,已从过去以史传文为主的单一模式扩大到诸子散文、赠序
书序、笔记小品、文言小说等多种文体并存的“多元模式”,不同文体有不同的 特点,这些特点具体体现的地方,常是题目最可能的“采点”之处;从命题内容 看,以人物作为设题的唯一依据的局面被打破,分析评价事理的题目有所增加: 从命题形式看,干扰项的设置更具有迷惑性、隐蔽性,这些无疑都对考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题步骤」 1.整体把握,圈划重点字句 整体理解原文的内容是准确筛选信息的前提。史传类文章都是以叙述为主 的,一篇文章的几段文字通常由几件事构成。答题前,首先要细心通读全文,读 时要善于利用文后补注,利用选项信息,利用课本知识。在不离开文本语言环境 的基础上留意词类活用,留意古今义不同,留意固定结构,留意特殊句式。在阅 读过程中要有对弄不懂的生词不管,对专有名词不动不管的良好的抗干扰考试心 态。做到这些就能将文段读得顺,读得踏实,读得明白。与此同时应尽量将下列 内容圈划出来帮助自己准确快速锁定答题区域:①何人,何事。②几人、几事, 关系如何。③人物举止、主张、情感、才智、品性、取向。 2.细心比对,找出干扰因素 在阅读过程中,应将选项内容与文段中同选项有关的内容一一比对,核实有 无“强加因果”“颠倒事实”“无中生有”“说东道西”“失实拔高”“张冠 李戴”“牵强附会”“偏离题意”“时空错位”“误解词语”“断章取 义”“偷换概念”等问题。然后排除干扰,确定答案。 [解题技巧」 做“筛选文中的信息”题时可用“跳读法”来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 料。这些重要的信息,很多时候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 段末的总结句,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等。 做“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题时要联系语境,紧扣品质这一主线, 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至于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与语 段的理解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还原法”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 其正误。“还原”后就算所给信息能体现题干要求,也还需冷静分清是直接体现 还是间接体现,因为有的题目设置是要求选出直接体现的,而有的题目设置是要 求选出间接体现的。做好这般细致的区分,最终选择才不会出纰漏。 做“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时可用“客观寻找法”。由于我们 是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不是去评论作者的观点态度。对作者的观点态 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普遍存在的道理,考生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不用考 虑,更不用深究。考生只需客观寻找并在不离开原文语域的前提条件下分析概括。 [真题验证] 在此,我们以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言文的部分考题为例,用上面 介绍的方法来判断解析考题。 1.失实拔高 例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广东卷7)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狐 C.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答案:B
书序、笔记小品、文言小说等多种文体并存的“多元模式”,不同文体有不同的 特点,这些特点具体体现的地方,常是题目最可能的“采点”之处;从命题内容 看,以人物作为设题的唯一依据的局面被打破,分析评价事理的题目有所增加; 从命题形式看,干扰项的设置更具有迷惑性、隐蔽性,这些无疑都对考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题步骤] 1. 整体把握,圈划重点字句 整体理解原文的内容是准确筛选信息的前提。史传类文章都是以叙述为主 的,一篇文章的几段文字通常由几件事构成。答题前,首先要细心通读全文,读 时要善于利用文后补注,利用选项信息,利用课本知识。在不离开文本语言环境 的基础上留意词类活用,留意古今义不同,留意固定结构,留意特殊句式。在阅 读过程中要有对弄不懂的生词不管,对专有名词不动不管的良好的抗干扰考试心 态。做到这些就能将文段读得顺,读得踏实,读得明白。与此同时应尽量将下列 内容圈划出来帮助自己准确快速锁定答题区域:①何人,何事。②几人、几事, 关系如何。③人物举止、主张、情感、才智、品性、取向。 2. 细心比对,找出干扰因素 在阅读过程中,应将选项内容与文段中同选项有关的内容一一比对,核实有 无“强加因果”“颠倒事实”“无中生有”“说东道西”“失实拔高”“张冠 李戴”“牵强附会”“偏离题意”“时空错位”“误解词语”“断章取 义”“偷换概念”等问题。然后排除干扰,确定答案。 [解题技巧] 做“筛选文中的信息”题时可用“跳读法”来捕捉文中重要的信息材 料。这些重要的信息,很多时候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 段末的总结句,作者的评述性文字等。 做“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题时要联系语境,紧扣品质这一主线, 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至于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与语 段的理解等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还原法”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 其正误。“还原”后就算所给信息能体现题干要求,也还需冷静分清是直接体现 还是间接体现,因为有的题目设置是要求选出直接体现的,而有的题目设置是要 求选出间接体现的。做好这般细致的区分,最终选择才不会出纰漏。 做“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时可用“客观寻找法”。由于我们 是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而不是去评论作者的观点态度。对作者的观点态 度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普遍存在的道理,考生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不用考 虑,更不用深究。考生只需客观寻找并在不离开原文语域的前提条件下分析概括。 [真题验证] 在此,我们以 2007 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文言文的部分考题为例,用上面 介绍的方法来判断解析考题。 1. 失实拔高 例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广东卷 7) 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狐 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答案:B
解析:“类冗杂可删”中的“类”字更能表明郭生心中的推测和不确定性, 不能表现出他的虚心,归为“郭生虚心”这是对人物品行评价的拔高。 2.时空错位 例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广东卷8)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 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 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 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 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答案:C。 解析:“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错误。郭生并非当时就明白的。从 原文“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可知,郭生“明白了叶公的 文章并不出色”是后来发生的事情,C项中的表述,是将此事发生的时间提前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之时。认为此项表述正确的考生是阅读 时不够细心,对事件前后发展进程没看清楚。 3.无中生有 例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安徽卷10) A.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 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 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 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 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答案:D。 解析:《古砚说》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散文,材料看似有难度,其实很容易读 懂。联系语境,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发现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 倒是有一些,但要说是“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原文中无处可寻支撑此评价的 事实依据,纯属无中生有。 4.误解词语 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浙江卷14)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 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 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 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 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答案:B
解析:“类冗杂可删”中的“类”字更能表明郭生心中的推测和不确定性, 不能表现出他的虚心,归为“郭生虚心”这是对人物品行评价的拔高。 2. 时空错位 例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广东卷 8) A. 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 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 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 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 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 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 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 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答案:C。 解析:“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错误。郭生并非当时就明白的。从 原文“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可知,郭生“明白了叶公的 文章并不出色”是后来发生的事情,C 项中的表述,是将此事发生的时间提前至 “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之时。认为此项表述正确的考生是阅读 时不够细心,对事件前后发展进程没看清楚。 3. 无中生有 例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安徽卷 10) A. 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 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 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 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 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 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 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 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答案:D。 解析:《古砚说》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散文,材料看似有难度,其实很容易读 懂。联系语境,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发现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 倒是有一些,但要说是“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原文中无处可寻支撑此评价的 事实依据,纯属无中生有。 4. 误解词语 例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浙江卷 14) A. 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 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 之音”;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 C. 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 怀对比,“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 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叙事冗沓、 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气流转,文情酣畅。 答案:B
解析:“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微词;“废 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其人之浅也”(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 太肤浅了)。有的考生可能是对“其人”所指代的人理解错误了。其实,只要考 生善于细心比对,就会发现选项A中的“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C 项中的“‘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都与B项的“对他的‘幽忧愤 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在内容表达上有冲突,这都暗示了不正确 的一项应该在哪里 例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江西卷12) A.文章用“驼医”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 危害,表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 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C.负责催科的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 缴赋税,是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 于死地,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答案:B。 解析: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医”,而不是“告到了官府”。原 文“其子欲呜诸官”中的“欲呜”点明此事还只是心中的打算而已。“告到了官 府”是误解了“欲呜诸官”。 5.张冠李戴 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四川卷10) A.贺贲害怕因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就以“助军”为由将大部分所获之金 献给了受诏征云南的世祖。世祖任命其子贺仁杰为宿卫。 B.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 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C.皇帝根据桑哥的反映,要忽剌忽耳与贺仁杰到朝廷说清钱粮管理的问题 他二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皇帝为之感慨,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D.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出身低微、双目失明的妻子,贺仁杰的所作所为都 无不妥。仁宗即位后,召请告老归乡的贺仁杰赴京,他却在应诏途中去世 答案:B 解析:“他最终未接受”错。原文“辞不许”是“(仁杰)辞(帝)不许 的省略句式。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许,于是他收下了白金并拿回去禀告了 他母亲,最后将这笔钱财全部分给了同宗族人。有的考生由于对“辞不许”省略 的主语没搞清楚,以致张冠李戴。 例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 是(全国卷I9) A.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谩骂 B.兵强骊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 C.重荣诱之入塞//而充无厌之欲 重荣怒,执拽剌//此晋万世耻也! 答案:B。 解析:完成此题,只要紧紧扣住题干所指的是安重容对高祖“怀异志”,对 高祖“非诮”,明白这一要求后,考生可以迅速将张冠李戴的选项排除。A项第
解析:“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微词;“废 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其人之浅也”(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 太肤浅了)。有的考生可能是对“其人”所指代的人理解错误了。其实,只要考 生善于细心比对,就会发现选项 A 中的“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C 项中的“‘我’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都与 B 项的“对他的‘幽忧愤 叹之作’则略有微词,‘废卷而叹’”在内容表达上有冲突,这都暗示了不正确 的一项应该在哪里。 例 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江西卷 12) A. 文章用“驼医”治死驼者的故事作比,指出了官吏不择手段催缴赋税的 危害,表达了作者对饱受催科之苦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B. 驼者之子把治死其父的“驼医”告到了官府,“驼医”辩白说,自己的 职业是治疗驼背,只负责使驼背变直,哪管病人的死活。 C. 负责催科的官吏,不顾百姓的死活,采用刑杖相加、牢狱关押等手段催 缴赋税,是出于私心,欲求自保。 D.作者把当时的催科与前代、二祖时相比照,认为催科过于严厉而致百姓 于死地,其主要责任在于朝廷,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的讽谏之意。 答案:B。 解析:驼背者的儿子,要到官府控告“驼医”,而不是“告到了官府”。原 文“其子欲呜诸官”中的“欲呜”点明此事还只是心中的打算而已。“告到了官 府”是误解了“欲呜诸官”。 5. 张冠李戴 例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四川卷 10) A. 贺贲害怕因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就以“助军”为由将大部分所获之金 献给了受诏征云南的世祖。世祖任命其子贺仁杰为宿卫。 B.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 姓爱戴。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C.皇帝根据桑哥的反映,要忽剌忽耳与贺仁杰到朝廷说清钱粮管理的问题, 他二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皇帝为之感慨,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D.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出身低微、双目失明的妻子,贺仁杰的所作所为都 无不妥。仁宗即位后,召请告老归乡的贺仁杰赴京,他却在应诏途中去世。 答案:B。 解析:“他最终未接受”错。原文“辞不许”是“(仁杰)辞(帝)不许” 的省略句式。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许,于是他收下了白金并拿回去禀告了 他母亲,最后将这笔钱财全部分给了同宗族人。有的考生由于对“辞不许”省略 的主语没搞清楚,以致张冠李戴。 例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安重容“怀异志”和“非诮高祖”的一组 是(全国卷 II9) A. 天子宁有种邪//重荣箕踞谩骂 B. 兵强骊壮者为之尔//屈中国以尊夷狄 C. 重荣诱之入塞 //而充无厌之欲 D. 重荣怒,执拽剌// 此晋万世耻也! 答案:B。 解析:完成此题,只要紧紧扣住题干所指的是安重容对高祖“怀异志”,对 高祖“非诮”,明白这一要求后,考生可以迅速将张冠李戴的选项排除。A 项第
二句“重荣箕踞谩骂”的是“契丹使者”,C第一句“诱之”的对象是“吐浑白 氏役”,D项“拽剌”是“契丹使者”。由此合乎题干要求的只能是B。 6.说东道西 例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是(江西卷 ①为令之难,难于催科②竭泽而渔,明年无鱼③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 ④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⑤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⑥又 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而第①句句意“当 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渲染的是“催科”的困难而不是“催科 危害。第⑤句句意“这大概是古代才做得到,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更与“催 科的危害”无关。考生排除掉“说东道西”的第①和第⑤句,正确答案就已在眼 前了。此时考生如果觉得第④句的翻译难度大,直觉上无从判断其对错的话,完 全可以置之不理,对这句话理解上有卡壳,并不会影响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语文高考注重能力的考查历来是一个大方向,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课内 的知识,课外的题目”,已是文言文阅读中基础知识运用试题的最大特点。所以 平时勤练“内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狠抓积累増强语感很关键。有了平日 练就的深厚“内功”,考场上灵活迁移知识,准确辨析差异,迅速排除干扰,轻 松巧解题目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磨合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 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 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 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 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 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 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 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 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
二句“重荣箕踞谩骂”的是“契丹使者”,C 第一句“诱之”的对象是“吐浑白 氏役”,D 项“拽剌”是“契丹使者”。由此合乎题干要求的只能是 B。 6. 说东道西 例 8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是(江西卷 11) ①为令之难,难于催科②竭泽而渔,明年无鱼③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 ④令而至于死百姓,不如使赋不尽完之为愈也⑤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⑥又 其甚,有鬻妻、鬻子女耳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②③⑥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全部说明‘催科’危害的一组”。而第①句句意“当 县令的困难,莫过于向老百姓催税”,渲染的是“催科”的困难而不是“催科” 危害。第⑤句句意“这大概是古代才做得到,如今却没有这样的时机”,更与“催 科的危害”无关。考生排除掉“说东道西”的第①和第⑤句,正确答案就已在眼 前了。此时考生如果觉得第④句的翻译难度大,直觉上无从判断其对错的话,完 全可以置之不理,对这句话理解上有卡壳,并不会影响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语文高考注重能力的考查历来是一个大方向,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课内 的知识,课外的题目”,已是文言文阅读中基础知识运用试题的最大特点。所以, 平时勤练“内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狠抓积累增强语感很关键。有了平日 练就的深厚“内功”,考场上灵活迁移知识,准确辨析差异,迅速排除干扰,轻 松巧解题目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磨合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书魏郑公传后 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 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 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 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①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 夫以谏诤为当 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 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 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 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 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
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 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 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 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 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 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 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或曰:“造辟②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万 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选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欧苏古文派”,有删改) 注释:①亮:同“谅”,忠信。②辟:君主、国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 徒:仅仅 B.则思唐之所以治 治:太平 C.而始恨郑公不在世 恨:遗憾 D.成区区之小让 让:礼让 答案:A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课文链接: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语 文必修3》P55《师说》;B.天下大治;C.此三者,吾遗恨也《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赏》P88《伶官传序》;D.一家让,一国兴让《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36 《大学》节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渊源皆出于此也 自今以 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 咽之 C.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造辟而言,诡辞而出 自然存天理 而行,不流于人欲 答案:A语气助词,表示揣测。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语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欣赏》P93《祭十二郎文》);B.连词,和、同/介词,连同(语出《语文必修 4》P63《苏武传》);C.连词,因为/介词,因为(语出《语文必修1》Pl8《荆 轲刺秦王》);D.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自然存天理而行,不 流于人欲(语出《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59《诸子语类》三则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 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 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 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 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 非伊尹、周公 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 以焚其稿为掩君之 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 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或曰:“造辟②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万一 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 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 (选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欧苏古文派”,有删改) 注释:①亮:同“谅”,忠信。②辟:君主、国君。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 徒:仅仅 B.则思唐之所以治 治:太平 C.而始恨郑公不在世 恨:遗憾 D.成区区之小让 让:礼让 答案:A 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课文链接: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语 文必修 3》P55《师说》;B.天下大治;C.此三者,吾遗恨也《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欣赏》P88《伶官传序》;D.一家让,一国兴让《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36 《大学》节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渊源皆出于此也 自今以 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 咽之 C.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造辟而言,诡辞而出 自然存天理 而行,不流于人欲 答案: A 语气助词,表示揣测。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语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欣赏》P93《祭十二郎文》);B.连词,和、同/介词,连同(语出《语文必修 4》P63《苏武传》);C.连词,因为/介词,因为(语出《语文必修 1》P18《荆 轲刺秦王》);D.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自然存天理而行,不 流于人欲(语出《中国文化经典研读》P59《诸子语类》三则)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